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典型潮间带底栖硅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栖硅藻是河口、泥质海滩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其数量与分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多种海洋生物的饵料供给、海鸟的生存与迁徙。通过对我国从南到北14个典型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底栖硅藻的分析,共鉴定出硅藻153种,其物种多样性(Shannon-Weaver 指数范围:1.61~4.39)与生物量(范围:0.09×103 ~ 10×103个/g,干质量)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与相似性分析检验(r=0.738,P=0.1%< 0.01)表明,14个调查区域的硅藻群落在空间上可分为4个大的组合,分别对应着渤、黄、东、南海4个区域,吻合了我国近海浮游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底栖硅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受沉积物类型与盐度的影响显著,泥质区域更有利于硅藻的保存,而生物多样性在泥砂质低盐区域相对较高。此外,底栖硅藻生物量与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δ13C数值的空间变化范围为-25‰~-20‰,指示了有机质陆海混合的特征,其中,涧河河口、黄河口、大沽河口、苏北浅滩区域,δ13C数值明显偏正,表明底栖硅藻可能是这些区域沉积物中有机碳的重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3年8和10月、2014年2和5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采用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对黄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状况进行分析。黄河口及邻近水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0种,以多毛类、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为主。10月优势种为纽虫,2和8月优势种为江户明樱蛤(Moerella jedoensis),5月无优势种。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趋势相同,均为2月最高,5和10月次之,8月最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结果和多样性指数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及邻近水域底栖生态状况全年显示为未受扰动状态,群落结构较稳定,其中冬季最优,其次为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差。空间变化表现为,靠近河口水域的生态状况较差,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较低,而远离河口区域的生态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3.
于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对福建厦门大德记海滨浴场沙滩进行了季节性的调查采样,对小型底栖动物及其所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和群落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共鉴定出16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桡足类是最优势的类群,其次是线虫和缓步类,三者共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88.1%。小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60.2±424.000) ind/cm~2和(1 908.2±1 343.8)μg·dwt·10 cm~(-2)。大德记沙滩沉积环境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但季节变化分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夏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但在潮区间和断面间差异不显著。间隙水温度、盐度、溶氧、叶绿素ɑ质量比和脱镁叶绿酸质量比等理化环境因子的季节波动是导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在季节、潮区和断面间差异均显著。间隙水温度、沉积物中值粒径和分选系数三个环境因子的组合能最好的解释该沙滩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沙滩小型底栖动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沙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群落特征,对于了解其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价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0年11月对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个典型红树林的凋落叶附生小型底栖动物及其沉积物环境进行了调查采样,研究凋落叶附生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共发现十二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类和底栖桡足类相对丰度分别为67.67%和29.31%。凋落叶附生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5.27±3.35 ind·g–1,平均生物量为4.94±2.35μg dwt·g–1。凋落叶附生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与生物量在不同红树林间差异显著,白骨壤、红海榄群落的丰度和生物量较高,混合红树群落的丰度和生物量最低。丰度、生物量与凋落叶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沉积物分选系数显著负相关,与偏态系数显著正相关。BIOENV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凋落物纤维素缩合单宁含量、沉积物分选系数和偏态系数的环境因子组合能最好地解释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本研究结果可为加深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复杂环境下的河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了黄河口及其毗邻海域内14个站位的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空间异质性较高。底栖生物优势度不明显,优势物种集中于河口附近站位。生物多样性随离河口距离增加而增加,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的高值区均出现在远离河口的渤海湾和渤海中部站位,低值区位于近河口站位。对底栖生物群落的非参数多维排序(nMDS)和等级聚类分析显示,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分析显示,黄河口底栖生物群落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但近河口和莱州湾中西部站位受到干扰影响,群落结构不稳定。研究还表明生物量大的底栖生物(软体动物)倾向于向重金属含量较高的站位聚集。综合沉积物化学、预测毒性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评价结果可知,远离黄河口的沉积物环境质量普遍较好,而河口附近的沉积物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6.
调水调沙后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响应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研究黄河调水调沙对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2013年7月在黄河第16次调水调沙事件后,开展了水文、化学与生物综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邻近海域温度、营养盐浓度整体呈现由河口向离岸区域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盐度呈现由河口向离岸区域逐渐递增的分布趋势,显示了黄河水输入的影响程度。叶绿素a与营养盐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黄河口偏渤海湾侧明显高于偏莱州湾侧,且近河口区明显高于离岸区。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黄河口邻近海域普遍存在磷酸盐(DIP)的绝对和相对限制;但黄河水沙输入在局部站位缓解了硅(DSi)限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显著受到盐度的影响,在受黄河水输入影响显著的C、D、E断面,蓝藻与绿藻的生物量比例明显增高;影响相对较弱的断面则以硅藻、甲藻为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DSi、DIP和盐度是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空间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甲藻、蓝藻与绿藻群落受盐度变化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硅藻群落;但甲藻群落对营养盐结构的敏感性低于硅藻、蓝藻和绿藻群落。  相似文献   

7.
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及其群落结构能间接反映贻贝养殖区底栖生态状况。基于2021年4月和8月枸杞岛贻贝养殖区现场调查数据,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及主要驱动因子的系统解析。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172种,隶属14纲40目84科,物种季节更替率为83.14%。丰度等级分布(Rank abundance)曲线表明,夏季物种更丰富,但均匀度相对较低。春、夏季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介于1.61~2.95之间,季节间差异显著。Simpson指数与盐度、沉积物中值粒径(D50)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生物量与沉积物中值粒径、总有机碳(TOC)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物种数、Chao1指数、生物量、丰富度均与TOC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春季分为四个组别,夏季分为三个组别,NMDS分析表明,春季分组物种分离不显著,夏季分组物种分离显著,相似性分析(ANOSIM)印证了这种差异。应用相似百分比(SIMPER)分析表明,季节平均相异率为87.57%,分歧种为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CCA分析表明,溶解氧、TOC和硝酸盐是驱动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  相似文献   

8.
象山港潮间带底栖硅藻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5年5月和11月对浙江省象山港潮间带底栖硅藻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底栖硅藻与水温、营养盐、潮汐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鉴定硅藻33属124种.硅藻数量分布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季细胞丰度高于秋季.主要优势种为柱状小环藻(Cyclotella stylorum),春、秋季平均占总细胞数的25.8%.种类的季节变化反应硅藻对水温的适应性,潮汐、盐度、pH值对底栖硅藻组成影响并不明显.秋季营养元素含量升高,多样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库里泡底栖硅藻群落结构在暴雨期前后的变化特征,深入分析底栖硅藻群落对连续强降雨的响应模式,本研究于2019年夏季暴雨前(7月27日)和暴雨后(8月11日)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阐述暴雨期前后水体理化因子变化对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的环境过滤作用.研究期间共鉴定底栖硅藻71种,隶属于2纲6目10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黄河调水调沙对河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于2012至2016年调水调沙后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的采集工作。整个研究时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7门138种,生物量和丰度2012年显著高于2016年,生物量年间无显著差异;研究时期内优势种以小型多毛类为主,鲜见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其中2016年优势种全部为小个体多毛类;MDS显示,随时间的推移距河口不同距离梯度的大型底栖动物逐渐演变为相同的群落结构,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下降趋势;CCA显示研究海域主要底栖动物种类的生态需求为高中值粒径、低溶解氧、pH、黏土和硫化物含量。本研究推测调水调沙工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底层生物群落结构,特别是研究海域的A断面。  相似文献   

11.
阿什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特征及水环境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黑龙江省阿什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特征及环境相关性,并对阿什河流域进行水环境健康评价,本研究于2018年7月(丰水期)和2018年10月(枯水期)对阿什河流域8个典型采样点进行调查。基于相似性分析检验(analysisofsimilarities,ANOSIM)和相似百分比分析(similarity percentages,SIMPER)分析探索枯水期与丰水期之间底栖硅藻的群落差异,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analysis,RDA)对驱动底栖硅藻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筛选;使用硅藻生物指数(biological diatom index, IBD)、硅藻属指数(generic index of diatom, GI)和水体营养指数(trophic state index, TSI)对研究区域水体营养状态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鉴定底栖硅藻89种,其中丰水期80种、枯水期57种。独立样本T检验(T-test)表明阿什河流域物种丰富度丰水期显著高于枯水期(P<0.05),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不显著(P>0.05)。ANOSIM结合SIMPER分...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9-2020年4个季节的6个航次海上生态调查,研究黄河口邻近海域的浮游幼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要生物资源养护提供科学基础.结果显示:在黄河口邻近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幼虫16类,阶段性浮游幼虫是主要组成类群.浮游幼虫月均丰度以11月最高、1月最低.浮游幼虫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13.
典型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及生物量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国家海洋局2004-2006年每年5月和8月的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生态监控区浮游动物的监测结果,对上述河口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种类数及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历史资料进行同测区、同季节的对比。结果表明,与全国海洋普查时期相比,2006年黄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下降了50.6%,桡足类种类数下降了53.3%;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2.4%下降到2006年的32.6%。长江口浮游动物种类数有所上升,但是桡足类种类数由1985年的62种降低到2006年的37种;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的比重从1958年的54.2%降低到2006年的42.5%。珠江口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的比例由1959年的59.3%下降到54.4%,未发生明显变化。黄河口春季、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夏季增幅较小;长江口自2000年以后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528.36mg/m^3,是1958年的2.4倍,2005年与2006年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是1958年的2.2和2.7倍,增加趋势十分明显;珠江口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最为显著,2004-2006年3年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是1959年同期的5.7—8.7倍,1981年、2006年夏季生物量分别比1959年增加了3.1倍和11倍。就这3个河口生物量变化趋势看,珠江口生物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长江口次之,黄河口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小型鳀鲱鱼类多为浮游生物食性种类;又是多种高营养层次鱼类的饵料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类群;其数量分布对多种生物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2013年6月、8月、10月和2014年2月、4月、5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小型鳀鲱鱼类资源数量分布特征;并用广义可加模型研究了其数量分布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等之间的关系。黄河口及邻近水域小型鳀鲱鱼类相对资源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相对资源量明显高于冬、春季。小型鳀鲱鱼类相对资源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且在不同月份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在4月、5月、6月小型鳀鲱鱼类主要分布于近岸水域;在8月、10月小型鳀鲱鱼类分布外移且范围扩大。GAM分析表明;影响黄河口及邻近水域小型鳀鲱鱼类相对资源量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表层盐度、表层水温、水深和浮游植物丰度等。小型鳀鲱鱼类相对资源量随表层盐度的升高呈现升高的趋势;在盐度达到30时;小型鳀鲱鱼类相对资源量处于最高水平。随表层水温的升高相对资源量有升高趋势;当表层水温达到15℃后;小型鳀鲱鱼类相对资源量增加趋势减缓且丰度较大。小型鳀鲱鱼类相对资源量随浮游植物丰度的增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随水深的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黄河口及邻近水域小型鳀鲱鱼类相对资源量的时空变化与鳀鲱鱼类产卵、索饵和越冬洄游有关;受到季节变化、黄河径流变化以及黄河调水调沙等引起的海洋环境因子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渤海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群落及其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甲藻组成 ,也有少数的蓝藻、绿藻和硅鞭藻出现 ,其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型。粒级大小以微型浮游植物为主 ,依次为小型浮游植物 (包括网采浮游植物 )、微微型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群落的平面分布与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其中水体中化学和生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浮游植物团块是其平面分布的主要特征。调查海域存在三个典型的浮游植物区划 :渤海海峡区、渤海湾区和黄河河口区。追踪实验的结果表明 ,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短周期 (几天 )的变化是由关键种所驱动而非优势种。渤海海峡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变化为双周期型 ,春季水华主峰出现在 4月 ,而秋季次高峰出现在 9月。春季浮游植物以小型细胞硅藻占优群落为主 ,秋季以大型细胞硅藻 甲藻联合占优群落为主。群落季节和周年的变化以种类演替 (speciessuccession)为主而非种类接替 (speciessequence)。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 ,1 998— 1 999年的观测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由硅藻占绝对优势逐渐转变为硅藻 甲藻共存为主的群落。甲藻的占优以及绿藻在特定时期的普遍出现反映了渤海海区营养盐结构比例变化对海区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氮 /磷比率的增加和硅 /氮比率的降低是造成这一结果的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滨海区冲淤演变与潮流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涨落潮不对称是河口滨海区流场的重要特征,在泥沙输运和地貌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实测水深地形、沉积物粒度、水文泥沙观测等资料,分析了黄河口滨海区的冲淤变化、泥沙输运和沉积物特征.同时,本文利用Delft 3D模型模拟了黄河口滨海区的流场,并计算了不同条件下涨落潮流速的不对称分布,结合上述分析,探讨了黄河口滨...  相似文献   

17.
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op-down (consumptive) and bottom-up (resource supply) trophic factors occur in many aquatic communities, but these forces can act independently in some microphytobenthic communities. Within benthic estuarine diatom assemblages, the dynamics of these interactions and how they vary with abiot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We conducted a field experiment at two sites with varying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grazers and nutrients on benthic estuarine diatoms. We crossed snail (Cerithidea californica) and nutri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ddition treatments in enclosures on a restored tidal sandflat and a reference tidal mudflat in Mugu Lagoon, southern California. We repeated the study in summer 2000 and spring 2001 to assess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interactions. Snails caused a large decrease in diatom relative abundance and biomass (estimated as surface area); nutrients increased diatom abundance but did not alter diatom biomass. Snails and nutrients both reduced average diatom length, although the nutrient effect was weaker and temporally variable, occurring in the reference mudflat in the spring. There were few interactions between snail and nutrient addition treatments, suggesting that links between top-down and bottom-up forces on the diatom community were weak. There were no consistent differences in diatom assemblag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study sites, despite marked differences in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other abiot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sites. The strong diatom response to herbivores and weaker responses to enrichment differed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where cyanobacteria increased in response to nutrient enrichment, further dissolving the “black box” perception of microphytobenthic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夏季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晓彤  刘光兴 《海洋学报》2012,34(1):153-162
为了研究黄河调水调沙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09年7月黄河第九次调水调沙后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利用网采浮游植物样品研究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优势种以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水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属53种,隶属于硅藻门、甲藻门、蓝藻门、金藻门和绿藻门,其中硅藻43种,甲藻6种,还有少数浮游植物属于蓝藻门、金藻门和绿藻门;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0.96×104~76.32×104个/m3,平均丰度为21.23×104个/m3;主要优势种类有念珠藻(Nostocaceae)、八幅辐环藻(Actinocyclus octonarius)、佛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和卡氏角毛藻(Chaetoceros castracanei)等;调水调沙引起的黄河径流量的增加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显著。该研究揭示了特定时期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丰富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基础资料,为深入探讨河口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