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军成  张作宏  杨光 《江苏地质》2017,41(2):318-327
苏中及其南部是江苏地热能主要分布区,区内地热类型多、水量大、温度高、分布广、开发滞后,因此,对苏中及其南部地区开展不同深度的地热勘查与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起重要作用的物探方法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对区域地热地质、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时空及温度对岩石物性参数影响的分析,对区内浅层地温、中浅层地热、深成干热岩物探勘查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浅层地温能勘查应以电(磁)类方法为主;中浅部地热资源勘查以电磁法为主,地震微动技术为辅;干热岩资源勘查应以重力和磁法勘查为基础,以大地电磁法和地震微动法为主要勘查方法。通过2个有代表性的成功勘查实例,说明浅层地温能和中浅层地热物探勘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祖秉新  孟凡利  张丕  曹葛  孙晓芳 《吉林地质》2013,(3):105-107,123
本文对吉林省浅层地热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进行了论证。概括地阐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热分类与其形成机制,指出浅层地热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全面地分析浅层地热开发利用的适宜条件,为浅层地热的利用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贺州杨梅冲地热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热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该地热田属于隆起山地断裂对流型带状地热系统,包括降雨补给区、断裂导水径流区和排泄区。根据野外勘查结果,采用热储法对地热田资源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热资源总量为1.55×1017 J,地热水资源总量为2.48×108 m3。其中,温度范围在25℃~40℃的地热资源量为7.85×1016 J,地热水资源量为1.37×108 m3;温度范围在40℃~60℃的地热资源量为7.62×1016 J,地热水资源量为1.11×108 m3。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热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热资源禀赋良好,分布广泛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取得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成果:浅层地热能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分布,我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干热岩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阐明了有代表性的水热型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和干热岩资源成藏模式。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发展迅速,浅层地热能和水热型地热资源利用量逐年攀升,但在地热资源成藏模式研究、勘查开发及管理利用等方面仍有亟须突破的技术瓶颈和需要改进的环节。文章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地热发展战略路线,下一步应加强热源机理与控热构造研究,推进地热探测技术和开发利用示范,开展重点地区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完善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体系,推动地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临泽县位于张掖—民乐盆地西南缘,祁连山褶皱带中北部,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前景。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等,在已有地热井旁和重点工作区开展广域电磁法测深工作,以区域水文地质为基础,以物探勘查成果为依据,解释推断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及岩体的分布特征,分析评价了研究区地热勘查前景,同时,初步构建了研究区地热勘查"地质—地球物理—地热"模型,为研究区及邻区的地热勘查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服务于汤池畈地热田后期的开发利用,在区内开展了综合测绘、物探、钻探、测试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地热资源详查工作。综合前人资料及本次详查成果,进一步查明汤池畈地热田为受构造控制的Ⅱ2型中低温带状地热田,赋存在东西向断层F3及其上盘影响带内,地热流体的孔、泉口水温在42~62.6℃之间,热储深度约为895 m,热储温度可达114.73℃。在此基础上对本地热田进行了开发利用分析:认为汤池畈地热田地热流体质量良好,符合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为氟、硅医疗热矿水;地热开发的地热井成井深度小于200 m,单井涌水量可达250 m3/d及以上,为经济及适宜开发的地热田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陈建峰 《地下水》2022,(1):82-84
以山西乡宁县十里铺地区为研究区,为对区域地热资源进行勘查评价,通过布设的孔深为2 008.87 m的K1勘探孔对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充分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勘查区地热资源特征进行评价,并对地热资源量进行计算。评价结果认为:勘查区地热资源属于低温温热水资源,地热井出水温度为41℃,地热田单井年可采热水量3.03×105 m3,可利用热量33.62×106 MJ,勘查区储存热量为1.695 5×1012 MJ,地热田规模属中型,地热开发利用属经济较适宜型。研究结论可为十里铺一带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1)
大秦龙山旅游开发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泉镇,区内热储层岩性为秦岭岩群变质岩及下部花岗岩体等,在岩体裂隙较发育的地段,形成地热储集的空间,地下水经热储集区加热后,沿导水导热构造带循环运移至阻水断层处聚集形成地热异常区。文章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微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该研究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热储埋深进行勘查,基本查明了区内控热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认为:结合勘查物探成果可合理布置探采结合钻孔,并通过抽水试验,最终获得井口水温为38.3°,出水量为326 m~3/d的地下热水,达到了既定勘查效果,证明综合物探技术在地热勘查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明显,可为钻孔布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京津鲁地区走在我国地热开发利用的前列,在地热勘查、地热利用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尤其是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学利用上树立了典范。分析江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地热勘查中的技术难点,对京津鲁地区地热资源赋存规律、主要勘查技术方法、地热资源科学利用以及勘查开发规划等进行阐述,对江苏地热勘查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初步查明地热分布及外围的地层、构造,分析研究它们与地热显示、地热异常的关系,推断地热的导水和储水构造;初步圈定地热异常的范围,为进一步勘查、开发九华山风景区地热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雄安新区赋存有丰富的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能及干热岩等地热资源,通过分析研究区地温场及各热储在区内赋存、分布特征认为本区地热资源属沉积盆地传导型成因,在研究目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本区地热资源勘查、综合利用规划及科学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鹤壁新城为研究对象,其构造属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主要为淇河冲洪积平原,浅层含水层多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在区域综合水文地质调查、抽回水试验等研究基础上,指出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含水层空间分布特征和赋存条件。按地下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两种开发利用方式进行适宜性分区,得出研究区中东部主要区域为适宜区,西北小部地区为不适宜区,其余大部为较适宜区。采用容积法计算得出不同分区的浅层地热容量和可利用量,为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可开采潜力评价及政府发展规划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昭关地热田研究区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地热地质系统平面分布范围大,为一北东向的狭长地带。通过运用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对多年地热流量动态监测资料和流场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并对区域地热资源储量进行计算评价,结果显示:昭关地热田的分布以及地热的补给、储存、运移、排泄等都明显受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的控制,地热温度为38℃~42℃,属低温地热中的温热水资源。采用热储法、解析法、数值法和统计分析进行了地热资源量计算得出,地热田热储中蕴藏的总资源量为3.639×1016J。研究结果为该研究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热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刚 《化工矿产地质》2021,43(2):144-149
根据地热井原水、排放尾水、周边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样品全分析、有机分析及周边表层土壤重金属分析测试结果,从地热井尾水排放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离子、"三氮"、重金属、有机物及表层土壤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岩溶型地热尾水直接排放可能导致周边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中的SO42-、TDS、NH4+升高;地热尾水中NH4+...  相似文献   

15.
地热、浅层地温能(以下简称地热"两能")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清洁、就地取材、可再生等优点,其开发利用对改善空气质量、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是地热"两能"开发利用程度最高、应用规模最大的地区。特别是以北京经验为基础,促成了全国范围内浅层地温能勘查开发工作的大发展。如何使地热"两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值得思考。本文在北京市地勘局多年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应深入落实中央提出的的五大发展理念,开发与创新结合积极推进京津冀地区地热"两能"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地热异常区的探测对于地热能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利用2 m测温法和相关仪器对厦门东山某热泉地区进行实地探测,获取1~2m深度地层温度和导热系数数据,绘制研究区2m深度温度等值线图和浅层热流密度分布云图,圈定地热异常区。运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模型对研究区20 m深度地温进行反演,并与研究区20m深度实测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m测温法对地热异常区探测效果明显,一维稳态热传导模型对于20m深度地温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一致。该方法可以作为地热探测初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合肥温泉之乡半汤地热成因模式及其外围地热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金野 《安徽地质》2013,(3):227-230
本文在前人勘查与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半汤地热的热源,地热成因机制及成因模式等,进而提出了“基底隆起(正向构造)聚热型地热成因模式”形成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半汤外围前景地热资源新学术观点为半汤地热外围前景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提出指导方向靶区。利用新学术观点,试图突破就热找热原则的瓶颈和禁锢,变被动找热为主动找热,扩大地热资源勘查的视野。为加快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地热能源勘查步伐,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潍坊市浅层地热能资源丰富,调查区内浅层地热热容量可折合标准煤1355.28万t,利用范围较广。该文对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勘查论证不充分,开发过程和开发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为综合开发利用该资源,改善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火山岩导水、储水条件差,通常不作为地热勘查目标储层,但火山岩盆地下伏有利地热储层埋深通常较大,勘探风险高,开采成本大。熔结成岩的火山岩具有坚硬、性脆的特点,在断裂带附近具有发育裂隙的条件,因此,寻找火山岩中构造裂隙型地热水是最佳的选择。以江苏扬中北部火山岩盆地地热勘查为例,应用CSAMT电阻率定量反演、阻抗相位定性分析的手段,结合多条测线结果对比,对低阻异常进行筛选,克服静态效应和反演多解性引起的假异常,推断深部导水断裂构造位置,确定最佳钻探井位。钻探验证结果表明,火山岩可以作为地热储层,CSAMT是火山岩盆地地热勘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隐伏地热资源勘查一直是地热勘查的难点。为提高隐伏对流型地热资源勘查的“选区定位”精度,以安徽省太湖县花亭湖风景区为研究区,在充分了解地热田形成条件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和水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先后确定了重点区、地热靶区和验证孔位,最终发现水温为22 ℃,涌水量为780.4 m3/d(降深S=20.62 m)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化学特征与地热流体非常接近,含水段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推断含水构造位置吻合;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隐伏地热资源“选区定位”的工作流程,分析了勘查方法的应用效果,认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能够有效识别含水构造,系统的水化学分析是寻找地热资源线索的有效方法,寻找隐伏地热资源的关键是对控制地热形成的断裂体系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