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侍猛  张超  颜泽群 《地下水》2023,(5):105-107
地下水管控指标是构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建立超采监管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地下水管理实行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以宿迁市整个市域行政区为规划对象,在分析区内地下水利用与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宿迁市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水位控制指标,为推动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黄河流域内的地下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区内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为了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进行地下水系统分区;采用排泄法、均衡法等方法计算出各分系统内的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可采资源量,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1998年为现状评价年,评价了各系统内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潜力;根据经济发展态势,预测2010年、2030年的需水量,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最后分析了用水对策.研究表明,令后研究区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积极开展开源节流措施,并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水价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5)
济宁市境内地质情况复杂,包含山区、冲积平原等多种地貌,水系发达,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弱透水层地区引污灌溉、工程措施影响地下水水质、湖西平原区地下水面临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济宁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存在问题从济宁市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开发现状出发,对济宁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措施进行分析,为地下水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4.
拜纪章  戴凤君  田立 《地下水》2007,29(3):57-59,79
镇江地处苏南,"临江近海",虽然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大多为"客水".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已成为可供利用的主要水资源之一.镇江市为地下水资源不丰富地区,随着对地下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地区发生了地质环境问题.在分析镇江市地下水水资源系统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在镇江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促进地下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0,(2)
清河门区坐落于辽宁省阜新市西南部,近年来由于区域水资源过度开采、水体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区域内的河流出现枯竭、断流现象,地下水位下降等现象,针对清河门区当前水资源开采利用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清河门区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开采利用,提出清河门区水资源可持续开采利用策略:对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应采取针对性的管控和保护措施,从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建设,增强流域供水能力、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污染管控四个方面入手,实现对区域水资源的全面管控,从而保证清河门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和利用,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怡博 《地下水》2014,(2):45-46
以博乐市地下水监测资料为依据,根据2012年博乐市内三个地下水监测点水位变化情况,分析博乐市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规律,为博乐市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俊莲 《地下水》2008,30(6):76-78
在分析地下水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量、供水工程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对晋中市地下水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晋中市地下水资源现状,为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矛盾,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为研究及合理利用晋中市地下水资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多角度评价地下水资源当前现状为目的,对水资源水文地质图数据采集及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使用GIS系统结合无人机搭载相机方式获取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像,经过大气辐射误差校正、图像去噪和图数据融合处理后,获取水资源水文地质图数据,构建地下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构建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以各评价指标为模型输入,输出地下水资源评价等级。最后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绘制高精度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可从多个方面对水资源使用功能进行评价,效果较好,能够为水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兰云  尚艳丽  马传顺 《地下水》2006,28(2):53-54,57
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防止由于超采地下水而诱发环境危害,对泰安市世行贷款二期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东北地区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供需矛盾、地下水超采及其环境效应、地下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并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开采历史、水资源管理、立法与执法等5个层面进行了分析。针对东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目前存在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节约用水、地下水理论研究等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对区域宏观水资源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7,(2)
伴随着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环境资源保护项目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如何落实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地下水管理项目的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现状出发,针对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地下水管理过程中存在管控机制缺乏、管控责任混乱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健全完善地下水管理法律、体系、地下水管理制度规范、优化地下水管理模型等管理保护措施进行阐述分析,旨在为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玲  尹政 《甘肃地质》2011,(3):75-79
通过对嘉峪关市现状降水量、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及水资源总量的调查分析,计算评价了嘉峪关市的水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与黑河流域及全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嘉峪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伟  董慧 《地下水》2004,26(1):23-25,29
本文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分析了新疆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运用水资源系统理论,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点,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守的原则,对地表水、地下水要统一评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重视前期工作,加强基础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刘淼  李瑞 《地下水》2010,32(3):44-47
在查明淮河流域地下水各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总量、开采现状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该区未来更长时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下水系统类型、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的叠置性和时空分布不均性分析,提出南方岩溶区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结果】南方岩溶区可从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作用,一是掌握地下水赋存分布规律,发挥分散供水和应急供水作用;二是加强调蓄工程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三是建立与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论】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具有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河与管道流系统、岩溶大泉系统以及分散排泄地下水系统多种类型,规模大小不一,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在垂向上具有叠置性,水空分布严重不均;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在地球科学系统论的指导下,查明岩溶水资源赋存分布规律,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因地制宜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创新点:以系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针对岩溶区水资源安全保障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水资源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资源保障当地居民饮水安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对辽宁本溪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水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本溪地区采取推行地表水、地下水征费管理制度等策略,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高效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总体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本溪地区地下水资源现状保持所遇到的阻碍予以总结,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占贵  ;谢炳勇 《地下水》2014,(3):115-115
评价和阐述了洋河南镇地下水资源状况,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找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水资源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敬伟  李南  张世华 《地下水》2010,32(3):49-50
常州市和镇江市地处苏南,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已成为可供利用的主要水资源之一。随着对地下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地区发生了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分析常州镇江地区水资源系统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对优质的地下水资源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措施,对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并提出加强地下水管理,加强地下水回灌,加强管理及监督力度等治理措施及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松嫩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由林学钰、陈梦熊等著 ,地震出版社出版 ,以松嫩盆地为典型地区 ,划分和论述了区域地下水系统 ;计算和评价了天然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 ;分级评价了地下水质量 ,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评价了地下水环境脆弱性 ,并对存在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定量评价 ;建立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对当前国土资源大调查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松嫩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张勃夫  相似文献   

20.
民勤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计生  李斌 《地下水》2014,(6):73-75
通过对红崖山下泄流量和民勤绿洲地下水资料的收集整理,在地下水均衡原理的基础上,用系统分析法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与开采量的关系规律,建立地下水开采总量和水位双约束控制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管理指标,提出利用民勤降水量考核盆下地水资源控制的刚性水位指标,为有关部门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和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