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翟裕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地质教育家,长期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呕心沥血,教书育人,重视实践,不断创新,在矿床学、矿田构造学、区域成矿学等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翟裕生教授在长期从事矿床组合、成矿系列研究基础上,将系统论和历史观引入矿床学研究,以成矿  相似文献   

2.
<正>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化学元素是地球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位,被称为地球的基因。矿产资源由化学元素组成,环境受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行为制约,因此,对元素周期表上所有天然元素在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含量和分布的了解,对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可采资源总量为5 834×108 t,约占油气资源总量的80%。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包括重油、油砂、致密油、页岩油、油页岩油、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其中致密储层所蕴含的资源量(致密油气)正成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对未发现矿产资源位置、数量及经济价值进行科学预测评价是当前矿产勘查评价主要的研究领域。2006-2014年,全国开展了为期8年的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该项工作是由国土资源部规划、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矿情调查计划,研究团队包括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各行业地质单位、有关地质院校和科研院所等3 700余位矿产地质专家,完成了我国陆域25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提交了完整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基本摸清了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家底。工作中运用的技术方法--成矿系列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方法,包括首次应用知识推断、信息融合与定量地质参数模型等技术,被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副主席、国际SCI核心刊物Ore Geology Reviews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Franco Pirajno教授认为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且对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推广价值”,美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评价专家、“三部式”定量预测评价方法的发明人Donald A. Singer教授评价该项目研发的理论方法以及获得的预测成果、数据资源都极有价值。本专辑的出版凝聚了我国“矿产资源评价工程”的精华。 本专辑《全国重要矿产资源评价》是在由肖克炎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专项--“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编号:1212010633905,1212010733806,1212011121040)研究基础上,针对全国重要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新成果而出版的,对我国25种重要矿种的成矿地质背景演化史、矿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全国矿产资源评价和成矿区带划分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潜力及勘查格局的变化趋势。本专辑共收录16篇论文。以牛翠祎、崔宁、唐攀科、夏庆霖、娄德波、孙莉、李童斐、阴江宁、丛源、杨毅恒、朱鹏飞、孙鹏慧、王吉平、曹烨等为第一作者的15篇论文,以矿床成矿系列等先进的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以Ⅲ级成矿区(带)为单位,划分了中国金矿、铜矿、铅锌矿、钨矿、锡矿、镍矿、铝土矿、稀土矿、铁矿、锰矿、铬铁矿、铀矿、菱镁矿、萤石矿、硫矿的成矿区带、预测类型,并综合利用物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等资料所显示的地质找矿信息,应用GIS技术,实现了对以上矿种的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划分了预测工作区,获得了预测资源量,为国家的资源勘探及部署提供了宝贵数据资料和方向。此外,以宋相龙为第一作者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运用GIS技术,构建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元数据库,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快速访问,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推广应用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提高了潜力评价成果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本专辑凝练了“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项目的部分成果,为我国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资料依据,促进了地质找矿的突破,是我国乃至全球的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发展高峰和矿产勘查部署的实际依据。当前矿产资源评价已步入“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和应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操作的新时代,在未来的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作中,本成果将引领预测评价工作爬坡过坎、一往无前! 感谢所有作者(包括论文没有在本期刊登的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人员为本专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相似文献   

5.
翟裕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地质教育家,长期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呕心沥血,教书育人,重视实践,不断创新,在矿床学、矿田构造学、区域成矿学等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翟裕生教授在长期从事矿床组合、成矿系列研究基础上,将系统论和历史观引入矿床学研究,以成矿物质的源-运-储-变-保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为核心,率先提出和创立了成矿系统及演化论,从时空演化和物质运动的结合上发展了区域成矿学研究,推动了矿床学的进步。21世纪以来,翟裕生教授又提出了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三结合的研究理念,将传统的矿床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层次,引领了当代矿床学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一系列找矿新发现。 2020年欣逢翟裕生教授九十华诞,为祝贺先生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工作70余年,我们三位作为特约主编以成矿系统论学术思想为引导组织了“矿床学”专辑。 本专辑共分3个专题。其中“矿床研究方法与综述”专题共7篇论文。以翟裕生教授的《矿床学思维方法探讨》一文为开篇,将矿床学研究思维方法概括为实践、系统、辩证、历史、经济、环境、全球、战略等8个思维观点,对创新成矿理论、提高矿床研究水平和推动找矿发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紧随其后的《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以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过程与定量勘查评价“三位一体”思想为指导, 从大地构造环境、壳幔结构与深部过程、成矿的岩石系统、区域热流体条件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成矿地球动力学条件,并强调了地球深部过程对成矿的制约作用。《再论中国大陆斑岩Cu-Mo-Au矿床成矿作用》论文,重点阐释了中国大陆非弧环境斑岩型矿床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岩浆起源、岩浆流体系统演化、成矿金属(Cu,Au,Mo)和H2O来源及富集过程。另4篇论文分别阐述了中国三叠纪的大陆成矿体系、斑岩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流体演化、Au-(Ag)-Te-Se成矿系统的成矿作用以及我国矿床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专辑的“特色地域成矿背景与成矿作用”专题共11篇论文,从不同侧面对我国“三江”、扬子、长江中下游、华北、塔里木、中亚等重要成矿区带,开展了复合成矿系统、斑岩夕卡岩热液成矿系统、造山型金成矿系统以及低温矿床、岩浆Cu-Ni-Co硫化物矿床、玢岩铁矿床的成矿背景、成矿系统组成要素、空间结构模型、成矿机制等综合研究,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壳幔相互作用、构造体制转换、流体相分离、多期叠加复合成矿等成矿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和成果。 本专辑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专题共7篇论文,专门探讨了部分矿床的成矿特征、成岩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作用。 本专辑所反映的尽管只是矿床学研究方面的部分成果和进展,但我们希望这些成果的发表,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谨以此专辑表达对翟裕生教授的美好祝愿和敬仰之情,祝老人家身体健康,继续推动我国的矿床事业迈上新台阶。最后在此专辑付梓之际,感谢所有作者(包括论文未在本期刊出的)、审稿专家、翟德高博士和编辑部同志为本专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6.
特邀主编致读者 白中科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实现美丽中国、“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本专缉是39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79名师生近年来研究的24篇最新成果。研究区域覆盖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草原、长江流域、黑河流域(黄河上游)、华北平原等;研究尺度涵盖了区域尺度(流域尺度)、大中地貌尺度(景观尺度)和场地尺度。 理论方法研究论文8篇。梳理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脉络,阐明了生态修复研究方法论,辨析了生态修复若干“伪生态”和“假技术”,指出了生态修复发展战略框架、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分析了我国实施的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存在对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认识不足、过度依赖工程措施、配套管理政策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对备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与关注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和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完善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议。以我国农牧交错区——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为例,根据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特征、坨甸相间地貌分异和沙性土壤雨水渗漏迅速的特性,提出了基于遥感数据的一体化土地调查、评价与利用布局方法和最小地形干扰、雨养农业的土地整治工程模式。针对广泛分布并长期存在水土流失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整治、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污水及垃圾处理、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等融为一体的系统修复思想。总结了欧盟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了生态空间“生态修复和管护生态补偿民生改善”、农业空间“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绿色发展”、城乡生活空间“多功能景观绿色宜居空间营造”、国土全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策略。以“生命共同体理论”“三生协调理论”“适宜性管理”等为指导,将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划为5大生态修复区,以及24个亚区、70个修复小区。基于文献检索和荟萃分析,系统梳理了青藏高原植被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发现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的不利影响,由高覆盖度向中覆盖度转变强于由中覆盖度向低覆盖度转变的重要结论。 矿区生态修复研究论文9篇。遥感监测查明了全国在建生产矿山、废弃矿山损毁土地面积、恢复治理面积,服务于“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全链条管理的全国矿山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基本形成。借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矿山生物多样性管理系列指南》,提出了大宝山矿生物多样性管理的保护修复框架和技术方案。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为研究区,得出了将工矿用地占比控制在5%以内可达到控制总体景观生态风险的重要结论;采用流动监测法等,发现粗颗粒粉尘主要来源工矿用地而细颗粒粉尘主要来源城镇。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发现宁东矿区采矿活动对周围植被生长扰动效应敏感范围可达7~8 km。以长江经济带新桥硫铁矿山集中分布群为研究区,通过构建的20个评价指标综合评判了矿山地质环境。以西北荒漠区7座典型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得出以工程措施为主的砾幕层重构是控制风蚀的有效措施。以平朔矿区为例,采用固定监测样地方法,验证了人工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效果;构建了适用于黄土高原矿区土地复垦美学视觉评价体系。 水生态、草地生态、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研究论文7篇。对长江下游重要的铜铁资源基地——铜陵矿区46个河段水质进行了检测评价,发现主要污染源为矿山酸性废水。研究发现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区大气降水补给且干流区地下水氘氧同位素比丰乐河流域更为富集;在丰乐河流域排泄区发现了非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水。采集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28个代表性水样,运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发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水岩作用和蒸发结晶作用控制。通过对138组石家庄地区浅层地下水水样分析,确定了地下水中铁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内蒙古草原露天煤矿为例,得到了利用光学和雷达遥感融合可有效提高复垦植被生物量估算精度的重要结论。以青海三江源称多县为例,运用基于数据挖掘的提升度算法确定了高寒草地退化驱动因素。以雄安新区西南部表层土壤和大宗农作物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 分析评价了As、Ni、Cu、Cr、Pb、Hg、Cd、Zn 等8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极具挑战,值得献身。新时期,希望得到国内外更多专家学者的专注和参与。 值此《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辑付梓之际,谨向各位作者和评审专家为本专辑做出的贡献,以及《地学前缘》编辑部的精心把关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7.
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域(指成矿温度100~250 ℃)以Pb、Zn、Ag、As、Sb、Hg和Au等矿床为特征,分布范围约达90万km2。该成矿域可按照分布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川滇黔Pb-Zn-Ag矿集区、右江盆地Au-As-Sb-Hg矿集区和湘中盆地Sb-Au矿集区。华南低温成矿域的成矿作用时间大致限定在印支期(230~200 Ma)和燕山期(160~130 Ma)两个阶段,都经过了中生代末期-新生代的强烈构造改造。华南低温成矿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可与美国中西部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卡林型金矿和砂岩型铀矿低温成矿域相提并论,二者并称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低温成矿域。上述情况无疑表明,无论是与美国中西部低温成矿域的对比,还是在大地构造、区域构造以及局部构造不同尺度构造分析方面,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与华南中、新生代构造作用和构造改造关系都极为密切。因此,相关构造和成矿作用的研究属于国际构造地质学与矿床地质学的前沿科学领域。 近年来,在华南的中新生代构造解析、年代学限定、构造运动学叠加,以及深部构造探测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在低温成矿作用的物质来源、迁移活化和成矿富集过程以及成矿时间限定等方面,研究成果也很丰硕。然而,如何将构造解析与成矿作用研究进一步密切结合,则需要做出更多努力,这正是本专辑出版的初衷。 本专辑“华南中、新生代构造与低温成矿作用”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编号:2014CB440900)研究基础上,针对中、新生代构造对低温成矿作用的时空制约关系研究的新成果而出版的。本专辑共收录9篇论文。第一作者为颜丹平、许晨光、韩阳光、宋志冬、杨文心和王继斌的6篇论文,以区域构造和与低温成矿作用相关的典型穹隆体为切入点,通过中生代构造样式、构造运动学的精细解析、年代学的限定与形成过程的模拟,重建了华南中生代板内造山作用和随后的构造叠加作用,提出以拆离断层发育为基础、断层相关褶皱叠加形成穹隆构造的构造模式。这一新认识将不同层次构造变形、两个方向构造运动学叠加及时间演化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对于深入理解构造的时空关系和控矿机理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另外还有第一作者为李庶波、代鸿章和孔志岗的3篇论文。裂变径迹方法目前被广泛用于低温年代学和构造隆升与剥蚀作用的研究。李庶波等作者对珠江口盆地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裂变径迹反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华南中、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和剥蚀过程。代鸿章等作者对云南因民铜矿沉积作用环境与成矿机制的研究和孔志岗等作者对川滇黔Pb Zn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分别从基底和盖层赋矿角度证明了成矿物质可能共同来源于基底变质岩系和部分沉积层系。 在前辈工作基础上,本专辑凝练了“973”计划的部分成果,将华南中、新生代构造及其对低温成矿作用的控制机理与机制研究推向前进,并推动相关前沿科学的研究工作,为将构造作用与成矿理论研究相融合而做出贡献。 感谢所有作者(包括论文没有能够在本期刊登的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人员为本专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6月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力争作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又批示,要坚定不移地开展地震预报实践。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防震减灾事业的高度关注,也给地震预测和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时间表。地震发生机理和地震预测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1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天元玉历祥异赋》中,已经有"天裂谓阳不足……而地裂"的天地耦合地震预测思想。1935年《重修隆德县志》中,更有"天晴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从广义构造地质学乃至整个地质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应用需求的角度,造山带和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动力学,一直是、也将仍然是固体地球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人们通过对造山带和盆地两个相对独立构造单元的系统研究,分别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并在造山带和盆地的类型、结构、构造及其  相似文献   

10.
正21世纪以来,在气候变化、构造活动与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自然灾害强度和风险明显增大,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发展,防灾减灾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巨型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甚至对区域或全国性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严重冲击。巨灾突发性强,发生频率低,观测数据和历史记录稀缺,形成机理与风险演化规律研究难度大,目前科学认识难以满足巨灾的防灾需求。  相似文献   

11.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71%,其中,水深超过2 000 m的深海覆盖地球表面达60%,记录了约2亿年以来的地球演变历史。因此,深海沉积包含了地球气候系统长期变化的过程、机制和影响的最完整记录。现今的地球环境正在经历由人类活动引发的诸如气候变暖、海洋酸化、淡水短缺、土壤侵蚀、生态退化等全球变化的影响,而海洋变暖和酸化就是全球变化影响海洋的最直观表现。深海沉积能够为未来全球变化多种场景提供相应的类似情形,为预测未来变化提供依据。基于此,《深海沉积与全球变化》专辑从深海沉积记录的视角,共收录了19篇文章,包括全球变化综述论文和具体研究案例论文。这些文章的研究区域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等全部世界五大洋,研究主题从深海沉积过程到快速气候变化,时间跨度从中新世到人类世多时间尺度,以列举案例的形式,向读者呈现深海沉积与现今/过去全球变化的研究进展。本专辑文章分为以下4个栏目: “深海沉积与全球变化综述”栏目收录2篇论文,综述了运用深海沉积研究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最新进展。介绍了该领域的突出进展,是针对社会选择的未来排放轨迹,在深海记录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类似情形,用于评估未来地球系统各种变化的过程和后果,提出面临的重大挑战是重新认识其关键过程的理论机制。汇总了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执行的23个与海平面变化相关的航次研究进展,包括重建100 Ma以来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历史,检验Exxon层序地层模型和海平面变化假说,以及建立南极冰盖演化与海平面变化关系等。 “深海沉积过程演化”栏目收录5篇论文,研究了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边缘海中新世/上新世以来深海沉积作用与环境的长期演化。通过国际大洋钻探航次资料和三维地震数据,揭示孟加拉湾晚中新世以来孟加拉尼科巴扇经历了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式沉积转换事件,是受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源汇格局影响。同样是通过国际大洋钻探航次岩心的研究,揭示出南海晚中新世红褐色绿灰色韵律层的成因,认为红层对应了间冰期时期深层水通风良好、水体偏氧化的沉积环境,而绿层则指示了冰期时期层化加强、水体偏还原的环境。西太平洋菲律宾海、南海和东海的案例研究还呈现上新世和第四纪的深海沉积过程及古环境与古气候的响应。 “深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栏目收录6篇论文,研究了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和南大洋末次冰期至全新世沉积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北冰洋和西太平洋生物地球化学的现代过程与气候变化。揭示日本海末次冰期以来的有机碳氮来源与表层生产力和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相关,受到海平面和全球气候变化制约;发现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硅质生产力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现代过程的航次调查发现,楚科奇海陆架中心区在融冰期的硅浓度极低,是太平洋入流水所携带硅酸盐年通量的一半;热带西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磷脂脂肪酸总量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最高,而硝酸盐还原过程中最低,指出其对沉积物矿化的指示作用。 “深海沉积与快速气候变化”栏目收录6篇论文,研究了大西洋、西太平洋和南大洋全新世至现代过程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沉积过程影响。通过对地中海全新世陆源碎屑的地球化学分析,揭示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在全新世地中海的交互界限,识别出北非利比亚突尼斯地区的古河道在非洲湿润期被重新疏浚、激活的历史。通过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沉积岩心研究,揭示晚更新世以来暖池冰期旋回中类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状态的演化规律及其与东亚季风的关系。通过对西南极阿蒙森海的沉积记录研究,提出中全新世以来西南极海域的气候变化受到日照强度变化和大气环流变化所控制。案例研究还显示:现代暖期(1850年至今)影响南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释放的甲烷可能会加重海水酸化;海底泥火山活动泄漏的烃类流体,可能是南海东沙海区深水珊瑚食物的主要来源。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深海沉积与全球变化主题的内容非常多,本专辑论文涉及到的科学内容仅是冰山一角,但希望以此推动全球变化的深入研究。衷心感谢所有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同仁为本专辑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2.
<正>沉积盆地是能源和多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聚集的重要地质单元。同时,作为连接地球深部与浅表过程的纽带,沉积盆地也是了解和认识地球动力学系统和岩石圈演化的窗口。沉积盆地中的矿产资源以数量丰富、类型多样、成矿作用独特且常相互关联为特色。盆地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索的目标是自然界的未知现象与未知规律。现象的发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手段的进展,规律的发现则依赖于逻辑思维的创新。有关花岗岩成因的“原地重熔说”,是与广为流行的“岩浆侵入说”不同逻辑思维的产物。十分感谢《地学前缘》对这项非传统研究的关注,更为刊物能一如既往地坚持“双百”方针而高兴。本期目次中的《岩石成因与岩石圈演化思考》一文试图透过对地质学知识系统的结构分析,从岩石圈层面思考作为大陆地壳标志的花岗岩的起源问题。其后4篇文章分别阐述了4种不同的区域大地构造现象及其起因,可以看到四者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原地熔融(重熔)造成老岩石消亡和新岩石(花岗岩)诞生,这一过程留下的某些岩石地球化学踪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油气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选择新的替代能源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期的国家能源战略任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未来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走进我们的视野。天然气水合物为冰状固体,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气体充填于水分子中而形成的三维笼状结构的固态物质。由于在自然界中,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主要为甲烷,因此 通常称为甲烷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于具有低温、高压环境的海洋大陆边缘和高纬度冻土带。 我国从1999年正式启动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经过近20年的调查研究,取得一系列的重大找矿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分别于2007年、2013年、2015及2016年4次在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均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证实了我国南海北部陆坡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钻探和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南海北部陆缘从西部-中部-东部具有不同的地质构造特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的差异性明显,对其成藏过程、成藏模式及时空分布产生深刻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及其成藏主控因素,揭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探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机制、地质模式、赋存状态及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灾害地质因素特征,可为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和开发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为此,《地学前缘》决定组织出版一期“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主题的专辑。 本专辑共收录论文11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等介绍了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通过随钻成像测井、电阻率频谱及相对饱和度讨论了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状态及其开采价值。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光学等介绍了南海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演化地质过程,认为上新世以来的地质事件是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的诱发因素,冰期、 间冰期变化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分解有一定耦合关系。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时代应早于上覆的自生碳酸盐岩,晚于其赋存的母岩沉积层,研究区上部天然气水合物矿层的上段形成于晚更新世,下段形成于中更新中期-晚更新世,下部天然气水合物矿层形成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中期。刘昌岭研究员等则在实验室内,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对南海北部陆坡神狐、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探区天然气水合物及其赋存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微观结构、水合指数、气体组成等基本特征。陈芳教授等研究了珠江口盆地东部陆坡末次冰期天然气水合物冷泉活动的记录与时间。徐华宁教授等研究了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及地质成因。郭依群教授等介绍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梁前勇博士等对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区海水甲烷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马云博士等介绍了南海北部东沙陆坡主要灾害地质因素特征。梁劲教授等介绍了台西南盆地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测井响应规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苏丕波博士等分析了神狐海域扩散型天然气水合物在地震剖面上的亮点与暗点显示。王力峰博士等研究了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BSR推导的流体运移速率。 本专辑论文在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机理、找矿标志、实验测试及环境评价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认识。首次将随钻成像测井引入对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状态、成藏序列、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的研究;首次提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共经历了3次天然气水合物藏发育期和2次天然气水合物藏破坏期;首次查明天然气水合物冷泉甲烷渗漏活动的时间及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获得了实验室沉积物对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形式及微观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亮点”与“暗点”技术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识别模式。希望本专辑的出版,能为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感谢所有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人员为本专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相似文献   

15.
地热与石油是共存于沉积盆地的两种资源。油田地热是地热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主要涉及含油气盆地的今、古地温状况,盆地热历史及其与油气形成的关系。近年来,油田地热的研究也拓展到油气区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等方面。以“油田地热”为主题专辑的19篇论文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与油气勘探密切相关的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含油气盆地的地热特征、深部热结构和热流变结构、盆地热历史重建等方面的成果;二是油区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油气区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本专辑的出版能使读者对中国油田地热研究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有进一步的了解。 沉积盆地的热体制研究包括现今地温分布特征、热历史、深部岩石圈热结构和热流变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系统的油田地热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各部门广大科研人员近30年的不懈努力,在我国大陆地区获得了高质量的大地热流数据1 246个,完成了新版的热流数据汇编,基本廓清了我国主要沉积盆地大地热流背景。盆地热演化是盆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含油气盆地沉积岩层内的有机质成熟并向烃类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盆地热历史研究近年来的主要进展体现在热史重建方法方面,即在低温热年代学古温标方法和前陆盆地构造热演化模型中有重要的进展,本专辑的9篇论文展示了这方面的成果。利用多种古温标耦合反演方法重建热历史不仅克服了单一古温标的缺陷并可进行相互补充和验证,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从而使得定量恢复古老盆地复杂热历史得以实现。而前陆盆地构造热演化模型的建立,则是实现了构造与热的较好结合,拓展了盆地动力学模型用于恢复热历史的范围。同时,地球深部热状况是深部地球动力学和岩石圈活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明确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纵横向及时间上的变化特征有助于解释盆地形成、大陆边缘和造山带等的动力学过程,进而反映岩石圈的地球动力学特性。本专辑的4篇论文展示了典型盆地的热结构、热流变结构的成果,并在岩石圈热结构、热岩石圈厚度、热流变结构的演化研究中取得了新认识,为地质历史时期深部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沉积盆地的油田分布区往往也是地热资源广泛分布的地区。我国主要油气区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对于缓解雾霾与大气治理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内在油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对含油气盆地的地热资源潜力进行评价是地热开发利用的基础。本专辑5篇地热资源方面的论文包含了地热单元分类分级评价体系、地热系统类型划分和三个实际地区的研究实例。为了更好地分析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资源潜力并优选有利勘探开发目标,提出了从全球构造到地热藏的地热单元分类分级评价的思路并将地热单元由大到小划分为地热域、地热区、地热带、地热系统和地热藏等5个级别。此外,提出了地热系统的概念模式和功能单元,并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和热源类型将地热系统划分为隆起山地岩浆活动型、隆起山地非岩浆活动型、沉积盆地岩浆活动型和沉积盆地非岩浆活动型地热系统四类。总体上,我国油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方面刚刚起步,但油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且油田地质资料丰富,可利用的废弃井数量大,油田区地热能利用市场非常广阔。 本专辑的作者大都是中青年的“热二代”和“热三代”,既有来自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有来自油田和地热研究院的专家,他们是我国目前油田地热研究的中坚力量。感谢诸位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让我们共同为中国油田地热研究的繁荣而努力! 最后,感谢本专辑的所有作者、审稿人、编辑部人员为本专辑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6.
正这本专辑是郝诒纯院士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共同为纪念恩师100周年诞辰而撰写的。郝诒纯老师在中国开创了微体古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这一研究随后在古海洋学、能源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领域中形成了突出贡献。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中,除了中、新生代微体古生物方向外,早年还向古老时代扩展,致力于微体古生物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寒武纪高肌介(介形类)的研究,并培养舒德干博士进行精深的探索。在随后的研究中,舒德干教授带领团队将这一领域从寒武纪微体化石研究扩展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陆,是理解地质历史时期洋陆格局、相互作用及演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固体矿产资源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人类生存环境改善所必要的基础和保障。尤其21世纪以来,地质学家们已经意识到,在地球的动力学环境中大陆岩石圈各圈层的表现、构造活动性及演化与组成和结构相对简单的  相似文献   

18.
池国祥  薛春纪 《地学前缘》2011,18(5):341-I0001
流体成矿既是一个化学过程,也是一个物理过程。但是,在矿床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更注重流体成矿化学过程研究,即针对地壳中成矿流体起源、性质和其中成矿物质沉淀机理开展较深入研究,而关于成矿流体流动的物理过程及其与矿床形成和定位关系的研究明显薄弱。成矿流体保真样品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国内外、尤其国内十分活跃,但如何与流体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油气勘探进入岩性隐蔽油气藏的今天,沉积学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的油气勘探都面临开源的困难,针对现今油气勘探需要,在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沉积地质方面亟需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撑。近年来,有关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方法及油气沉积地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沉积地质”专辑旨在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方法及国内目前开展的工作,以引起同行关注和兴趣,促进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沉积地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具有复杂地壳组成和结构、经历多期不同构造体制演化的复合型造山带,在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中独具特色,金、钼、钨、铅、锌、汞、锑、银、钡、铀、铜、铁、锰、石墨等矿产广泛分布,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工业的重要矿产资源基地。秦岭造山带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造就了多个世界级规模的金属矿集区。东秦岭地区已超过美国西部Climax Henderson斑岩钼矿带而成为全球最大的钼矿带,同时是我国最重要的银矿省和稀有金属、铀矿集区;西秦岭地区是世界三大卡林型金矿集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喷流沉积型(SEDEX)铅锌银矿带;南秦岭汞锑矿带是全球性第三条(秦岭中亚)汞锑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发育世界罕见的大型毒重石重晶石钡矿带。 秦岭造山带矿产种类多,矿床数量多,单个矿床储量规模大,类型齐全,构成我国重要且极为独特的成矿域。秦岭成矿域的突出特点在于:(1)面积大,矿种丰富,矿床类型多样,矿床组成和组合复杂,成矿时代跨度大,在全球鲜见;(2)地质背景特殊且跨越若干大地构造单元,成矿条件优越,中高温与中低温矿床在空间上规律性分布;(3)热液成矿作用普遍,成矿元素和类型丰富,某些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主要是最晚期重要热事件的响应,与地热活动密切相关;(4)热液成矿机制多种多样,包括了深源浅成、就地取材、沉积改造等;(5)区域成矿具有多旋回性、继承性、叠加性、爆发性和多样性等特点;(6)矿产空间分布具有分段成群成带的特点;(7)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与铅锌矿、汞锑矿、铀矿、钡矿联合构成了面积巨大的低温矿床成矿域,与美国内华达州西部和我国滇黔桂金三角区具有可对比性。近年来的地质综合研究与矿产勘查工作表明,秦岭造山带仍是我国最具找矿远景的地带之一。 本期“秦岭造山带大规模成矿作用”专辑主要针对研究区金矿、金铜矿、金钼矿、铀矿和银多金属矿的形成动力学背景、构造岩浆演化、沉积盆地构造变形、元素赋存状态、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成岩成矿年代学等方面,共刊登主题来稿20篇,以探讨秦岭造山带重大成矿地质事件和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机制,几乎涵盖了成矿作用的主要研究方面。 本专辑所反映的尽管只是“秦岭造山带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方面的部分成果和进展,但我们希望这些成果的发表,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抛砖引玉作用。 最后在此专辑付梓之际,感谢所有作者(包括论文未在本期刊出的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人员为本专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