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警等级及阈值的科学确定对地下水污染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风险预警相关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未形成科学完备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文章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较系统地梳理了地下水污染风险预警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预警等级及阈值确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目前阈值主要的划定方法有相关标准法、临界值法、综合评判法等。相关标准法适用于大尺度宏观区域,临界值法在基础资料较完善的研究区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而综合评判法能够处理多个变量因素,能对定性因素做出量化评价,适用于变量、定性因素较多的研究区域,为不同条件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预警等级划分及阈值划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指出在完善我国地下水污染风险预警体系理论方法的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关注:(1)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交叉渗透,借助多方法交互应用;(2)加强与地下水污染相关的水文地质调查与监测工作,不断提高地下水污染调查研究程度;(3)综合分析地质、污染源、地下水价值及动态等地下水污染影响因素,以提高预警结果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在黑河市地下水环境开发利用状况及污染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该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选取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7个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黑河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STIC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结合MapGIS软件实现了地下水脆弱性等级分布图及地下水保护防治区划的定量化及数字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脆弱性等级为Ⅲ-Ⅳ级,表明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区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分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研究某农药化工企业密集区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状况,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地下水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为Ⅳ类及Ⅴ类水质,已不适于饮用。然后对该区域地下水污染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有机和无机污染严重,并形成了以某农药化工企业为污染源并沿岩溶地下水流向的一个卤代烃类有机物污染羽,这表明造成该研究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某农药化工企业。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地下水污染的建议和措施,为该地区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岩溶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以贵阳市花溪区浪风关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及取样分析,利用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法对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为贵州岩溶地区垃圾填埋场选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提出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岩溶地下水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构建了适合岩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该方法基于欧洲模式,实现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污染负荷评价则考虑污染物在覆盖层中的衰减过程,利用折减系数实现污染负荷量化;最后,基于GIS空间叠加分析耦合防污性能与污染负荷评价,实现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文章以地苏地下河系流域为例,开展岩溶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区域整体地下水污染风险偏低,地下水中等及以上污染风险区域面积424.4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03%,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东部地苏乡、东庙乡、六也乡局部等人类活动频繁与地苏地下河干流中下游段。地下水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不仅显示了岩性、坡度、岩溶网络发育等自然条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势平缓,岩溶发育程度强烈,加之人类活动频繁是导致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梁斌 《铀矿地质》2019,(1):59-64
为预测某规划区地下水环境影响,本次研究运用FE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地下水渗流场等的基础上建立了溶质运移数值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预测两种工况下的氨氮、氰化物和COD进行溶质运移变化规律,可以作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同时,污水处理厂在事故工况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大,规划区应制定相应的地下水风险应急预案并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减小对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栋  牛娜 《地下水》2022,(1):79-81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与评价生产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科学制定地下水影响跟踪计划、减轻不良影响的重要手段。Modflow是广泛采用的三维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软件。以某表面活性剂生产项目为例,将项目埋深40 m以浅的浅层地下水作为预测评价的主要影响层位,使用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选取CODCr和BOD5为水环境的特征污染物,结合建设项目特征、水文地质条件预测污染物运移趋势和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工况下,本项目的各装置区、储存区、生产区和污水处理池构筑物等都有严格的防渗措施,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地下水的污染途径表现在非正常工况下污水处理站生化池的底部破损发生渗漏,污水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在非正常状况下,至30 a模拟结束,污染影响范围和超标范围均是CODCr>BOD5,污染物最大迁移距离约0.82 km(CODCr),最大超标距离约0.39 km(CODCr)。根据预测结果,应有针对性做好分区防渗措施和地下水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靖宇  卫杰  赵丽  原建光  孙超  张垒 《地下水》2018,(6):21-23,83
以豫中平原某规范建设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5个地下监控井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周围的1号本底监测井、5号污染扩散井评价结果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18-2017)Ⅱ类水质标准,3号污染监视井评价结果符合Ⅲ类水质标准,4号污染监视井评价结果符合Ⅰ类,水质均较好,说明填埋场区的防渗系统使用完好;而2号污染扩散井的评价结果为Ⅴ类,水质极差,氨氮超标严重,与附近养殖场粪便排污、农田施肥、渗滤液调节池和处理站构筑物的渗漏均有关系,建议可用电学法对调节池的防渗系统进行检测。并加强渗滤液调节池的管理和定期监测地下水,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研究结果对于评价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对地下水的影响、有效实施跟踪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淮南矿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淮南矿区浅层地下水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浅层地下水样测试结果,分析了区域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进行水质评价,划分了不同污染等级范围.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浅层地下水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在矿业集中开发区及城镇密集区,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地下水样品中“三氮”含量,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限值对比,硝酸盐氮超标率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南部区域;氨氮超标率10%,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区域.地下水中Ⅰ、Ⅱ、Ⅲ类水质占比83%;Ⅳ及Ⅴ类水水质占比17%.地下水样品中“三氮”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及总致癌性风险指数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标准.整体上研究区“三氮”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三氮”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密集地区.健康风险评价可为地区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监控和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永丽  姜光辉  郭芳  滕彦国 《水文》2015,35(6):11-18
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污染风险和地下水污染预警三者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相关地下水污染预警的大量研究成果,基于地下水污染预警等级划分方法,整体上将地下水污染预警方法概括为基于设定临界值的地下水污染预警和基于既定标准的地下水污染预警两大类。最后阐述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地下水污染预警的评价方法和理论研究应进一步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先进技术的耦合以及资料的精确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帅  肖卓斌  张公 《地下水》2022,(5):59-6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地新建的工业园区不断投入使用,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显现。本文以河南省济源市虎岭工业园区为例,综合园区2016-2020年开展的4个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成果,对园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分析,提出工业园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从监测成果分析可知,除原生地质环境所致的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超标外,其他因子均满足地下水三类标准限值,四年监测数据没有明显异常变化,地下水水质良好,未遭受明显污染。但园区煤化工精细化产业、新材料企业存在有产品和原辅材料的储存、生产以及废水的产生和处理过程中有可能因泄漏污染物而污染地下水的风险。据此提出应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杜绝渗漏问题,按照“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将园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分区采取相应的防渗设计方案、防治措施,并建立动态监控系统和园区应急管理体系,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出现。研究结论为园区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某铅锌尾矿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锌尾矿的浸出液中含有重金属等对地下水环境有重要影响的污染因子。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专业软件GMS,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对不同工况下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达到Ⅱ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场规定的防渗要求条件下,尾矿库运行浸出液下渗量有限(2.8 m3/d),并不会使区域地下水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而防渗层仅出现10%破损时,浸出液下渗量为(97.22 m3/d),使地下水下游方向50 m内地下水中Pb超出Ⅲ类标准,超标范围约0.0375 km2。反映出该类处置场中的防渗措施是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标准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某锡多金属矿尾矿库周边深层、浅层地下水质量状况,研究地下水污染特征,为同类尾矿库地下水污染防治及矿区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及选矿废水下渗等导致锡多金属矿尾矿库下游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尚未污染下游深层地下水。尾矿库上、下游同一位置深层地下水水质优于浅层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平迁移能力强于垂向迁移,下层浅层地下水铅、砷超标应引起重视,应在尾矿库四周进行防渗处理,遏制尾矿库下游浅层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铬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水分配系数(Kd)是表征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包气带中迁移能力的重要参数,受污染物质量浓度、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铁铝氧化物质量分数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分配系数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分配系数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程;并以分配系数、泄漏量、土壤孔隙度、初始含水率为风险因子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以某工厂铬废液的泄露为案例,采用构建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处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等级为中等。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建立为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监测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钞中东 《地下水》2019,(1):17-20
根据某火电厂建设项目自身性质及其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法进行预测与评价,建立能够正确刻画评价区地下水流动特征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并预测评价项目厂区在建设阶段、运行阶段及服务期满后等3个情景下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情况。认为本项目废水设计为零排放,不会对场址所在的地下水系统造成新的影响。在正常工况下,建设项目不会对当地地下水产生明显影响。在考虑发生风险事故且防渗措施失效情况下,建设项目对场区及下游地下水环境造成轻微影响,不会引起地下水质量标准降低,在及时采取防渗堵漏措施后,对场区及下游地区地下水不会产生影响。旨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电厂区域的地下水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为电厂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岩 《地质与资源》2015,24(4):388-393
随着城市规模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大与加快,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面临威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关注农业污染和有机污染的研究工作.结合研究区研究情况,本次评价主要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分析了地下水评价的各种方法后,本次评价选择了单指标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法对该区进行评价.在研究区展开了野外调查,采集了浅层地下水样品110组(其中包括平行样、加标样和监控样合计20组),每个样品测试了35项指标.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7.4%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本次评价,基本上反映了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状况,并为有针对性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哈尔滨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污染情况,利用松嫩平原(黑龙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的数据,对浅层地下水主要化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地下水质量评价,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受原生环境下水化学条件控制的Fe、Mn指标含量对水质影响较大;地下水污染属于区域性污染,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重,主要污染物为NH4+及NO3-、NO2-,来源于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所施用的化肥.根据分析数据,研究区地下水污染以无机污染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北京实际情况,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对北京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价。评价认为:北京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顶部。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迭置指数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采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而地下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作为管理者制定污染防治方案的一种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虽然已经有一定范围的应用,但对其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在总结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定义,并重点讨论迭置指数法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