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一种创新型的旅游产业形态,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对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意义重大。旅游产业集聚区与旅游产业集群既关系密切又有所不同。"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将重点发展和培育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其发展条件主要包括:有良好的发展依托,有较好的投资条件,有较高的知名度,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及有独特的空间结构。未来其数量将有所增加,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对区域的影响逐步彰显,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发挥作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3.
4.
5.
如何创新投融资体制 ,有效调动国内外资金服务西部开发 ,对西部的开发速度、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 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 2 0世纪中叶首先在美国出现的一种特殊投资基金 ,它以特殊产业 (通常为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为投资对象 ,以追求长期稳定收益为目的。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 ,可弥补国家财力和银行信贷投入不足 ,因此非常适合西部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特殊产业发展。2 设立区域性非国有银行 在大范围的区域开发过程中 ,设立地区性概念的银行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目前 ,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已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综合实力的竞争,正在演化为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中原崛起,科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河南科技创新顶尖人才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与广东、山东等省的差距,特别是对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网络研究是创新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是当前创新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论文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定量分析和文献深度分析相结合,对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研究进行全面解析,结果表明:① 网络内生效应,包括网络的整体特征、根植性、外部性、技术守门员与吸收能力等,对创新网络的演化主要体现在组织要素对当地的依赖程度、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以及对整体网络的控制能力;② 网络组织要素的规模、性质和大小等对创新网络的形成演化也有一定的作用;③ 多维邻近性对于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作用,单一邻近性和邻近性之间的综合作用对于创新网络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④ 不同发展阶段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不同,机制之间的组合模式也存在差异。最后,在总结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广东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珠三角核心区外围欠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产业集聚区.文中介绍和分析了广东产业集聚区的总体发展状况,并着重研究广东省新出现的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概况,分析产业由集聚到扩散,再重新集聚的空间结果.新产业集聚区具有距城市建设区较远、规划建设规模较大、发展迅速、产业选择因地而异等发展特征,广东传统与新产业集聚区在产生初期相关作用因素、空间发展规模、企业技术更新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来源。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面板数据回归、响应强度模型及ESDA等方法对河南省18地市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强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产业转移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带动作用,产业转移每增加1.017%可以带动当地创新能力提升1%,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及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集聚;(2)2007年~2015年,郑洛新许焦等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一直是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较高的地市有郑州、洛阳、商丘、安阳、新乡和焦作,和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吻合性;(3)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效应较强的地市主要有郑州、洛阳、许昌、新乡、濮阳和南阳,产业转移创新效应的空间格局大致呈"带"状分布;(4)创新能力是河南省各地市创新响应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创新能力越高的地区越有利于吸收产业转移溢出的技术和知识。 相似文献
11.
区域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区域间创新要素流动,优化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区域创新绩效。采用改进的DEA模型,在测度中国62个城市2003~2016年创新绩效的基础上,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62个城市的创新绩效整体上在波动中稳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存在较大的空间非均衡性。②区域协同创新对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区域创新绩效与区域协同创新核心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专利合作数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正向双门槛特征,科技论文合作数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正向单门槛特征,两者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③科技人员流动量在跨过经济发展水平第一门槛10.088而低于第二门槛10.255时,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科技资金流动量在经济发展水平第一门槛9.427以下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城市洪涝灾害形成机制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分析了城市洪涝灾害的严重性与形成机制,阐述建国以来河南省各主要城市洪涝灾害的实际灾情,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几个点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重化工业集群式创新机制与空间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从集群权力分层视角出发,以德国化学工业和汽车、光伏重工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方法,研究重化工业创新模式及其空间组织形态变化。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重化工业分布的弱地理邻近与空间尺度扩大是基于其产业技术特征和创新合作特点的“必然”:由于集群技术权力分层导致其创新外部性发生根本性改变,地理邻近非再必需,创新合作空间尺度由集群向区域层面拓展。德国实证研究分析揭示:重化工业空间布局呈显著弱地理邻近分布效应;其空间集聚形态已非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而是依托更大空间尺度的产业集聚带;重工与化工产业有着基于对综合性知识和共性技术扩散共同需求的区位指向;其核心企业因对创新合作者的高度选择权而呈现“孤岛效应”布局。研究指出,重视重化工业技术创新垂直扩散能力的培育、建立多生产环节的共性技术联盟、重视大工业区区域创新协同合作将有助于促进中国重化工业创新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郑州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心作用、强化郑州的龙头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郑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机制创新,加快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16.
河南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4)
以县域(含县、县级市、市辖区)为基础研究单元,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和人均GDP为基本指标,运用Theil指数、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2005—2014年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差异、格局演变以及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区域经济总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省辖市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省辖市内的差异。2省辖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基本呈现出中原城市群地区和非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差异;省辖市内的经济差异最大的是洛阳市,最小的是漯河市,濮阳市、焦作市、周口市、三门峡市各年份内部经济差异变化明显。3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通过Getis-Ord G*i分析发现,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北地区,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地区,豫西南地区冷点区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4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发现,二三产业比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省,研究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为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然后,分别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机会和政府等角度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4种发展模式,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河南省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边界地区经济学是一片尚未开垦耕耘的“处女地”特别是省标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就更少,文章从河南省边界经济发展态势着手,研究其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提出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