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21,(4)
黄河流域循化段是青海省开发利用地下水程度较高的地区,因地下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区。以黄河南岸一级支流街子沟为研究区,通过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及室内分析等,查明街子沟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富水程度,圈出具有供水前景的富水地段,对街子沟松散岩类孔隙水天然资源量及可开采资源量进行计算预测,结果可知:(1)街子沟区域水量丰富地段位于上游拉雄段,含水层厚12. 37~13. 86 m,富水性等级为丰富,其余地段水量中等,实际涌水量为1 000. 24~1 425. 6 m3矿化度0. 48~0. 52 g/d,占断面径流量的37. 2%,水量有保证,可作为河谷区村d镇,水及下质游良重好。点城上镇游的地后下备水水可源开。采研资究源结量论为为区域城镇应急及后备水源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研究地下水资源赋存规律,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对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莱州市平里店—驿道地区所在的1∶5万平里店图幅区域作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各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包含11个计算组、2个计算亚组),通过资料统计法和开采量调查统计法统计了各计算分区一个水文年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计算并选用合适的水文地质参数,运用水均衡法计算出区内降水入渗补给量、河流渗漏补给量、灌溉回渗补给量、侧向径流量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对各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作出分析评价。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915. 675×104 m 3/a,王河水文地质区松散岩类孔隙水涌水量>500m3/d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其余各计算分区、组及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一般。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及其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及其动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了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开采程度和剩余可开采资源量。论述了地下水开采资源潜力的计算评价原则和判别标志,确定了全省主要的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布区。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5,(6)
在对酒泉东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盆地内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天然排泄资源量、储存资源量;以行政区和灌区为单元,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进行各灌区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划分可增加开采、控制开采、调减开采和尚难利用规划区。  相似文献   

5.
水源地勘探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取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水源地供水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以宁夏石嘴山市小校场水源地为例,基于GMS模拟技术,对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建立水文地质数学模型计算源汇项,评价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并对水源地远期可采量进行预测,结果可见:水源地满负荷开采20 a时,承压水获得的补给量可满足开采量,以4万m3/d的开采量开采20 a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重新汇总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的基础上 ,提供黄河流域天然补给资源总量为453 .54亿m3 /a,其中淡水为 40 3 .51亿m3 /a,微咸水补给约 50 .0 3亿m3 /a。可开采资源总量为2 1 2 .2 4亿m3 /a,其中淡水为 1 82 .42亿m3 /a,微咸水约 2 9.82亿m3 /a。总结分析了黄河流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一系列宏观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为第二松花江从吉林市到松原市的河谷区 ,在河谷区推行“小井”种稻是吉林省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地下水丰富程度将河谷区划分成地下水资源极丰富区、丰富区及较丰富区。筛选了 4个降水保证率年份对每个区的天然资源量进行分析计算 ,在降水保证率为 2 0 %和 5 0 %的年份 ,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区域地下水上升。设计了沿江布置直线井排的开采方案 ,在区域地下水位降为 3.3m、保证率为 95 %的枯水年稳定开采资源量为 84 2 17.9× 10 4 m3/a ,暂时性开采资源量 116 876 .1× 10 4 m3。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三塘湖采油厂马56区块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本文在对研究区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区内含水层特征分布及供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427×10~4m~3/a,储存量为2.86×10~4m~3/a。按0.65可开采系数计,有278×10~4m~3/a的可开采资源量,甲方后期地下水开采量约为2 500 m~3/d,约占计算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15.4%。因此,研究区内地下水在水利工程实施前后,地下水补给源稳定,可开采资源量保证程度较高,且储存量可以做为调节量,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广州市某矿泉水厂取水为例,通过布设两口开采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量进行计算,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可采水量,得到该开采井地下水开采量满足实际用水需要,同时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以及水质取样分析,得出其研究区水质符合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1995标准。取水量为150 m3/d,取水规模为小型。  相似文献   

10.
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传明  宁立波  王现国  彭涛 《水文》2007,27(3):80-84
在分析中牟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均衡原理对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资源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中牟县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为19927.89×104m3/a、多年平均排泄量21984.70×104m3/a,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主要原因为开采量过大和补给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文地质勘探、物探及调查等手段,进而对新建和龙通用机场水源地勘察区水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东侧为剥蚀堆积地貌的海兰河漫滩阶地,分布于海兰江沿岸,阶地微向河床倾斜,海拔高程在250~400 m。与机场场地有关联的有碎屑岩盆地蕴藏孔隙裂隙承压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 353. 77 m3/d。对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流分割法在黄河流域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变化规律和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方案,应用基流指数法(BFI)和直线平割法的原理与方法,计算了黄河流域干流13个水文断面与20条主要支流31个水文断面的基流量,并分析了基流量的形成机理、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基流变化过程、流域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及地下水资源总量.研究结果表明:花园口断面的基流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44%,流域内河水与地下水存在极其密切的转化关系,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很大.黄河的径流量与基流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源区,兰州断面的年径流量与基流量分别占花园口断面径流量的59%和60%;而兰州以下到花园口之间的上、中游地区,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很小.1990年前后,黄河干流与支流河段的基流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玛多以上的源头段基流量衰减率较大外(衰减率为0.38),兰州以上的干流河段基流量衰减率较小(0.08~0.20),而兰州以下的黄河干流基流量衰减率都很大(0.22~0.31).基流量的剧烈衰减是天然和人类活动(如地下水开采)共同作用下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的结果.从流域水循环的观点考虑,黄河流域的区域地下水资源由参与黄河水循环的地下水资源、未参与黄河水循环的地下水资源和流域地下水的开采等3大部分构成.1990年6月-2000年6月近10年黄河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平均值为353.9 亿m~3/a,比多年地下水资源量平均值减少了15 % .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保障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概化出了区内浅层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渗流理论,建立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系统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评价了从2016年6月底起,以开采10a后浅层地下水水位不低于微承压含水层顶板,且水位越来越稳定为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结果表明: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达1. 204×107m3/a,为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光明  梁秀娟  肖长来 《地下水》2010,32(2):34-36,137
地下水资源的正确评价是进行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前提,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鸡西市缺水由来已久,其中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在分析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选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和方法,进而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苏州-无锡-常州地区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已引起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查明其可开采资源量十分重要.通过对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将浅层地下水划分为4个子区,分析了各子区的特征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并运用GMS软件对全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给定的水位约束条件下,得出该区可持续开采水资源量为10.57×108 m3/a.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西罗城县的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含水介质、赋存及水动力等条件,划分其岩溶地下水系统。结合含水层富水性,分别采用降水入渗系数法、容积法和枯季径流模数法对罗城县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地下水储存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区地下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34 189.75万m3/a,其中岩溶地下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34 083.32万m3/a,全区岩溶地下水储存量为116 584.25万m3/a;可开采资源量为7125.67万m3/a。研究结果可为广西罗城县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陕西省是黄河流经的重要省份,揭示黄河流域陕西省地下水资源禀赋,探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开发利用潜力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研究方法】本文以黄河流域陕西省为研究区,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引入泰尔指数从人口和面积两方面评估各区域地下水资源分布差异;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利用水资源负载指数和开采潜力指数,定量评价各行政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研究结果】黄河流域陕西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77.59×108m3/a,地下水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各评价单元中关中盆地区地下水资源人口和面积分布差异最大,行政区中延安市与西安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差异最大。降水是全区地下水资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人类活动尤其农业灌溉,地表水因素对渭南市、榆林市有较大影响,蒸散发对延安、榆林、宝鸡地下水资源有一定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介于0.8~2.5,地下水资源负载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较全国属于高负载区,各行政区开发利用潜力差异明显,开发程度较高区域集中在关中城市群,西安市开发程度最高,铜川市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结论】...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阳泉矿区寿阳区中奥陶统岩溶水位埋藏深度达430~500m,但量丰质优,是煤矿区供水首选水源.根据该区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和赋存规律,对矿区水源地布置、允许开采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本区岩溶地下水的天然资源量为8.19×104m3/d,可采取分散、就近供水方式,分别在矿区岩溶地下水强、中径流带区建立中、小型水源地,以满足煤炭资源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新疆大石头洼地周边区域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对新疆大石洼地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区内含水层特征及供水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资源量为398.6×10~4 m~3/a,按0.53可开采系数计,有211.3×10~4 m~3/a可开采资源量;规划拟建水源地年开采地下水量170×10~4 m~3/a,约占计算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80.5%;水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各项指标要求,适量开采地下水可降低浅埋区地下水位,夺取无效蒸发量,改良地下水浅埋区土壤,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大石头洼地供水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郑州市突发时刻供水安全,在郑州市沿黄河的万滩一带勘查一处应急后备水源地。水源地的选址以资料收集及野外补充调查为主,通过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水文地质计算参数,通过计算机DOS编程,采用解析法对水源地开采进行水位预报评价,用比拟法对开采资源量进行了验证,确定开采资源量为19.8×104 m3/d,在连续应急开采200d后,中心井位最大水位降深为10.81m,水位降深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较小。郑州市万滩应急地下水水源地处于黄河下游的黄河冲积扇中上部,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巨厚,地下水储存量丰富,黄河常年补给地下水,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补给保障且水质较好。水源地可以作为未来突发时刻郑州市中短期供水的补充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