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下水》2021,(5)
以泉州市某处桥梁为研究对象,对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中的场地地下水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桥梁工程施工对堤防安全影响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为有效防止桥梁工程施工造成河道堤防安全隐患,总结了桥梁工程的施工控制要点。结果表明:桥梁工程施工中在紧邻堤防河滩位置上建造桥墩结构,会大概率产生渗流问题,破坏堤外透水层,形成渗漏区域,造成流土破坏现象发生。同时,桥墩结构过多的压缩会使河道正常运行中的过水断面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桥梁建筑稳定和堤防安全等问题。桥梁工程对河道行洪的性能体现,主要取决于桥墩的阻水比值、与水流所成夹角、具体型式等条件。针对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堤防安全影响因素,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应重视桥梁工程技术的相关施工指标,关注防洪标准、桥位选择、桥墩布置和梁底标高等因素的管理控制,确保对河道安全的有效控制,保障行洪安全。  相似文献   

2.
建立以水库群系统安全度最大、行蓄洪区系统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将河道堤防安全行洪考虑为约束条件的复杂防洪系统多目标递阶优化调度模型(MoHOOM),以行蓄洪区总分洪流量为协调变量,将河道水流连续方程解耦,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法建立协调层和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底层子系统优化问题,形成三级递阶分解协调结构和相应求解方法。以淮河中游防洪系统为背景进行了实例研究,给出了水库群泄流和行蓄洪区分洪最优方案,在相同初始计算条件下,优化模型结果比实际调度降低了鲇鱼山和梅山水库0.37和0.01的安全度指标,减小下游蒋家集和润河集河段超过安全泄量以上100 m3/s和720 m3/s的洪峰流量,启用南润段行洪区致损1 256.1万元;比规则调度降低了鲇鱼山和梅山水库0.24和0.21的安全度指标,减小下游蒋家集河段超过安全泄量以上750 m3/s的洪峰流量,避免南润段行洪区损失341.6万元。模型有利于挖掘上游水库群的防洪能力,在保障河道堤防安全行洪条件下,减少下游不必要的行蓄洪区分洪损失,以系统全局寻优方式进行复杂防洪系统联合调度。  相似文献   

3.
合肥至武汉铁路防洪评价淠河总干渠特大桥输水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余忠 《水文》2007,27(1):62-65
铁路桥梁工程建设对河道堤防安全、河势稳定、输水安全、通航以及渠道治理规划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务例》和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等法规,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本文概括介绍了合肥至武汉铁路跨越淠河总干渠特大桥基本情况,就桥梁建设对河道输水能力的影响作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铁路建设对河道输水能力影响较大,建议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4)
针对陕西省凤县安河两岸居民聚集、土坡垮塌淤积河道影响行洪等问题,为准确掌握防洪工程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便于采取合理防洪工程建设加固措施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防洪治理河道的暴雨洪水特性,结合参证站52年逐月降雨资料和洪水数据,对治理河段河道洪水进行水文比拟等方法推算设计洪水。分析结果表明:洪水分析计算成果与历史洪水记录值相一致,计算成果比较合理可靠,为堤防工程优化设计、防汛预警和调度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0,(2)
堤防工程具有保护区域范围广、经济产值高、受保护人口多等特点,一旦发生溃堤、漫堤等灾害将直接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后果。为提高水利工程中堤防安全评价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文章结合水利行业相关技术规范对堤防工程防洪安全中的堤顶高程复核、设计洪水面线和基本资料要求等进行分析,科学评价了提高防洪标准地区的安全状态。然后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和堤防安全状态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可为提升堤防工程的防洪能力和安全控制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忠  付建利  陈怡宁 《地下水》2022,(5):294-296
河道城区段防洪设施自建成至运行至今已有50~60 a的时间,受当时技术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差,设防标准低,运行至今风化、老化及破坏严重,时刻威胁着城市的防洪安全。但考虑到城市段河道受地形及两岸建筑物限制,拆除难度大,尽可能地对原病险段堤防维修加固。本文根据城区段河道的病险情况,采取加固维修、拆除重建、堤防加高等方案进行堤防加固建设,成果可为本次河道及同流域河道防洪工程提供技术依据及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6)
维护堤防的渗透稳定性是确保堤防建设与运行安全的关键。归纳总结了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同建设项目对堤防渗流稳定影响的形式、原因。并以某取水工程管道穿越堤防渗流稳定计算为例,对管道穿堤前后堤防的渗流场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施工前后堤防土体的渗透稳定性影响,并提出相应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8.
汪明武  李健  徐鹏 《地质论评》2013,59(4):796-796
优势断裂找寻是区域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场址选择.本文基于粗糙集和集对分析理论,探讨了优势断裂的粗糙集对势评价模型,即首先据优势面理论确定了分析优势断裂的优势指标,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待评断裂的评价指标进行约简,并基于属性重要性计算相应约简后指标的权重,通过集对分析理论计算待评样本与指标最优、最劣值的集对同一度和对立度及集对同势,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势断裂集对同势判定标准,以确定工程区域优势断裂.实例应用和与其它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区域优势断裂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客观;规模优势指标、距离优势指标和时间优势指标对润扬大桥桥址区断裂活动性影响相对大,茅山断裂、郯庐断裂和长江断裂为工程区域优势断裂.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流阻力与图论的河网连通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网连通是区域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图论将河网概化为图模型,考虑不同类型河道输水能力差异,以河道水流阻力倒数表征水流通畅度,并以河道水流通畅度为权值,借助ArcGIS平台建立河网图模型加权邻接矩阵,再利用MATLAB工具进行顶点水流通畅度计算和河网连通度分析,从而实现对河网连通性的定量化分析。以太湖流域嘉兴平原河网为例,进行河道疏浚前后的河网连通程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河道疏浚后河网连通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潘保存 《地下水》2011,(6):210-212
探讨分汊型河段堵汊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的方法。依据分汊型河段堵汊工程的特点,结合相关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首先,从整理堵汊工程及其所在河道的基本资料入手,分析河道的历史及未来的演变趋势,进而进行堵汊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计算,得出防洪影响评价结论,最后对修建该工程的评价结论提出防治与补救措施,以期为今后同类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周桥 《地下水》2019,(1):259-260
浑河清原县城段主要以现有堤防整修加固提高标准为主,干流堤线基本以现有堤线为主,针对浑河清原县城段干支流断面堤防型式进行加固,对洪水冲刷严重的位置修建护岸工程以提高沿岸的防洪标准,结合已有工程型式及运行效果,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突出生态治理理念,兼顾占地及施工的方便性,在堤防断面设计时突出河道的自然特点,在满足《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的前提下,优化断面设计,以解决县城防洪工程老旧、损毁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安庆成品油管道穿越河管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道的穿越会对河道、堤防的渗流产生影响。利用有限差分法对穿越后的堤防进行了渗流稳定分析与计算,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对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并利用临界水力梯度法,对实例中定向钻穿越河道工程诱发渗透破坏的可能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4)
通过分析留坝县太白河江口镇河道治理现状,理清河道治理存在防洪体系不完善、设施不配套、治理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充分考虑现状已成工程及高岸坎,结合河道特点,提出尽量利用已有工程,沿河道天然岸坎进行防洪治理,共修建防洪工程3.67 km。工程建成后在保证设计洪水安全下泄的基础上,改善工程区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保护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防洪系统风险分析的研究评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栋  朱元甡 《水文》2003,23(2):15-20
以风险的基本概念(风险的定义、特征和风险分析方法)为基础,在排雨水道涵洞设计、堤防河道行洪、水库大坝安全、洪水及风险管理决策等诸方面对防洪系统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加以评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钟立君 《地下水》2020,(1):287-289
城市发展对宜居环境和河道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财产和城市安全中河道防洪工程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合理的设计理念,如何一体化设计城市河道景观和防洪体系,可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安全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以葫芦岛市绥中县六股河防洪工程为例,结合河道治理实际情况,研究城市河道一体化景观与防洪设计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河道防洪能力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总体而言,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河道防洪,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可为河道景观建设、生态改造及防洪安全提供基础依据,保证绥中县居民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2)
2011年9月上旬,陕西渭河流域出现了三次明显的降雨过程,形成了三场较大的洪水过程。在洪水过程中下游防洪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保安效益,确保了渭河堤防的安全,但河道工程遭受了严重的水毁。本文主要针对河道工程出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完善河道工程建设和优化工程断面结构形式等应对措施,完善河道工程布局,为了满足新时期下的治河新理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桂荣 《地下水》2022,(2):269-271
以宝鸡市凤县嘉陵江草店村杨家坪防洪堤防工程为例,对工程除险加固中的主要施工方案、重点内容及主要施工工艺特点、流程进行总结归纳,结合施工实际,通过坚持实施规范合理的施工工艺,能及时地消除该段河道安全隐患,提高河堤防洪能力,确保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有效改善当地环境。分析成果以期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几点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4)
通过系统分析安全管理成熟度水平,为水电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将项目检查及改进、项目策划识别与实施、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3个一级因素,进一步划分为安全管理经费、管理台账、安全技术交底等15项二级评价因子,构建较为系统、完善的成熟度评价体系。然后依据未确知测度评价法和信息熵理论赋权法对各项评价指标测度及其权重计算,并以浙江省某水利施工项目为例,科学评价其安全管理成熟度水平。结果显示:该水利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措施基本到位,安全管理成熟度处于定义级水平。  相似文献   

19.
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生态安全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以湖南省14个地州市为样本,从1999年社会经济和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能力等方面的运行数据中选取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人均耕地等24个指标,采用均方差客观赋权,从各指标的统计特征值及全国的平均值出发,确定本省的生态安全评价阈值S,计算各地市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值,试图对本省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客观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杨超 《地下水》2019,(3):179-180
车尔臣河大桥是民丰高速公路上的重点工程。文章分析了车尔臣河防洪概况、洪水成因、河道演变特性,结合桥梁布设情况,采用统计分析、理论公式计算和数学模型论证的方法,核定计算大桥的壅水和滞洪情况,分析大桥建设可能给河道行洪、河势稳定、安全渡汛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出大桥建设对河道行洪及河势影响甚微,提出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消除或减轻建设工程对洪水影响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