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遥感影像的纹理结构及其相对应的地球物理场特征,秦岭地区可自然分割出四个构造景观单元。即:东秦岭盆岭构造区、西秦岭隆凹构造区、南秦岭叠覆构造区和镇淅盆隆构造区。构造影像单元的拼接组合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北板块、扬子板块、松潘—甘孜地块、秦岭—大别地块构造域的地质演化史。即:晋宁—加里东构造旋回期,扬子板块与外来地块(秦岭—大别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实现对接形成南中国联合大陆板块;自海西构造运动开始,华北板块向南推进,从东向西先后与南中国板块的前锋俯冲碰撞,随后进入陆内造山阶段。燕山运动末期,秦岭地区造山活动结束,伸展拉张作用由北向南展开。  相似文献   

2.
桐柏—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柏—大别山碰撞造山带是华北板块南部大陆边缘和扬子板块北部大陆边缘长期演化和碰撞的结果。造山带主要由北淮阳加里东构造带、桐柏—大别山古老断块隆起带和随广加里东构造带组成。根据现今查明的三条蛇绿混杂岩带和不同时代岩系的原岩建造及区域构造特征,重建了其碰撞期前的古地理-古构造格局。在加里东末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桐柏—大别山造山带。在碰撞期及碰撞期后曾发生了大规模的滑脱-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层、沉积岩相古地理及古地磁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中国东北区古生代存在着额尔古纳—兴安、松嫩、佳木斯—兴凯等中、小板块群。其中,松嫩微板块和佳木斯—兴凯微板块于早古生代末沿牡丹江断裂拼合;额尔古纳—兴安微板块和松嫩—佳木斯—兴凯微板块于中晚泥盆世沿多宝山伊尔施一线拼合,至此形成统一的黑龙江板块。石炭二叠纪在黑龙江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为古亚洲洋的南支,中晚二叠世南北陆-陆对接,而陆内俯冲碰撞造山过程可能一直延续至早中侏罗世,缝合带从西拉木伦河东延至长春、延吉一线。而黑龙江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蒙古—鄂霍茨克洋的最终闭合时限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缝合带东段为俄罗斯境内的南土库林格尔断裂。该带的最终拼合标志着统一的欧亚大陆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又称大别-苏鲁造山带,西自陕西,经湖北、河南、安徽,向NE进入江苏、山东等地。EW向延伸达1000多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也是继阿尔卑斯和挪威超高压变质带被确定之后发现的世界上第三条超高压变质带。大别-鲁超高压变质带是华北板块与杨子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造山带,由于扬子板块向北俯冲于华北板块之下,并发生碰撞,其后使深部复杂岩石组合快速折返,后剥蚀裸露至地表。由于部分洋壳和陆壳俯冲至地表之下数十公里,发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产生了大量榴辉岩,碰撞后快速折返被带至近地…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三叠系均为陆相地层,华北区及北(东)秦岭区均有分布,华北区三叠系层序基本齐全;北秦岭区仅具三叠系上统。三叠系的分布及沉积特征明显受印支期构造控制,並强烈影响东西邻区。其原因拟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印支期发生碰撞所致。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南部地区早古生代主动大陆边缘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晚奥陶世期间 ,鄂尔多斯南部地区为古秦岭洋北侧具沟、弧、盆体系的主动大陆边缘。在此背景下 ,有序地发育了可分别用镶边碳酸盐陆棚模式及重力流模式概括的弧后盆地与残留海盆地沉积类型 ;构造轮廓为向洋呈阶状断落和块状错移结构特征的基本格局。晚奥陶世末 ,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陆 -陆碰撞作用结束了主动大陆边缘构造阶段  相似文献   

7.
扬子古陆北缘的弧形地带为一发育完整的中晚元古代沟弧盆体系。碧口群属洋壳残片,为海沟及俯冲带之产物,俯冲带内构造变形强烈并有大洋和阿尔卑斯型基性超基性岩带、蛇绿混杂岩带、高压变质蓝闪片岩带。岛弧主体由西乡群及上覆地层组成,经历了水下弧阶段,主弧褶皱隆起阶段和岛弧断块阶段。弧后盆地基底为陆壳,由下元古界后河组及其上的麻窝子组、上两组组成。主孤近陆一侧发育高温低压变质带。由上所述从海沟俯冲带—主弧近陆一侧,发育着完好的双变质带。 中晚元古代位于华北、扬子地块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古秦岭大洋,在古洋壳不断扩张作用下,在南侧产生岛弧,开始为水下弧,逐渐露出水面,青白口纪晚期板块俯冲达到高峰期,出现断块作用。早震旦世变成活动陆缘形成火山磨拉石组合。这里应当提出的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可能在青白口纪—早震旦世发生碰撞拼合。  相似文献   

8.
根据已知地质事实,用历史分析法,探讨华南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古板块构造轮廓及其演化史。认为当时华南地区存在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微板块。晚元古代(含早震旦世)扬子古板块在其东南部华南幼拉槽扩张推动下向北西漂移,在其前缘(北西侧)形成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晚震旦世至早古生代,扬子古板块在秦岭海槽扩张推动下向南东漂移,在其前缘(南东侧)形成岛孤型主动大陆边缘。并通过与南海古板块的碰撞,形成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此过程亦可简化为华南褶皱系的开一合过程。肯城运动是反映上述古板块构造格局改变的一次重要变动。  相似文献   

9.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是由中国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俯冲碰撞而形成,其北缘的逆冲推覆构造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之一。豫西宜阳南部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南缘,特殊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造成该地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地质演化特征的双重性和构造的多期次性决定了豫西宜阳南部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必要性。通过野外地表地质调查和构造解析等方法,详细描述和分析了研究区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其运动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豫西宜阳南部地区以褶皱、逆冲推覆构造为主。主要发育了李沟向斜、祖师庙-水河沟断层、陈宅-吕沟逆冲断层和兰家门逆冲断层。②中生代陆内构造演化分为以下4个阶段:印支期-早燕山期,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NS向碰撞挤压,发育了李沟向斜;中-晚燕山期,李沟向斜核部逐步发生伸展变形,发育了NW向正断层;燕山末期,随着北秦岭反向逆冲推覆带北向扩展,NW向陈宅-吕沟逆冲断层和兰家门逆冲断层依次发育,呈前展式叠瓦扇式逆冲;喜马拉雅期,以伸展走滑为主,发育了NNE向正断层。该研究能为秦岭-大别造山带对华北南缘的构造发育及演化过程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胶东东部广泛发育的一套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系列,依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可划分为大时家、威海两个亚超单元,共10个单元,归并为荣成超单元。该超单元位于秦岭大别胶南造山带的北东段,呈NE—NNE向展布,侵入于早元古代荆山群及中元古代海阳所超单元中,并被晚元古代玲珑超单元所侵入,形成时代为晚元古代晋宁期(同位素年龄值648~890Ma),属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同构造期花岗岩。其中大时家亚超单元形成于活动板块边缘,导源于洋陆俯冲以幔源物质为主,硅铝质物质为辅的壳幔混合岩浆;威海亚超单元形成于陆陆碰撞带,为硅铝质陆壳广泛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江平盆地侏罗系为一套内陆河湖相沉积,地层结构及岩性变化复杂。可分3个基本层序组,其变化特征,反映了中晚侏罗世江平盆地从扩张到萎缩时期沉积变化规律和沉积体系域变化过程,具有物源丰富、湖水浅、相变快等沉积特点,其层序地层及体系域特征与大陆边缘盆地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й????363????????λ???????????????????????????NAKAI???????3???????????????????????????????9?????????????????????????????????????????????????????????A??B??C??D??E?????????????????????????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分析咸阳市区低级阶地深层地下水资料 ,说明当地在 30 0m以下赋存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因此 ,进一步研究咸阳市区深层地下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造成成都市蔬菜外运损耗的原因,并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青芹外运损耗率与沿途气象条件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对车厢内青芹的热负荷和需冰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为成都市蔬菜安全外运的车厢内需冰量及利用沿途气象条件来减少损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必须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长沙市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勘查,采用了地形测量、水工环地质综合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压(注、抽)水试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方法手段,提交的技术成果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确的晶体定向,其晶体几何常数应与内部结构中的晶胞参数一致,而在《砂矿物图册》中的方柱石和钨铅矿、《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褐锰矿,却是"晶形的(100)与单位晶胞的(110)相同"。在《系统矿物学》下册中的钼铅矿和《砂矿物图册》中的甘汞、黄铜矿、金红石及《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黄铜矿、块黑铅矿、金红石,虽然走向正确,但在矿物晶形制图和单形符号标注上,有些差错;还有一些晶形图的差错可能是由于做图不规范或清绘时笔误造成的,如《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软锰矿、《砂矿物图册》中的钙轴云母和铜铀云母等等。鉴于此,笔者对方柱石、钨铅矿、银铅矿、甘汞、软锰矿、钙铀云母、铜铀云母、重担铁矿、锡石、氟镁石、黄铜矿、褐锰矿、块黑铅矿、金红石等14种矿物晶形图的差错做了改正。首先用上述14种矿物的晶胞棱长计算出各矿物在原书中所给定的诸单形的晶面角度值(方位角平和极距角产);再依此做出各矿物的极射赤平投影;然后,对原书中各矿物的晶形图进行分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差错部分;最后,利用正确的定向,用极射赤平投影作晶体立体图的方法,做出上述各矿物的精确的晶体立体图形,并做简要的文字描述。  相似文献   

18.
GNSS����ƽ̨���ݴ���Ŀɿ��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NSS?????????????????????????????????????????????????????????????????????????????????GPS????GLONASS?????????????????????????Galileo???????????η?????????澫??????????????????????????????????????????????  相似文献   

19.
???????????????λ????????λ?????????η??????С???????????????????????飬???????????????????????????????λ?α????????????衣???Ч????????λ?ú?????????????????????′??????????λλ??????????????????GPS????????????????????м????????÷?????????α??????????????Ч???  相似文献   

20.
伟德山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岩相学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荣城伟德山岩体的暗色微粒包体和寄主花岗质岩石的野外地质,岩体构造环境,特别是岩相学的研究,着重阐述了伟德山花岗质岩浆的混合作用特点和岩相学标志,并首次提出伟德山岩体是二长花岗质岩浆和辉石闪长质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