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2.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可分解为人文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遵循一定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内容。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经历了乡村地理、乡村发展和乡村转型3个阶段,研究趋势也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发展。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学科主要有建筑学、地理学和社会政治学等,其中地理学经历了乡村聚落研究、乡村环境研究和乡村文化转型研究3个阶段。该文讨论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理尺度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进行了新的划分,主体分为现实人居环境、意象人居环境和拟态人居环境(即“三态”),采用“主观文献归纳+客观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地理尺度视角下的人居环境内容、数据和方法等进行评述与展望。① 研究内容趋向综合集成化、新人地关系“广深化”和尺度交叉化等;② 研究数据表现出质度和量度的优化态势、多源数据的时空融合趋势和“小数据+大数据”的组合互补方向等;③ 研究方法体现在质性研究的更新化、计量模型的丰富化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小数据抽样调查”的聚合化等。未来,国内人居环境研究应深化“一横+一纵”的逻辑分析原则,横向尺度关注居住、工作、交通、游憩等不同人类活动的时空特征,纵向尺度关注现实人居环境、意象人居环境及拟态人居环境融合趋势下人类聚居的深层结构,围绕着“三态”人居行为逐步完善为多视角、多领域和系统综合的学科群组。 相似文献
4.
人居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人居环境作为人类栖息地,随着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增加,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20 年来关于人居环境演变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从人居环境演变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演变机制探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动向.总体而言,人居环境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的特点,在数据获取、演变过程的研究上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化技术和模拟分析方法,但学术界对人居环境的内涵、演变机制解析等仍然存在着分歧.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人居环境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限于人居环境评价,对人居环境演变机理涉及较少,且研究数据和方法较为单一.最后本文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人居环境是与人居活动、人居文化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总结了国内学者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现状,尝试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地理尺度进行划分,对不同地理尺度下人居环境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以及人居环境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① 人居环境的研究方向日益综合化、系统化、微观化;② 人居环境的资料搜集、数据获取、模型方法日益现代化、信息化、虚拟化;③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概念并不统一、人居环境的过程与机理研究不足。据此提出了未来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研究动向及前瞻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居环境系统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珠三角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997年、2000年和2002年三个时间断面对珠三角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测算。评估表明,珠三角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征明显,人居环境建设开始进入软环境主导时代,但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明显较差,同时人居环境的改善还面临着区域产业整合带来的严峻挑战。最后,对珠三角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一些相关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以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质量特征和时空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整体在逐步提高,城市之间人居环境质量得分差值缩小,各城市排名基本保持在一定范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级别差异明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差异显著,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从东部到中、西部依次递减的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南高北低的分布状况,且各地区城市级别分布不均衡;人居环境质量水平较高的城市呈"团"状分布,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城市化战略格局基本吻合;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规模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庆祝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对环境地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介绍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区域环境质量与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与健康关系,环境化学物质迁移循环规律、全球变化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总结了28年来环境地理研究的成果,提出今后重点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人居环境—经济发展系统中,城市人居环境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着本底基础,城市经济是人居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29个地级行政单元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地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指数整体提高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协调指数级别差异显著,呈自然状态分布;协调度指数呈现明显地带性差异,且地带之间差距有缩小趋势;协调指数较高的地市呈现以点状高度集中分布的极化格局.协调度指数和地区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且时空差异显著.协调度指数与相邻地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之间在区域上呈现宏观尺度的高度空间关联. 相似文献
10.
11.
京郊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村居住环境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北京市首批市级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的问卷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要素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水平。研究表明:相比新农村建设前,京郊农村人居环境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大改善;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地域特征显著,近郊平原区优于其他地域类型;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协调水平对村民形成人居环境整体印象最为重要,收入状况、村内道路质量、垃圾处理设施、卫生所等因素对人居环境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建立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京郊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典型旅游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中国101个拥有5个3A及以上旅游景区的城市中选取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人居环境适宜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出30个典型旅游城市经济环境适宜度、生态环境适宜度、气候环境适宜度、服务环境适宜度和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得分,并对典型旅游城市的人居环境适宜度进行排序和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和上海在人居环境适宜度得分排名前两位且优势明显;长三角地区城市(苏州、杭州、南京等)人居环境适宜度综合排名与典型旅游城市综合排名差距不大且大部分排名前15,是城市人居环境与旅游资源协调发展的典范;沿海城市(大连、青岛、厦门等)和传统旅游城市(桂林、昆明、黄山)由于旅游季节单一等原因造成城市旅游综合指数得分的排名不高,但人居环境适宜度得分较高,优势主要体现在气候环境适宜度、生态环境适宜度和服务环境适宜度;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城市(西安、洛阳等)人居环境适宜度排名普遍不高;重庆、广州在典型旅游城市中排名靠前,但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得分较低,此类城市在做好旅游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城市生态、服务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人居环境宜居度指数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以地貌、土壤、坡向、坡度、高程5个指标构建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人居环境指数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使用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法确定各单因素权重,根据环境驱动因子分级标准及等级值,采用梯形和三角形隶属函数计算单因素评价值,再使用加权平均的综合评价类型和等距法,得到了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人居环境指数综合等级,运用SPSS数据探索功能,分析宜居度最高地区的具体环境特征,并分别以仰韶后期和龙山时期的实际遗址分布数据对该等级评价系统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抚顺煤田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形态及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研究抚顺煤田区域由煤炭资源开发而导致的工业化和城市形态形成过程,首先讨论资源型城市形成的自然基础及经济活动的作用,进而揭示了煤炭城市形态形成的阶段性规律;其次,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内部的资源开发区域与工商业区域的分化及其独特的形态与内部结构;第三,发现抚顺市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采煤区域的多级直线型结构与工商业区域的多核心组合式结构共存;第四,提出了抚顺煤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形态及结构演化的基本模式,并评价了经典的弗雷德曼(Friedmann.J)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居环境研究的总体特征及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NKI、CSCD文献搜索引擎,以及文献计量可视化工具,采用传统文献研究与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1992—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研究的总体特征与知识图谱进行了定量识别和全景式展现。结果发现:1)近25年来,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发文数量显著增长,《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等期刊是学者的主要科研阵地;2)研究的优势机构和团队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以及辽宁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其他建筑、规划类和师范类院校;3)研究经费多元化趋势明显,国家级基金是最主要的来源。4)在研究热点方面,人居环境、居住环境、宜居城市、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居住空间等是学者长期重点关注的热点词汇。5)在研究主题与知识基础方面,相关研究内容广泛,主题尚不集中,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城市、居住环境、农村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居住生活满意度、人居环境科学、人口发展是受到关注较多的8个热点主题,其知识基础建立在31篇经典文献之上。6)在具体演进轨迹方面,相关研究的知识结构呈连续发展且彼此联系紧密的态势,发展脉络较为清晰,并具有较强的问题导向性和政策导向性;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问题或政策的学科发展导向,以及学者间的合作交流、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技术方法的革新与应用等是其演进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源数据的新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区域人居环境质量缺乏从自然和人文因子组合综合评价分析的现状,利用遥感影像、站点监测、交通网络等多源数据,获取与人居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共17个影响因子。应用熵权法、GIS空间分析及现代大数据等方法,定量研究新疆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空间分异及其与经济、人口分布的协调性关系。结果表明:① 新疆自然环境本底受水资源及植被覆盖情况影响较大,自然环境本底评价指数高值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绿洲分散分布的特点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县域尺度的高质量区聚集分布在天山北坡的伊犁河谷等地,低质量区和一般质量区大面积集中连片地分布在新疆南部和东部。② 人文环境受交通通达程度及基础支撑完善度影响较大,地级市、县级市优于其他县级地区,人文环境质量基本呈现以各地级市、县级市为中心向外辐射递减的空间分异规律。③ 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以乌鲁木齐、昌吉市等点为中心的局部圈层式递减的空间分异规律。木垒?皮山分界线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居环境质量的平均水平相差悬殊。④ 整体人居环境质量水平较低,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空间分布的匹配度不足,一般质量区和低质量区的县域土地面积占比高达84.90%,分布了47.74%的人口,低质量区仍有较大的提升潜力。⑤ GDP水平与人居环境质量保持较高的匹配性,环境经济协调型县市数量较少,环境经济滞后型县市数量最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相互掣肘,制约着新疆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88年的TM影像和2000年的ASTER影像解译的福建省泉州市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在GIS支持下揭示了研究期内泉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特征,并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利用是泉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闽南文化的价值观、居住方式的演化以及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对泉州土地利用变化也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旅游发展快速驱动下,旅游地人居空间正处于多功能转型的关键阶段。多功能理论为旅游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理论与新范式,也为中国典型地域环境下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与调控开拓了新思路。文章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地人居空间多功能的概念演变、评估体系、变化特征、驱动机制和适应性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已有研究的演进路径,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概念内涵与评估体系层面,研究视域逐渐关注高质量人居空间的多样化需求。2)空间变化特征方面,更多的研究呈现从宏观区域整体描述、中观尺度的村镇重点分析到微观住宅内部空间深入探究的空间转变。3)驱动机制层面,研究结合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2个层面来判定驱动因子。驱动力变化呈现初期“自然资源基础决定空间功能类型”,中期“产业发展引领空间功能转型”,后期“人居环境自然舒适追求”的阶段性特征。4)适应性调控层面,研究对策主要通过协调多元主体的社会关系和优化物质空间组合实现。最后,建构了旅游地人居空间多功能研究三阶段的演进路径,提出后续研究关注的重点,包括构建更全面的多功能评估指标体系、多元主体之间多功能诉求的耦合权衡机制,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功能转型优化策略。研究方法方面,跨学科方法的融合与创新将成为一个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