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于1927年在法国里昂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调查研究。从三十年代中期至今,经常担任学术性和行政性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宋玉环 《地质科学》2008,43(2):281-281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至今已整整走过了50年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3.
潘云唐 《地质科学》2008,43(3):623-624
崔克信先生字子成,1909年7月7日生于河北省井陉县库隆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8月至1939年10月在前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练习员和技佐,曾在江浙川等地进行地质调查,1936年与潘钟祥合著了“无锡太湖附近下石炭纪地质述略”一文,发表于当年刚创刊的《地质论评》1卷4期上。1939年4月,崔克信先生赴新建的西康省泰宁、道孚、鱼科、炉霍、甘孜和瞻化等地调查地质及砂金矿、铁矿等,取得了很大成绩。受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西康金矿局之邀,他于1939年11月至1940年12月任西康金矿局副工程师;1941年1月至1950年5月任西康省地质调查所技师、代所长和所长。  相似文献   

4.
闻传芬 《地质科学》1979,14(3):264-269
剑阁球粒陨石于1964年10月9日(或19日),陨落于四川省剑阁县杨家村公社民主大队。1964年12月,经四川省地质局实验室涂继尧等同志初步定为石陨石。1966年3月,我所钟大赉和刘秉光两同志,由四川省地质局实验室得到一小块大小为6.2×5×1.8公分,重222克的标本(照片1)。陨石的原形和大小现已无法查清。恩施球粒陨石于1974年12月26日15时30分陨落于湖北省恩施县芭蕉区,地理坐标东经109°51′20″,北纬30°34′40″。1977年9月,笔者赴现场调查时,据直接了解情况的李建华同志介绍,当时在瓦屋公社、乾溪公社和寨湾公社交界处的上空,突然由西北往东南方向发出声响,在70-80里的范围内都能听见。尔后掉下多块陨石。  相似文献   

5.
漠峰  山丁  金弟 《地质科学》1960,3(2):79-81
1958-1959年大跃进中,我們曾在某地硷性岩体的正长岩中发現晶形十分完美的黑色矿物,經室內研究后,証明其为板钛矿(見63頁图1),并且含Nb2O5达0.57%。这在我国恐是一个新的产出矿物。一、产状和物理性貭板钛矿产地系一硷性杂岩体,侵入于寒武紀石灰岩和侏罗紀砂岩和砾岩中,侵入时代为下侏罗紀。硷性杂岩体主要由硷性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組成,正长岩侵入較早,主要位于岩体的边部。板钛矿产于与侏罗紀砂岩接触的正长岩中,呈脉状及浸染状。正长岩含有相当量的石英,可能为围岩混染所致。  相似文献   

6.
力克艰险奋进不滞——贺崔克信教授八十寿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克信教授1909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井陉县库隆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3年考入河北宣化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选入地质系学习,1935年毕业。1935年9月至1939年10月考入前经济部地质调查所任练习员、技佐。1939年11月至1940年12月任西康金矿局副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现代滦河三角洲沉积相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滦河是一条注入渤海的中、小型河流,全长1200公里,流域面积440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5.5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900万吨。历史时期,滦河经多次改道,于1915年冲决滨海沙丘在现今位置入海。  相似文献   

8.
潘裕生  方爱民 《地质科学》2010,45(1):92-101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特提斯演化的结果。本文根据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沉积学证据,将青藏高原特提斯在时间上划分为3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从震旦纪开始至奥陶-志留纪结束,这个阶段的大洋我们称作“原特提斯”。中期从泥盆纪开始至石炭-二叠纪结束,通常称这个大洋为“古特提斯”。晚期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三纪早期,这个阶段的大洋通常被称作“新特提斯”。在空间上,青藏高原特提斯可以划分为3个区域相,即北区、中区和南区。上述3个阶段完全可以与空间上的3个区域相对应,原特提斯主要发育于北区,大洋消亡后的遗迹残留在青藏高原第5缝合带中,即西昆仑-阿尔金-北祁连缝合带。古特提斯主要发育于中区,大洋消亡后的遗迹残留在青藏高原第3、4缝合带中,即金沙江缝合带和昆仑南缘缝合带。新特提斯主要发育于南区,大洋主洋盆消亡后的遗迹残留在青藏高原第1缝合带中,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它的弧后盆地消亡后的遗迹残留在第2缝合带中,即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相似文献   

9.
班楚 《地质科学》2008,43(2):227-227
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的长篇传记——《揭开黄土的奥秘——刘东生》(潘云唐著)于2008年1月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该社出版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第二辑”包括了刘东生院士及2002年度至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另4位得主(金怡濓,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的传记。此丛书的首发式(新闻发布会)于2008年1月8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0.
雍自权 《地质科学》2008,43(1):207-208
罗志立教授,1927年11月生于四川苍溪县,195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48年入学)。曾先后在石油部西北石油管理局和四川石油管理局工作;1980年调到成都地质学院石油系工作(现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今年适逢他献身石油地质事业60周年,又喜逢80华诞,特此撰文祝贺。  相似文献   

11.
范嗣昆 《地质科学》1960,3(4):217-218
用放射方法測定岩石矿物的絕对年龄是地球化学領域中一个新方向。虽然这門学科差不多已有半个世紀的历史,但是此項研究在我国还刚开始。目前一些研究单位正在积极筹建絕对年龄測定实驗室。截至目前为止,关于测定样品的采集和加工工作,有的地貭工作者还不能十分确定。为了使样品能适合于絕对年龄測定的要求有必要对样品的采集加工和有关的注意事項进行詳細的說明。首先采样时必須附有采样单和較詳細的說明书,包括样品編号、采集的地点--省、市(县)、村。  相似文献   

12.
概述茅口组沉积时,四川盆地为一沉积碳酸盐的浅海台地,东北与已上升为陆的中朝陆台毗邻。北有秦岭、西有康滇、东南有雪峰等古陆呈岛链孤立于广阔浅海中。有的已经沉没水中。海水来自特提斯海,从西和西南进入本区,再向东流入杨子海槽。陆源物质主要来自中朝陆台和邻近古陆。  相似文献   

13.
目录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科学》2018,(2):0
 封面|中文目录|英文目录|封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裂变径迹方法研究藏南定结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的隆升和剥露过程,并探讨内动力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塑造地貌形态的耦合性。由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可能导致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GHC)的冷却剥蚀在构造强烈时期主要由构造活动控制,在构造活动平静期主要与外动力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在定结地区的GHC选取两个剖面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研究,剖面高程跨度为3 800~4 500 m,其年代学结果范围为11~2 Ma,揭示了中新世以来经历了3 个阶段的冷却剥蚀历史。不同的冷却剥蚀阶段具有不同的驱动力,中新世晚期11 Ma左右的隆升剥蚀阶段,主要是由构造活动驱动;7~3 Ma的缓慢冷却剥蚀阶段,构造活动趋于平静,主要与区域内的河流侵蚀作用密切相关;上新世晚期3 Ma以来较快速的冷却剥蚀阶段,以河流侵蚀为主的外动力作用加强。定结GHC在3 Ma以来冷却剥蚀速率迅速增强,并且驱动力主要为外动力地质作用,暗示了GHC经历了中新世强烈的构造隆升之后已经确定了现有地貌格局,在3 Ma已达到显著高度。  相似文献   

15.
沙庆安 《地质科学》1997,(1):128-128
由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高振中等著的学术专著《深水牵引流沉积——内潮汐、内波和等深流沉积研究》(Deep-water Tracdive Current Deposits——The study of internal-tide,internalwave and contour current deposits),最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7章,约16万字,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内潮汐、内波和等深流沉积的基本理论、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这是国内外关于牵引沉积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其内容以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广泛汲取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国内与国外研究成果兼收并蓄,资料丰富、翔实。该书的第1、2、3章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学中的内潮汐和内波知识,对现有实例进行了详细剖析。  相似文献   

16.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7,42(1):30-3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守信研究员所著“理论地层学与应用地层学———现代地层学概念”一书,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40页,400千字。张守信先生毕生从事地层学理论和概念的研究。1966年开始构思编写一本地层学方面的专著,1981年4~5月间曾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作过讲座,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理论地层学,也曾多次在有关短训班和讲习班上试讲并征求意见,1989年写成“理论地层学———现代地层学概念”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十余年来,国内外地层学界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河南李官桥盆地“红层”划分的意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官桥盆地位于秦岭东段南侧,横跨豫鄂两省边界,分布于淅川、均县境内,面积约700平方公里。盆地为一不对称向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出露完好,化石丰富,是河南省下第三系的代表性地区(图1)。该区“红层”的研究,始于1930年,李捷、朱森在盆地内范庄、指甲坡发现属于始新世的哺乳动物、龟类化石后,将其定为范庄统,隶属第三纪。1961年河南省石油队,首次将该套“红层”划分为玉皇顶、大仓房、核桃园、上寺四组,时代归于第三-白垩纪。嗣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北地质研究所、北京地质学院及豫十二地质队等单位,对地层和矿产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表1)。  相似文献   

18.
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锡澜  常承法 《地质科学》1979,14(2):116-126
喜马拉雅山脉东西两端遥相对应的南迦巴瓦峰(7756米)和南迦帕尔巴特(Nanga-parbat 8125米)分别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大转弯的内侧,并分别组成“缅甸弧”和“结罗姆弧”的核心,但是二者实际上可能并不是真正相等的。至少就雅鲁藏布下游地区来说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真正的弧弯,而是一个比简单的弧弯要复杂得多的构造区。  相似文献   

19.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79,14(2):187-189
近年来,由于大量采用化学处理法弥补了野外采集和机械处理的不足,在我国的寒武纪早期的含磷岩系中发现了丰富而多样的小壳动物化石,计有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腹足动物、海绵动物、似牙形石以及大批分类位置不明的化石。这些发现为地层的细分与对比、矿床成因与古地理分析以及探讨动物界的早期演化规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报道了发现于陕南宁强县宽川铺寒武纪早期地层的群体动物化石,并记述一种似牙形石化石。  相似文献   

20.
在雅鲁藏布江-噶尔河一线以南,中印、中不、中锡和中尼边境以北的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出露着第三纪花岗岩类。它们以中-小型的岩体为主,零星断续地大致沿着喜马拉雅山系的总走向分布,构成一条范围广阔延伸千余公里的喜马拉雅第三纪花岗岩带。根据岩体的地质特征和岩石类型又可将该岩带分为二个带:高喜马拉雅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带和藏南低分水岭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