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藏拉嘎蛇绿岩壳层熔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夏斌  洪裕荣 《地球化学》1997,26(4):53-60
拉嘎蛇绿岩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板块缝合带中段。通过野外地质考察,首次对该蛇绿岩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测试和综合对比研究,提出拉嘎蛇绿岩类似于非典型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大陆边缘洋盆成因蛇绿岩,是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在俯冲消亡过程中的残片。  相似文献   

2.
拉鸡山造山带的蛇绿岩套及古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传统认为蛇绿岩套由超基性岩,含枕状构造的基本熔岩和硅质岩组成,是大洋岩石圈的碎片,具有完整的5个或4个层序,但经深入研究发现,蛇绿岩有不同的类型,可产在不同的构造环境区。从层序,岩性、岩性组合特征来看,拉鸡山存在蛇绿岩套。拉鸡山蛇岩套厚度小,层序不全、岩性变化大、不是大洋中脊产物,其岩石学特点与初始洋盆蛇绿岩套相同。拉鸡山 绿岩套是中寒武世陆间裂谷拉张到最宽时的小洋盆中形成的,属于陆间裂谷型小洋盆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北缘古生代蛇绿岩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柴达木北缘古生代奥陶纪期间具有大洋构造环境,该蛇绿构造混杂带中浅变质大洋拉斑玄武岩—辉长岩—角闪片岩—榴辉岩代表了不同俯冲深度上的古洋壳残片,它们与洋岛火山岩和蛇绿岩残片均是恢复和鉴别古大洋环境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徐建鑫  李才  范建军  王明  解超明 《地质通报》2018,37(8):1541-1553
拉果错蛇绿岩是狮泉河-阿索-嘉黎蛇绿岩带中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之一,对恢复和反演该缝合带所代表洋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拉果错蛇绿岩的成因及构造环境还不清楚,时代也存在争议。选择拉果错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和堆晶辉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勘查及剖面的测制,以及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区域地层、岩浆岩等相关资料,探讨了拉果错蛇绿岩的构造属性。拉果错斜长花岗岩和辉长岩野外呈整合接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者具有同源性,具有与E-MORB(富集大洋中脊玄武岩)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形式和微量特征;Lu-Hf同位素显示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由多种组分组成,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和Ⅱ型富集地幔二组分混合的地幔源区;斜长花岗岩和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184.1±0.79Ma和183.5±2.2Ma的谐和年龄,代表了拉果错蛇绿岩的形成时代。研究表明,拉果错蛇绿岩形成于具有强烈大洋中脊玄武岩特征的弧后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5.
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南缘黑山蛇绿岩的发现及其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新疆阿牙克库木湖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南缘黑山新发现的蛇绿岩主要由堆晶杂岩和大洋拉斑玄武岩残片组成。其具有构造变形弱,蛇绿岩保留厚度较小的特点。拉斑玄武岩具低钾、低钛、富镁,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正常—弱富集、高场强元素弱—强烈富集的特征。综合研究得出黑山蛇绿岩形成于南华—奥陶纪,构造就位于志留纪—早中泥盆世。  相似文献   

6.
苦嘎铜矿位于西藏措勤-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中段,矿体产在矽卡岩及花岗岩近东西向的构造带中,矿床的形成与永珠蛇绿岩带的形成及演化关系密切。永珠带拉伸阶段形成的日拉组为成矿的主要地层条件,而永珠蛇绿岩带聚敛消亡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是该区成矿的必要条件。苦嘎铜矿的发现对藏北以永珠蛇绿岩带为中心的措勤-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蛇绿岩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史仁灯 《地质论评》2005,51(6):681-693
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蛇绿岩(Ophiolite)概念认为出露在缝合带中的一套镁铁一超镁铁岩组合是大洋岩石圈的残留,其岩性单元可以与现代大洋岩石圈各个层圈一一对应,所以蛇绿岩是确定古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该认识促进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近年来完善的MOR型和SSZ型蛇绿岩理论体系认为MOR型蛇绿岩形成于洋中脊(MOR),SSZ型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上(Supra—Subduction Zone),二者的地幔橄榄岩、堆晶岩组合及上部熔岩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均有不同的特征,洋陆俯冲和洋内俯冲是形成SSZ型蛇绿岩的两种机制,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蛇绿岩的多样性及其与大洋岩石圈的差异。由于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在缝合带中MOR型蛇绿岩很少被保存下来,保存较好的大多数为SSZ型蛇绿岩。本文探讨了蛇绿岩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同时认为Rodinia超大陆前是否存在蛇绿岩、太古宙绿岩是否为蛇绿岩均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荣龙 《地质论评》1986,32(1):24-33
本文以西藏拉孜-日喀则蛇绿岩套内火山熔岩的常量岩石化学分析8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6件为依据,论述了该区蛇绿岩的成因,是属于大洋拉斑玄武岩型的,形成于古地中海的洋脊扩张地区,来源于大洋岩石圈的壳幔物质碎块。此文提供了一些实际的分析资料,是在已有论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很有价值的补充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西藏泽当—罗布莎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泽当—罗布莎蛇绿岩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控于板块碰撞结合带。该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长辉绿岩及玄武岩等组成。变质橄榄岩具有低的A l2O3和CaO含量,以富Mg,贫Ti、∑REE为特征,与世界上典型蛇绿岩中方辉橄榄岩的特征值一致。辉长岩和玄武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含有洋脊拉斑玄武岩和大洋岛弧拉斑玄武岩的双重成分,其中高场强元素Nb、Ta、Zr、H f等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等相对富集,具有大洋岛弧玄武岩的特点。辉长岩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为LREE亏损的平坦型,无负Eu异常,与洋中脊玄武岩类似。根据上述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认为泽当?罗布莎蛇绿岩可能形成于边缘海盆地的海底慢速扩张环境。  相似文献   

10.
蛇绿岩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几年蛇绿岩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主要反映在下述几个方面:1.对于蛇绿岩的概念已有了新的认识,蛇绿岩代表古代的大洋岩石圈碎片,但并非正常的大洋岩石圈;2.关于蛇绿岩的多样性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最近有关特提斯与环太平洋蛇绿岩的对比研究使许多作者得出结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3.蛇绿岩源区的研究表明,蛇绿岩并非唯一地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不同地幔端元之间的混合以及来自陆壳物质的混染作用也是常见的现象;4.早元古代蛇绿岩的发现。预期90年代,在蛇绿岩的多样性、地幔岩部分熔融、岩浆来源、蛇绿岩的侵位机制以及蛇绿岩与高压变质作用等方面将取得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The Raka ophiolit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plate suture zone in the Yarlung Zangbo region, Tibe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enesis of the ophiolite is similar to that of non-typic MORB in a marginal ocean basin through fiel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lithogeochemical analysis and synthetical comparis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phiolite in this region may be relics of the subducted oceanic lithosphere in the Neo-Tethys period. This pr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772109, No. 49472100) and the Key Projects for the “Eighth-Five Year Plan” period i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相似文献   

12.
西藏泽当蛇绿岩壳层火山熔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泽当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东段 ,对其壳层火山熔岩的研究表明 ,该熔岩属亚碱性玄武岩 ,岩石化学上表现为低Si、Mg ,高Al、Na的特征 ;稀土分布型式表现为LREE微富集 ,HREE平缓 ,不具有Eu负异常 ;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较为富集 ,反映出泽当蛇绿岩的形成并未受到俯冲作用的影响。通过对其构造环境的判别 ,得出泽当蛇绿岩形成于边缘洋盆环境 ,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推进 ,使边缘海盆俯冲消亡 ,而蛇绿岩被构造侵位到如今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3.
佳木斯地块西缘太平沟地区蛇绿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1:25万嘉荫县和太平沟幅区调填图时,首次在太平沟地区发现蛇绿岩的存在.太平沟蛇绿岩出露在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地块西侧,牡丹江-嘉荫断裂以东,呈NE向展布于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之中,并与其呈构造接触.蛇绿岩由超镁铁质岩类蛇纹岩、蛇纹石化橄榄辉石岩和变基性岩等组成.太平沟蛇绿岩是松嫩地块-佳木斯地块裂解的产物.蛇绿岩可能来源于俯冲带附近的由小型扩张中心形成的次生洋壳,具有LREE略富集的P-MORB特征,Nd、Ta的负异常,可能与俯冲作用有关.太平沟蛇绿岩的发现,对于研究黑龙江省东部元古宙板块构造、佳木斯地块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构造动力学信息,对寻找与地幔有关的金属矿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山蛇绿岩特征及构造属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概述了北山地区4条蛇绿岩带的岩石类型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分析认为: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岩带形成于早古生代洋盆环境,特征最接近现代洋壳蛇绿岩,在该带北侧保存有标志活动陆缘的公婆泉-东七一山岛弧火山岩带,南侧保存有标志南北两个板块开裂前伸展拉张的浅海—次深海形成的寒武纪含磷钒铀锰沉积岩系地层,说明该蛇绿岩带指示南北两个板块间裂解与聚合的位置。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分布于公婆泉-东七一山岛弧与星星峡-旱山地块之间,形成于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环境。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岩带和辉铜山-帐房山蛇绿岩带形成于晚古生代裂谷拉张最大化至初始小洋盆出现的阶段,即类似于"红海型"海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邵学峰 《世界地质》2016,35(2):429-440
对塔源—头道桥拼合带西南段迈罕特乌拉地区分布的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该蛇绿岩由底至顶主要为变质辉长岩、具枕状构造的玄武质熔岩及红褐色远洋沉积盖层富硅质板岩,各岩性段间均呈断层接触。其火成岩部分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低K高Al,强不相容元素Rb、Ba、Th、K、Pb、Hf的强烈富集和高场强元素Ta、P的明显亏损,与具E-MORB特征的新林—嘎仙—吉峰蛇绿混杂岩有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同期、同构造背景的产物,该蛇绿岩源区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与少量富集地幔混合形成。通过构造环境判断,该蛇绿岩为典型的过渡型SSZ型蛇绿岩。通过横向对比大兴安岭北段早古生代构造演化,恢复了该造山过程部分Wilson旋回,认为额尔古纳与兴安微板块沿塔源—头道桥一带拼合,闭合时代为寒武系芙蓉统江山阶。  相似文献   

16.
张越  陈隽璐  孙吉明  唐卓  李平  白建科 《地质通报》2019,38(9):1431-1442
阿尔曼太蛇绿岩带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堆晶岩、基性火山岩较发育,层序组合虽受构造破坏,但从总体来看仍是一套组合比较完整的蛇绿岩,岩石变形变质强烈,普遍发生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蛇绿岩中基性熔岩可分为3种类型,即洋岛玄武岩(OIB)、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岛弧玄武岩(IAT)。其中洋岛玄武岩不属于蛇绿岩成分,是后期卷入蛇绿岩带随其他组分一同构造就位而成;基性熔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揭示岩浆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且存在消减组分加入的交代作用,表明其成因与俯冲作用有关。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基性熔岩显示出IAT和MORB兼具并呈现过渡的特点,推断该蛇绿岩的形成与岛弧相关,其形成可能介于洋脊到海沟之间的偏海沟区域。  相似文献   

17.
隆务峡蛇绿岩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秦岭和南祁连造山带的结合部位。蛇绿岩年代学对于研究造山带构造演化和恢复古洋-陆板块构造格局至关重要。对隆务峡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50.1Ma±2.2Ma(MSWD=0.7),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年龄,表明隆务峡蛇绿岩是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西秦岭与南祁连之间古洋盆扩张过程中岩浆活动的产物。而呈岩株侵入到蛇绿岩中的花岗闪长岩的年龄(244Ma±1.4Ma)晚于蛇绿岩中辉长岩的年龄,但早于区域上大量存在的印支期花岗岩,可能记录了蛇绿岩的侵位时代。  相似文献   

18.
义敦型镁铁—超镁铁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蛇绿岩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旗  李达周 《岩石学报》1990,6(3):33-42
“义敦型”相当于文献中通称的阿尔卑斯型,但却不是蛇绿岩。蛇绿岩代表洋壳和地慢的岩石组合,而义敦型镁铁-超镁铁岩体则是由陆壳下的地幔及其部分熔融的产物组成的。因此,蛇绿岩与义敦型岩体的构造含意不同,后者的分布与古缝合带无关。在造山带中区分开蛇绿岩和非蛇绿岩是至关重要的。义敦型镁铁-超镁铁岩组合的认定在理论上和找矿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藏南罗布莎蛇绿岩壳层熔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布莎蛇绿岩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东段出露较好,也是研究程度较高的蛇绿岩片之一,对其壳层熔岩研究表明,该熔岩属于亚碱性玄武岩与安山岩/玄武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富集Rb、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具有轻微左倾正斜率分布特征,并亏损Nb、Ta,反映出该蛇绿岩受到了俯冲作用的影响,稀土元素显示LREE亏损、HREE平缓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体现了该蛇绿岩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第一过渡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其构造环境的判别,提出罗布莎蛇绿岩属于岛弧型蛇绿岩范畴,其构造环境应为俯冲带之上(SSZ)的弧间盆地。  相似文献   

20.
东沟蛇绿岩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中东段的扎麻什一带,主要由辉橄岩、辉长岩和基性火山岩组成较为完整的蛇绿岩单元。对基性火山岩进行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获得499.3Ma±6.2Ma年龄加权平均值,代表蛇绿岩的形成年龄,相当于晚寒武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蛇绿岩中的基性火山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近平坦型,(La/Yb)N在0.97~1.26之间;微量元素分配模式除个别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U、K)外基本为平坦型曲线,Nb、Ta、Zr、Hf无亏损,显示出洋中脊玄武岩(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在Zr-Zr/Y和Ti/100-Zr-3Y等构造环境判别图中,所有样品数据点均落入MORB区域内,表明其形成于洋中脊环境。经区域对比,该蛇绿岩与玉石沟、川刺沟蛇绿岩等一起构成了大洋扩张脊型蛇绿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