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砾质冲积扇沉积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西缘冲积扇沉积主要由碎屑流、颗粒流、片流及河道砾岩等组成。文中讨论了各类砾岩的沉积学特征,同时指出,不同成因的砾岩,其粒度分布曲线形态及某些粒度参数亦不同.据此本文提出了根据-系列新的粒度分布曲线形态和粒度参数Mdf,RgsMdf/Rgs等甄别冲积扇中不同类型砾岩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杨玉卿  周留记 《现代地质》1995,9(3):311-319,T001
摘要:本文首次对区内杂砾岩(又称红层)的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据成因之不同,把杂砾岩区分为6类:泥石流、颗粒流、泥流、冲刷砾石层、河道及片流沉积。讨论了各类沉积之特点,尤其是砾石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的杂砾岩砾石的粒度分布曲线形态,尤其是量化粒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沉积学,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沉积对比,粒度统计等方面对鄂西地区南沱组杂砾岩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岩石类型,剖面层序,岩石的砾石表面特征、碎屑颗粒分布规律及沉积物构造研究后认为,南沱组杂砾岩并非冰碛砾岩,而属海缘盆地下水泥石流和浅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4.
骆家门组砾岩具有冰成特征,如巨大的厚度,无分选的岩性,复杂的砾石成份,具有坠石特征的砾石,以及砾石中的压裂等。砾岩基质中以伊利石为主的粘土矿物组合为寒冷气候带的标志,而粒度参数判别表明该砾岩形成于冰筏-海洋相,地层对比及年代学资料表明它是早震旦世长安冰期的长物。据此对浙北晚前寒武纪地层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5.
云南陇川盆地东南缘新第三系砾岩成因及沉积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云南陇川盆地东南缘新第三南林组砾岩沉积物由扇根碎屑流、扇中河道和扇缘水道及沼泽沉积构成,文章探讨了各类砾岩的成因、粒度分布,指出该区的砾岩沉积模型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6.
拜城以北约50公里的卡普沙良河谷一带,有白垩系的良好露头 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K_1y,以下用此简称)下段是一套山麓相棕红色细—中砾岩和砂岩,厚约155米,其中砾岩占60米左右.该段的研究,除常规的野外和室内工作外,还作了砾石的野外粒度统计,实测了大量的斜层理方位点,筛析了C—M图的岩样,作了部分砂岩的簿片粒度.对粒度和古流向等资料,都用自编程序,在PB—700型微机上进行了整理、计算和图件的绘制.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东南缘六台地区营城组二段发育一套冲积扇砾岩层。根据砾岩成因不同分为泥石流砾岩、河道砾岩和漫流砾岩等沉积类型,其中泥石流砾岩最为发育。通过研究泥石流砾岩的成分、结构成熟度和粒度分布特征,并运用经验公式最终判断其为再沉积的水上泥石流砾岩。河道砾岩和漫流砾岩沉积类型在本区保存较少,或许曾经在单个旋回中非常发育,但是被下个旋回猛烈的泥石流所改造。河道砾岩和漫流砾岩中层理的收敛方向及硅化木走向均表明本区古水流方向为近北西—东南向。根据古水流向等信息判断出本区砾岩的物源来自北西方向的北山,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本区砾岩冲积扇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等是一套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前人已对它的成因环境做了初步的研究,但没有获得统一的结论。本次以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冈玛错地区冰海杂砾岩的砾石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野外特征和镜下特点,并对与冰海杂砾岩互层产出的石英砂岩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冰海杂砾岩是在冈瓦纳大陆冰川呈消融状的情况下,冰阀搬运沉积的产物。通过碎屑锆石和岩性对比,初步认为冰海杂砾岩的物源为冈瓦纳大陆,并简单论述了冰海杂砾岩各类砾石的可能来源。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冈瓦纳大陆的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等是一套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前人已对它的成因环境做了初步的研究,但没有获得统一的结论。本次以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冈玛错地区冰海杂砾岩的砾石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野外特征和镜下特点,并对与冰海杂砾岩互层产出的石英砂岩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冰海杂砾岩是在冈瓦纳大陆冰川呈消融状的情况下,冰阀搬运沉积的产物。通过碎屑锆石和岩性对比,初步认为冰海杂砾岩的物源为冈瓦纳大陆,并简单论述了冰海杂砾岩各类砾石的可能来源。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冈瓦纳大陆的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北京“洼里砾岩”地质特征及形成环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北京“洼里砾岩”的争论由来已久,有构造成因和沉积成因两种不同的成因观点。文章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北京地区地热地质成果和地热钻井资料,分析了砾岩的形成环境,提出“洼里砾岩”,代表一个时期的沉积间断或剥蚀时期,反映了一个不整合界面的存在,属于“复成分”砾岩,具有底砾岩性质的沉积砾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