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水下村庄红海苏丹港外有一个水下村庄,该村庄建在水下14米处,建筑物顶部呈锥形,以便分散海水压力;房间布局呈放射状。空气、淡水分别用特殊管道输送,人员也通过专用通道往来。水下旅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珊瑚礁海底,修建了一座水下旅馆,称为“凡尔纳”。其形状就如一辆巨大的露营汽车,里而现代化设施十分齐全。  相似文献   

3.
那颜 《海洋世界》2012,(6):60-63
当潜水者在珊瑚礁里徜徉时,不期然就能与躄鱼狭路相逢。只是大多时候,潜水者不会发现它们的存在。因为躄鱼是最本色的伪装大师,伪装是它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相似文献   

4.
5.
正鱼市场上的鱼种类虽多,但从选购的角度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档的鱼;一类是大众化的鱼。高档鱼一般个体大一些,新鲜度好一些,吃起来肉味较鲜美,但售价一般较高。大众化的鱼通常个体稍小一些,或是新鲜度稍差一些,吃起来肉味不是很鲜美,但市场售价比较低,适于在家中食用。高档鱼和大众化的鱼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界限。购高档鱼的人与购大众化鱼的人也  相似文献   

6.
张睿 《海洋世界》2006,(5):26-27
一场关于世界上最小的鱼的友好之争,最后变成了一堂为什么鱼能如此微小的生物课。来自西雅图和瑞士的两位鱼类学家,最近分别在学术杂志中宣称,发现了目前已知的最小的脊椎动物。的确,它们真的都很小。其中一种,是由瑞士生物学家毛里斯在印度尼西亚的高酸炭碳沼泽中发现的。它是  相似文献   

7.
鱼的趣闻     
思源 《海洋世界》2004,(1):19-20
鳗鱼是一种奇特而且神秘的鱼。它半辈子生长在海洋里,半辈子生活在江河中。在我国,每年入冬后鳗鱼从珠江漫游到西、南沙群岛附近四五百米深处的海底产卵;孵化后的鳗苗,又成群结队游回珠江口的内河发育生长。鳗鱼的这一古怪生活习性,几个世纪来笼  相似文献   

8.
鱼的耳朵     
正鱼的耳朵从外表看不到,是因为鱼只有藏在头骨里的内耳。鱼的内耳构造形式是所有脊椎动物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位于头骨后方、小脑两侧,被包藏在由几块耳骨组成的小室内。内耳呈薄的囊状,外部充满外淋巴液,内部充满内淋巴液。内耳有椭圆囊、球状囊和瓶装囊,每个囊中有一块由碳酸钙和氧化钙等组成的耳石,这些耳石均悬浮于内淋巴液中,并有纤维物质与内耳内壁  相似文献   

9.
鱼的鳞片     
只要仔细观察鱼就可以发现,除了头部之外,绝大多数鱼的身体上布满了闪闪发光的薄片——鱼鳞。鳞片的形状鱼的鳞片,有的很大,如大曹白鱼的鳞片有5厘米宽。在所有硬骨鱼的单层鳞中几乎是最大的。有的鱼本身就不大,其鳞片当然更小了,还不到1毫米宽。鱼的鳞片有许多形状,一般硬骨鱼如石鲶、  相似文献   

10.
林道 《海洋世界》2001,(7):21-21
世界上有一些动物尽管名字叫鱼,实际上它们并不是鱼。鱼是用鳃呼吸、以鳍游泳的水生脊椎动物。而有些动物,虽然也叫鱼,但并不具备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约有鱼类24000种,其中2/3为海产鱼类,通常以骨骼性质区分为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这些鱼的特征是:体多呈纺锤形,常披覆真皮鳞片,具奇鳍或成对偶鳍,挥鳍击水,运动十分灵便;呼吸器官是鳃,只能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一旦离开水,鳃便粘连成丛,使鱼窒息而死;具上下颌和真正牙齿,捕食积极、主动;体内有一条脊柱骨,终生水生,是变温动物。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叫“鱼”的鱼,其实并不具备上述特  相似文献   

12.
新洲 《海洋世界》2004,(6):16-16
近日,日本冲绳县久米町的一家鲜鱼店老板在销售蜞鳅的过程中,发现在久1米,重4.5公斤的蜞鳅胃  相似文献   

13.
变性鱼在加勒比海和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域里,有一种会变性的蓝条石斑鱼。这种鱼的雌雄性别每天可以变换数次。若两条鱼交配产  相似文献   

14.
陈万青 《海洋世界》2009,(10):52-53
石首鱼是鲈行目,石首鱼科鱼类的统称。石首鱼体稍长,侧扁,口大。头骨具粘液腔,体被栉鳞。耳石很大,因而得名“石首”。鳔发达,多数石首鱼可通过鳔上肌肉的活动发出声音,鲽起到共鸣室的作用。石首鱼是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软体动物为食。  相似文献   

15.
帝王鱼     
在太平洋、红海、东非一带海域的浅水层中,生活着一种条纹盖刺鱼。这种鱼体色十分艳美,蔚蓝色的底色上披一身圆形或带状的白色条纹,尾部有一圈套一圈的白环,极为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对于吃鱼还是吃鱼油更有益健康,学术界都有激烈的争论,在很多科学刊物上,鱼油的功能被广泛探讨,并进行了很多初步研究。不过它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好处,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鱼油的保健功能一般被认为来自长链欧米茄3多元  相似文献   

17.
变性鱼     
在浩瀚的海洋中,生活着一些神奇的变性鱼,尽管它们变性的方法不同,但都堪称鱼中一绝。在巴西海域,有一种石斑鱼,它能自然变性。当一对石斑鱼结为“夫妇”以后,在交配时,不仅双方可以相互变性,而且在一天之内,相互变来变去达四、五次之多。这在动物学上称作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在加勒比海的东部海域,有一种隆头鱼,长得相当漂亮。当它们的幼鱼刚刚孵化出来时,无一例外是雌性的,体表呈金黄色。但当它们长大以后,体色转为深蓝,并有斑马般的条纹。这时,它们都已变成了雄性。所以,隆头鱼的婚姻,永远是“老夫少妻”,“少妻”生育后也会变“老夫”。在澳大利亚沿海,有一种鹦嘴鱼,在海洋中群体生活。在它的一群鱼中,只有一条最大的雄性,其他都是雌性。当这一条雄性鱼死掉,或者被渔民捕走以后,鱼群中一条个头最大的雌鱼,便会在一个小时之内,自动转变成雄性。在印度洋中,有一种与海葵共生的雀鲷鱼。它与鹦嘴鱼相反,在一个鱼群中,只有一条雌性鱼,并由它统率,其余的全是雄性鱼。惟有这条雌性鱼无法履行职责,被迫离开时,才轮到鱼群中最强壮的一条雄鱼转变成雌鱼。□变性鱼@程军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和软体动物,会对水体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因此,被环境专家用来作为监测水质污染的“天然监测器”。大西洋里的幼鲑,在清洁的水域中生活时非常悠闲自得。可是,一旦游到含有较高浓度的金属污染物的水体中,便会进行静腮动作,产生换气的停顿,从而发出类似“咳嗽”的声音。因此,这种“咳嗽反应”也就成为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的一种标志。科学家利用鱼口一张一闭的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电场,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与计算机相连,绘制出大量的测定关系图。根据鱼的咳嗽状态对照“关系曲线”,便可以随时掌握水质污染的…  相似文献   

19.
人类能用舌头感觉食物味道,是因为舌头表面密集着许多味蕾细胞,其顶端接触食物时,味信息从味细胞传给味觉神经,味信息被传到延髓,脑感觉到其味的结果。而鱼类也和人一样具有同样的味蕾,用同样的结构将味信息传给脑,这样的味觉信息传递结构,虽说在其他动物中是共同的,但在进化过程中,与人类完全远离,而且数亿年还继续生活在水中的鱼类,这的确是件很有趣的事。鱼的味蕾鱼的味蕾可在鱼体的各部位见到。一般是口中最多,除此之外,鳃、唇、口附近的触须、颚,按鱼种除  相似文献   

20.
正夜晚的岸礁海底是一片静寂的黑暗世界。在这黑暗之中有时会出现星星点点的蓝白色光点,这些光点时聚时散,就像有人在黑夜里打着灯笼四处游荡。靠近才会发现,那是一群下巴上都点着一盏小灯的小鱼——松球鱼。松球鱼又叫凤梨鱼,是金眼鲷目中最漂亮的一种观赏鱼类。松球鱼为暖水性底层海鱼,因体被大栉鳞、形似松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