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是对地下水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观测。地下水与岩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和严重的灾害性,在岩土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勘查相对较为薄弱,主要是由于重视程度低和勘察投入少等原因所导致。本文首先分析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性,提出岩土工程中地质勘查的具体要求,探讨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旨在为提高人们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对水文地质勘查的认识程度,为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查内容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郭君红 《西部资源》2017,(2):136-137
水文地质勘查是岩石工程建设项目的必要环节,特别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指标参数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着重分析水文地质勘查在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地位,分析其在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并阐述水文地质勘查的具体勘察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内容,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影响到了整个场地的岩土地层情况,对岩土工程勘察所选用的工艺和方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勘探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是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基础,降低由于水文地质条件所造成不利因素。本文从岩土水理性质出发,分析了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要求,探讨了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最后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注意事项和解决途径进行了研究,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设项目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作,需查明场地、地基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地质依据,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内容之一,充分科学的水文地质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沉降、基坑降水等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本文拟结合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文地质问题能够对建筑物耐久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且岩土工程事故很多是由于地下水情况而发生的,所以必须要对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明确,把握岩土体及建筑物由于水文地质情况而受到的影响及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为日后的设计工作、施工过程以及后期养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尽可能降低水文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本文首先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进行介绍,阐述岩土的水理性质,分析岩土工程由于水文地质受到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造成影响的相关建议,希望促进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文地质问题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必须要意识到水文地质问题在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工作的质量。本文介绍了水文勘察设计的概念,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对工程地质勘察影响,阐述水文地质勘察施工所实施的工作,以及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我国岩土工程相关行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不做进一步的研究,设计中又忽略了水文地质,从而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为提高勘察质量,在勘察中不仅要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情况,同时还要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合理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水文地质研究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研究在基础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土地质的危害导致岩土工程面临一系列威胁。因此,在岩土工程研究中,加强水文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简述水文地质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地下水对地下水设计和岩土工程的破坏,着重对其机理做出评价,并对地下水腐蚀的危害与防治措施展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9.
岩土勘察工作模式在不断更新,有众多的新工艺、新技术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想要提高工作效率,还需要了解并掌握水文地质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编制工作方案,并确定勘察要点,提前做好准备,便于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对各类问题,降低工作难度的同时,保证勘察结果的可靠性。水文地质对于岩土勘察来讲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根据水文地质岩土勘察要求,分析了其在整个岩土勘察工作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洛塔地区的自然地理、岩溶及水文地质基本特征进行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的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同时还分析了各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水文地质特性、调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沙地沙丘水分深层渗漏量和侧向运移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沙丘水分的深层渗漏和侧向运移与深层土壤水、地下水及相邻丘间低地的水分状况密切关联。以科尔沁沙地典型流动沙丘迎风坡坡底\,迎风坡坡中、坡顶、背风坡坡中和背风坡坡底监测点为例,采用自制的水分渗漏量及侧向运移量的监测装置,测定了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各坡位入渗到0~100 cm土层雨水沿坡面的侧向运移量及入渗到100 cm以下的深层渗漏量。结果表明:生长季(5-10月)流动沙丘坡顶、迎风坡坡中、背风坡坡中、背风坡坡底处累积深层渗漏量分别为44.46、78.65、61.84、147.6 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17.03%、30.12%、23.68%、56.53%;迎风坡坡中、背风坡坡中、背风坡坡底处的累积侧向运移量分别为32.35、96.47、82.59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12.39%、36.95%、31.63%。迎风坡坡中(P<0.01)和坡顶(P<0.05)的月深层渗漏量与月降雨量均显著正相关;背风坡坡中(P<0.01)和背风坡坡底(P<0.05)的月侧向运移量与降雨量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典型植物水分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艳  蒋忠诚  李衍青  胡阳 《热带地理》2015,35(3):416-421
以广西岩溶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的典型优势灌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氢氧和碳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叶片水势和土壤水势等,分析广西石漠化地区典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来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的加剧,植物叶片水势和d13C值呈降低的趋势,但并没有呈直线下降,且不同石漠化程度下植物的水势和碳同位素差异性均不显著。在轻度和中度石漠化环境下,灌木主要以吸收土壤水(>70%)为主;重度石漠化环境下,黄荆以夏季早期降雨储存在裂隙孔隙中的水(71.1%)为主要水源,而红背山麻杆则主要吸收土壤水(57.6%)和夏季早期降雨储存在裂隙孔隙中的水(42.4%)。土壤水是石漠化地区植物水分利用的重要来源,在重度石漠化环境下,植物对岩溶裂隙水的利用比例增大。为适应石漠化地区水分不足的现象,植物具有相似的水分利用策略:保持比较低的水势,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植物对不同水源的利用存在转移以适应石漠化环境的加剧。  相似文献   

13.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区高含量薄膜水与水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实验分析,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呼和吉林湖东沙山、呼和吉林湖西沙山和伊利克敖包沙山斜坡上发现了高含量薄膜水和带状分布的灌木植被。分析表明: 沙山沙层中出现了含量在3%~5%之间、占据厚度为0.5~3.0 m之间的高含量薄膜水,并出现了一部分水分含量大于5%的重力水,这在极端干旱的沙山斜坡沙层中是非常少见的。 沙层中的含水量垂向分布与重力水的存在指示,在当年雨季末期,大气降水就完全能够通过沙层入渗达到2~4 m或更大深度,从而避免了蒸发作用的消耗,确保了沙层水分能够通过入渗向深层运移。 沙山沙层中高含量薄膜水和重力水的存在以及灌木植被带的发育充分证明,该区大气降水在经过蒸发与蒸腾消耗之后,仍有剩余的水分渗入地下,显示了沙山区沙层水分为明显的正平衡。高含量薄膜水的存在和带状植被的发育的表明大气降水至少是该区地下水和湖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沙山表层1~4 m深度范围有时存在含量大于5%的重力水,表明沙山表层水分运移动力很强。沙层入渗率高,沙层水受蒸发影响的深度小,利于大气降水向地下水的转化,这也是该区大气降水能够补给地下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西藏米拉山区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米拉山区域土壤常规营养变化情况。该区域位于冈底斯山脉东段,巨大的高差、复杂多样的地势结构与地貌作用过程,以及极为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植被分布等,决定了本区域土壤形成过程的多样化和鲜明的垂直地带性分异特点。按垂直高程变化每100m设一采样点采集各剖面层土样样品,分析其常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米拉山东坡土壤显弱酸性,西坡土壤从米拉山口至拉萨由弱酸性递变至弱碱性;有机质从林芝八一镇至米拉山口而至拉萨市呈现递减规律变化,而且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东坡A层高于西坡,B、C两层变化不明显,速效态氮东西坡剖面层次性变化分明,从八一镇至米拉山口递增,从米拉山口至拉萨递减;全磷含量A层高于B、C层,东坡剖面层次性变化较西坡显著,有效磷从八一镇至米拉山口递减,从米拉山口至拉萨递增;研究区土壤中钾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南北两山水热条件对侧柏根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系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之一,其分布特征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利用程度和适应性。试验采用土钻法研究了兰州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侧柏的根系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侧柏根系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阴坡根系分布比阳坡深,根系生长量比阳坡大,灌溉区根系分布比无灌溉区深;在无灌溉条件下向阳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20~30 cm土层,向阴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0~30 cm土层;在灌溉条件下向阳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0~40 cm土层,向阴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20~50 cm土层;向阳立地根系生长以Φ<1 mm为主,占所有根量的61.5%。向阴立地根系生长主要以Φ≥3 mm为主,占所有根量的68.5%。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住宅小区分散式雨水人工湿地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区为单位的城市雨水分散式收集利用有利于减轻城市洪涝灾害,减小城市排水管网长度和管径,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对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小区地表径流并回用于城市地下水补给、绿化的思路,论述了城市雨水人工湿地再生处理利用系统中主要工艺的设计计算方法,为缓解城市用水压力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河南宝天曼化香林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0块样地的野外调查材料,对河南宝天曼化香林的土壤性质、植物区系成分、群落外貌、群落结构以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化香林土壤较贫瘠,区系组成较丰富,其属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的属最多,热带性质的属也占一定比例;(2)化香林的生活型以高位芽为主,叶级谱中以中型叶为主;(3)化香林的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亦有少量的层间植物;(4)化香林的优势种显著,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的总趋势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但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核心水文原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的渗漏过程是陆地生态水文的3个最核心过程之一,降水向土壤深层渗漏或者补给地下水,关系到干旱沙区水平衡维持和植被稳定持续发育.多年的治沙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分布稳定的沙生植被,覆盖度一般低于30%,降水均能够渗漏到土壤深层或者补给地下水;(2)人工营造的固沙林,当林分的覆盖度大于40%后,林下土壤含水率...  相似文献   

19.
从集雨绿化系统的原理及其发展历史、设计技术参数出发,综述了国内外集雨绿化的经验和研究现状,通过兰州皋兰农业生态站的近几年的试验结果,详细讨论了集雨绿化系统的技术方法,改进集雨绿化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措施和开展集雨造林技术要点。同时,针对目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建议采用微型集雨绿化系统,提高雨水利用效益,并指出今后需要开展的研究和在推广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建林  冯起 《干旱区地理》2006,29(5):658-662
以兰州市区96条主要的泥石流沟为例,利用分形理论的统计自相似性对泥石流沟数的累计分布随沟谷形态要素沟道比降、汇水面积和沟道长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不同流域形态要素的分维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分维不同的原因。兰州市区泥石流沟三个形态要素均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其中以汇水面积显示出分维最小(0.46),沟道长度次之(0.71),沟道比降最大(1.09)。分维的大小描述了作为系统的沟谷及其泥石流的形成的空间结构,即分形结构,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形态要素对系统所起作用的差异,分维越小,所起作用越显著。其结果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石流灾害的进一步研究与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