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 人类居住1976年 水 :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 新的 10年 ,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 ;防治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 ;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 沙漠化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 环境和平   1987年 环境与居住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历史文献记载的考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金东淳  崔钟燮 《地质论评》1999,45(7):304-307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世界著名的火山之一,是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有潜在喷发危险的一座近代活动火山。除了距今大约1000 a前(据14C测年)此火山曾发生过特大规模喷发外,还多次发生规模不等的火山喷发。本文通过收集和查阅几千万字的文史古籍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考证和分析,认为长白山天池火山于1018年、1124年、1200年、1265年、1373年、1401年、1573年、1668年、1702年和1903年多次喷发过。  相似文献   

3.
依据甘肃兰州市1955-2010年沙尘暴、 浮尘天气事件年变化资料, 划分年强度分级, 应用Markov模型对其不同强度发生概率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预测和检验了2011年兰州沙尘暴浮尘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显示: 2011年沙尘暴发生的特强年、 强烈年、 强发生年、 一般发生年和少发年的概率为,而事实上2011年发生沙尘暴0次,属于少发年, 符合预测结果; 2011年浮尘天气发生的特强年、 强烈年、 强发生年、 一般发生年和少发年的概率为,而事实上2011年发生浮尘9次,介于平常年和少发年范围, 符合预测结果.随着时间序列的延长, Markov模型可成为短期沙尘暴浮尘天气变化预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西江梧州站降水径流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有序聚类分析法、均值检验法、小波分析对1946~2007年西江梧州站降水、径流时间序列的演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西江梧州站降水与径流的相关关系,最后,基于神经网络模拟的年径流结果,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江梧州站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在1953年、1975年发生突变,存在2年、4年、12年和22年左右的周期;但年径流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倾向率达68.516亿m3/10a,在1952年发生突变,存在3年、16年和24年左右的周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气候变化是西江梧州站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小波分析具有时频局部化特征,可清晰地给出各种时间尺度周期的强弱分布以及降水量偏多、偏少的变化趋势。应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西安市1951~2006年共56年的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降水量序列在整个时间域内主要受2~6年、6~12年、16~34年时间尺度波动变化影响,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量偏多、偏少交替变化不相同。年降水量序列主要存在4年、8年、26年左右的主周期,其中,26年为第一主周期。另外,西安市多年降水量呈弱下降趋势,2006年以后的降水应呈正位相,降水量偏多,大约到2018年左右,年降水量总体上都应当偏多。  相似文献   

6.
珠峰峰顶雪面高程和全球变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在1966年、1975年、1992年、1998年、1999年对珠穆朗玛峰高程进行了5次测定。对我国近35年来的珠峰高程测定的成果作了分析研究。对35年来所测定的珠峰顶雪面高程呈现持续性下降趋势和相对于全球高程系统的珠峰高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新有  黄英  袁树堂 《水文》2013,33(2):59-63
对松花坝站1953~2011年降水特征分析表明,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地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且降水高度集中在主汛期,后汛期降水偏少,不利于水库防洪调度与水库蓄水。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松华坝水源地年降水量、汛期、主汛期和后汛期降水量均存在2a短周期,但长周期各异。年降水量、汛期及主汛期降水量在较大时间尺度上分为1977年之前的偏丰期、1977~1993年的偏枯期、1994~2008年的偏丰期、2009~2011年的偏枯期,而后汛期降水量在较大时间尺度上分为1957年前的偏枯期、1957~1968年的偏丰期、1969~1982年的偏枯期、1983~1997年的偏丰期、1997~2011年的偏枯期。由小波分析和趋势来看,2009年之后的降水偏枯期还将延续11a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学会自1991年开始,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向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由于中国地质学会历届常务理事会的重视,秘书处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截止到1999年共接受省级地质学会、专业委员会和理事单位429人次的提名, 经我会推选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20人,他们是:马宗晋、刘宝王君、孙枢、孙大中、肖序常、沈其韩、陈庆宣、陈梦雄、傅家谟(1991年);李廷栋、赵鹏大(1993年);王思敬、郑绵平(1994年);许志琴(1994年);田在艺、王德滋、陈毓川(1997年);翟裕生、邱中建、裴荣富(1999年).  相似文献   

9.
根据采自青海南部高原曲麻莱、治多地区的圆柏树轮样芯建立的树木年轮年表,重建了近450年来高原春季(4~6月)的最高气温序列。采用多窗谱分析、小波分析和Yamamoto突变检测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了重建的高原春季最高气温序列的准周期性及多尺度突变特征。结果显示,青海南部高原地区春季最高气温的变化存在较明显的31~54年低频和2~4年高频准周期波动特征。在30~54年时间尺度上,青海南部高原春季最高气温变化经历了1622~1639年、1798~1816年、1896~1913年和1933~1951年的偏冷期以及1684~1703年、1779~1797年、1817~1835年和1914~1932年的偏暖期。分析还发现,青南高原地区春季最高气温在冷暖期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较明显突变现象,在30~40年时间尺度上,Tm序列在1610年、1668年、1816年、1915年和1934年前后的突变是明显的。交叉相关分析显示,在滞后7.5年左右,青海南部高原春季最高气温波动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1961-2004年新疆气候突变分析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2  
李珍  姜逢清 《冰川冻土》2007,29(3):351-359
利用1961-2004年新疆53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分别对北疆、天山山区和南疆气温、日较差和降水年序列进行了突变分析,同时利用滑动t检验和Yamamoto法对突变点的真伪做了验证.结果表明:1961-2004年北疆、天山山区和南疆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速率均明显高于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日较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均有增加趋势.北疆年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日较差及年降水量分别在1988年、1979年和1984年发生了突变;天山山区年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日较差及年降水量分别在1985年、1983年和1992年发生了突变;南疆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均最低气温及年平均日较差分别在1993年、1991年和1981年发生了突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北疆、天山山区、南疆均进入增温多雨时期.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和预测新疆气候有着重要意义,为研究全国甚至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申报考试范围和条件 1、1993年(含93年)以前建筑学或1992年(含92年)以前相近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建筑设计2年以上者; 2、1992年(含92年)以前建筑设计或1991年以前(含91年)相近专业专科毕业,从事建筑设计3年以上者; 3、1990(含90年)以前四年制建筑设地技术中专毕业或1988年(含88年)相近专业中专毕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降水演变趋势诊断及其新事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动态泰森多边形模型,计算评价了中国1951-2006年全国尺度及各区域尺度的月、季、汛期、年等时段的降水量,并分析了年、季、汛期等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年际年内(月、季)变化等基本规律;分析诊断了年、季、汛期降水量的演变趋势、突变趋势、震荡周期等特性;对比分析了长期(1961-2006年)、近期(1980-2006年)以及近期与前期(1961-1979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变化分布。结果表明,中国近期年降水量在环渤海湾600 mm等值线有所南移,100°E以西地区年降水量普遍增多;内蒙古中西部、海河沿海、黄河中部、淮河北部近期降水量比前期偏少10%以上,嫩江中部、长江下游、闽南沿海、西藏中北部、新疆中西部则偏多10%以上,而塔里木河、伊犁河上游偏多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我国北部季风气候区石笋的微生长层及其气候意义,在北京石花洞石笋中发现微生长层。通过年代测定、气候事件控制分析,初步提出了石笋微层的年层时标含义及层厚变化主要响应降水变化的气候意义。试图利用微层的层厚-降水响应关系,重建北京地区最近1130年来干湿变化的年分辨率趋势,通过功率谱分析发现136年、50年、16~18年、11年、5.8年的降水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4.
王殿武  吴俊秀  张继先  郭清 《水文》2007,27(4):53-55
根据辽宁省水文统计资料表明,太阳黑子相对数峰、谷值前后几年,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有一定相关关系。峰值年左右降水偏少,谷值年左右降水偏丰,而23周太阳黑子相对数是否到达谷值年,其分析预测结果对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太阳黑子相对数历史及最新的年、月、日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研究,预测2006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尚未到达谷值。2007年有可能是谷值年,因此辽宁2007年、2008年发生洪涝的可能性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金属矿床的同位素直接定年方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赵葵东  蒋少涌 《地学前缘》2004,11(2):425-434
矿床的直接定年就是直接对成矿流体或矿石矿物进行同位素定年 ,这样确定的年龄就直接代表了成矿年龄。目前主要有石英和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的Rb Sr同位素定年、黄铁矿和石英中包裹体的Ar Ar同位素定年、金属硫化物的Rb Sr同位素定年、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的Sm Nd同位素定年、金属硫化物的Re Os同位素定年 ,以及单个矿石矿物的Pb逐步淋滤法定年  相似文献   

16.
《古地理学报》2013,15(4):0-0
著名沉积地质学家、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科奠基人之一、沉积地质学教育家、四川省首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原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所长、《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荣誉委员曾允孚教授,因病于2013年5月26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7岁。
曾允孚教授1927年1月27日出生于重庆铜梁县,1939年9月至1942年9月,在铜梁县立中学学习,1942年9月至1945年7月,在重庆北碚兼善中学高中部学习,1946年9月至1950年7月,在重庆大学地质系学习。1950年8月至1956年7月,在重庆大学地质系任教。1956年成立成都地质学院时,从重庆大学调到成都地质学院工作。1956年8月至1984年12月,在成都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历任岩石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1月,学校成立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担任首任所长。1952年2月加入九三学社,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1981年5月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沉积地质学家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地矿部岩相古地理协作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17.
运用对称性方法对1900~2016年以来阿富汗Ms≥7.0地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近117年来阿富汗Ms≥7.0地震具有很好的可公度性。应用对称性及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方法分析,发现2018年、2021年、2022年,发生Ms≥7.0地震信号较强。(2)通过蝴蝶结构图研究发现,2018年、2021年、2022年阿富汗都可能发生Ms≥7.0地震,并且2018年发生的概率大于2021年和2022年。(3)除个别年份外,震中经向与纬向迁移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即震中纬度向南迁移时,震中经度向西迁移。预计下次地震震中很有可能向西南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18.
《浙江地质》2011,(12):1-1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知不觉,2011年即将过去,2012年即将到来。我们庆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同时对新一年的发展寄以期望。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百年……这一年,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成果也大。所以,2011年又是宣传年、辛苦年、收获年。在这一年里,我省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油松树轮晚材宽度,重建了贺兰山北部地区过去270年以来夏季(6~8月)干燥指数,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R2)为52%。并发现干燥指数大于均值的年份有1745~1756年、1847~1864年、1925~1933年,小于均值的年份有1731~1744年、1775~1788年、1798~1808年、1865~1877年、1973~1992年;11年滑动平均后发现18世纪50年代前后、19世纪50~60年代、20世纪20年代后期以及30年代初为较干旱时期,干旱时期干燥度变率较小,而湿润时段干燥度变率较大,反映了贺兰山地区气候变化的一个特点,即干旱年会连续出现;周期分析表明,干燥度指数存在22年的准周期。  相似文献   

20.
使用1957-2013年艾比湖流域6个气象站点的平均大气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百分率以及降水量资料,通过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出各个站的月和年潜在蒸散量.利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该流域近57年的潜在蒸散量、气温及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年来艾比湖流域年潜在蒸散量以-25.05 mm·(10a)-1的速度呈下降趋势.近7年的平均潜在蒸散量与过去50年相比较偏少77.36 mm.年平均气温以0.33℃·(10a)-1的速度上升.近7年的平均气温比过去50年的平均气温增加了1℃.年降水量以7.97 mm·(10a)-1的速度增多.近7年的平均降水量与过去50年的平均降水量相比增多32.4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