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地震科技情报信息工作迫切需要拓宽资源范围,建立涵盖传统文献资源和新媒体资源的大数据资源体系,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从而大幅提高信息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完善与健全地震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平台。1建立地震科技信息情报保障服务体系,分地区分学科地收集与地震相关的科技管理和学术信息,建设地震科技信息数据库,全面开展情报信息研究,及时报道国际地震科学研究前沿学术动态、发展趋势和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地震科研工作提供信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地震科技工作紧密结合生产任务,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我室愿为社会各界承担下列科技服务。1.浅层地震勘探和地震测深(1)现有一批专门从事地震波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技术力量和成套观测仪器,能够在现场进行浅层各种地层的速度结构和断层产状的观测,可以给出各地层的地震波速度、密度、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职能和现代科学研究工作的关系,充分肯定了自动化技术是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科技专业图书情报部门,在经费紧缺,书刊价格又不断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地震科技情报部门,要加强宏观领导,合理规划布局,做好地震系统内图书情报部门的书刊订购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4.
全国地震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于1988年11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地震科技情报学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有关司、处、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办),局直属单位的科技情报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共84人。国家地震局副局民高文学、周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高副局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震动态》2004,(1):47-47
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1月 1 6~ 2 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 :“十五”期间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拓展地震科技信息的服务功能和领域及地震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等。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刘志远主任、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地震局杜甫来副局长、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网络部王宜主任…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地震科技情报服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这些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地震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现状,从理念、方法、技术、队伍建设等4个角度提出了地震科技情报服务行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外地震科技情报》是国家地震局科技情报中心主办的综合性情报动态刊物。该刊紧密结合国家地震局的科研任务,集中编译国外地震(及其相关学科)科技的新信息;综述地震科学的发展;介绍地震学家和新版图书以及国内地震科技动态。该刊适于地学工作以及教育、建工、矿山、水电、石化、测绘、气象、海洋等部门和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部门参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拓宽地震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领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使地震事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经国家地震局震发人编[1993]057号文批准,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所于1993年3月31日宣告成立。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所系广东省地震局下属的全民所有制科研事业单位,与广东省地震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实行所长(经理)负责制,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核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07年年会于10月10—15日在重庆成功召开。来自地震系统有关单位的近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贺钦副主任、山西省地震局樊琦副局长、福建省地震局黄向荣副局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情报信息部崔秋文主任主持,第七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贺钦致欢迎辞。贺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当前的主要工作,介绍了第七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推荐和组成情况,重申了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第七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地震科研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和资助、江苏省地震局筹备组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学术  相似文献   

11.
文中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要逐步实现图书情报的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和专业化。同时,图书情报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发挥图书情报在地震事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强化地震科技情报工作服务于防震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苍山县发生5.2级破坏性地震,这是继1983年山东荷泽59级地震后又一次发生在山东省内陆地区的一次中强地震。围绕着苍山地震突发事件,山东省地震局情报资料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情报资料服务,强化地震科技情报工作,服务于防震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地震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困难并结合这方面工作实际,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地震科技工作应加快向信息化转变的步伐,充分发挥 作用,并利用计算机优势,合理配置馆藏,以求在不增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扩大信息储存量,同时提出新时期的信息管理人员应具备 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在深化改革形势下,如何开展地震科技图书情报工作,尤其是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书刊选择,情报搜集与跟踪研究的关系,经常性图书情报工作与专指性图书情报工作的关系,人员数量与人员素质的关系;财政拨款与开辟财源的关系,以推动地震科技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更好地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有效图书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初步论述了地震科技情报产品的定义、现状、特征,及其在地震预报和地震科研中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地震科技情报产品应为一、二、三次地震科技文献及相关的服务。并指出地震科技情报产品实体新、传播速度快、其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融合在地震科技成果中。然后从6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提高地震科技情报产品的质量。并指出,只有提高地震科技情报产品的质量,才能实现其最大价值和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国地震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于1988年11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地震科技情报学会。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共84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周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高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宣布成立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秘书长王熹、副秘书长高庆生代表中国科  相似文献   

17.
汕头市地震局,在传达贯彻全国厦门群测群防地震工作会议关于清理“三土”简易观测手段精神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着新的时期,新的体制,新的任务,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如何在开放、改革中发挥地震部门的应有作用?首先我们组织干部职工反复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和国家地震局有关文件,学习当前开放、改革的政策,特别是学习赵总理关于科学技术工作的指示精神。通过学习并在工作实践中加深理解,使干部职工明确树立科技地震工作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第一,我们以前把主要力量放在地震监测工作上,目的是为了保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震预报又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日本阪神大震灾后的情报服务工作,体会并认识到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应该努力改变旧的服务机制和方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手段,及时获取大量的信息,并经过进一步加工和分析,向领导和科研人员提供实时的和超前的情报,只有面向社会,为防震减灾服务,才能打开地震科技信息服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地震工作的服务领域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为使与地震有关的事务的处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用法制促进地震事业的发展,地震立法已势在必行。本文举例说明了地震立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地震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以及“七五”期间的地震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从建立“地夺科技文献数据库”做起,结合地震信息工作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管理对馆藏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增强了管理共作的目的性。为使数据库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台站和地办人员,把数据库纳入了天津市地震局“地城通讯网络”,扩大了服务范围,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