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泛应用于我国地震台网上的 DJ-1型地震记录仪是一种交直流两用仪器 ,其外接直流电源普遍采用可以多次充放电的蓄电池。由于该仪器不具备自动充电功能 ,蓄电池的能量损耗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定期地进行人工补充。由于市电供、停的不规律 ,使蓄电池放电深度差异较大 ,补充电量不易掌握 ,从而导致充电不足或充电不及时引起蓄电池极板硫酸化、或因过充电造成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而缩短其使用寿命。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我们于 1 994年设计了一种 DJ-1型地震记录仪浮充电源。经河北电磁台网和地震台网等近 2 0台仪器长达几年时间的…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对蓄电池进行定期维护及容量测定的一种控制器的研设过程。实践表明,该控制器配合充电器,可以实现对蓄电池进行放电、修复、估算容量、自动充电等功能,并可以为判断蓄电池是否达到报废程度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地磁等交直流两用仪器时,外接蓄电池的无谓放电是一种隐性故障。它的存在,会使蓄电池充电的频率增加、使用寿命缩短。本文以DJ-1型地震记录仪为例,揭示了影响蓄电池无谓放电的原因,定量地分析了蓄电池无谓放电电流与滤波电容及其它因素的关系,并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电池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过充电,过放电现象,这种现象会损坏蓄电瓶.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保护电路.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保护电路设计电路原理及调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它具有交直流不间断切换,输出满足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传输设备所需的各种电压要求,并能对备份蓄电池自动恒流、恒压转换充电及过放电保护,冗余量大、可靠性高。解决了无人值守遥测地震台的供电问题。对其它数字设备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攀枝花台YRY-4型钻孔应变仪电源的改造,工作原理是利用两节蓄电池轮流供电,将交流电网与设备直流供电电路物理上隔离起来,避免感应雷从交流电网进入台站观测设备.在蓄电池工作至设定的低电压时自动切至另一只电池供电,并对该放空电池进行恒压限流充电.电池充满后又自动与外电网(220 VAC)断开,从而实现对电池间断充电,最大限度与外电网断开,起到仪器设备与外电网双重隔离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还采用定时更换皮带和增加检查仪器次数的措施以减少仪器断电情况发生,实现了防雷和连续供电,可以提高仪器运行率.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市凤河营等地震台智能电源管理下的蓄电池放电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蓄电池电压"平缓—快速—平缓"的下降过程可以表征蓄电池老化程度的现象,获得蓄电池小电流放电条件下每次放电过程的估算容量数据,实证蓄电池放电容量与温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发现同批次蓄电池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容量差异。及时的数据处理分析,对于准确把握蓄电池工作状态、保障台站供电安全、合理安排蓄电池更新事务,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遥测地震台网供电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遥测地震台网特别是各遥测子台的实际维护工作出发,叙述了因为电子器件、蓄电池及观测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对电源系统的新要求,提出了对电源系统的改进措施。特别是对蓄电池的过充和过放控制的改进。为进一步提高观测数据质量、保护蓄电池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CZM-2型浮充及分量补偿电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镍镉蓄电池存在售价偏贵、在中小城市购买困难等诸多弊病,近年来许多台站改用性价比较高、市场货源充足的铅蓄电池作为CZM-2型质子磁力仪电源。但是,由于铅蓄电池自放电率高,每个月至少要进行一次充电才能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和蓄电池的性能不受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观测仪器设备的电源中,大量使用了蓄电池以保证地震监测仪器电源不间断供电,从而保证了地震观测数据的连续率。但是如何对蓄电池的性能进行在线检测呢?蓄电池电量监测智能传感器Sentinel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介绍了电量监测智能传感器Sentinel在攀枝花南山台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过程中,对镇川台太阳能供电系统进行改进的情况,讨论了在地震观测系统中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应考虑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指出,根据地域、气候等条件合理设计太阳能电池的容量,合理设置控制器的浮充电流,可使太阳能电源系统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测震台站智能隔离防雷系统的设计实现。其电源部分设计为步进电机控制双电瓶交换充电、放电,保证设备与交流市电完全隔离;信号传输部分设计为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将测震信号传输到网关,再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此设计的优点是使测震核心设备与市电和外线完全物理隔离以达到最好的防雷效果。同时制作先进的NEMS传感器用于检测空间电磁场的变化,根据相应算法判断当地是否发生雷电,在附近有雷电发生时可控制断开信号线、市电等达到保护相关仪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遥测地震台现有供电基础,利用太阳能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供电进行改造。太阳能电池方阵峰值功率为180W,蓄电池组容量为300A·h。改造完成后,台站的停电现象有所减少,防雷击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李兴泉  邵玉平  刘江 《中国地震》2022,38(1):166-175
电源是一切电子设备的心脏,是保障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但目前针对地震观测台站使用电源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目前台站电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适用于台站的通用智能电源控制器,该控制器以STM32F107微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相应的信号采集、电压控制及驱动电路,整机功耗约0.6W、工作电压范围DC7~23V,其通过外接方式即可对台站原有供电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满足低功耗、易操作、高可靠等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距离铁磁性物质干扰(农田耕作、基建等)、直流供电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地电阻率观测等)是地磁场地面观测的主要干扰方式。在滦县地震台布设地磁场井下观测系统,检验井下观测的抗干扰效果,结果发现,地磁场井下观测可抑制近距离铁磁性物质干扰,但无法抑制直流供电干扰(可通过避让一定距离解决),该分析结果为未来地震监测手段的选取提供技术参考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开展地震监测过程中,电力线引入感应雷是导致地震观测设备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传统防雷技术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综合研究,设计出一种电隔离的无线供电系统,以抑制电力线带来的干扰,保护后端观测设备,制作出系统样机,并提供供电系统样机实验室性能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减轻雷击、电网波动对台站地震观测设备的损害,设计一套与市电物理隔离的供电系统,采用蓄电池组定时交替充放电的方式进行工作。该系统经过运行和改进后,对台站地震观测设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天津轨道交通对地磁观测干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流牵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对我国大城市周边地磁台站的观测数据产生较为严重的干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产生泄露电流是产生干扰的重要原因.本文以真空中的线电流磁场计算模型为基础,通过简化的远场磁场干扰模型对天津地铁轨道交通干扰进行理论建模.该模型计算简洁高效.通过对模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干扰随距离衰减...  相似文献   

19.
简述福建遥测地震台网(站)仪器电源改造的几种方法。将原来使用的交流UPS电源供电改为直流电源模块供电;并就如何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充电效能,节约电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