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化矿石是指金属矿床受氧化作用后,形成的氧化带中的矿石。矿石受到氧化作用后,它的矿物组分和结构、构造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而在加工利用时也必须采用不同于原生矿石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在地质勘探阶段应该通过系统的采样和物相分析,以确定氧化带的的界限及深度。当矿床的氧化矿石占有一定的储量时,还必须进行氧化矿石的选矿试验,并圈定它的范围和单独计算储量。对于在氧化带中次生富集的有益组分,要注意综合评价。工业部门为了选择合理的选矿方法与工艺流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通常需要根据矿石的氧化程度,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  相似文献   

2.
广西隆安县凤凰山锰—银矿床于1987年由广西第四地质队发现。该矿床产于寒武系清溪组的构造破碎带中。目前普查工程揭露控制矿体已有一定的规模,含银品位超过工业指标要求。经过银的赋存状态专题研究,对矿石作了百余块光薄片鉴定和相当数量的电子探针分析以及单矿物分析、光谱分析、化学多项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查明了银的赋存状态。发现该矿床原生矿中的银矿物有以下十种:深红银矿、硫  相似文献   

3.
一、矿石特征及实验样品代表性 英城子银金矿自然金的粒度多在0.01mm~0.074mm区间,次为0.037mm-0.074mm区间,因此,本矿床中金矿物粒径以细粒金为主。金的赋存状态呈包裹金、粒间金和裂隙金三大类型,其中,粒间金为81.4%,次为包裹金占14.4%,少量裂隙金及孔洞金占4.2%。矿石自然类型分为氧化矿、混合矿和原生矿,其中以原生矿为主要自然类型。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氧化、原生矿石储量及分布,根据矿床金矿石以黄铁矿为主,伴生其他金属矿物甚微,经多次采样分析研究认为:用测定黄铁矿氧化率来划分金矿床氧化带,对金矿选冶工艺流程的选定具有实际意义,现就有关技术理论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东峰顶金矿区呈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矿石类型为硫化物石英-重晶石脉型,矿体围岩蚀变强烈,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体矿物共生组合、铅和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年龄、包裹体成分及特征以及原生金的成色等研究,认为金矿床矿源为重熔岩浆岩。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成矿温度140℃~400℃.成矿深度约1.5km。矿床成因类型属中温、中深条件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丰镇市开花山银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太古宙集宁(岩)群片麻岩分布区的构造破碎带中,为小型银多金属矿矿床,共揭露3个矿体,矿体规模较小,矿石结构简单,矿石品位相对较稳定。岩浆热液和断裂构造破碎带对成矿、控矿具有重要作用。矿床成因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广西伴生银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该区除独立的银矿床外,伴生银矿床可划分为8种成因类型。与铅、锌锡有关的伴生银矿床的银金属储量占伴生银总量的89.55%全区大多数生产矿山伴生争回收率低,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了充分利用有色金属矿床中伴生银资源和增加白银储量,应加强生产矿山物质成分,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开展独立银矿床的预测和勘查,提高矿石中伴生银的回收率和矿山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威海-文登成矿带为胶东东部地区重要金及多金属成矿带,文登汤村店子金及多金属矿床为该成矿带内典型矿床,其形成与分布受米山断裂及次级断裂的控制。米山断裂次级断裂近EW向断裂带内发现7条矿化蚀变带,且在蚀变带内圈定4个金及多金属共生矿体,分别为Ⅰ-1,Ⅰ-2,Ⅱ-1,Ⅲ-1,其中Ⅱ-1矿体规模最大,赋存于Ⅱ矿化蚀变带中,呈细脉状,倾向NNE,倾角60°±,走向400 m,斜深250 m,赋存标高+60 m~-180 m,并共生银及铅、锌等多金属矿。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原生矿石,地表为氧化矿石。矿体主要由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组成,围岩为中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围岩蚀变主要是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等。通过对汤村店子金及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进一步指出找矿方向及找矿标志,为后期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合栏杆银铅矿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郎如乡,地处昆仑山脉东端,受喜玛拉雅板块活动影响,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岩石普遍变质,属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银铅矿床。矿体受构造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断裂破碎带之中,断层总体走向NE,倾向NW,倾角50°~70°。区内圈出3个矿带,分别为Ⅰ,Ⅱ,Ⅲ。矿体厚度和品位沿走向和倾向变化不大,赋存标高+5110 m^+4870 m。矿石为富铅银贫锌的铅银矿石,矿体围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地质勘查工作,系统地控制了区内的浅部矿体,新增银铅矿矿石资源量146.6万t。该文通过对矿床浅部矿体的形态、规模、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围岩、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的分析研究,发现矿体形态结构简单,矿化均匀连续,严格受岩浆、构造控制,通过地表探槽平硐揭露及深部个别钻孔验证,矿体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表明该区深部和外围仍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对今后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哈茨谱山北矿区位于青海省都兰县东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北造山带、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的东段,区内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强烈。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赋存于晚志留世英云闪长岩中,矿体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并受火山热液的叠加。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通过对矿区内地层、控矿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的分析论述,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火山期后热液型铜铅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后窑子-火烧滩金矿床我省近些年新发现的金矿床,产于强构造变形的古元代变质深成侵入岩中的韧-脆性剪切带中。采用矿石光薄片显微镜研究、金溶解性试验、矿石标本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对矿石矿物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金的赋存状态不仅有助于阐明矿床成因,而且关系到矿床评价、勘探与选冶工艺的确定,同时也是解决选冶回收率的关键~([1,2])。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广西下雷次生氧化锰矿床的矿体形态产状、矿层结构、矿石矿物及结构构造、矿石化学组分等特征,探讨次生氧化锰矿的形成受原生碳酸锰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原生矿石及围岩的物质成分、气候及水文等条件所控制。  相似文献   

13.
试论靖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床成因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原生沉积铝土矿在强烈的岩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次生沉积改造矿床,主要赋存于岩溶洼地的红土层中,具有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优等特点。矿床成因与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息息相关,成矿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构造、气候、地貌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4.
虎鹿夼银铅矿床是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近年来在鲁东地区发现的一处银铅共生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回龙夼单元的条带状细粒含角闪黑云英云闪长岩体内,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是一处矿体形态简单、矿化较连续且银品位较高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5.
北祁连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重要火山岩带和有色金属成矿带。本文划分出三条火山岩亚带和四个喷发旋回。并以白银厂、红沟、浪力克和桦树沟四个铜、多金属矿床的典型地质特征为基础归纳成矿规律:①矿床赋存具有时控层控特点;②矿床分布有成带性、分段性特征;③火山构造和火山机构是重要的控矿条件;④火山沉积型矿床就位于火山喷发旋回顶部;⑤火山热液型矿床赋存于玄武安山岩的断裂、片理化带中;⑥原生矿化分带规律明显;⑦热液蚀变带、氧化带发育;⑧矿床类型主要有四种;⑨铜、铁共生规律。进而从四大成矿带中划分出十一个矿带,认为火山沉积型、火山热液型、斑岩型和热液型应作为今后找矿的主要类型,并指出了重点找矿地区。  相似文献   

16.
法库城子山一带硅灰石矿床分布在吉黑地槽南缘调兵山背斜,赋存于早古生代富拉堡子岩组与岩体接触带附近,属接触变质型矿床。区域上构成了东、西两个硅灰石矿带。矿石类型有: 致密块状硅灰石- 方解石- 石英型, 硅灰石- 石英型, 巨晶硅灰石- 方解石型等三种类型。其主要围岩蚀变为硅灰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及角岩化,局部见矽卡岩化。富硅灰岩- 三叠世侵入岩- 构造裂隙系统是主要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7.
马鞍山银铅锌矿床是芒场锡多金属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田之下存在多期次的隐伏岩体。隐伏花岗岩既是w.Sn、稀有、多金属矿的成矿母岩,也是银的主要来源。该矿床以银为主,银、铅、锌、锑共生。银主要赋存在锌银黝铜矿、硫锑铅银矿、深红银矿等矿物中,成因类型为混合热液叠加型。据隐伏花岗岩体平均含银0.932×1O ̄-6,为世界花岗岩Ag平均含量的18.64倍等资料分析,马鞍山银铅锌矿床中的银绝大部分来自岩浆岩,即矿田下隐伏伏岗岩。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都兰县丘吉东沟银铅矿位于昆中断裂带内,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为NW向断裂,与区域构造方向基本一致。区内含矿蚀变带与NW向深大断裂关系密切,NW向断裂为区内的主要的导矿、控矿构造,次级构造或构造膨胀部位及构造拐弯处,均为找矿的有利地段,可作为容矿场所。区内华力西期岩浆活动强烈,该期活动为区内岩浆活动的最高潮,是主要成矿期。研究区圈定2个矿带9条银铅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蚀变硅质白云岩之NW向构造破碎带F_8,F_9内,是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体。其中I-5矿体为主矿体,平均厚度2.38m,银平均品位216.87×10~(-6),铅平均品位1.98%,主要矿化蚀变为方铅矿化、黄铁矿化、黄钾铁钒化等。本文分析了丘吉东沟银铅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总结了找矿标志,预测了找矿方向,以期为类似地区的银铅找矿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运用地质、物探、钻探、化验等工作方法,大致查明区内铁矿体的分布、数量、赋存部位、厚度、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了解矿床(体)氧化带发育情况;大致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矿石品位、结构构造和矿石自然类型;了解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含量和分布;进行矿石选冶性能对比研究,对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基本阐明了区内铁矿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萨尔切什梅铜-钼-金矿床位于伊朗南部,是特提斯带中最大的斑岩型矿床。矿床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中,该岩石具有高
Sr/Y和La/Yb比值的特征,岩浆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斑岩体锆石U-Pb年龄为13~11Ma,蚀变岩K-Ar年龄为12.5
Ma。矿体分为表生矿带和原生矿带两部分,与表生矿带有关的蚀变矿物主要为绢云母和高岭土;原生矿带蚀变具有明显的环带分
布特征,从内向外依次为钾化、绢云岩化、青磐岩化。矿石品位在浅部和深部有较大差异,浅部表生矿石铜品位平均值约为
1.99%,而深部原生矿石铜品位平均值约为0.89%。成矿物质源自岩浆系统,富含金属物质的岩浆流体沉淀形成含矿脉体,造成
围岩钾化蚀变;大气降水的加入形成绢云岩化及更富放射性铅的硫化物。后期地表氧化造成铜和钼金的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