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现在起到2001年,澳大利亚矿产勘查工作的总趋势是:1.发现具有良好露头的矿床将越来越少;2.发现盲矿的比例将会增加;3.具有某些地表显示的矿产的发现仍然不少,但是要找到它们将越来越困难……。怎样去发现矿床呢?可通过下列途径:1.建立和提炼目前正在寻找的矿床的更好的概念模式。任何一种模式都是一种工作假说,需要不断地检验和更新。每一矿床及其成矿环境就象一个大面复杂的拼板玩具,,勘查模式就是勘查工作者头脑中的整个玩具拼板图象。这就要求对矿床成矿区更大区域范围进行  相似文献   

2.
世界矿产工业研究机构(MIRO)于1985年10月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2000年的矿产勘查》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国的约100名代表.在会上研究了未来勘查概念和对象的变化以及勘查技术的发展.选定勘查目标的条件会议认为,勘查未知矿床时,必需满足某些财政限制条件,要在商业上有吸引力,否则就要对矿床的价值进行贴现.为了在财  相似文献   

3.
金属稳定同位素已经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研究以及找矿勘查。金属来源及其成矿过程是金属矿床研究以及找矿勘查中重点关注的基本核心问题。金属稳定同位素这项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地壳中金属来源、迁移和富集的认识。这项新技术的优点是我们可以直接从矿石矿物本身获取信息。在本文中,我们重点关注矿石、水、岩石、土壤、植物等测量出的Fe-Cu-Zn同位素分馏,聚焦于Fe-Cu-Zn同位素从最深部岩浆系统开始一直向上延伸到浅部表生系统的过程中Fe-Cu-Zn同位素如何应用于矿床学研究以及找矿勘查,试图展示这些相对较新的技术可以提供的潜在应用范围。经过系统研究和总结,我们认为金属稳定同位素数据可以从三方面加以利用。首先,地表的植物、水、风化的岩石以及土壤中产生的较大的同位素分馏可以作为地下矿产勘查的指示标志;第二,矿区范围内金属稳定同位素往往具有系统的空间变化规律,可以指示成矿热液空间演化模式和矿体延伸方向;第三,金属元素作为成矿元素,其同位素可以直接有效地约束矿石的形成过程、成因以及源区特征。  相似文献   

4.
钼矿是辽宁省优势金属矿产,其勘查和开发历来受国内外钼矿业界关注.本省钼矿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矿床规模较大,以杨家杖子钼矿为中心构成一钼矿矿集区;而辽东及辽北地区钼矿分布较为零散,但随着近几年地质勘查力度加大,在本溪-宽甸一带发现几个大中型钼矿床.通过对与钼矿成矿有关的地层、岩浆岩、构造等控矿地质条件以及钼矿时空分布规律的综合研究,总结出辽宁省钼矿的成矿规律,并确定下一步钼矿重点勘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林景星 《地球学报》2000,21(1):111-111
裴荣富,男,1924年8月出生于秦皇岛市,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和国际矿床成因学会(1AGOD)主席。几十年来,裴荣富先生致力于矿床地质学的研究,先后在矿产勘查工程、矿床成因学等研究领域主持完成了一系列国内、国际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理论上建树颇丰。先后提出了“双控论”、“合理域”等固体矿床勘查理论、“金属成矿省的景、场、相、床等级体制成矿”、超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和“异常成矿构造聚敛场控矿模式”、“四维(3Dt)成矿作用与金属成矿省的演化”、成矿“时间维造就…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矿床的勘查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邮我国矿产勘查应以高质量矿床作为目标矿床的战略;认为勘查高质量矿床需要加强矿床模式的研究和GIS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高质量矿床战略成功实施的思路包括:(1)以高质量金矿床作为勘查目标;(2)加强对典型高质量矿床的研究,寻找同类型高质量矿床;(3)从构造环境发展演化的机理进行成矿分析,制定高质量矿床勘查战略;(4)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勘查队伍之间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外典型矿床发现规律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70个国外典型矿床发现史的研究,总结出国外矿床发现的一些规律:(1)公司在矿床勘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地调机构在勘查中也起了重要补充作用;(2)理论上讲,矿床勘查遵循循序渐进的勘查程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勘查实践反映勘查行为往往跨越式进行,满足在技术要求可行条件下的勘查效益最大化;(3)资料再开发、老矿区外围找矿具有较大的成功率;(4)综合勘查技术的应用在矿床勘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矿床勘查具有高风险和长周期,勘探工作需要进行锲而不舍的努力;(6)不同形式的联合勘查是取得勘查成功的重要保证.此外,该文还对我国的矿产勘查也提出了若干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东南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辽东南地区工作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解剖了已开采和勘查的金矿床,总结出金矿成矿规律,阐明中生代印支-燕山期为主要金矿成矿期,划分了6个金矿化区,综合辽东古裂谷的演化过程建立了裂谷产生→矿源层及容矿围岩形成→裂谷消亡及某些矿床雏形的形成→裂谷活化进入主成矿期的矿床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9.
《地质与勘探》2006,42(1):25-25
从2005年12月-10日召开的全国金属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学术研讨会上获悉,地球化学勘查已成为我国金属矿产勘查的重要战术手段。冶金、有色地勘单位利用地球化学方法找矿,已发现大型、特大型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12处,中型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床21处,超大型或特大型矿床(田)和具有特大型矿床(田)成矿背景条件的3~5处。该方法已成功打进澳大利亚勘查市场。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矿床学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勇 《地学前缘》2020,27(2):99-105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最近10年以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矿床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学科发展前沿的挑战、国家战略布局需求和社会重大需求。其中学科发展前沿的挑战主要包括成矿模式创新研究不足、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不够、应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国家战略布局需求则主要体现在“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和关键金属等方面;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主要包括深部勘查、智能高效勘查和绿色生态勘查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满足需求,在未来30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重要贡献,矿床学研究在未来发展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成矿模式多维度综合研究;(2)勘查标识体系应用基础研究;(3)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机制研究;(4)“一带一路”与海洋矿产研究;(5)深地勘查理论与方法集成研究;(6)智能高效绿色勘查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1.
超大型矿床是某一(或某些)矿种资源的巨大储库.据统计,全球矿产资源70%~85%的勘探储量集中分布于占全球矿床数10%的超大型矿床.由此可见发现超大型矿床对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是其形成的基础,成矿过程是其成矿的关键,勘查评价是其发现的根本途径.文章试图从成矿背景、成矿过程与勘查评价相互...  相似文献   

12.
李昭升 《福建地质》2004,23(2):82-88
在研究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特点,分析以往矿床勘查中确定矿石密度值难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矿石密度值与矿石各组分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预测矿床的矿石密度值。  相似文献   

13.
游学军 《矿物学报》2007,27(Z1):475-476
我队在开展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勘查评价时,在大面积覆盖地区,充分、合理地运用了化探、物探方法,探索出了"化探定向,物探定点、地质定性、工程定量"一套新的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组合找矿技术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成果,是传统地质与现代物、化探成功结合的典型范例.现以四川汉源县红花铅锌矿勘查评价为例,介绍这种组合找矿方法在铅锌等硫化物矿床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斑岩铜矿的勘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池顺都 《地球科学》1995,20(2):149-155
在详细研究斑岩铜矿普查准则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矿化直接标志,矿化间接标志,矿化的有利地质前提和有利地质前提的间接标志4类,并以此与矿床产出的3种类型:地表矿、浅部矿和隐伏矿相联系,作为建立矿产勘查模式的基础,对矿产勘查技术手段区出专门测试型、综合调查型和探矿工程,指出了它们在建立矿产勘查模式中的不同作用。在针对不同产出类型建立斑岩铅矿矿田和矿床的矿产勘查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斑岩铜矿勘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福建永定虎岗地区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化地质条件、矿石共生组合特征和矿物生成顺序,分析了控矿因素与矿床的时空分布.认为该区铅锌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主要表现因岩浆活动受控于二叠系栖霞组、船山组灰岩、经畲组砂质泥岩形成的似层状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化体.另外在矿化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下一步勘查该类型矿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地球科学视野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评价和区分大型矿床 ,一直是近年矿产勘查活动的焦点。最新研究表明 ,大型、巨型矿床与一般矿床的主要并可以量化的区别 ,在于大型、巨型矿床有着巨量的成矿元素供应与聚集。这种巨量的成矿元素供应 ,不是传统意义上元素的全量 ,而是能被成矿过程所利用的活动态分量。文中提出了基于元素立体分散模式和成矿可利用金属分量评价和区分矿床规模的一种定量地球化学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隐伏矿床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隐伏矿床的勘查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成矿理论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众多新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隐伏矿床勘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以金属活动态测量法、地球气纳微金属测量法、电地球化学方法、活动金属离子法等一系列偏提取技术为代表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能够获取深部矿体的直接信息,是隐伏矿床勘查技术上的一项重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北岔沟门矿床所处背景场、区域场、矿区、矿带(床)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重点研究了北岔沟门矿床成因,建立了北岔沟门银铅锌铜矿浅成侵入岩-热液体系成矿模式;构建了该类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总结出找矿勘查的地质、化探最佳方法组合.通过综合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成秋明 《矿物学报》2007,27(Z1):215-216
成矿预测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不仅需要了解矿床形成的机理,建立合理的成矿模式,确定准确的找矿标志,而且需要采取有效的评价技术获取充分的找矿信息.如何将成矿理论与矿产勘查技术有机结合是开展成床预测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的关键.传统的矿床学研究根侧重于矿床成因机制、成矿环境、成矿条件开展研究,所建立了的各种成矿模型为认识矿床的成因和发生的环境提供了有用的知识,并且为矿产资源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目前大家所熟悉的成矿模型在矿床空间分布模式或矿床场不均匀性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簿弱.对矿床形成的空间分布和频率分布等基本性质还不能够完全予以解释,比如矿床规模与矿床个数应该服从何种分布规律?矿床为什么呈空间聚类分布?  相似文献   

20.
有机烃在预测隐伏金矿床中的应用及其成因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外许多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中都发现有烃类组分的存在,这一现象已越来越受到矿床学家的关注。有机质、有机烃与金属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的成因关系。有机烃指标应用于金属矿产勘查和深部隐伏矿体的预测是一个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新的研究领域,其基础理论还不十分成熟。本文从有机烃预测隐伏金矿床的应用实例着手,归纳出金矿体上有机烃异常特征和模式,并对异常来源以及异常模式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有机烃异常特征和有机烃组分间相关特性能有效反映深部隐伏金矿体的赋存空间和成矿规模,为利用有机烃预测隐伏金矿寻求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