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通过各种勘探工程所获得的地质现象进行资料编录,是地质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正确而及时地进行地质资料编录,能够使我们对于地质矿床的认识和判断逐步接近客观的直实,从而就能够正确合理地布置和指导下一步的勘探工作.资料编录是我们认识判断各种地质现象的主要依据,如果在编录中对于实际地质现象的描述有了偏差和歪曲,将导致我们对于地质情况认识判断上的各种偏见和谬误,如果以这种错误的判断去指导工作,结果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浪费.至于资料编录质量的好坏,对于储量计算,编制地质报告的关系之大,则是很多同志都清楚的.因为在这一面我们有过很多教训,过去由于我们平时对资料编录极少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实际地质资料编录工作中,深感在资料编录方法上,有偏重于形式的现象,特别是通过总储量计算的编制工作,更感到以往的做法在人力,物力,时间上都耗费过大.如不及时加以改进,将使部分的主要地质力量被束缚在这个工作中,妨碍着地质勘探工作的大跃进.但这改进又将涉及技术规程的改变问题,因此我们提出的初步意见仅供同志们的讨论指正.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队原始资料编录的方法,内容,格式都不统一,而最大的缺点是编录不及时,内容不完整,并有重复遗漏等现象,给综合研究带来很多困难,影响地质报告不能按时交出.为了适应地质勘探大跃进的需要,必须认真总结过去地质资料编录中的经验教训,以不断改进编录方法,提高编录质量.为此,现将我们有关地质原始资料编录中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陈述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槽、井、坑探地质原始资料的编录一切原始资料的编录方法和内容,必须尽量按照规范要求,并根据地区特点,结合实情况进行.目的在于使地质原始资料既简单又能说明问题,既不墨守陈规,也不花样百出,以保证原始资料质量可靠,减少浪费.为此,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质原始资料编录是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第一性资料,是地质勘探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原始编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地质效果,影响到对矿床认识的正确或错误。因此,它是地质勘探技术活动的重要环节。认真对待地质原始资料编录工作,应该在普查工作一开始就抓。根据工作程度、矿区规模及矿床具体  相似文献   

5.
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象片测定物体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测量方法.由于它具有迅速、精确、完整和测量时不接触被摄物体等特点,故在工农业及国防各部门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地质工作中,摄影测量也早已成为一种考察、编录、存档的重要手段.摄影编录种类较多,通常多采用平面单张摄影编录.若摄影编录范围较大,可采用平面连续摄影.可是平面摄影只能取得二维平面图象,这对恢复和研究分析地质体的性状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被摄地质体的性状复杂或现象重要时,多采用立体摄影编录.  相似文献   

6.
宁堃 《四川地质学报》2013,(Z1):145-147
本文针对在碳硅泥岩型铀矿地质勘查过程中钻孔编录阶段出现的岩(矿)心采取率不足,岩(矿)心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岩心地质物探编录工作的情况下,通过γ测井方法在某钻孔应用的实例,探讨如何利用γ测井在岩心采取率低的情况下确定放射性矿层位置的埋藏深度、品位和厚度以及进行初步的地层划分和岩性对比。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地矿局是在湖北省经委统一部署和推动下,于1979年在局属各单位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年来,由于省经委的大力促进,历届局领导的重视,以及专职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并在推行过程中坚持培训教育开路,从而促进了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地质工作质量的稳步提高.例1:鄂东南地质队钻探编录组,现有7人,其中5人是带小孩的年青女同志.担负着鸡冠咀大型铜金、硫勘探矿区的钻探编录工作.开始由于人员来自各地,工作方法不统一,业务素质不高,影响原始资料的可靠性,甚至发生过搞回忆编录.从1983年成立QC小组后,编录质量四年上了四个台阶,到1986年采样有效率上升到92%,资料优级品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地质勘探工作,着重研究的是矿体形态、质量、成因等,而对与将来开采有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则重视不够,因而在开采前需补做工程钻探。建议今后从地表填图、钻孔岩心编录、岩心定向、坑道编录等方面加强工程地质资料的收集。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查、遥感解译、资料收集等手段,获取滑坡崩塌体编录、松散堆积层、地质单元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使得滑坡编录、地质调查数据与区域Newmark位移模型有机结合。研究表明,在滑坡编录等3个层次中,由第一层次到第三层次,物理力学参数精度逐渐下降,这也反映了滑坡编录在危险性评价中所占据的重要性,更能与实际相吻合。通过对长江上游石棉县城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得出了不同尺度峰值加速度下危险性分布区域与规律,经与危险性线性拟合,在峰值加速度a=0.3时,区域危险区面积呈大规模急剧上升,为区域毁灭性灾难的临界值。同时,石棉县城随着峰值加速度数值增大,危险区从滑坡编录控制逐渐过渡到坡度控制,显示了多层次物理力学参数下危险性评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野外地质数据来源繁多、类型繁杂、数量巨大,但数据采集手段数字化程度不高、效率低,导致野外地质数据采集成为地学大数据获取的一个瓶颈。基于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野外地质数据采集是一个趋势。基于移动设备的野外地质大数据智能采集技术,采用搭载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利用传感器辅助编录、语音识别辅助编录、可定制字典辅助编录、界面自定义、相关联数据辅助编录等手段辅助野外数据快捷及智能化采集工作,并在野外利用采集的数据直接在Android设备上进行地质图件的绘制,实现数据的现场制图及可视化表达。重点针对野外钻孔数据在该系统上进行了数据采集测试和地质编录本的绘制,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数据采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地质图件的绘制。  相似文献   

11.
资料编录工作,是勘探队的一个老问题,经验教训也最多,但是过去常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年终算总帐,返工补课,忙个不亦乐乎。往往矿区勘探完了,很多基本的地质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因此就很难及时总结地质成果去指导生产了。我队的资料编录和综合研究工作,虽然得到了专家组长的表扬,但是严格地检查起来,仍然存在着质量不高和不及时等许多缺点,因此谈不上有什幺先进经验。只是过去苦头吃多了,取得了不少教训,在这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队党总支提出的开展钻探优质高产,以技术革新为中心的红旗竞赛运动中,决定在固岭铁矿铁岭山区,推广井湾快速勘探的经验,进行快速勘探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做到了紧密配合,共同跃进。全体同志鼓足了干劲,坚定了信心,树立了抢时间、争上游的思想,在采样化验、资料编录、工程布置,报告编制等技术工作方面,采用了“三边三及时”的工作方法,以45天的时间结束了野外施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矿山地质编录工作重要性展开了勘查编录工作中数码成像技术措施的科学应用探析,就其可行性、博弈性、原理性展开研究,对提升矿山地质编录工作质量,优化地质编录效果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前言三年来,从各勘探队提交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储委)审查的铁矿地质勘探报告来看,所进行的铁矿勘探工作,不但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勘探经验,而且在技术水平及工作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工作中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对规范的精神领会不够、工作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等等原因,也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问题,所提供的地质资料有的还不能完全合乎设计要求。全国储委为使今后各队克服缺点进一步提高地质勘探报告的质量,特就1956年8月以前审查过的13份铁矿勘探报告中有关勘探工作、储量计算、资料编录等方面普遍存在的缺点和问题,结合苏联专家在指导审查铁矿勘探报告所提出的一些建议扣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整理出本资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钻探是城市地质调查的重要技术手段,钻探编录则是直接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的重要环节,城市地质调查钻探编录不同于传统的矿产勘探地质编录,内容更为丰富和复杂。文中通过在编录中的实践,向从事此项工作的同行介绍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了渗入型铀矿床普查和评价中岩心编录和取样的规范及方法,岩心编录需按地工最终把编录结果反映在地层柱状图上,钻孔央专柱状图用比例尽1:1000~1:2000编制而矿化段柱状图则用比例尽1:50编制。钻孔岩心取样方法主要包括岩心取样、粒度成分测定取样、岩性一地球化学取样、岩石物理性质测定取样及矿化取样等。每种取样均需按不同操作规程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关于倾斜坑道地质编录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倾斜坑道编录入手,推出用压平法编录一般坑道素描图的壁、顶的画法要点,并建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坑探编录,其中尤以探槽、浅井编录是经常要遇到的。这本来是简单的地质基础知识,但实践中却发现对此模糊不清或一知半解的事甚多。例如探槽展开图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常见于槽底部分。原因是,虽然一般都知道槽底应该用岩层走向(以下简称走向)表示,但却简单地将槽底与槽壁都看成同一平面,而没有展开前之立体概念。于是,在画出槽壁之岩层倾向(以下简称倾向)线后,便于槽底作垂直倾向线之垂线,即谓  相似文献   

19.
该文总结了在空气潜孔锤钻进时岩屑收集、分层、质量计算、岩屑的鉴定、描述等编录工作,并对这种钻进方法的地质效果、地质信息等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关于槽探编录革命化的几点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了本刊一九六六年第一期《革新槽探编录方法的体会》一文之后,很感兴趣。文中提出了如何用革命精神打破框框,摆脱烦琐哲学,慎重对待技术规程,实行原始资料编录革命化,适应地质科学的发展及生产新高潮的需要,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