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双壳贝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遗传标记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遗传学标记技术,它突破了形态和细胞水平上遗传标记的局限性,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分子遗传标记目前已出现了几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同工酶、RFLP、SSR、RAPD这几种常用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在双壳贝类的分类学、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育种研究、病理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分子遗传标记多应用在分类学、遗传多样性、遗传育种方面,涉及的种类较广,但主要集中于珠母贝和牡蛎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2.
用于赤潮藻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遗传及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遗传标记及分子标记技术被广泛地用于赤潮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为形态鉴定方法提供了辅助依据,对揭示赤潮生物的多样性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综述并分析用于赤潮藻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遗传和分子标记,认为交叉运用各种遗传标记及多种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分析,是今后快速准确鉴定赤潮藻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DNA分子标记在水生动物遗传学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因而成为人类一直极力要揭开其奥秘并进行能动性改造的方面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与水生生物遗传学的相互渗透,近十几年来,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和基因转移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一些新基因目前已稳定地转人多种水生生物中。目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转移已成为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与主要的农作物相比,水生生物大多数性状均表现为数量遗传、个体基因组高度杂合、进行传统的遗传育种非常耗资、费时和费力。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介入,特别是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水生动物遗传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DNA分子标记大多是以DNA片段的电泳谱带形式表现的。依据其遗传特性,可分为显性和共显性标记两种。依据其在基因组中的出现频率,又可分为低拷贝序列标记和重复序列标记。依其多态性检出所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分为以Southern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遗传标记经历了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蛋白质标记及DNA标记的四个重要发展历程。纵观遗传学的发展历史,遗传学的发展推动了新型遗传标记的发展,每一种新型遗传标记的发现,均推进了遗传理论与技术的发展。19世纪后期,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利用7对形态学标记对杂种后代的不同个体依据性状表现进行归类分析,发现了著名的遗传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细胞学标记是指能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细胞学特征,如染色体形态、数目和结构在不同物种中的差异等,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来进行基因定位。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同工酶是一种可用于物种起源与进化研究、种质鉴定、分类等诸多领域的分子标记技术(Markert et al.,1959)20世纪后期以来,DNA分子标记技术不断涌现,相继建立了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en polymorphisis)、DNA指纹 (DNA fingerprint),RAPD (random anplified polymophism DNA), AFLP(amplified fragnent lengthen polynorphisn)、微卫星 DNA (microsate llite DNA).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n)等专门的技术,在生物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藻类学研究较晚,主要用于藻类的系统发生、地理分布、种群遗传、分类、亲本鉴定、杂种优势的鉴别及种质鉴定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新的遗传标记技术──RAPD及其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的系统分类、物种的起源和进化、种群遗传结构考查以及生物多样性分析等研究都涉及到遗传分析,遗传分析需要有效的遗传标记。所谓的遗传标记是指生物体所特有的性状或物质,能够稳定地遗传,可以反映生物的个体和群体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或群体间遗传差异的客观表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是当前的热门课题,无论是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的检测、监控和保护,还是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以及海水增养殖的鱼、虾、贝、藻的种质管理、保存和遗传改良等,都离不开准确可靠的遗传分析。90年代兴起的遗传标记技术──RA…  相似文献   

6.
遗传标记随着遗传学的建立到现在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表现出四种类型: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运用各种遗传标记对海洋珍珠贝的遗传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出有效的保护和复壮方案,加速良种的选育。对遗传标记在珍珠贝类中的应用作了系统总结和比较,四种标记各有特点,应用范围不同,需互相配合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分子标记在未来的育种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部分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我国海带养殖情况阐述了遗传标记技术在海带及大型海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技术因其所具有的 高效性和可靠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也为动植物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它可用于标记 辅助选择、品种鉴定、亲本选择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加速育种工作的发展,缩短育种 进程。目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猪、牛、羊、鸡等家畜家禽 育种中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经验。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 究进展,并对海洋动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海洋经济贝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些年来海洋经济贝类育种现状 ,综述了传统的杂交育种和各种现代生物技术如多倍体、转基因和分子标记技术在贝类育种中所取得的成就 ,特别是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贝类杂种优势预测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标记辅助选择等。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高效而可靠的手段。该技术的应用可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目前海洋贝类品种培育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10.
凡纳对虾优良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全球三大养殖对虾名优种类之一。我国从1988年开始试养,到1998年大量引进凡纳对虾亲虾和幼体后,华南地区兴起了养殖热潮。在1999年到2000年短短两年时间内,广东、海南、广西凡纳对虾的养殖面积已达10×104亩(1亩=666.7m2),集约化防病养殖产量普遍达到5~9t/hm2,年产量高达10~20t/hm2,其养殖面积约占华南地区对虾养殖面积的60%,普遍获得了比养殖斑节对虾更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继中国对虾、斑节对虾之后的又一养殖对虾种类。从凡纳对虾养殖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来看,如何避免斑节对虾因病害而造成养殖业全面萎缩的情况在凡纳对虾养殖业中重演已成为重要研究内容。 美国夏威夷海洋硏究所等单位利用遗传标记辅助选育种技术进行凡纳对虾良种选育和家系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培育出世界著名的无特异病原(SPF)凡纳对虾亲虾,在全球对虾养殖产量下滑的形势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其关键是种虾的选择和家系的培育。 Garcia等(1994)利用遗传标记技术进行了凡纳对虾种群的遗传标记研究,发现种群之间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因而有潜力进行凡纳对虾良种的人工选育。 本研究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目前养殖凡纳对虾不同群体进行DNA多态性研究,筛选与优良性状有关的遗传标记,为凡纳对虾优质种苗的鉴定、选育和今后遗传标记辅助选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鲢、草鱼是传统池塘养殖的四大家鱼的2个重要成员,其遗传资源评估与管理、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功能基因从头克隆等迫切需要序列已知标记连锁图谱工具。本研究将已有鲢连锁图谱新整合53个草鱼微卫星DNA标记和28个鲢InDel-RFLP标记,构建了鲢已知序列标记连锁图谱,标记数326个,达到中等密度水平。构建的图谱将为鲢、鳙资源评价和管理、性状遗传基础研究等提供工具。另外,本研究初步比较了鲢、草鱼间标记共线性排列,发现两物种染色体既存在共线性,也存在明显重排。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PenaeuschinensishasbecomeoneoftheprimaryspeciesforaquacultureinChina .How ever ,viralandbacterialdiseaseproblemshaveplaguedtheshrimpaquacultureindustryserious lyinChinasince 1 993.Ithasbeenindicatedthatthereducedgrowthperformanceandthein creasedsusceptibilitytodiseasescouldbearesultoflowlevelsofgeneticvariablities (Carretal .,1 994 ) .InordertosupporttheaquacultureindustryoftheUnitedStates,theUSMarineShrimpFarmaringProgramConsortiumhasdevelopedvariousdisease free populati…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基因组已被广泛应用于后生动物分子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的研究。文昌鱼(Amphioxus)作为研究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在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研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作者综合分析文昌鱼2科7个种的51条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文昌鱼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文昌鱼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标准的37个基因...  相似文献   

14.
紫菜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紫菜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颇具研究价值。近年来,紫菜遗传学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分子标记技术在紫菜遗传学中的应用以及紫菜基因组的研究两方面对紫菜的分子遗传学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沿海三个文蛤地理群的RAPD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我国沿海辽宁、江苏、广西省3个文蛤地理群的遗传变异,总共用6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扩增,其中50个随机引物得到了扩增产物,选取其中15个随机引物的扩增图谱进行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为辽宁(LW)、江苏(JW)、广西(GW)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69±0.034,0.117±0.032,0.108±0.031.LW,JW之间为0.222±0.036;JW,GW之间为0.209±0.043;LW,GW之间为0.316±0.047,同时发现引物s396-900bp的标记为JW和LW所特有;引物s433-250bp标记为JW和GW所特有,由此可作为这3个地理群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田美  申欣  孟学平  程汉良 《海洋学报》2011,33(5):104-114
综合分析鲸类3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选择压力和差异位点等.鲸类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标准的37个基因.绝大多数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相同,而且与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典型排列一致.4个类群(真露脊鲸属、须鲸属、原海豚属和宽吻海豚属)线粒体基因...  相似文献   

17.
The estimation of genetic parameter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nimal selective breeding for growth traits.Recently studies show that molecular marker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genetic evalu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n incomplete pedigree(i.e, only parents are known) in the genetic evaluations, 12 microsatellite markers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genetic parameters for body weight in a farmed population(n=1 890) of juvenile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L.). A new relatedness called parental molecular relatedness(PMR) is estimated based on results of genotyping of 48 parents(31 males, 17 females) with microsatellites markers. The feasibility of PMR in estimation of genetic parameters is ver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pedigree related(PR) which is obtained from a complete pedigre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 high correlation(0.872) between them is found. Heritabilities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PMR(0.52±0.13) and PR(0.55±0.22) with the same animal model. A cross-validation shows that the predictive abilities of models using the PMR and the PR are identical(0.81). From that, a conclusion can be made that PMR and PR predicted genetic values equally well in a population of juvenile turbot. Therefore PMR can be applied as an alternative of the PR when only parents are known. However, for a better performance, more markers and more families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