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豪富(Twenhofel,1932、1950)把滨海(littoral)、三角洲(delta)、河口湾(estuary)和边缘泻湖(marginal lagoon)监列为海陆混合环境,后来也称为海陆过渡环境。所以,滨海环境不包括三角洲海岸和冲积扇海岸等环境。赖内克和辛格(H.E.Reineck和I.B.Singh,1970)将海岸分为大陆海岸、陡崖海岸、沉降海岸(如海峡、海湾等)、障壁海岸和暖海生物礁海岸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地边缘地表剖面,以及元坝区岩芯的研究,发现须家河组并非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定的陆相沉积,而是海岸系统产物。须二段属潮控河口湾环境,包括冲积河道、潮汐—河流水道、UFR沙坪、潮汐沙坝、泥坪和盐沼等相。须四段属潮控三角洲环境,包括三角洲平原河道、分流河口潮汐沙坝、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泥坪与盐沼等相。这两种环境(沉积),都是海侵的产物,都是地史上的暂时现象。当其被充满时(海退),就变为潮坪—海岸平原环境,分别对应于须三段、须五段的细粒含煤序列。基于储层质量与原始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划分了5类储层相。根据我们研究安岳地区须家河组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勘探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收集整理以往资料入手,以梵王寺井田地质资料为基础,分析梵王寺井田含煤岩系、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本井田含煤岩系与沉积体系主要为:滨海弱障壁泻湖潮坪体系、有潮汐影响的浅水三角洲(水下)体系、多河系浅水三角洲(水上)、体系以及由曲流河为主的冲击平原体系。其中,在滨海弱障壁泻湖潮坪和浅水三角洲(水上)成煤期成煤环境较好,利于成煤。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环境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古东部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环境存在争议。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详实的野外观测与室内鉴定,依据古生物、沉积构造与岩相、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林西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从钙藻、苔藓虫、海绵等海相生物化石、B/Ga值、碳氧同位素和沉积结构构造等方面,认为林西组主体为海相,存在海陆过渡相。林西组沉积环境可划分为三角洲前缘、滨海、浅海和半深海。生物礁主要为蓝绿藻粘结礁和藻粘结骨架礁,指示滨海—浅海环境。林西组沉积环境主要经历了滨海、半深海、三角洲前缘、浅海和滨海的演变,沉积盆地演化分为抬升—断陷—快速充填—稳定沉陷—稳定充填5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东段早石炭世前黑山期岩相古地理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再三 《地层学杂志》1996,20(3):190-195,T001
本区地处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部,早石炭世前黑山期区内为海湾性质的陆表海域。前黑山中期,秦岭海水第一次侵入本区,形成海湾并逐步扩大、超覆,形成了以障壁海岸环境为主的由碎屑岩、页岩以及灰岩组成的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岩系。相区由三角洲平原相和滨海平原相组成。前黑山组中段含有石膏层,在中国的早石炭世沉积中很具特色。基底断裂活动造成了本区沉积基底块断式差异沉降作用,因此,本区各地段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均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6.
新疆富蕴县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沉积相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绪勇  王宇  卫巍  徐备 《岩石学报》2009,25(3):682-688
新疆富蕴县以南下石炭统维宪阶南明水组的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相、滨海相、海岸平原相,其中扇三角洲相又分为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滨海相主要为临滨亚相。古流向集中于320°~340°,表明物源来自研究区东南方向,推测早古生代塔尔巴哈台褶皱带东段是研究区南明水组的蚀源区。准噶尔东北部早石炭世维宪期古构造格局可能包括准噶尔古陆东北缘由早古生代褶皱带构成的剥蚀区(隆升区)和该剥蚀区西北以南明水组为代表的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煤层分布规律、沉积相及古地理、聚煤环境类型及时空分布,认为主要的聚煤沉积体系为障壁海岸、潮控三角洲及河流(三角洲平原),其中陆相泥炭沼泽及海相泥炭坪是主要的成煤环境。障壁海岸聚煤模式、潮控三角洲成煤模式、河流(或三角洲平原)成煤模式是区内存在的3种主要成煤模式,形成了主要的可采煤层。对煤层形成和保存的根本控制因素是与泥炭沉积相关的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  相似文献   

8.
山西寿阳—阳泉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石炭—二叠系是在海湾背景下发育的一套由滨海平原—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沉积组成的海退层系。主要沉积环境是三角洲平原,其上部为冲积平原包括网状河和辫状河;下部为海湾(或分支间湾)、潮下碳酸盐岩、潮间介壳滩、碎屑岩潮坪及滨海沼泽湿地等。三角洲为河控浅水三角洲。上述沉积环境,随海水退却在时空上具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量的野外剖面观察和盆地内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综合测井资料,从岩石类型、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组主要发育陆棚、海岸、冲积扇和三角洲等沉积相,海岸沉积相包括障壁岛、潟湖和潮坪沉积,三角洲沉积相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山西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和海岸沉积相,其中河流沉积相包括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可划分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而湖泊沉积相以浅湖沉积为主,海岸沉积主要为潟湖沉积。太原期,海相沉积占主导,主要分布于银川-榆林北部一线以南广大地区,并且从东西两侧至中部地区由浅海陆棚沉积和滨浅海过渡为潟湖沉积和潮坪沉积,其间发育障壁岛。盆地西北缘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北部广大地区以三角洲沉积为主,自北向南依次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山西期,海水从盆地东南部退却,整体演变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盆地北部乌达-杭锦旗-鄂尔多斯一线发育冲积扇沉积,向南至靖边一带依次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靖边以南至延安以北地区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向南至同心-庆阳一线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盆地南部彭阳-泾阳地区主要为浅湖沉积,再向南发育物源来自南部的三角洲沉积,在东南部武乡-义马一带为潟湖沉积。  相似文献   

10.
全新世我国华南沿海广泛发育障壁海岸,此环境下发育独特的障壁海岸三角洲沉积.基于对潮汕地区的现代地质考察,并总结前人的研究认识,得出该地区韩江三角洲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海平面变化、障壁-潟湖体系、河流搬运能力;明确了不同时期三角洲演化的特征及砂体的展布规律;然后,结合螺河三角洲和万宁小海的发育特点,划分出障壁海岸三角洲演化的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障壁-潟湖体系形成,潟湖内开始形成三角洲;发展期:潟湖内水体稳定,三角洲前积较快,障壁沙坝向海迁移;改造期:潟湖逐渐消失,沉积物开始在障壁沙坝外侧沉积,三角洲向海推进;最后,建立了潮汕地区早期潟湖内河流作用为主、后期障壁外多种动力共同作用下的障壁海岸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有两种类型,即煤和暗色泥岩(含碳质泥岩),根据对该地层沉积环境的研究,认为成煤的泥炭沼泽主要有两种类,即滨海型和三角洲型;暗色泥岩相应的也有滨海相和三角洲相泥岩两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的野外剖面观察和盆地内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综合测井资料,从岩石类型、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组主要发育陆棚、海岸、冲积扇和三角洲等沉积相,海岸沉积相包括障壁岛、潟湖和潮坪沉积,三角洲沉积相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山西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和海岸沉积相,其中河流沉积相包括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可划分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而湖泊沉积相以浅湖沉积为主,海岸沉积主要为潟湖沉积。太原期,海相沉积占主导,主要分布于银川—榆林北部一线以南广大地区,并且从东西两侧至中部地区由浅海陆棚沉积和滨浅海过渡为潟湖沉积和潮坪沉积,其间发育障壁岛。盆地西北缘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北部广大地区以三角洲沉积为主,自北向南依次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山西期,海水从盆地东南部退却,整体演变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盆地北部乌达—杭锦旗—鄂尔多斯一线发育冲积扇沉积,向南至靖边一带依次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靖边以南至延安以北地区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向南至同心—庆阳一线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盆地南部彭阳—泾阳地区主要为浅湖沉积,再向南发育物源来自南部的三角洲沉积,在东南部武乡—义马一带为潟湖沉积。  相似文献   

13.
关于滩相沉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滩或滩相是碳酸盐沉积中的重要类型,常见的有生物碎屑滩和鲕粒滩。滩一般包容了坝、脊、洲、丘等沉积体。在认识滩时应力求识别出它的具体产出环境(如沿岸沙坝、潮汐三角洲等)和产出状态(形态、大小、展布等)。从列举的现代和古代鲕粒沉积的典型实例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复杂性,如鲕粒滩不仅发育在台地边缘,也发育于海岸地带,鲕 粒沉积不仅产出于沙坝,也产于潮汐三角洲、沙脊、沙席、潮坪、舄湖等。  相似文献   

14.
海岸带是地球表层物质、能量和信息流通交换最活跃区域之一,具有动态变化的盐度、溶解氧等地球化学梯度,其界面过程体现在大气降水-河水-海水-地下水-沉积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在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海岸带面临着气候灾害、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滨海湿地退化、水体富营养化以及重金属、新型污染物等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海岸带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岸带环境问题、海岸带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海岸带海陆交互界面观测新技术新方法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展望了海陆交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测定了大同煤田塔山井田太原组5号煤的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煤岩类型和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煤的煤岩学、煤地球化学及煤相特征,系统地分析了煤层的原始成煤泥炭沼泽环境及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5号煤层有4种煤相类型,即湖沼相、泥炭沼泽相、潮湿森林沼泽相和较干燥森林沼泽相,相应表现为湖泊、障壁岛后潟湖、上三角洲平原和洪泛盆地含煤沉积体系特征。煤层自下而上存在5次比较明显的沉积旋回韵律,与之相随的水介质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海陆、咸水、淡水交替变化,从而形成了一套以陆相为主、海陆交互的成煤泥炭沼泽环境,沉积环境逐渐从海相、海陆过渡相向陆相演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滨海湿地退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北方沿海有入海河口湿地、三角洲湿地、粉砂淤泥质海岸湿地、海湾湿地、砂质海岸湿地、沉积岛屿滩涂湿地和滨海泻湖湿地等类型的滨海湿地约182.33×104hm2。由于受到海岸侵蚀、海面上升、风暴潮、入海河流断流和输沙量减少、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围垦、城市和港口建设、污染、海岸带油气资源开发、在入海河流上中游建设水库拦蓄径流和泥沙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北方的滨海湿地发生了严重的退化。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的退化表现在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方面。其中物理方面表现为自然湿地面积减小、人工湿地面积增大、湿地景观格局破碎化等,化学方面表现为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水体富营养化、潮下带近海湿地赤潮灾害增强、湿地底质和渔获物污染、湿地土壤含盐量变化等,生物方面表现为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自然湿地净初级生产力降低、潮间带滩涂湿地和潮下带近海湿地渔获量减小、自然湿地植被退化演替等。  相似文献   

17.
贺洪均  张德荣  叶青 《云南地质》2009,28(2):119-123
从聚煤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判断,矿床形成于古特提斯海消亡、金沙江板块碰撞结合带西侧的晚三叠世(T3),古地理环境应为滨海海陆交互相。  相似文献   

18.
贵州纳雍地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段三角洲沉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维俊 《现代地质》1990,4(1):23-34,T001
贵州纳雍地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段形成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中段形成于潮汐影响的河控三角州沉积体系;上段形成于坝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每一种沉积体系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个沉积幕,分别包括4个成因单元。每个成因单元代表了该沉积体系在某一阶段内受海平面升降影响而沉积的一套完整的进积至后期废弃沉积。这些沉积由5种沉积相,即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水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间湾(或边缘)以及三角洲废弃相组合构成。两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聚煤作用有着根本的差别:受潮汐影响的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代表了龙潭组最活动的碎屑沉积部分,聚煤差,煤层普遍不可采;坝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相对较稳定,聚煤好,煤层普遍可采。不同环境和相组合中聚煤作用也不同,本区以上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间湾(或边缘)环境聚煤最好。总之该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我国海陆交替相含煤地层中沉积厚度大、聚煤最丰富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19.
Lee  HJ 汪发武 《世界地质》1991,10(1):185-186
覆盖着三分之一地球表面,从赤道一直延伸到高纬度的太平洋,包含着许多易于产生海底滑坡的环境要素。这些要素的破坏导致了滑坡,成为一种将大量沉积物从海滨送到深水区的地质作用,并且对滨海和海岸的发展构成危险。海底滑坡也会造成人身伤亡。通过以下现象的观察可以确定和鉴别太平洋的海底滑坡:(1)海滨线和海岸建筑物破坏;(2)通讯电缆等滨海建筑物遭到破坏;(3)海底地貌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4)在高分辨率的声学剖面上具有特定的海底地貌特征。通过对由以上这些观察所发现的几个滑坡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清楚地弄清楚这些滑坡的分布、规模和地貌特征。对海滨线和海岸建筑物造成直接影响的几个滑坡实例中,发生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加拿大)的Howe Sound的粗粒扇形三角洲中的滑坡属其中之一;另一起发生在不  相似文献   

20.
西藏煤系分布广泛,本文通过对西藏煤系的初步研究,主要从煤系地层、岩石组成以及煤系沉积特点三个方面对马查拉煤系、妥坝煤系、土门煤系、多尼煤系四个主要的西藏煤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马查拉煤系的沉积环境属浅海-海陆交互相沉积,妥坝煤系不仅具有海陆过渡相之滨岸三角洲带-碎屑潮坪-潮坪泻湖相沉积,还具有滨岸碳酸盐潮坪-碳酸盐台地的滨海-浅海清水沉积的特征,土门煤系则是下部以浅海相沉积为主,中部以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上部以陆相沉积为主,多尼煤系则是滨海与海陆过渡相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