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准确检测地下输油、输气、输水管线及光缆、电缆的分布和走向,提出基于OpenGL的地下管线三维成像系统:首先,利用磁异常信号探测系统对地下管线磁异常信号进行采集;其次,将采集到的磁异常信号进行处理并提取有效数据;最后,利用Visual C++和OpenGL平台对油田地下管线探测数据进行可视化成像,并通...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震源区介质的物性特征,利用振幅谱拟合和有限差分三维Q值成像方法处理了伽师地震区临时台网的地震波形资料,获得了该地震区上地壳的S波三维Q值图像。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的Q值图像都存在低Q值带,主要展布方向为EW向、NNE向和NNW向,与研究区的柯坪断裂、羊达曼断裂和麦盖提断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且NNE向的低Q值带与强震群分布和余震分布的条带位置接近,推测低Q值带可能是震源区的几条深部断裂。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的高效管理与维护,以New Map Server与New Map World为基础平台,采用三层体系架构与模块化功能设计,建设基于Web的城市三维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统计与量测、周边检测、爆管分析、缓冲区分析、横断面分析、覆土深度分析、连通分析、流向分析等强大功能,为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的面向机载LIDAR数据的三维平面提取算法存在的基于离散激光点设计导致算法设计困难、仅利用几何特征的一致性导致的在平面平滑过渡区域易产生错误提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值体素连通区域构建下的机载LIDAR三维平面提取方法.该算法基于体素结构设计且综合利用了机载LIDAR数据的几何、激光反射强度信息,将传统的平面...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和三维地理模型是数字城市表现的主要形式。在虚拟技术的支持下,赛博(Cyber)空间代替了传统的抽象地图,用来解释、分析、讨论设计思想以及城市进展的描述性件,以生动的图片展现在用户眼前,照片纹理的三维城市模型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三维电阻率概率成像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阻率概率成像法是利用地表电场的测量值与电场扫描函数进行归一化的相似程度作为概率的成像方法。根据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引入幂函数并推导了电阻率异常发生概率函数。通过数值模型实验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对多个孤立异常体和凹陷模型进行了概率成像。通过对浙江某地实测资料概率成像结果与常规最小二乘法反演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三维电阻率概率成像法能较好地分辨地下地电结构。  相似文献   

8.
导览系统是景区服务的信息载体,其设计会影响到景区信息的传输效率。本文以提高导览系统的可用性和改善用户体验为目的,对移动三维导览系统进行了规范化设计,包含整体技术路线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等;面向移动平台,重点论述了三维导览系统快速渲染和智能服务等关键技术的实现与集成;最后以北海公园为例,展示了系统设计与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是以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诞生为代表,是继GPS技术以来测绘领域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它使测绘数据的获取方法、服务能力与水平、数据处理方法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效率低、信息损失大、专业性难以推广的缺点,能对任何物体进行扫描,快速高效地将现实世界的环境信息转换成易于处理的数据,最大程度的还原了真实社会环境,具有信息量丰富、直观可视、便于使用、扩展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庆数字地震台网目录记录到的2009-01~2018-10重庆地区的地震数据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得到重庆地区的上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研究表明,浅层地壳速度结构与地质构造的分布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石柱地区褶皱基底缺失,断裂两侧速度结构差异较大;华蓥山基底断裂两侧速度结构差别明显,可能与两侧结晶基底的深度和物性有关;巫溪断裂的高速区可能与地幔深处的物质上溢有关。  相似文献   

11.
3维地理信息中3D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当代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3D模型研究的发展状况.主要涉及3D GIS的发展现状、3DGIS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进展和有待研究的3D GIS模型理论与技术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球观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全球为背景的科学探索不断增多,不仅是地球表面信息,地下、水下、空中等地球上各个层次的空间信息都受到极大的关注。地球球体剖分网格可以构建真三维的数据模型,进而实现空天地、地下水下一体化的空间数据组织、管理、表达与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GeoSOT-3D椭球体剖分网格的剖分空间框架、剖分编码与剖分尺度特性等理论体系。建立基于GeoSOT-3D的空间对象的真三维表达模型。利用该真三维模型实现了地球椭球体的地上地下可视化,点线面体等空间实体的可视化。研究表明,GeoSOT-3D椭球体剖分具有椭球剖分框架简单、体系完整、二三维一致等特点,因而在该框架下的真三维数据模型可用于下一代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大数据的组织管理与表达。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三维可视化系统构建流程和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以ArcSDE作为空间数据引擎,利用Oracle 10g建立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海量空间数据库,基于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Skyline TerraDeveloper设计、开发了全球三维模型的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同时集成基础地理数据、区域地质数据、油气勘探空间数据、多尺度遥感影像、勘探数据库,这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油气勘探基础数据管理、三维地形建模以及模型的可视化功能,还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设计、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虚拟现实的三维数据可视化存在专业性强、交互复杂、不够直观等局限问题,以户外三维建筑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测绘的定位定姿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的边缘跟踪技术相结合的增强现实混合跟踪技术,建立了基于增强现实的三维建筑物模型移动可视化系统。在大范围数据采集基础上的三维模型数据增量更新模式中,应用本系统开展外业核查,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GIS重要发展特征之一的3维模型,已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从空间信息表达与传输的角度,阐述了3DGIS中3维模型的可视化机理,包括3维空间数据模型、视觉变量和动态变量等内容;并借助图形实现语言Java 3D,实现了3维模型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此研究对于利用3维模型进行工程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电脑可视化与三维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讨论了电脑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概念,相对于传统图解的进步、发展现状研究难点与热点,软件系统的功能、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油田基础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钻井资料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通过在留楚油田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使油藏研究达到较高的精确性。在建模过程中,将三维建模软件特有的技术手段与基础地质研究相结合,在构造精细落实、地层精细对比等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解决了许多通过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精细地质模型在C20—20井开发措施调整及C29—45井注采关系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三维地质模型是地质体的一种数字化表述,因此,它还在数字化油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的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滤波算法未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所有信息及其所采用的数据结构表达复杂、存在信息损失等缺陷,提出了一种灰度体素结构分割模型下的机载LiDAR 3D滤波算法。算法首先以综合利用机载LiDAR数据的高程及强度信息为目的将点云数据规则化为灰度(体素内激光点的平均强度的离散化表示)体素结构,然后基于各体素间的空间连通性和灰度相似性准则,将灰度体素结构分割并标记为若干个3D连通区域,最后依据地面与其它目标的高差特性提取与其对应的3D连通区域。算法优势在于:基于体素结构设计,为3D滤波算法;综合利用了地面目标的几何及辐射特征,对比传统滤波算法可应用于更复杂的场景;滤波结果为3D地面体素形式,可直接用于创建地面3D模型。实验采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SPRS)提供的不同密度的机载LiDAR基准测试数据测试了邻域尺度参数的敏感性及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并和其他经典滤波算法做对比。定量评价的结果表明,51邻域为最佳空间邻域尺度;点云密度为0.67点/m2的数据集1的滤波平均完整率、正确率及质量分别为0.9611、0.9248及0.8934;点云密度为4点/m2的数据集2的滤波平均完整率、正确率及质量分别为0.8490、0.8531及0.7404;对比其全经典滤波算法本文算法在高密度点云数据滤波时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