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的质子数目排列,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主要体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它说明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差别。当质子数目相同而质量不同或是说中子数目不同时,一般称为同位素。不同数目的质子、电子和中子相结合--质子、电子、中子的矛盾统一体,它反映着原子的结构。因此,根据原子核中的质子、中子组成及其能量分布特征排列成顺序,它可以反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并且反映了原子的形成、发展、转化过程的规律,即说明原子与原子之间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同位素水文学与水资源、水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集Yang 《地球科学》2002,27(5):532-533
同位素水文学 (isotopehydrology)是 2 0世纪 5 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主要利用同位素技术解决水文学中一些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 ,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那些原子 ,可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2种 .前者指目前尚未发现存在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而后者则指具有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存在于自然界的上述 2种同位素称为天然同位素或环境同位素 ,目前在水文学中常用的环境同位素有2 H、3 H、3 He、4He、13 C、14C、18O、3 4 S、3 6Cl等 .不同类型的水 (海水、湖水、河水、地下水 ,…  相似文献   

3.
同位素 ISOTOPE 一词,源出于希腊字 is-和 topos(place),意谓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相同位置而质量不同的原子。换言之,也就是原子序数相同而原子量不等,或者质子数相等而中子数不等的原子。同位素有两种,一种是放射性同位素或称不稳定同位素;另一种是非放射性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稳定同位素有300多种,原子量一般小于40。  相似文献   

4.
应用同位素可以解决许多水文地质问题,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应用氧同位素确定地下水在含水层巾的停留(径流)时问是一个定量的方法一、方法原理1970年Kusakabe等人提出了一个解释O~(18)季节变化的模型,应用这个模型可以计算地下水在含水层中的平均停留(径流)时间.该方法后来由Tron等人进行简化并应用.这个模型首先设含水层是均质的潜水含水层,其中水的体积为V,O~(18)的大量为δ_v;含水层由大气降水补给,入口流量为Q_E,O~(18)含量为δ_p;含水层的出口流量为Q_s,O(18)含量为δ_s.含水层中O~(18)平均含量δ_v的更替,在给定的时刻由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5.
该矿物为一具烧绿石型结构,主要含WO_3、PbO、Fe_2O_3、H_2O~+的复杂氧化物新矿物。发现于河北省蓟县沿河钨矿床中,为氧化带的次生矿物。根据产地命名为蓟县矿(Jixianite)。该矿物的标本存放在国家地质总局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在加拿大、美国、苏联、澳大利亚、法国和比利时等地,对跨越弗拉斯阶—法门阶(简称F-F)界线的14条削面进行了采样,测定了主要元素的氧化物(如SiO_2,Al_2O_3、CaO、MgO、Na_2O、K_2O、CO_2,Fe_2O_3、MnO、TiO_2)、微量元素(如Cu、Pb、ZQ,Co、Ni、As和Sb)及稳定同位素(C,O和S)的含量。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还对采自F-F界线附近的亲铁元素含量高的样品作了铱、铂,锇、金含量分析,而对有些样品作了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中氧的同位素在不断的迁移、分化和富集。这种分化、富集与温度之间有固定关系。比如水和碳酸盐之間的平衡反应 H_2O~(18) CO_3~(16)=  相似文献   

8.
岩石化学     
地质辞典给出的岩石化学的定义是:岩石化学成分的研究,属于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但不包括石油化学(Bates and Jackson,1980)。一般认为,地球化学是研究元素和同位素在地球和天体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及迁移的物理和化学作用。而岩石化学研究的对象则是氧化物,通常是组成岩石的下述11种主要氧化物:SiO_2、TiO_2、Al_2O_3、Fe_2O_3、FeO、MnO、MgO、CaO、Na_2O、K_2O和P_2O_5等。其中,Ti和K作为微量元素,也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9.
位于东昆仑与西秦岭衔接转换部位的青海铜峪沟是鄂拉山成矿带上一处重要的大型铜矿床,矿山增储和外围找矿问题突出,硅质岩可能是重要找矿标志之一。铜峪沟铜矿区硅质岩呈层状、似层状及条带状整合产于中—下三叠统中,由微晶-细晶石英组成,含少量绢云母、黄铜矿及磁黄铁矿等。硅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如Al_2O_3-Ti O_2图解、Fe-Mn-(Cu+Ni+Co)×10三角图解和P_2O_5-Y图解,以及硅氧同位素特征等方面显示出典型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岩石Si/Al比值、U/Th比值及稀土元素特征等表明热水沉积体系遭受了少量陆源物质的影响。此外,硅质岩Al_2O_3/(Al_2O_3+Fe_2O_3)-Fe_2O_3/Ti O_2图解、Ti/V-V/Y图解、(La/Ce)N-Al_2O_3/(Al_2O_3+Fe_2O_3)图解及稀土元素特征等均显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区域上,随着阿尼玛卿洋由南向北俯冲,早—中三叠世铜峪沟一带属弧后盆地环境,盆地内发生喷流沉积作用使大量成矿物质预富集形成矿胚层,此为重要成矿期,而硅质岩作为该过程的重要地质记录,同时指示区域上错扎玛和塔东等地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3.1 质子磁力仪原理3.1.1 核子的旋进原子和分子的磁矩是由原子核的磁矩,电子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三部分合成的。通常电子的磁矩是以玻尔磁子μ_B 为单位,核子磁矩以核磁子μ_N为单位,而μ_N=1/1836.2μ_B可见,与电子的磁矩相比,核子的磁矩是很微弱的。这里所说的磁矩是磁偶极矩的简称,严格地说,粒子或原子核的磁矩是磁量子数最大时磁矩矢量在磁场方向分量的期望值。在质子磁力仪中,使用的工作物质有水、酒精、煤油、苯、庚烷、丙酮等富含氢的液体,在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里,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各自成对地抵消了,如果我们不考虑原子核的磁矩,则这类物质是逆磁性的。另外,组成分子的原子如氧、碳的原子核内,质  相似文献   

11.
问与答     
《水文》1987,(5)
问什么是同位素水文学?包括那些内容? 答同属一种元素(即核电荷数相同)但具有不同质量数的原子称同位素.又称核素。每一种元素包括几种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同位素按其是否发生衰变而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按其来源又可分为环境同位素和人工示踪同位素。环境同位素主要为天然存在和部分来源于人工核试验、核工业生产即普遍存在于环境之  相似文献   

12.
锆英石(ZrSiO_4)为锆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成份为(Zr、Hf)O_2 56—67%、SiO_230—33%。伴生元素有:Fe_2O_3、Al_2O_3、TiO_2、CaO、MgO、MnO、P_2O_5,并含有稀土、铀,钍、铍、锡等。 主元素含量较高,伴生元素含量极微,样品重量提供又少,这些都给锆英石单矿物分析带来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13.
透视石的化学式是Cu_6[Si_6O_(18)]·6H_2O。其晶体结构包括六个水分子的折叠三角环,此环分布在由六个硅氧四面体形成的折叠三角环的层中,Cu~(2 )离子纵向和横向连接三角环。Cu~(2 )离子由四个O~(2-)和二个H_2O构成的畸变八面体所围绕,四个O~(3-)位于平面正方形的四个顶点,H_2O位子沿z轴伸长的八面体的二个顶点上。Cu-O的键长为1.95—1.98,Cu-H_2O的键长为2.50—2.68。据多数文献报  相似文献   

14.
<正>1研究背景及意义核体积效应是由同位素原子核大小、形状的不同而引起基态电子能不同,从而导致同位素分馏的现象。它是重元素稳定同位素体系独有的现象。核体积效应拓展了一些同位素传统认识的局限,是未来涉及第五、六周期的重元素稳定同位素分馏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都发现核体积效应所引起的重元素同位素体系的分馏远远超过了预期(如Hg、Tl等)。  相似文献   

15.
黑云母热光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本文研究的黑云母(少铁黑云母Meroxen),颜色为黑褐色,折射率Ng=1.6112,光轴角(-)2V=4°,色散V>γ.其化学成分(重量%)如下:SiO_2 36.95,Al_2O_3 16.69,Fe_2O_3 1.94,FeO6.37,MgO 20.22,CaO 0.14,Na_2O 0.45,K_2O 9.63,H_2O~+ 3.96,H_2O~- 0.68,TiO_2 2.38,P_2O_5 0.12,MnO O.12,F 0.62,总和为100.27.晶体化学式为:(K_(0.90)Na_(0.06)Ca_(0.01))_(0.97)(Mg_(2.21)Fe_(0.39)~(2+)Fe_(0.11)~(3+)Mn_(0.01)Ti_(0.13)Al_(0.15))_(3.00)(Si_(2.71)Al_(1.29))_(4.00)O_(10)(O_(1.23)OH_(0.62)F_(0.15))_(2.00).从常温到1500℃,每隔100℃,在高温炉内加热一个样品,恒温一小时后取出淬火.对加热后的样品分别作了肉眼及光性鉴定,其中折射率用油浸法,光轴角用弗氏台干涉图法测定.  相似文献   

16.
安徽铜陵矿集区硅质岩成因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铜陵地区二叠系栖霞组到大隆组(P_1q—P_2d)各层位中硅质岩分布广泛。通过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的详细观察和硅质岩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硅质岩是热水活动间歇式、多次活动的结果。硅质岩构成铜陵地区二叠系主要的矿(源)层或矿胚层(Protore)之一。硅质岩具有低 Fe_2O_3/FeO、SiO_2/Al_2O_3、SiO_2/(K_2O+Na_2O)、SiO_2/MgO、MnO_2/TiO_2 值;低 Co高 Ni,Co/Ni<1,U/Th>1;低 ∑REE,负 Ce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等热水沉积物的特征,为热水沉积的结果。氧同位素估算的热水古温度为49~249℃(高温部分有后期岩浆的叠加扰动)。硅质岩是铜陵地区二叠系层控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对于隐伏矿床的寻找和矿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西南部太古宙花岗岩中全岩样的O~(18)/O~(16)比值(σ值,‰)属于加拿大地盾部分的相似太古宙岩石的范围(即5.0到8.9‰)。具有不同Rb-Sr年龄组合和不同的构造位置的片麻岩和侵入的花岗质岩石表现有广泛σ数值组合。虽然现有的氧同位素和其它化学资料不足以作年龄或化学组分紧密对比,最老的片麻岩的氧看来是非麻粒岩相中最年轻的(即σ值约6.6‰)。从杜姆布列杨格(Dumbleyung)区取的一些太古宙酸  相似文献   

18.
自1974年起我们开展了测井解释灰分的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反复实验和计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理论基础 1.天然伽玛曲线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和碳的同位素C~(11)、C~(12)、C~(13)、C~(14)等。它们都不放射伽玛射线,有的只放射β射线,但β射线不是我们的探测对象。因此可以认为纯煤基本上不放射伽玛射线。煤层中的灰成分主要有SiO_2、Al_2O_3、Fe_2O_3、CaO、S_2O_3、MgO等。其中前四种约占90%以上。由放射性同位素表可知,Si、Al、Fe、Ca、O、S、Mg、N等元素基本不存在放射性同位素,或有的只能放射较低的β射线,而不放射伽玛射线,也就是说纯煤及煤  相似文献   

19.
一、稳定同位素在硅质岩研究中的应用目前,稳定同位素在硅质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判别硅质岩的形成环境在一定温度下,硅质岩的氧同位素组成是水介质氧同位素组成的函数(δ~(18)OSiO_2=δ~(18)O_水+A,在一定温度下A为常数),而水介质的氧同位素组成在又是盐度的函数(δ~(18)O_水=BS+C,S代表盐度,B、C是常数)。因此,根据硅质岩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推断形成介质的盐度,进而判别形成环境类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卓资—阳高一带区域变质岩中某些共生矿物的氧同位素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变质作用温度、与磁铁矿、石英平衡的水的δO~(18)值和一些矿物的δO~(18)值变化规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