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全站仪的特点和极座标法放样的过程,利用极座标法放样的点位精度估算原理,对影响全站仪极座标法放放样公路中线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保证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等级公路线路放样及测量等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线路途径丘陵、山地、密布的林地等等复杂的地形,这时传统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因为不通视或频繁的转点、搬站而影响测量工作的精度和进程。而RTK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实时差分的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在施测过程中实时得到三维坐标(平面坐标及高程),且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这就使得在高等级公路放样测量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某大型体育运动场外墙装饰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通过与常规用数学方法计算放样数据相比较,介绍了AutoCAD在计算放样点坐标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工程测量与放样 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所以,每一位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员,都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在线路测设过程中的计算工作量,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基于AutoCAD技术对线路圆曲线和竖曲线放样进行了辅助设计,不仅使线路测设中的计算工作方便、快捷,且得到的数据准确,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线路测设准备工作的时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在线路测设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管线三维建模是构建数字城市的重要内容,目前,管网建模技术主要是基于手工或标准连接件的半手工建模,而三维管网的全自动建模存在建模过程复杂、效率低、模型质量差等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线路径扫略、形体放样及布尔运算的复杂三维管线模型自动生成算法。根据截面形状参数曲线,运用图形变换,沿路径确定内插截面法线实现管线路径扫略三维模型构建;形体放样则是以放样截面间以各自顶点组成三角形为基元的小平面来构造管线表面,采用逼近方式拟合三维管线的整体形状;布尔运算的联合、交、差几何计算实现管网交叉贯通复杂模型的三维建模。通过实例验证,表明了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实现任意复杂管网高质量三维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测绘市场的需求,新型的工程测量技术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野外施工习惯.其中GPS技术就为工程测量提供了诸多的优越条件,促使它在工程测量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下文就将针对GPS技术在工程测量放样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实践表明,在农用地整理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放样、表土剥离、挖方填平、土地翻耕、机械碾压等措施均有可能对土层厚度、土壤的质地、pH值、容重、有机质、氮、磷、钾等造成影响。若能严格按照土地整理规程和规划设计施工,整理后土壤质量会有所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整理中,往往因为缺少群众监督、资金有限等种种原因使表层土壤的肥力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较低,使得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从而造成土地整理后土壤质量得不到提高,甚至有所下降,使土地整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注浆法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洞穴处理中的加固机理及技术指标.黄土地区公路中的洞穴对公路的安全运营常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对于这类洞穴的处理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在大量调查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注浆法用于路基中洞穴的处理,提出了注浆法加固的主要设计参数,通过对施工现场黄土洞穴注浆处理效果分析,认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全站仪对边测量功能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功能,实现工程测量上的横断面图测制、路基边桩放样等作业的新方法,说明对边测量功能在工程测量上应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清活动断裂对公路的影响,总结了宁夏地区9条全新世活动断裂的基本特征和活动性,确定了评价和预测活动断裂对公路工程影响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分级标准。采用优先排序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选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评价模型。以ARCGIS9为平台,建立了宁夏地区活动断裂空间数据库,运用矢量叠加运算实现了宁夏地区活动断裂对公路影响的现状评价,运用栅格叠加运算实现了宁夏地区海原活动断裂带对公路影响的预测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对公路影响大的海原活动断裂面积为12.34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0%;影响较大的为271.28 km2,占总面积的21.4%;影响中等的为400.05 km2,占总面积的31.6%;影响小的为585.04 km2,占总面积的46.0%。  相似文献   

14.
<正>辽宁省铁岭县是国土资源部矿业权核查的四个试点县之一。在铁岭县矿业权实地核查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登记库中缺少一般数据项、矿界漂移和交叉重叠、放样界桩与原界  相似文献   

15.
引黄入晋工程全长 5 38.78km ,跨越经差达到了 1°5 2′ (相当于经向宽度达到 2 0 0多公里 ) ,工程海拔高度 90 0~ 1890m ,其高差达到 990m ,工程比高达到 6 48m。工程的施工测量精度普遍要求较高 ,某些特殊工程 (例如 ,超长隧洞的贯通、大型水工建筑物的放样、地下泵站的施工等 )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更高。因此 ,在引黄入晋工程施工测量中 ,为了满足工程的整体布置和局部放样的高精度之需要 ,选用了标准高斯坐标系、局部高斯坐标系和施工坐标系等 3套测量坐标系 ,介绍了这 3套坐标系的设计 ,并重点对其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公路设计部门提供选线依据,运用瞬变电磁法在山西境内的某两条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设计线路段上进行探测,以查明下覆不良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通过对瞬变电磁法的探测能力进行理论上的讨论,对不同地电断面情况下的异常体电磁响应的定性分析,得出用瞬变电磁法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可行性结论.经过资料处理,查出不良地质构造赋存的位置,解释结果与钻探资料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公路机械管理的必须性,介绍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完善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使公路介些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8.
首次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公路综合选线方法。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公路选线的影响信息;在此基础上,将公路选线问题层次化,并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实现公路选线多因素的综合分析,达到公路综合选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巴公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西北部与巴基斯坦北部的高原公路。根据野外考察与统计分析,选取暴发频率、流域面积、堆
积扇体积、估计一次冲出量、植被覆盖率、沟道坡角及海拔7个主要控制因素,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公路沿线的8条典型冰川
泥石流沟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它们在2010及2011的两年里实际发生冰川泥石流情况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
表明:多因素综合评估法评估的中巴公路沿线典型冰川泥石流沟的危险等级与实际发生情况吻合较好,因而多因素综合评估法在
灾害危险性评估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范围是一个理论范围,在实地很难直接勘界测量。通过测量水源地的水井和取水口位置坐标,套合卫星遥感影像图,提取保护区范围和界标的位置坐标,采用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放样到实地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勘界、立标的工作效率,保证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