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世纪之交,人类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各国的实践证明,信息基础设施是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来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SII)的建成是一个国家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而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II),特别是其中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都是信息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日益广泛的应用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90年代以来,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信息的应用在中国已由研究为主步入了实用化、集成化和网  相似文献   

2.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一个能为全球广大用户提供大量信息及其它信息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雏形Internet已连接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提供诸如新闻广告、电子邮件、远程对话等一系列服务。中国也已经以“金桥工程”为起步开始实施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是网络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与规范化。同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为GIS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促进了多媒体GIS发展,改变了GIS集成方式.拓宽了GIS应用城,并将推动地理科学的信息革命。  相似文献   

3.
面向信息服务的SDI数字地理空间数据框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patialDataInfrastructure,SDI)是各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飞速推进,电子政务、公众信息服务对SD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地理空间数据框架是SDI的核心与基础,是支持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国外技术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尺度地理空间数据框架的模型,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不断改观,但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建设相比,则显得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要求和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市容市貌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创立并实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亦称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显著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数字城市管理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空间数据共享和服务应用的动态网络设施,包含人、数据、政策、标准和技术五个部分。本文以构建智慧中国空间信息支撑为目标,以用户分析调查为基础,基于国际空间数据框架研究理论体系开展了智慧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研究。通过开展用户问卷调查分析和多角度综合评估,分析了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数据和服务等技术层面内容,但相对忽略组织措施和公共政策等非技术内容的现状,提出了下一阶段中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总体建设任务,并从政策、组织、财政、数据、沟通五个方面分解任务,为智慧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和物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GIS和物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它以GIS为基础,进行各种基础设施数据的采集、建库、管理与分析.辅以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lD(射频识别)进行基础设施的精确识别与定位,完成数据的快速采集与更新.该系统可以充分发挥GIS空间数据表达分析能力强和RFID无线识别的优势,显著提高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效率,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道路基础设施管理及地下管网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并逐步付诸实施,这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充分发挥了防洪,发电,供水,美化景观等作用,为国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 (GIS)在中国已有 2 0余年的发展历史 ,在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并已发展成为一门欣欣向荣的产业。随着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种的数字城市、数字区域为名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 ,一方面GIS正成为各级机构办公业务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公众提供着功能越来越强、内容越来越丰富的信息服务 ,并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而另一方面 ,国际上对中国GIS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了解却十分有限 ,我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 ,请外国专家做个学术讲座 ,…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84年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开发区事业蓬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扩大出口、培养人才、改革试点、服务母城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对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起,广西开始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沿海基础设施总体水平逐步提升;按照"港口与工业互动、海陆经济联动"的思路,大力推进临海工业的发展,加快沿海石化、林浆纸、能源、铝加工、钢铁、船舶修造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促进临海重化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丝绸之路”是促进亚欧和亚非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对其沿线重要港口的竞争力研究,可以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综合考虑港口的自然条件、腹地环境、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政府廉洁度,及其在航运网络中的地位差别等因素,运用熵权-层次分析法对沿线51个国家的99个重要港口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 港口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地中海地区港口竞争力普遍较强,亚洲次之,非洲最弱。② 港口的网络地位对竞争力的影响最大,竞争力强的港口多位于重要水域的战略通道,网络地位高,辐射范围广。③ 我国投资的部分沿线港口综合竞争力与成熟港口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具备较大的竞争力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an inventory analysis approach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ANSP) and its spatial convergence at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levels in China from 1999 to 2017. On this basis, spatial factors affecting ANSP were explored by constructing a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intensity of China’s ANSP emission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and an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 with the values being high in the eas...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本文介绍了国家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定义、功能和建设现状,阐述了基准站建设的工作流程和建设要求,并对基准站设备安装、系统组成以及关键配置等系统集成内容进行了描述,总结了国家基准站的建设特点和关键技术,最后对国家基准站的应用效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10年Landsat TM/ETM+数据,HJ-1卫星CCD数据,MODIS17A3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和土壤,气候的地面实测数据,采用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基础的区域差异化生态补偿估算方法,对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达20 627.4亿元,与同年该区域GDP总量 22 096.2亿元大体相当,在南疆三地州,四省藏区和西藏片区3个西部片区,每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GDP总量的2-12倍,这对保障中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生态补偿所需资金每年约为1971.0亿元,平均每县约为2.9亿元.目前,国家给予的生态补偿资金与此相比严重不足,即使是接受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各县市平均每年接受补偿资金也仅为0.94亿元,不到所需金额的1/3.生态补偿资金不足不但给各片区扶贫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风险.因此,生态补偿资金增量的投入可能是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问题关键所在,在此增量补偿资金基础上,集中连片特困区可建立以国家购买生态产品为主,开发性扶贫增长为辅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这可能是彻底解决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GIS基础软件的商业化始自1987年,经历数十年的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但由于市场空间和规模不大、产业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最近的十余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强、企业创新投入的加大、市场需求的增多,我国GIS基础软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总体市场份额近70%,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并跑,三维等新技术应用处在国际前沿。未来,我国GIS基础软件将继续加大投入,坚持自主创新,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两江新区作为中国第一个内陆开放区,在短时间内经历了高强度开发,其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对于国家新区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两江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基本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部分沿交通线向外扩张,并可通过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未来建设用地演变趋势进行模拟。本研究基于两江新区的人口数据、建设用地空间分布、道路数据等基本要素分析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两江新区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与机制并进行多模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 从人口、用地、交通等基本要素的时空变化可以看出,两江新区自2010年6月成立至2015年,区域城镇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② 政策环境、基础设施、要素成本和集聚效应是企业入驻两江新区的4个主要驱动因素;③ 两江新区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累积阻力值呈同心圆和轴带发展形态,建设用地空间演变基本向空间累积阻力值低的方向和地区扩张;④ 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的结果精度在80%以上,能够展示过去5年两江新区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未来该区域空间结构的状况。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内陆开放区的优化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有助于提高重庆市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数字省(区)”是国家信息化的基本单元。其立足于福建省信息化系统工程——“数字福建”的建设实践,以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为对象,针对目前“条块”分隔的电子政务应用、低水平重复的信息化工程和信息服务现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和网络的效益,提出“信息应用基础设施”的理论体系框架,设计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球观测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已经难以适应大数据需求, Open Data Cube (ODC)作为新型的开源的地球观测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适合进行时间序列数据的高性能计算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是亚大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AOGEOSS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但当前ODC对国产卫星影像支持不友好,缺乏自动化管理和数据组织工具,使用ODC进行国产卫星影像数据管理的技术不成熟。因此,本文以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为例,通过开发ODC_GFTool中间件和自定义高分卫星影像产品格式探索ODC框架下国产影像数据自动化管理流程,最后以鄱阳湖为试验区,进行了基于ODC框架的水体提取应用实验,论证了ODC框架下国产卫星数据存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数据处理工具ODC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能够为AOGEOSS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产卫星影像数据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我国以认知教育、行动教育、批判教育为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推行多方合作、终生教育和主体性的原则,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以及构建社会化系统等途径提高我国公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0.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an invaluable asset to a country.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mod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based on scientific findings not only in industry,but also i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Building an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of China and supports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is a key strategic issue related to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achieving realistic goals of a medium-level developed country.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dvances in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over the last 60 year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in drivers of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including national policy,transportation structure,investment efficiency,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alysis shows that China’s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ince 1949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initiated by these drivers,which correspond to four transition modes:policy transition,structural transition,efficiency transition,and technology transition.The transition path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hows that the dominant factors have changed,and the interval for each transition has shortened.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China’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showing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facing a new development transition.Final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ends i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concludes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ll b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to increase the transportation supply and service area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