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海洋测绘市场,各国普遍采用测绘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为保护中国测绘市场和参与世界测绘投标,我国必须也采用测绘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中国是濒海大国,有众多的海洋测绘从业人员,也有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机构,所以在中国尽早建立“IHOA级海道测量师培训中心”不但热在必行,也是非常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第十一届亚太区域测绘会议于1987年1月5日至16日在泰国曼谷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ESCAP)总部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91人,此外还有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国际海道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中国海洋测绘发展研讨会暨首届国际海道测量师论坛召开[本刊讯]5月26~28日,由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海洋测绘发展研讨会暨首届国际海道测量师论坛”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发展海洋测绘事业,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国家测绘局陈俊勇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王家耀院士、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刘新华院长、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王健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专题报告,交通部、国土资源部、中科院、有关院校、科研院所、部队等系统的委员,以及香港海事处、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的代表和首批国际海道测量…  相似文献   

4.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于1988年7年1日至10日在日本京都国际会馆(KICH)召开了第十六届大会,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召开的大会。中国测绘学会作为ISPRS的国家成员代表,派出了以测绘学会理事长王之卓教授为团长的代表团,共35人  相似文献   

5.
1 关于实行全球高程基准面的问题日本代表提出了关于实行全球高程基准面的议题,希望与会代表就此问题交换意见和看法。在1996-1997两年间,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潮汐委员会先后通过1996年第30号通函、1997年第1号通函和1997年第25号通函,向各成员国提出了有关重视全球基准面的问题,当时海道测量尚未使用RTK-GPS三维定位方法。近年来GPS发展迅速,其OTF技术已可应用于海道测量、特别是海岸工程、海上导航等目的,因此全球高程基准面将会成为影响海道测量  相似文献   

6.
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édè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Géomètres简称F.I.G.)是1878年7月在巴黎成立的。一百多年来,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测量组织,并成为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的咨询机构。1926年以来,每隔三、四年召开一次大会,世界各地的测量学者汇聚一堂,交流新的研究成果和作业经验。第十六届大会于1981年8月9日至18日在瑞士蒙特勒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有71个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约2000人。  相似文献   

7.
苏振礼  马兰 《测绘标准化》2003,19(4):7-10,18
介绍了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编制数字海道测量信息传输标准(S-57)4.0版本的基本情况,S-57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新版本研究项目和主要技术目标。S-57标准在数据模型、要素编码和影像数据管理等方面将得到扩充和完善,使其更适用于海洋地理信息的广泛领域而不只是电子海图。  相似文献   

8.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于1988年7月1日至10日在日本京都会馆(KICH)召开第十六届大会。来自全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学者、厂商共两千多人出席了大会。中国测绘学会作为ISPRS的国家成员代表派出了以测绘学会理事长王之卓教授为团长的代表团,共35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台北作为ISPRS的区域成员也派出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正> 一、概况第15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于1984年6月17日至2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约1100多人。中国测绘学会派出以付理事长王之卓教授为首的15人代表团,包括国家测绘局5人,总参测绘局2人,铁道部3人,煤炭部3人,地震局1  相似文献   

10.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 etry and Rem ote Sensing,简称 ISPRS)成立于 1910年 ,最初称为国际摄影测量学会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简称 ISP) ,1980年更改为现名。它是一个以推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应用、合作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 ,主要活动包括 :1鼓励各国或区域建立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2发起并组织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研究 ;3定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大会 ;4通过出版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在全世界范围发布相关的研究成果 ;5鼓励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的科技论文与刊物的交流。ISPRS每 4年举行一次大会 ,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包括主席、秘书长在内的理事会和 7个技术委员会的主席 ,任期 4年。在 ISPRS理事会的指导和协调下 ,各技术委员会主席按照 ISP...  相似文献   

11.
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简称FIG)第十七届大会,于1983年6月19日至28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召开。以中国测绘学会副秘书长刘自健同志为团长的中国测绘学会代表团一行8人出席了这次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共六十多个国家。会议期间,召开了三次常设委员会、两次大会和七十八次各种专业论文讨论会,举办了国家测绘成就展览和新仪器设备展览,开展了各种会外活动。  相似文献   

12.
1992年8月2日至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第十七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中国测绘学会派出了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杨凯教授为团长的八人代表团。我国参加这次大会的注册人员为60余名,分别来自国务院各部委、高等学校,中国科学院及各有关单位,加上中国台北和在海外留学人员,是出席此次会议人数位居第三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一)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于1984年6月17日至29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召开了第15届大会,会议代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100多人。中国测绘学会派出了以王之卓为团长的15人代表团。共向大会提供了18篇学术论文,其中在各种会议上宣读的有7篇。这是自1980年中国测绘学会参加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以来,我国提交和宣读论文最多的一次。这些论文从各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摄影测量和遥感工作的成就,王之卓教授作了“东南亚摄影测量与遥感教育状况的报告”。各国代表很为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3,(3)
国际地图学协会(ICA)第16届学术讨论会暨德国地图学协会(DKC)第42届地图学年会于1993年5月3~9日在德国科隆举行,与会代表多达1300人,规模空前。我国共有9人出席了大会。 5月3日主要是ICA所属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组分别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工作报告和今后两年的工作计划。5月4日上午大会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幕式,科隆市市长到会致欢迎词,国际地图学协会主席和德国地图学协会主席分别致开幕词,接着加拿大测量和制图国际联合会常务秘书、德国摄影测量和遥感协会主席等代表这些组织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最后由英国David Rhind教授作了主题发言,题目是"Mapping for New Millenium”(为新的一千年制作地图)。  相似文献   

15.
《浙江测绘》1984,(2):73-75
美国《Odom》公司研究发展处研制的《ECHOTRAC》携带式回声测深仪是在1982年4月召开的第12届国际海道测量大会上介绍的一种新型测深仪。该仪器与目前大量使用的回声测深仪在基本原理上是相同的,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S-57数据的组织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颁布的国际通用"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提出了S-57标准的关键点和主要特征,建立了符合IHO S-57标准、支持"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S-52)显示的数据库,实现了标准S-57数据的导入、导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海底地貌表示法确定主测深线间隔和测图比例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海道测量规范和国际海道测量组织S-44标准中主测深线间隔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一种基于海底地貌复杂程度的分类方法与海区水深的结合的情况下确定主测深线间隔和测图比例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测绘通报》2001,1(1):47-50
编者按】 第20届国际制图大会(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Conference)将于2001年8月6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测绘21世纪(Mapping the 21st Century)。大会将由国际制图协会(ICA—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注:在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测绘学名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中ICA的中译名为国际地图学协会)、国家测绘局和中国测绘学会联合举办。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杨凯任大会组委会主席。   国际制图大会是国际制图协会组织的国际地图制图学界学术会议, 每两年举行一次。中国于1979年加入ICA后,认真履行ICA成员国的职责,积极参加ICA各项活动。在1997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8届国际制图大会上,我国申办第20届国际制图大会获得成功。在此次大会期间将举办国际地图展、中国古地图展和国际测绘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商贸展览。   国际制图协会成立于1961年,是世界地图制图学界权威性的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国际间地图制图学的发展,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它的任务是推进地图制图学的研究,鼓励和协调这一领域的科研活动,其中包括国际间的协作、技术和文献的交流,促进地图制图学教育的发展、推动地图制图学的科普工作,组织地图制图学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讲座、培训和技术展览会等,并参加其他国际学术组织的有关会议和活动。   地图学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明天的学科,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作为信息的空间载体的地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在地图学和测绘领域的发明成果与应用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9.
一、回声测深仪 一九八二年四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海道测量大会上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回声测深仪,它的记录器可以克服上述种种不足,在仪器的精度、操作的方便以及维修的简单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它的特点为:  相似文献   

20.
S-57数据的组织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颁布的国际通用“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提出了S-57标准的关键点和主要特征,建立了符合IHO S-57标准、支持“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S-52)显示的数据库,实现了标准S-57数据的导入、导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