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科学界定;揭示了其内涵与实质,认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具有"流体"的特征,即,一定状况下,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定的,但其表现形式可是多种多样的;以"承载人口数"作为其综合指标,采用系统优化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并对天津地区现状水资源的承载力状况进行了概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99,自引:4,他引:9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定义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性。在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之后,研究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层次,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作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程纪峰 《地下水》2011,(6):198-199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很多,但是采用最大支撑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规模来描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更形象直观。文中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出发,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给出了简化条件下的简便解法。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文中所给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按现状生活水平和小康型生活水平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4.
针对沁源县人口、资源、环境在内的复杂系统,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四个方面入手,逐一分析,最后提出沁源县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建议。通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掌握沁源县土地资源对于人口增长、经济建设、生态平衡等的支撑程度,着重从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沁源县建立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胡淑杰  邓英尔 《地下水》2021,(2):142-146
以四川省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23.0和MATLAB作为基础计算工具,利用因子分析将原始变量提取成少数几个主要变量,然后采用熵权法对提取后的新变量进行赋权,最终计算水资源承载力.并绘制出四川省承载力程度可视图.从纵向上看降水总量、水资源总量及供水量是对承载力影响最大的三项指标.由于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6.
松权衡  王淑霞  于城 《吉林地质》2001,20(2):47-52,82
本文主要从目前农业发展形势,农业现在的耕作方式,可耕土地的利用状况,粉煤灰在农业上的应用试验及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提出在我省西部地区利用粉煤灰进行土壤改良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经济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是联系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纽带,从生态经济的角度,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在总结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背景下进行综合集成研究. 以黑河流域中游为例,提出了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模型和纳入生态价值模块的途径和方法,从价值量的角度对流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耦合研究,并根据模型的优化分析结果分析了未来20 a黑河流域张掖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区域承载力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由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演化而来的。在总结国内外区域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采用状态空间法作为量度区域承载力的基本方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环勃海地区区域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 ,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区域承载力和承载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保障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维持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保定平原区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区域,其水资源承载能力对于区域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态优先为基本理念,基于不同供水来源与不同用水类型的供给与利用关系,采用定额计算和线性加权目标规划相结合的方法,对保定平原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源评价,并与地方规划相...  相似文献   

10.
海河流域沉降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克刚  王威  于强  易长荣  周俊 《地下水》2008,30(4):12-15
海河流域大部分地区资源性缺水,历史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灾害,尤其是流域东部天津地区的地面沉降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不相协调调的具体表现。在有效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来防治地面沉降的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估。探讨了此前天津地区地下水环境容量指标在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局限性,并提出“土水比”评价指标,构建“土水比”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形势分析,掌握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情况,为监测、监督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依据近10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采用超采系数法、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法,结合地下水资源均衡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数理统计、条件类比、地质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超采形势。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环境容量是水环境容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容量的确定可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地下水污染总量控制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文中重点研究地下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计算方法。首先,对地下水环境容量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在环境容量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地下水环境容量定义,提出了潜力环境容量的概念。针对地下水的特殊性,从含水介质类型、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的地下水化学作用条件等4个方面论述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用于地下水环境容量计算的不同地下水功能区的地下水质目标。从应用层面上,将地下水环境容量分为两种类型:区域地下水环境容量指一个大的行政区或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环境容量,由稀释容量、自净容量和迁移量组成,文中给出了区域地下水环境容量和潜力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特定地下水环境容量则是指给定污染地段对指定区域的环境容量,文中也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山东鲁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北平原目前区内供水水源以黄河客水和地下水为主.最新均衡计算结果为: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37.03×10 8m 3/a,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2.62×10 8m 3/a.据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报告,现状年需水量约74×10 8m 3/a,2010年需水量为93×10 8m 3/a,2030年需水量为109×10 8m 3/a,现状年供需基本平衡,远景供水不足.浅层地下水易采易补,更新能力强,应以合理调控水位为中心,优先开采浅层地下水,充分发挥浅层地下水资源的供水功能,尤其是东阿-齐河-商河-利津沿黄地区更应加强开发浅层水的力度.浅层水为可持续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深层地下水更新能力弱,应严格限制其开发利用.在德州、滨州漏斗中心区,建议实施部分封井,调减开采量.实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优化水资源开发结构,适当增加地表水引用量,实施含水层的恢复工程,遏制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的继续发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地基承载力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大量工程实践的开展,暴露出弹性理论的诸多缺陷。基于弹-塑性理论,对以前学者的地基分类进行改进,推导出地基的临塑承载力、弹-塑性承载力以及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并且为了更好地进行地基土处于非线性变形阶段弹-塑性承载力的计算,提出了弹-塑性承载力利用率的概念;针对以前学者提出的危险度的概念,由于其不能在工程实际工程中很好地推广应用的缺点,给出了具有工程意义的弹-塑性承载力安全度Kep这一参数。结合工程实际说明只要Kep满足要求,地基土可用到非线性变形阶段,由此理论设计地基基础,造价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目前国内外文献对加筋地基承载力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加筋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并基于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最优加筋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对目前加筋地基的破坏模式及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各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性。提出加筋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应基于准确的破坏模式与加筋机理。加筋地基的破坏模式与破坏模式类型定量化判断标准、加筋机理、原型实验等应成为加筋地基承载力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陕西渭北东部岩溶水环境同位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西渭北东部岩溶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地下水系统,碳酸盐岩大面积隐伏与深埋。使用传统手段和方法勘查岩溶地下水和研究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遇到诸多困难,不仅费时,而且耗资大。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研究陕西渭北东部地区岩溶地下水T、D、^180、^14C环境同位素特征,揭示岩溶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岩溶水系统边界性质以及岩溶水与黄河洛河地表水、黄河岩溶泉与洛河岩溶泉之间的补排关系。结果显示环境同位素方法简便有效,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鲁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开发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鲁北平原在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开采地段过于集中在城镇,加上不合理开采等因素,出现了区域性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不断扩大、部分地段地下水资源枯竭和水质咸化问题严重、重点城镇地面沉降加剧及饮用高氯高碘地下水引发的地方病呈上升趋势等诸多水环境问题。笔者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分布规律及演化趋势,从地学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安徽省地质环境特点,选取其中8个地质环境因子建立了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总体较强;仅大别山区、黄山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等矿山集中开采区承载能力较弱,面积占比4.78%。根据安徽省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特征,提出了针对对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开展地质环境保护和针对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修复的建议,为国土空间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由于地下水持续超采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活动强度超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并缺乏及时有效的预警。为了构建更符合河北省实际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解决以往预警方法需要设置固定的水位、水量预警区间值,水位的区域差异导致的宏观性评价困难、工作量巨大且无法动态修正的问题,从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采用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评判法,建立承载本底、承载状态2个层面的承载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主,水位变化幅度加以修正的“双控联动”预警方法,实现两指标的动态联动且无需设置固定的水位、水量区间。研究表明河北省地下水资源承载本底整体较好,但由于开发利用程度高,承载状态多处于超载状态,承载能力太行山中南部高于北部及燕山山区、坝上地区,山前冲洪积平原优于中部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受咸水分布、工农业生产取水量大等因素影响,地下水红色及橙色预警区域主要分布于河北平原中部冲湖积平原的沧州、衡水地区、太行山山前平原邯邢交界区域及城市市区周边。评价及预警结果与河北省实际情况吻合。该评价方法具有区域适用性强、可操作性好、数据易获取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长春市齐家后备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成分较为单一,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阳离子以钙离子为主,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型为主,水中铁、锰离子超过0.3 mg/L。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国家标准,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是地下水质量优劣参半,主要影响成分是铁、锰离子,如果除去铁、锰离子,水质可达到良好级别,所以在利用此水源地时要对铁、锰离子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