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水中磷的测定经历了从“磷钼黄法”到“磷钼兰法”的过程。磷钼黄法由于灵敏度太低已被淘汰。1961年国家科委海洋组编印了《海洋调查暂行规范》,制定了以SnCl_2为还原剂的磷钼兰目视比色法测定海水中的磷。由于该法有显著的盐效应,这对海水分析来 相似文献
2.
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北侧,南起北纬1°,北到北纬8°附近的普吉岛,西起东经95°的韦岛,东到东经104°,附近有著名的海港新加坡。它介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东频南海,西连安达曼海,东南——西北走向,长约600海里,是联结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勾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道,每年约有5万余艘船只通过海峡。为了解该海峡的水文气象情况,本文利用海上1958-1972年间的船的气象报,并参阅了其他有关资料,对海峡的风、浪、涌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掌握了该海峡的水文气象要素。其变化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82—1983年期间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指出埃尔-尼诺现象对浙北近海某些水文气象要素(如副高、台风、径流和海表面盐度等)的影响,得出与作者以往研究相吻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江苏近岸海域水文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2007年在江苏近岸海域进行水文气象要素(气温、湿度、风速风向、波浪、透明度、水色和海水温盐度等)大面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各水文气象要素具有较大的空间分异,四季变化显著。秋季气温明显高于春季,冬季气温较历史数据偏高。整个海域风速较大,风向受季风控制,有效波高与风速之间显著相关。如东附近海域波浪较大,废黄河口波浪较小;春、夏季有效波高较小,而夏、秋季近岸海域波高较小,离岸波高增大。夏季海水透明度最大,平均为2.3m;冬季透明度最小,平均只有0.6m;水色与透明度呈负指数相关。春、秋季水温分布与气温分布基本一致,冬季大致沿等深线分布。射阳河口与长江口为低盐区,辐射沙脊群外缘为高盐区。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些新的调查成果可为江苏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近海航海的水文气象要素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影响航海活动的我国沿海水文气象要素风、浪、能见度、台风的时空分布及以这些要素为指标所作的近海航海气候区划。得到了我国沿海不同海区航海条件的特征和近海各个航海气候区航海条件的差异及对其的评价,这些结果对近海航海活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以2010年11月-2011年3月磨刀门水道挂定角、联石湾、竹排沙、平岗和竹银5个测站的盐度、马口水文站流量、三灶站潮位和竹银站的主流向风速为基本数据,应用偏相干谱估计方法分析了各测站盐度变化对潮汐、流量和风的频率响应。经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马口站入海径流存在准1日、半日、1/4日和1/3日等显著的潮致振荡周期;2)各测站盐度变化与潮汐主要振荡周期并不一致,沿磨刀门水道向上游,潮汐对盐度变化的影响递减,竹银站盐度可作为潮汐直接作用下咸潮上溯的平均上限位置;3)消除潮汐和径流的影响后风对盐度变化的作用明显加强;4)各测站盐度变化对潮汐、流量与风的响应过程存在时间超前或滞后但无特定规律,说明磨刀门水道盐度变化过程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调查测量中水文气象数据传输实时性不强的现状,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无线信道单元,根据水文气象调查设备现状和调查模式,分别在指挥中心和测量终端搭建硬件平台,并研制专用测控软件,设计研制了海洋水文气象数据实时传输监控系统,实现了实时水文气象数据传输及指令交互,达到了提高调查测量数据的质量和调查测量作业效率的目的,为构建突击性强、反应迅速的海洋环境保障作业及实现高效率应急机动测量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该系统的应用对水文气象调查数据的实时高效传输及实时调整调查测量计划任务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以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进一步研究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说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在推动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存在一重门槛,随着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越过一重门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大。根据研究结论,未来应加速推进涉海产业转型,鼓励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结合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不同产业制定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根据浙江北部近岸20多年水文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与该地区几项水文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五点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厄尔-尼诺现象与浙江渔业生产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为提高海洋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以及实现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门槛效应机制分析和检验,从非线性效应角度分析海洋资源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资源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海洋资源的扩张消费具有一定的经济代价,在不同的门槛区间,海洋资源要素消费的经济代价程度不一;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海洋领域、提高海洋科技水平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都将显著降低海洋资源消耗的经济代价;亟须通过政企合作、培育优势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以及促进海洋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等方式,突破海洋资源约束"瓶颈",提高海洋资源要素的投入报酬率,加快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
海洋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而我国的海洋科学又比较落后,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世界上各先进国家的科学研究机构或科学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彼此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同时却又能通力协作,从而促进了科学研究较为迅速的发展。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问题。 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诚然是发展我国科学的一条捷径,然而必须对必要的基础知识有充分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文气象要素因子的变化趋势预测南海区赤潮的发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有关文献指出:“赤潮发生起因因种而异……,但大体上气候气象条件诸如温度、风力、风向,季风转换、气-压等;海况、潮汐、流等以及海水的理化特征,如盐度、营养元素等,这些皆会成为某种赤潮爆发的因子或诱导因素”。根据赤潮监控区监测资料分析: 在南海赤潮多发区,海水富营养化条件已经具备,因此气象、水文要素条件就成为赤潮爆发的重要启动因子,而大气环流的维持与变化决定了气象、水文要素因子的稳定与变化,然而根据赤潮生物培养试验,从初期繁殖到后期的爆发性繁殖,直至达到赤潮生物密度,这一过程一般都需要4-5d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近10a的赤潮发生个例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其生成前期的大气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要素,分析出赤潮生成前期的环流模式和筛选出诱发赤潮爆发的重要因子,并以此来作为预报赤潮生成的方法。依照此方法对2003年的赤潮进行预报,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珠江河口磨刀门水道的三灶站、大横琴站、灯笼山站、竹银站2010年全年的逐时潮位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磨刀门河口区亚潮变化的周期特征。采用小波相干方法,分析亚潮与气压、风速、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磨刀门河口亚潮主要存在5~6 d、14 d、21 d周期性波动。(2)亚潮5~6 d的周期波动的能量来源于气象要素及入海径流;亚潮14 d左右的周期波动的能量来源于天文大小潮、气象要素及入海径流的叠加效应;磨刀门水道下游站点亚潮21 d的周期性波动受到气象要素及入海径流的联合作用,而上游站点亚潮21 d的周期性波动主要受到入海径流因素的影响。(3)在不同季节,亚潮对气象要素的响应情况会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海洋湖沼通报》2017,(5)
本研究利用ENVISAT卫星搭载的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ASAR)的波模式数据,结合AVHRRSST海表面温度数据,以及NCDC-SEAWINDS海表面风速数据,查找包含温度锋面的ASAR图像,建立标准化的后向散射截面(σ_c)、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风速(SSW)时空匹配的数据集,对各要素进行统计,得出SST、SSW对σ_c影响的定性分析。结果显示,约有60%的锋面样本SST高的一侧σ_c值高,约有70%的锋面样本SSW高的一侧后σ_c高。本研究对锋面两侧温度、风速强弱关系均符合理想状态(SST)高的一侧σ_c值高,SSW高的一侧后σ_c高)的锋面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在锋面两侧海洋要素差异对锋面SAR图像的影响方面,发现海表面温度差(ΔSST)、海表面风速差(ΔSSW)高的锋面,两侧表现出高的后向散射截面差(Δσ_c)。在锋面处海洋要素平均水平对SAR图像的影响方面,平均海表面温度(SST)高的锋面,两侧表现出高的,相反,平均风速(SSW)高的锋面,两侧表现出低的Δσ_c。将统计样本的Δσ_c以及锋面两侧风速代入后向散射截面的幂指函数,计算出每个锋面样本的风速系数(B),对B和我们假设的海洋要素系数(B′)进行多项式拟合后发现,B与锋面的B′有较好的相关性,由此可以推断理想状态下SST通过SST和ΔSST产生的风影响后向散射截面,样本统计与公式推导的结论一致。上述研究结果为SAR的海洋锋要素反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