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元数据在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胜  陈联 《东北测绘》2002,25(2):36-38
地理信息数据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不可缺少的资料,面对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数据,如何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有效地管理,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数据的作用,是资料管理部门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从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元数据的角度,提出一种有效管理数据的方法,并对实际工作中实施的效果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前,基层测绘单位主要以离线硬盘存储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硬盘中数据不仅相互独立,而且经过日积月累形成了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导致资料管理人员难以快速地从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中提取目标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散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的方法,以解决从离线硬盘中快速提取目标数据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对于测绘事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现有测绘成果数据在生活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推动测绘成果数据共享的实现.因此,针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单位设施、软件和硬件环境,本文以现有海量成果资料数据为依据,建设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数据分发服务云平台,开发针对测绘成果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最新测绘成果、测绘相关资料内容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更好地整合成果数据,以应用于科学管理决策,并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高效的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数据加工生产行业在项目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先进的生产力与不先进的管理方式相矛盾的问题.如何解决人力资源与生产项目的高效结合,使劳动力分配效能在项目管理中实现最大化,是一个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生产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介绍系统的设计思想、技术路线、系统功能以及数据库的设计.随着本系统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一定能为地理信息数据加工生产行业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开拓新的模式,并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测绘地理信息的广泛应用,涉密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也愈加严峻.作为省级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接收、管理、统计分析以及分发服务工作的主要负责单位,保护涉密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逐渐成为各地测绘成果保管单位面临的难点问题.本文针对省级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工作实际,阐述了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存、管、用的解决方案.从分析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存储、管理和使用需求出发,围绕数据长期存放、备份能力、数据一致性、数据索引等提出了基于对象存储的分布式架构解决方案.该架构的容量和性能线性扩展,升级替换机制先进,上线后避免了业务中断隐患,经过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分布式对象存储可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统...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颁布了《湖北省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绘管理规定》,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避免重复测绘,推进数据共享。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绘管理方面的规章,将建立政府部门和社会应用层面的数据共享机制,对已完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各有关使用单位不得自行利用基础测绘资料生成地理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8.
由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江苏省档案局合作设计的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异地备份项目正式启动。在江苏省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内,将建设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徐州数据备份中心,采用安全、智能、高效、易于管理的存储设备、存储介质、备份模式和传输手段,实现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理信息数据种类的不断增加,数据的孤立存储、管理、生产、更新的弊端也日益突显;统一管理、联动更新将极大节约数据生产成本,提高数据生产更新效率。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库融合的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体系,是对多源数据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则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步更新的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新思路、新方法,是测绘数据管理和生产方式的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地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手段也越来越多,造成数据存储格式各式各样,再加上极地地理信息数据本身的特性使得管理面临诸多困难,基于ArcEngine和SDE的极地地理信息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1.
Dynamic chaining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s (geo-services) is gaining popularity as a new paradigm for evolving flexible geo-information systems and for providing on-demand access to geo-information. In dynamic chaining, disparate geo-services are discovered and composed at run time to yield more elaborate functionality and create value-added geo-information. Common approaches to service chaining discover and compose disparate geo-services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capability of individual geo-services. The primary concern of common approaches is thus the emergent behavior of the resulting composite geo-service. However, as geo-services become mundane and take on a greater and more strategic role in mission critical processes, deliverabl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becomes an important concern. QoS concerns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ervice that determine its utility in an application context. To address pertinent QoS requirements, a new approach to service chaining becomes necessar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QoS-aware chaining approach in which geo-services are discovered, composed and executed considering both functional and QoS requirements. We prescribe a QoS management framework that define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concepts and mechanisms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evolve an effective distributed computing platform for QoS-aware chaining of geo-services – the so-called geo-service infrastructure. The paper also defines an extensible QoS model for services delivered by dynamic compositions of geo-services. The process of orthophoto generation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escribed framework to service-orien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全面梳理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4个重要组成部分,剖析了智慧城市的关键支撑技术。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离不开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必须大力发展天空地一体化的地理信息实时获取技术、海量多源地理信息数据智能化处理与管理技术、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智慧服务技术,同时应解决好相应的技术难题,以更好地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球领先的三维空间地理信息可视化软件(Skyline软件)、建模工具(3Ds Max)以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10g),提出一个大型厂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论述了系统的建设概况、生产流程、数据的组织与发布机制以及系统的功能,实现了厂区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从而促进了厂区管理与决策的质量、效率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Geo-information solutions can achieve a higher level of quality if they are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a user-centred design that requires definition of the user requirements in the first step of solution construction. We treat a geo-information solution as a system designed to support human-based activities in a specific context through which solutions to contextual problems can be achieved via geographic knowledge. Geographic knowledge is a result of geo-data exploration,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with a given geo-information system. Tak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information systems into account, exist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may be applied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eo-information solutions. Based on these considerations, here we present a generic framework that can aid geo-information experts, geo-informaticians and cartographer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ore efficient, effective and satisfactory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GeoGlob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管理覆盖全球多尺度PB级海量地理信息,构建三维虚拟地球,并进行高效传输与实时可视化以及与专业GIS的集成是我国空间信息技术面临的巨大挑战。对此,本文重点介绍了网络三维虚拟地球中多源、多尺度、多时相海量地理信息管理、网络传输、共享集成与可视化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开放式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GeoGlobe, 并成功应用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中。  相似文献   

16.
加强应急管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应急管理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已成为目前国内省级应急平台建设的主要模式。本研究建立了应急联动一张图和地理信息应急服务总线,对省级应急资源多源、异构、动态、多时相信息整合技术难题进行探索,实现了地理信息服务与全市各级应急系统的业务融合。目前,研究成果已融入重庆市应急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多个部门的应急业务系统中得到有效的集成应用,为形成全市应急资源全方面共享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安全策略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空间数据生产到应用整个流程保密管理规定,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在存储、分发、传输、表现以及与其他系统集成应用阶段上的安全策略,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空间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最新基地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集,本文从基地测绘成果管理、分发服务、档案管理和应用服务等角度出发,系统地开展和完善极地测绘地理信息分类方法研究、基地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架构的设计与研建,以实现对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快速查询、检索、统计,及时修改更新、空间分析与资源共享等,避免数据资料流失,实现数据的可持续利用,为科研人员和决策人员提供全面的研究和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地理信息是大部分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基础信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得获取三维地理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数据应用更加广泛。地理信息实时共享是开拓智慧城市应用领域的关键。因此,如何部署数据、计算、软件和软件模块资源,如何建设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对各种应用开发会产生重大影响。各种资源在网络中的部署、信息服务"供给侧"设计、网络业务的高效无缝集成,是对智慧城市设计者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公路景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桂阳路航空遥感图像、地面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Delphi7.0及地理信息系统控件MapX,依据管理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了公路景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实现了公路景观各子系统之间,系统数据库、属性库、指标库、图形库和模型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并且具有组合统计分析、多功能查询、过程可视化、可扩充性强等特点,为进行公路景观评价、预测、规划及优化决策提供了数据源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