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渤中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东部, 主要发育沙三、沙一和东三段烃源岩层, 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前期对渤中凹陷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主要基于岩屑样品, 对岩心样品生物标志物特征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次研究综合利用岩心和岩屑样品, 通过有机碳、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 重点对渤中凹陷古近系东营组三段和沙河街组一段、三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母质来源与沉积环境进行研究, 明确了渤中凹陷三套泥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 并建立了区分3套烃源岩的典型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 以期望为进一步厘清该区域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时空分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进而有利于该区油气的勘探。研究结果表明: 3套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具有显著差异, 沙三段>沙一段>东三段。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 为好-极好烃源岩, 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 处于成熟阶段; 沙一段次之, 为中等-好烃源岩, 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型, 整体处于成熟阶段; 东三段稍差, 为中等烃源岩, 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 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岩心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中姥植比(Pr/Ph)、伽马蜡烷指数(Ga/C30H)、C27-C28-C29规则甾烷含量、4-甲基甾烷指数(4-MS/C29甾烷)等参数表明母质输入和沉积环境是控制3套湖相烃源岩差异的主控因素, 淡水藻源输入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关键, 低等水生生物输入和强还原的保存条件是沙一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关键, 混源输入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是东三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东营组烃源岩在渤中凹陷广泛分布,明确该套烃源岩特征及其形成的古环境对于推动渤中凹陷常规-非常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渤中凹陷西南洼东营组烃源岩样品进行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实验,分析该套烃源岩品质、有机质来源和古沉积环境,并与凹陷内主力烃源岩沙河街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东营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特征差异显著,且与沙一二段烃源岩呈现明显不同。东二下段与东三段有机质丰度高,已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东营组整体有机质类型均以Ⅱ型为主;(2)通过Pr/nC17-Ph/nC18等图版以及干酪根类型判断东营组有机质来源为混合型,与沙一二段的低等藻类输入明显不同;(3)综合Sr/Cu、Mn/Fe等16种元素含量或比值以及Pr/Ph、伽马蜡烷指数分析烃源岩形成时期的古环境,与沙一二段烃源岩干旱气候下强还原咸化湖盆的形成环境所不同,东营组整体形成于温湿气候下,伴随较强陆源输入,受控于弱氧化淡水环境;纵向上,从东三段-东一段古气候变化不大,水体盐度基本一致,但水深逐渐变浅,水体氧化条件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4)利用Co、La含量定量恢复东营组沉积时的古水深,...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和盆地模拟技术,结合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构造、沉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演化特征等。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存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两套烃源岩,烃源岩具有"北厚南薄"的发育特征,在凹陷中—北部深洼带最为发育,往南厚度变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Ⅰ—Ⅱ1),具有良好的生烃物质基础;烃源岩处于低熟—成熟阶段,成熟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北部洼陷和中部洼陷的深洼区,但研究区沙四段烃源岩具有形成低熟油的基本条件,为研究区油气聚集创造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渤中凹陷古近系发育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和东营组三段(东三段)3套优质烃源岩.利用古生物、微量元素、同位素等资料,分析渤中凹陷古近系湖盆的古气候、湖盆类型、水体性质,探讨古生产力、有机质保存条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结果表明:沙三段和东三段沉积时期,古气候温暖湿润,渤中凹陷为半封闭—开放型的平衡充填...  相似文献   

5.
黄河口凹陷是中国近海典型的富生油凹陷,发育沙三段、沙一段、东二下-东三段3套古近系湖相烃源岩,明确烃源岩发育模式对类似凹陷早期快速评价有重要参考意义。根据地球化学、构造及古气候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烃源岩特征及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构造和古气候两大因素控制了湖相好烃源岩的发育,构造制约了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古气候影响了原始生产力,构造与古气候共同控制了有机质的保存条件,两者最终决定了有机质的丰度和类型。生产力条件是东二下-东三段和沙三段好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沙一段好烃源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强还原保存条件。根据黄河口凹陷3套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总结出深水窄盆模式、浅水广盆模式、深水广盆模式3类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北山盆地群侏罗系是我国西北地区潜在的油气勘探新领域,为深化其石油地质认识,进一步明确资源潜力,优选北山盆地群中勘探程度相对较高的中口子盆地侏罗系为研究对象,以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侏罗系烃源岩基础特征,并基于生物标志化合物资料,探讨了该区侏罗系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中口子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好,主要为中等-好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Ⅱ2型为主,生烃母质主要是陆源高等植物,主要形成于氧气量适中的弱氧化-弱还原古环境,靠近或位于凹陷中心的烃源岩形成环境还原性稍强,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区内黑帐房凹陷烃源岩已经成熟,而南泉凹陷烃源岩主要为低熟。因此建议黑帐房凹陷中心或者临近中心区域,寻找保存条件好的油藏是取得下步油气勘探突破的重点。这些认识可供西北地区侏罗系沉积古环境和资源潜力研究时对比参考。  相似文献   

7.
Albertine盆地是东非裂谷系重要的裂谷盆地, 油气资源丰富, 上中新统-下上新统烃源岩是盆地重要的生烃岩系, 目前研究相对薄弱。综合利用地质学、岩石热解、元素地球化学等资料, 对Albertine盆地上中新统和下上新统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 并分析了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时期的古环境特征。研究表明, 两套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 但有机质丰度和类型存在差异, 下上新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更高, 属于中等-好烃源岩, 干酪根类型主要是Ⅱ1~Ⅱ2型; 上中新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略低, 属于差烃源岩, 干酪根主要是Ⅱ2~Ⅲ型。沉积环境是造成烃源岩差异的重要原因。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时期, 研究区属于还原性较强的淡水湖盆, 水体逐渐加深, 气候越来越温暖, 细菌及微生物繁盛, 有机质类型变好, 同时, 湖泊生产力提高, 沉积速率有所加快, 有机质能够更有效地保存, 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更高。研究结果对于Albertine盆地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乌石凹陷生烃特征不清和不同层系油气成藏差异性问题,通过烃源岩评价、生烃史演化分析、油源精细对比等手段对其烃源岩生烃特征及其差异成藏模式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石凹陷存在流二段上部和下部2套烃源岩,为形成于还原环境的中深湖沉积油页岩和泥页岩,富含无定形有机质和非海相沟鞭藻等藻类,以Ⅰ型和Ⅱ1 型干酪根为主,为好-优质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及生烃演化史分析显示,Ⅰ型干酪根生油能力最高,Ⅱ1 型干酪根具有较高的生油能力,烃源岩存在2期生烃高峰期,第一期生烃高峰为涠洲组沉积末期(约23 Ma),第二期为角尾组沉积末期(约10 Ma),对应2期生烃高峰都伴生明显的生烃增压过程,是造成近洼带流二段普遍发育异常高压的原因.油源精细对比分析表明,中浅层涠洲组、流一段原油来自于流二段上部烃源岩,主要赋存于近洼带;流二段、流三段原油来自于流二段下部烃源岩,主要赋存于远洼带.综合研究认为,乌石凹陷表现为近洼带源外中浅层富集、远洼带源内富集的油气差异成藏规律.研究成果对于该区优化勘探、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利用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和古生物鉴别等方法,分析烃源岩的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烃源岩的成烃环境,建立孔二段湖盆烃源岩发育模式,确定烃源岩与常规油和致密油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厚度为50~450m,暗色泥岩平均TOC质量分数为3.07%,Ro为0.5%~1.1%,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优质烃源岩分布面积大;湖盆性质、古气候、古生产力和保存条件控制烃源岩的发育,孔二段沉积时期湖盆宽/深大,气候温暖湿润,水体为淡水—半咸水,上、下水体交换相对频繁,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湖盆中心;湖盆中心以致密油勘探为主,湖盆边缘以常规油勘探为主.成烃环境的研究及烃源岩发育模式的建立对研究区常规油和致密油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技术,研究大兴安岭北部拉布达林盆地中生代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有机质来源、热演化程度、沉积环境。结果表明:拉布达林盆地中生代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为Ⅰ型和Ⅱ_1型干酪根,以混合来源为主,低等的水生物输入占优势,伴有一定的陆生高等植物输入;Pr/Ph为0.58~0.68,植烷的优势明显,倍半萜烷中8β(H)-升补身烷的丰度高于8β(H)-重排补身烷的,反映烃源岩形成于水体较深的还原环境;伽马蜡烷指数为0.29~0.33,沉积水体为具有一定盐度的微咸水沉积环境;(C_(20)TT+C_(21)TT)/(C_(23)TT+C_(24)TT)、C_(24)TET/C_(26)TT丰度分别为0.67~0.90、0.44~0.54,显示咸水湖相烃源岩的特征;Ts/Tm、C_(29)甾烷ββ/(ββ+αα)、C_(29)甾烷20S/(20S+20R)丰度分别为0.72~0.92、0.43~0.44、0.47~0.49,反映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研究区中生代烃源岩形成于水体较深的微咸水还原条件下的古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整体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以混合来源为主,热演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1.
无单放货频频发生 ,导致对承运人提出的索赔案件不断发生。文章拟从无单放货的表现形式入手 ,分析每一种形式中无单放货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先后历时3年,积累的数据成果能为相应专题地图编制提供数据基础。采用人工综合与计算机自动提取土地利用图斑,多种计算机自动综合相结合缩编基本农田要素,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耕地图斑坡度分级等关键技术,在多种专业制图软件相互配合下,将大比例尺的湖南省土地利用数据、基本农田数据、耕地坡度数据编绘成1∶80万湖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图、湖南省基本农田分布图和湖南省耕地坡度分级图,能宏观、直观展示湖南省土地利用情况、基本农田分布情况和耕地坡度分级情况,更好为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与耕地潜力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AOP和元架构技术给出了一种对象动态自适应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分离关注原理并分两阶段。首先,确保系统需要动态自适应关注点被清晰的分离;然后使各自分离的关注点能够动态自适应。最后,给出了一个原型系统的初级框架。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11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温家宝总理指出:"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5.
先采用统计方法寻找最佳游程长度,再用HAFFMAN编码方法将雷达图象代码与游程长度代码一起偏码输出,提高了雷达图象的压缩率,达到了实时高效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16.
The Chinese “Yangtze” alligator is a rare reptile that has been listed as an “endangered species” by the United Nations, so its preserv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A study of its habitat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ir Landsat image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ncerned to select the best locations for its breeding. The Chinese alligator is a subtropical reptile of freshwater rivers, lakes and ponds. Found only in China, it is now distributed only in the border region betwee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Anhui, Zhejiang and Jiangsu.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by Chinese scientists, and from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Landsat images, we made a special study, review,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lligator’s present habitats (and the modern changes in the natural background of these hatitats) so tha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ncerned with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reptiles may hav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best locations for the breeding and propagation of the alligator. This paper was published in Chinese inOcean. Linn. Sin. 16(1): 35–41, 1985.  相似文献   

17.
The liquid state, especially water,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formidable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The coefficient of viscosity of water is calculated using a simplified model based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water and methods similar to that used by Rice et al. (1961) who studied the non-equilibrium 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simple liquids, such as liquid argon. derived From the Liouville equation. This work's singlet and doublet equations are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ose derived by Rice et al. (1961) and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by the perturbation method. The calculated coefficient of viscosity of wa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using this method agree well with standard values.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湖北省气象局网络安全需求,分析了现有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弱点,利用目前主要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设计了一个整体的网络安全系统,为湖北省气象局网络安全系统的后续建设和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astounding development and gradual improve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s an advancedscience technology, it is used to provide multi-temporal, large scope real-time information for land-use dynamic change,and also is one of the best efficient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earth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image hasits characteristics of ample information and reflecting the objective realities. The paper uses multi-temporal TM images in1986, 1996 and 2000, and relevant statistic data to analyze land-use changes of Dalia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of Chi-na over ten years by means of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wo methods could con-formably reflect the present land-use change. Urbanization is closely correlative to natural facto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recent 20 yea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 Dalian, as a specific coastcity, is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省级行政区边界形状的GI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GIS软件支持,计算了我国32个省的平面轮廓形状的分维、形状指数和紧凑度。结果表明,形状复杂(边缘复杂程度高,破碎度较大)的省(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形状较紧凑的省(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东部省与西部省的形状特征有较大差异。另探讨了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人文特征所致的主要原因,并初步分析了各特征对交通等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