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手段,关系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展开了分析,以期能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数字地图到空间信息网格--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理论思考   总被引:60,自引:13,他引:60  
提出了一种既适合网格计算环境又充分考虑到地球空间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属性的差异性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的空间信息表示新方法———空间信息多级网格。阐述了其体系结构 ,信息表示与数据存取 ,与传统的各种比例GIS空间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转换及应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 ,并对其在国家和省市宏观决策中的应用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文学东  房科  郑小梅 《测绘科学》2011,36(4):176-177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空间信息资源的分散、分布特性越来越明显,为了提高空间信息资源的服务能力,必须实现分布武空间信息数据的变化更新,并及时提供变化监测信息.本文在研究了分布武数据库的变化更新流程以及关联类型、同步算法和冲突处理算法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利用ARCGIS提供的Replication技术,开发了分布式空间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数字省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进入白热化阶段,作为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建设内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组成--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的多样化、灵活性愈加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常用分类方式,从设计原则、数据库结构、目录结构示例等方面提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弹性结构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网格技术在空间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格是科学家针对当今的一些科学难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新概念.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资源包括CPU、存储器、数据库等,通过高速的互联网组成充分共享的资源集成,从而提供一种高性能计算、管理及服务的资源能力.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像今天的Internet一样占据你的生活,而成为继Internet和Web之后正在到来的第三大浪潮.据统计,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空间信息在信息总量中约占80%,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对空间信息资源有巨大的需求.网格技术为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在空间信息科学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规划信息数据库的元数据集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增城市规划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例,结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 IS)元数据标准,设计了空间信息元数据管理的实施方案,实现了空间数据的元数据和相应的O racle数据库的管理。详细论述空间信息元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流程和构架,为规划信息数据库的元数据管理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哈尔滨市为例,探讨如何建立城市级空间数据共享和地理信息服务中心,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中心和空间数据共享与服务两个方面来阐述在进行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时要着力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力求建立完善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为城市级的地理信息行业应用和公众应用提供完整、统一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海事信息服务需要空间数据库的支持,就如何为海事管理及相关应用部门提供海事空间信息服务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多源海道测绘数据库的海事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的技术方案.参照IHO关于构建MSDI的指引,深入探讨多源海道测绘数据库及其对外信息发布模块(SFE)的空间信息服务功能,为海事WebGIS服务设计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社会各界对互联网空间信息的需求日益广泛。通过分析动态异构空间信息特征及来源,建立空间数据自组织规则,采用互联网信息地名识别与内容整合技术、万个级用户协同标绘技术、基于虚拟资源池的动态异构空间信息存储技术、空间数据的自适应显示技术和断点续传的要素级数据更新机制,对海量全球动态异构空间信息实时接入方法进行原型设计。结果表明:海量动态异构空间信息实时接入技术解决了标绘信息的实时传输,实现了多尺度下的标绘数据的实时/准实时显示,确保了海量空间信息资源服务的实时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土地调查省市县三级数据库更新审批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建立的省市县三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探讨了省市级对县(区)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变更的审批机制,以及省市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更新方法。通过对更新审批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日常预变更审批和年度变更相结合的变更模式,实现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变更的及时准确,和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的“月清季累”,同时确保省市县三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从多级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着手,对建设过程中的业务数据空间化方法、数据的存储与组织模式、数据的更新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多级空间信息数据库建设提供理论和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鲜鲜  李久生  赵媛  江岭 《测绘通报》2013,(11):126-129
天地图是我国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有强大的地理空间信息表达能力,且资源丰富、权威。针对中学地理教学弱系统性和强直观性的特征,本文以在线地图、直通省市及专题应用3个模块为切入点,初步探讨天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市地图集》数据库构建为例,探讨了城市综合地图集编制中多来源、多类型数据资源的整合方式,为地图集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时空信息集成框架,有效解决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地理空间信息、图文信息等的综合管理和共享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霍亮  刘桂红 《测绘科学》2010,35(6):87-89,160
栅格数据如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等是重要的空间信息数据源。本文在分析了空间数据库存贮和管理技术基础上,基于对象关系模式的数据库技术,提出了一种支持T级数据、可扩展的、支持海量多分辨率多波段影像集成平台架构体系,并进行了多源海量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多源海量影像数据合理有效管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重庆市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企业、社会都对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发展改革部门将之提升为“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亦将“地理空间数据库”确定为是与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并列的重点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之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的成立,肩负着全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重庆”提供技术支撑的重任。在服务方式上,以往都是以提供纸质或电子地形图为主,这种单一、传统的方式满足了广大工程项目的开展,然而在市各级部门和更多非专业人士的日常工作应用上,地理空间信息的服务还相当匮乏。“数字重庆”建设内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空间信息社会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并行数据库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捷  黎维军 《测绘工程》2010,19(3):43-46
当前空间信息的日益增长和空间问题复杂程度的不断加大,极大影响空间信息服务的效率。在阐述并行计算与GIS结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详细讨论并行空间数据库集群体系结构、数据组织及并行算法等并行空间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最终构建基于并行数据库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原型系统,并通过实验证明并行空间数据库系统在效率和性能上较传统GIS系统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莒县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创建莒县空间数据库、框架建设应用模式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了该县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开展了5个以上的典型应用系统,建立了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平台运行模式管理,更新维护和推广应用的政策机制,为其他数字城市的建设做示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和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经济社会资源的管理也逐渐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经济社会空间一体化管理的数据库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已成为各级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点。本人设计了江苏省经济社会空间数据库及其管理和应用平台,并对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解决方式,为各级政府进行同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江苏省经济社会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为公共决策提供了一个基础经济社会空间信息平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7,24(2):129-129
由张永生教授等主编的《地球空间信息球面离散网格——理论、算法及应用》于2007年4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详细讨论了地球空间信息球面离散网格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为全球海量空间信息的组织、管理和应用设计了新的技术框架。本书可供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对地观测、信息资源开发、空间信息系统集成、资源与环境、国土资源调查、测绘、卫星应用技术、地理影像情报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开发者、管理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或参考用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Web文本中空间信息的语言特征,研究了空间信息的Web获取与匹配等关键问题,进而提出了在GIS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以开放式的数据获取方式增强空间信息查询能力的基本方法与系统架构。通过开放式空间信息查询系统的实例研究,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