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的各个地震观测台网共有500个固定台。这些台站分属于许多个台网:由日本气象厅管理的全国性台网。以及由一些国立大学和其院所管理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台网,包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大多数非JMA台网是在全国预报计划之下建立的,该计划于1965年开始。JMA台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现在包括约190个配备有短周期和中周期的地震仪的台,其他的多大数台网所配备的仪器则是高灵敏度的短周期地震仪,其典型的固有周期为  相似文献   

2.
日本现已开始一个把遍布日本各地的地震观测点看成一个大的台阵并以这个大台阵获得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地核和地幔构造研究的计划。该计划预定作为从1990年开始的文部省科学研究费重点领域“地球中心核计划研究”(代表人为东大地震研究所的行武毅)的一个项目,命名为“日本列岛地震观测网计划”。第1次集会是1990年1月31日在东大地震研究所举行的。迄至目前参加这一计划的有:北海道大学理学部(铃木贞臣)、弘前大学理学部  相似文献   

3.
为监视东京直下型地震,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从1973年开始至1980年4月,先后在东京周围地区陆续建成了三口深井,井下装设了地震仪,倾斜仪和温度计。各井井位、井深、井底环境及仪器灵敏度等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4.
5.
1983年3月18日,日本第274届灾害科学研究会在东京召开。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判定会成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副会长力武常次在会上作了“关于东京直下型地震”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7.
日本神奈川县西部地区的地震观测设施包括小田原在内的神奈川县西部地区,自古以来曾多次遭受严重的地震灾害。石桥(1977)指出该地区自江户时代之后大地震每70年发生一次,并为方便起见,把这些地震命名为“神奈川县西部地震”(石桥,1988)。1987-19...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震动态》2007,(4):29-29
日本文部科学省日前决定,从2007年起利用5年时间强化覆盖东京及周边地区的地震观测网,详细调查这一区域的地下构造,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首都直下型地震。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东京羽田机场超飞与降落的拥挤状况,日本正在进行围海筑地工程建设。最近运输省在其扩大部分的地下周围布设大规模地震观测网的工程已完工,并开始发挥其监视机能。建设该地下观测网的主要目的是,要立体的掌握整个地基在地震发生时是怎样变动和弯曲的,并获得实施该机场的未来计划以及在临海地带等松软地基上建设大规模设施时的抗震数据。另外,也将用于现在的羽田机场直接遭受地震袭击时的恢复工作。运输省为这一新系统的建设投入了近8亿日元资金。作为世界上最尖端的设备,引起了有关防灾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11.
1.全球地震学的国际合作为了能记录和分析在广大的分散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全球地震台网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推进地震和地球内部的研究,许多国家设计并建立了新的地震观测台网。法国最近设计并建立了法国全球地震台网(GEOSCOPE)。西欧国家目前正在制定“ORF-EUS”地震台网计划。中国现已建立了新的地  相似文献   

12.
一、地震观测报告在地震学中的重要地位地震观测报告是一份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地震基础资料。它为广大地震科学工作者提供可靠、准确的地震数据。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地震目录,包括地震5个基本参数(即震中位置、深度、发震时刻、震级);另一部分是震相数据(也叫台站报数),这是计算地震基本参数和研究地球结构的基础数据。我国和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地震数据库都以地震数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部省和科学技术厅合并后收到成效 ,980个观测点的高灵敏度地震仪将实现一元化管理 ,进而建成高密度地震观测网 ,实现数据实时交换。为大幅度提高地震观测精度 ,文部科学省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 (茨城县筑波市 )和各大学 ,以及气象厅已作出决定 ,打破省、厅界限 ,对以前分别收集和分析的高灵敏度地震仪记录数据进行实时交换。各部门借阪神大震灾和省、厅重组之机 ,抛弃本位主义观念 ,建立可以随时监测全国 980个观测点数据的、全球独一无二的高密度地震观测网。预计该网可在 2 0 0 1年度末启动。我们期待着这个地震观测网能在检测以往未…  相似文献   

14.
引言1996年,在许多国立大学(北海道大学、广岛大学、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高知大学、九州大学、鹿儿岛大学和东京大学)、国家地球科学和防灾研究所(NIED)和日本气象厅(JMA)的研究人员的策划下开始了将“日本台阵”系统扩展升级为“日本新台阵”的项目。  相似文献   

15.
应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关西本部的邀请,并在日本地震学会具体安排接待下,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10人从1978年7月11日至8月11日访问了日本。这是中国地震代表团第二次访问日本。第一次访日活动是从东京向西南走,偏重于日本中部。这次则根据日方安排从东京向北走,主要包括东京以及东北地区和北海道的仙台、盛冈、秋田、札幌等县市;先后参观访问了气象厅、国土厅,四个大学:东京大学、东北大学,秋田大学和北海道大学,五个与地震有关的研究部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文部省极地研究所、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国立防灾科技中心和国土地理院,五个地震观测站:青叶山、仁别、北上、有珠山和岩槻深井观测所,五个工厂企业:冲电气、日立、明石、三荣和 Teac;另外,代表团成员还同电信电话公社、日本光学测量株式会社、六樱株式会社、宝工业株式会社、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等五个公司进行了技术座谈,在东京、筑波、仙台、札幌四地作了八人次学术报告,应新闻界要求两次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并发表了一次电视讲话。日本的报纸和电视对代表团活动都作了相应报道,反应较好。近年来,日方曾多次派地震考察团访华,受到我热情接待,因此,日方对我地震代表团的这次访问,同样给予了热情、友好和周到的安排,使访问获得圆满成功。日本朋友表示,“我们最多也只能报答上中国朋友盛情的三分之一。”代表团访日期间,适值中日友好条约谈判当中,中日双方的地震工作者都认为,随着中日友好条约的签订,两国地震科学领域里的联系和交往必然会更加频繁,双方应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代表团回国后向国内地震界作过一系列报告,介绍了访日观感和考察收获,本刊为此已约请代表团成员整理成文,拟陆续发表以响读者。本文作为观感之一,着重介绍了日本地震工作概况,包括体制、东京圈的地震监视预报工作、主要地震机构、工作人员和经费、日本第三次和第四次地震预报计划的进展和内容、以及日本“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等方面;还介绍了对电讯传输地震台网的观测技术、深井观测技术和地形变测量技术等三项重点项目的考察情况;以及参观访问的几点印象,仅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亚美尼亚地震观测的现状,描述了亚美尼亚及其邻国的地震活动性。文章证明亚美尼亚高地的地震活动受控于欧亚和阿拉伯岩石圈板块。文章还介绍了现有的地震台网(包括使用的设备)及其未来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一年大约发生大小地震500万次,人们能感觉到的约5万次,其中1000次能造成轻微的破坏.大地震每年约10次,如发生在人烟稠密地区将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所幸这种地震并不多,比1975年海城和1976年唐山地震破坏力更大的地震,每年全球仅发生约1次.利用地震时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情况,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但一般人们更为关心的则是地震能否预报.预报地震首先要观测研究地震,弄清地震是怎样发生的.一般认为,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下的岩石受到挤压造成断裂错动所引起的,以内因为主,潮汐力等外因只能起触发作用.当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地震波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震台站用灵敏的地震仪把地震波记录下来.一般用3个地震台站所记录的地震波到时,或用一个地震台站所记录的纵波和横波到时,就可算出震中的位置;再根据震波的振幅以及震中到地震台站的距离,便能估算出地震的震级(即地震的大小).地震观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建立固定地震台站、加宽测震仪器的频带和建立流动台站等3个方面.最初人们是把单个的地震台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安静地区,有  相似文献   

18.
林伟  陈杏  叶繁英 《华南地震》2003,23(1):74-81
展望了将高新技术用于地震观测的前景,利用高新技术改善地震监测预报条件,扩大观测范围和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建立新型的三维观测系统,开展“空中、地表、深部”的观测研究;建立动态的数字地球模型,开辟研究地震的新领域,将使准确预报地震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被认为是东南亚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地区之一。这是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构造,也归因于它位于地震活动性集中的环太平洋火山带。菲律宾的地震活动性主要与板块消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的地震活动性主要与该地区的现代地质构造有关。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是: 墨西哥南部从地表到地下250 km 深处, 在这里, 里韦拉板块向北美板块下俯冲, 科科斯板块向北美板块和加勒比板块下俯冲。与该消减带有关的海底构造是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近海的中美洲海沟。太平洋-北美板块边界是引起墨西哥地震活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沿该边界观测到扩张和走滑特征。在墨西哥西北部的下加利福尼亚, 右旋位移导致了活动走滑断层的形成, 这些断层组成了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层系的向南延伸部分。加利福尼亚湾的地震活动发生在由短距离扩张中心所抵消的转换断层上。再往南, 太平洋板块和里韦拉板块被太平洋里韦拉海丘和一条转换断层所隔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研究工作由地震与火山研究室和国家地震局承担。国家地震局的任务包括:管理固定的标准、宽频带台网; 维护便携式宽频带地震仪; 为政府、公众和个人测定地震的位置和震级; 出版《地震通报》; 承担与国际地震中心联络的任务。地震与火山研究室对墨西哥的地震活动性、地质构造和震源等领域进行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包括火山地震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和地球深部构造。该研究室还负责向联邦政府报告有关地震和火山危险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