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文章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方面论述了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从金矿成矿的矿源层、控矿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关系等几方面探讨金矿成矿规律,指出了金矿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
闫和平  ;赵宇  ;李海燕 《西部资源》2014,(1):118-119,123
卯独庆金矿位于内蒙古大青山中段,矿体产于古元古界二道凹群浅变质岩系中,金矿体主要受NW向断裂构造蚀变带控制。金矿化围岩蚀变包括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卯独庆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绿片岩型。本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在金异常区内的断裂构造及断裂构造中的多种蚀变组合(如黄铁绢英岩化)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标志,提出了本区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绝大多数产于太古代、元古代老变质岩中,成矿物质来源于老变质岩,并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中迁移、富集成矿。同时深层区域构造对金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类金矿称为"燕山期层控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4.
何峰  杨丽 《西部资源》2012,(6):116-117,119
从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和矿源层,论述了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金矿的成矿环境、矿床成因、成矿作用,提示了金矿沿断裂带成矿的规律性,指出了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青山二道洼地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二道洼地区绿岩型金矿分别受控于不同地质条件:构造蚀变岩型主要受控于韧性剪切带或断裂带构造,绿岩型金矿主要受二道洼群地层控制。但矿体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或断裂构造的叠加部位控制。  相似文献   

6.
白庙北山金矿位于冀东金矿带,其周边金矿点林立,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本文通过对白庙北山金矿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该矿床的矿床成因、赋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乔旭 《西部资源》2015,(3):120-122
粤西罗定盆地为北东走向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区内断裂构造活动强烈,老地层广泛出露,有丰富的多金属矿产资源。本文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物组合类型和构造运动的分析,将本区金矿床分为4种基本类型,认为区内的金矿源层是一套受变质热液作用的震旦系云开群地层,控制着金矿的物质来源,断裂构造是本区金矿的主要储矿构造。对区内成矿条件进行分类和归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图古日格金矿位于宝音图隆起,该区是金成矿的活化区和富集区。阐述了图古日格金矿地层、构造及岩浆岩地质特征,及各控矿因素对矿体的作用,总结矿化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9.
前古生代变质地层是海南岛金矿重要的矿源层,海西印支期-燕山期酸性侵入岩浆为金矿的形成提供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构造控制着金矿的空间定位和形态,金矿的典型类型有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0.
老羊壕金矿位于内蒙古地轴西段北缘,矿体分布于色尔腾山群下部含铁变质岩层中,其形成与吕梁期斜长花岗岩及沿蚀变带发育的脉岩有关。金矿体主要受三合明东西向断裂带与大桦背——合教——达茂北东向断裂带控制,含金矿蚀变带主要是组成矿区向形构造的两条挤压片理化带、其次由北东及北西向挤压破碎带经蚀变矿化而成。根据老羊壕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属混合岩浆期后热液型,以蚀变矿化为主。老羊壕金异常区内的断裂构造及断裂构造中的多种蚀变组合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标志,为今后同类型区域地质找矿及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化德县明竞营子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白云鄂博裂谷带东段,金矿化受地层控制,为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而华里西晚期的构造一岩浆活动为金元素的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黔西南香巴河金矿为贵州西南部兴仁-安龙金矿带灰家堡金矿田西段一中型金矿床,西与紫木凼、太平洞大型金矿床相邻,东与水银洞超大型金矿接壤。勘查实践表明,该金矿床为一"断裂型"金矿体为主、"层控型"为辅的卡林型金矿床。矿区主干构造为灰家堡背斜,沿背斜核部及两翼200米范围为"层控型"金矿体的就位空间,发育于背斜近核部且平行于背斜的F1断层严格控制了"断裂型"金矿体的产出。矿体形态特征简单,主要为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热液蚀变主要为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金的沉淀与这三种热液蚀变组合密切相关。金矿体主要就位在上二叠统龙潭组第二亚段、第三亚段的不纯碳酸岩及细碎屑岩中,水银洞金矿中含矿性较好的构造蚀变体(SBT)在香巴河金矿床中仅具矿化显示或偶构成金矿化体。分析认为,香巴河金矿床的主要含金构造F1应具有向东继续延展的可能,沿背斜两翼具有一定的找金空间。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床溶洞中金的成矿规律与区内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溶洞中金的富集特征严格受制于脉状矿体,即为构造控矿。热液成矿作用先形成脉状金矿,后期经过构造运动及风化淋滤作用形成溶洞型金矿,因此控矿构造控制着溶洞型矿体的形态和分布规律。本文主要是根据井下探矿工程及地表钻探工程所揭露矿体情况并且结合个人观点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李智  俞波  裴翔  张亮  陈宇 《西部资源》2012,(5):64-68
赤峰—朝阳地区金矿化广泛、金矿床众多,是我国北方的重要金矿化集中区之一,在约2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知金矿点百余处,经勘探并已开发的工业矿床10余个。金蟾山金矿田为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内的重要金矿田之一。构造—岩浆作用相互叠加,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为华北陆块北缘巨型金矿区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金蟾山矿区共有金矿体、金矿化蚀变带、含金矿化蚀变带几十条。其中赋存工业金矿体有十多条;地表采样含金品位达到边界品位且达不到工业品位的金矿化蚀变带有十多条;地表还有含金接近边界品位但达不到边界品位的有若干含金蚀变带。  相似文献   

15.
河台地区某金矿产于粤西重要的剪切带型金矿成矿带中。震旦系C组的深灰色变质岩系是广东肇庆市河台地区某金矿最重要的蕴矿层位,矿体严格受地层中韧性变形变质构造带与重熔(或同熔)花岗岩的联合控制。文章在分析河台地区某金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矿床成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小牛群矿区银金矿是浅成低温热液石英细脉带型银金矿,矿体赋存于南北向含矿裂隙带,并由主干断裂F1.F3及配套构造F4、F5、F6联合控制。在矿体形成后F7、F8、F9断裂的活动对矿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抬升,导致矿体遭受风化剥蚀。本文通过对矿区内构造特征分析,结合地表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模拟了构造演化和矿体剥蚀过程。根据构造控矿规律及蚀变分带特征,对隐伏矿体进行成矿预测,为今后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7.
金坑子金矿研究区位于文县—略阳断裂带与松柏—梨坪断裂交汇处,属新关—阳山燕山期金成矿带,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研究区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第一至第五岩性段,地层总体呈开阔、平缓的舒展型展布,在测区东段沿地层岩性界面发育有规模不等的断裂构造,其中,第三岩性段为金坑子金矿最主要的含矿层位;沿区域性大断裂及其分支断裂形成的通道上移至以泥质、粉砂质千枚岩中,该岩性组合有利于成矿流体的圈闭从而在与成矿构造交切处富集、沉淀形成金矿(化)体。  相似文献   

18.
矿区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西南部,分属大别构造带宿松—肥东印支构造亚带。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沙畈—桐油冲断层(F1)是矿区的主要控矿、容矿断层,其中该断层的下方山—梅子冲—梅冲段为寻找金矿重点区。围岩蚀变多沿断裂构造及构造裂隙发育,其中黄铁矿化、硅化、赤(褐)铁矿为找矿间接标志。区内已发现金矿体2个,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具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构造复杂,异常及矿化蚀变带规模大,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该地区以后同类矿床勘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五道营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型,从该区所处的构造、成矿带位置,地质特征,矿床类型,热液来源,金元素来源,岩浆、区域蚀变含金热液中的金赋集在北东向断层形成金矿,通过工程验证金的成矿位置在海拔600m以上,论述五道营子金矿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四子王旗地区与金成矿作用最为密切的地层因素、岩浆岩因素、构造因素、地球化学因素及金矿找矿标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