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文  周炳中  陈逸  张健  彭补拙 《地理科学》2007,27(4):555-560
土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着眼于广义上的环境,在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的同时,兼顾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环境综合体在规划期的总质量体现在各环境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协调程度。土地总体规划期的环境状态可采用态势度和协调度来综合量度。以江苏南京溧水县为例展开的典型研究,表明二次综合分析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桂林市兴安县休闲旅游和生态旅游城镇特点,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求,依据负空间规划原理,以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从保护和改善规划区域生态环境的角度,在保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条件下,规划兴安县各类用地的规模、数量和布局,探讨在确保规划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各项用地指标的具体方法和安排各项建设用地的基本原则,以促进兴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欧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工具。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借鉴国际尤其是欧盟经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总结我国及 欧盟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内涵、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 标体系和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空间层次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和欧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差异。 最后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界定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 内容、建立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特点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发展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方法、加强多 学科、多部门合作以及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进行的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中,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之前,我国已开展过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长期实  相似文献   

5.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达性是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指标。提出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分析方法以及GIS支持的实现思路,以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为例,分析规划前后农村居民出行的可达性情况,并评价规划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物元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兰霞  李巍  王蕾 《地理研究》2009,28(4):1001-1010
针对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复合物元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对各县级单元进行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空间差异评价。结果表明:①物元分析理论对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具有明显的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出哈尔滨市域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的空间差异明显;②基于复合物元模型进行评价,通过单指标信息可以找出影响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如大多数县级区域存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面临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及湿地生态功能脆弱等土地生态环境风险,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③只有合理制定区域差异化的土地生态环境管制措施,积极引导对土地退化等问题的防治,才能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案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结构调整与布局对环境与生态的可能影响作出的预测性评估。本文从生态保护、土地退化防治、耕地资源保障、建设用地增长的适度性与后效、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风险等5个方面,设计了11个指标用于预测和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生态和土地资源的可能影响程度,并以《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为案例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指标能较好的预估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环境、生态和土地资源的潜在影响,为规避土地利用调整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与生态影响,提供有益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保证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土地质量评价又是规划的基础和使规划达到理想效果的前提。对桂林市土地质量评价的系统、单元、参评因子及分级和权重等探讨,并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手段,其实施必然对环境带来影响。因此,必须对各类土地利用与开发行为之于环境的可能或潜在影响开展科学、有效评价。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方案为基础,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本文首先从总体上梳理了研究区的各方面情况,然后,结合规划内容,识别规划期内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形成"环境影响识别列表",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以此预测各种土地利用、开发行为对乌海市实施规划过程中所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最后,基于数理分析结果,提出预防或减缓乌海市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可能带来或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态保育尺度下铜陵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长春  曹敏政  谢婷婷 《地理研究》2014,33(12):2217-2227
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新阶段的土地利用应该与区域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格局相匹配,科学判别和保护土地空间增长的生态底线,引导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铜陵市为例,从生态环境约束角度出发,利用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对区域用地进行分等定级,设定了不同生态保育尺度和不同发展情景下的用地约束界限。在此基础上对铜陵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多目标情景分析与优化配置研究,从保障生态环境约束并实现效益最优的角度提出铜陵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湛江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其演化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提和基础.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熵权法、综合评价法和协调度分析模型对湛江市1996~2004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湛江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而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则明显降低;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度不高,属于基本协调状态;最后,还提出了加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浩 《西部资源》2014,(2):193-197
在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源头上预防与减缓规划实施后对区域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的环境影响识别,得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生态影响三方面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的标准化、权重的确定等方面做了探讨,并采用加权比较的方法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对区域的综合环境影响有改善作用,并针对《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几点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源头上预防与减缓规划实施后对区域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的环境影响识别,得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生态影响三方面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的标准化、权重的确定等方面做了探讨,并采用加权比较的方法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对区域的综合环境影响有改善作用,并针对《托克托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几点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土地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朝辉 《热带地理》2000,20(1):8-11
社会经济保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关键是保护好农业用地资源。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切实实施规划是保护好土地资源,以保证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然而,近年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存在各种问题和弊端,既影响规划的实施,也下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必须认真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5.
广东土地整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土地整理的研究现状出发,在简述土地整理模式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针对广东省土地整理的实践,探讨了土地整理的运作模式和特点以及土地整理的经验对其它地区的启示与借鉴,并指出:"广东省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是关键.所以,土地整理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不断完善土地整理的内容,将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及土地生产力的提高相结合,促进全省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理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要求,分析贯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理念研究 要点,研究生态理念、生态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的生态规划体系,并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效应不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的退化和不超过土地 资源的生态安全阈值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生态理念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型.明 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内容,设计基于生态理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程序,以期在规划的理念、方法上实现创新,为新的规划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这使开展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成为当务之急,而科学发展观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开展,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足迹模型是目前可持续发展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重要途径。该文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主要存在评价精度较低、研究内容不全、应用方法单一等不足,并从研究尺度、研究精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对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启示等角度,提出需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GIS支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提供的信息和非遥感信息想结合的方法,获得研究区农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和生态环境现状数据资料。从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特点和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角度出发,通过对市域农田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对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分析,显示出农田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与破碎度高是农牧交错地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地区土地整理与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是保证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遴选出15个指标,组成综合分区的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对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利用可划分为皖中区、沿江区、沿淮区、皖北区和皖南区等5个综合区,对区域土地利用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各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向和空间管制措施,为安徽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张杨  刘艳芳  顾渐萍  丁庆 《地理科学》2011,31(10):1280-1285
利用1996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导致武汉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 1996~2006年期间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的态势。② 1996年~2006年武汉市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51 上升至0.468。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平衡,并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③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城市化引起的空间扩张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