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陨石冲击变质效应和压力温度历史研究的新进展。根据对冲击变质主要压标熔长石性质的最新分析结果和陨石冲击脉体矿物组合研究的成果,指出现有陨石冲击变质分类的主要特点和某些不完善之处。本文提出,陨石按照冲击变质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含高密度相类,如熔长石和各种高压矿物;二是合低密度相类,如长石击变玻璃、低压熔融玻璃和低压矿物组合。在含高密度相陨石中,可根据高压相的产出种类特点进一步划分冲击阶段;而在含低密度相陨石中,可根据矿物的冲击熔融程度划分冲击阶段。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52个南极铁陨石的13个元素的浓度,并根据其构造和Ga,Ge,Ni,Ir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类,52个铁陨石由16个IAB,12个IAB,1个IE,3个IIAB,1个IICD,1个IVA及18个未分群的化学群组成。IAB,IICD及IE为非岩浆成因的铁陨石群,它们是由球粒陨石质母体近表面区冲击产生单独的熔体池形成的,IAB,IIAB及IVA显示金属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特征,为岩浆成因的铁陨石。岩浆群铁陨石元素-Ni的斜率一般比非岩浆群高。有意思的是在南极回收的52个铁陨石中,相对于非南极铁陨石IAB和未分群的铁陨石丰度较高(分别为27.8%和47.2%),而IIAB群的丰度较低(5.8%),它们含有以前未采到样品的母体形成区域、质量、冲击碰撞频率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报道了南极格罗夫山新回收的100块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并根据矿物-岩石学特征,划分了它们的化学-岩石类型:6块属于非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H3和L3群各3块);92块属于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包括:H群24块(13块H4,10块H5,1块H6),L群64块(2块L4,44块L5,18块L6),LL群4块(3块LL4,1块LL5);另外两块属于石-铁陨石。6块非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保存了原始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包括:清晰的球粒结构、橄榄石和低钙辉石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以及极不均一的化学组成等。92块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中的橄榄石和低钙辉石显示出均一的化学组成,表明它们达到了一定的热力学平衡。这些普通球粒陨石受到的风化作用以W1和W2为主,所占比例高于90%,表明南极陨石受到的风化作用不强烈。有约40%的陨石样品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作用,并产生冲击脉或者冲击囊,它们是研究高压冲击矿物和冲击作用的理想样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93块南极格罗夫山普通球粒陨石的冲击变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描述了橄榄石、辉石、长石等主要硅酸盐矿物的破裂、消光、熔融以及重结晶现象;在冲击熔脉和熔融囊中观察到了矿物的分解、相变,并确认了林伍德石、镁铁榴石、辉石玻璃和熔长石等多种硅酸盐矿物的高压多形。根据冲击变质特征以及高压矿物的组合对93块南极普通球粒陨石进行了冲击变质程度分类。冲击变质类型的统计结果表明,这批样品中共有23块陨石遭受了强烈的冲击变质作用(S4-S5),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为L群普通球粒陨石(22块),仅有1块H群陨石受到明显的冲击变质,并形成熔脉。H与L群陨石完全不同的冲击变质特征,可能反映了两者小行星母体表面不同的物性。此外,相同化学群陨石中,冲击变质程度的分布与岩石类型相关,平衡型(特别是5-6型)陨石具有最高比例的强烈冲击变质陨石。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报道了南极格罗夫山新回收的100块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并根据矿物-岩石学特征,划分了它们的化学-岩石类型:6块属于非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H3和L3群各3块);92块属于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包括:H群24块(13块H4,10块H5,1块H6),L群64块(2块L4,44块L5,18块L6),LL群4块(3块LL4,1块LL5);另外两块属于石-铁陨石。6块非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保存了原始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包括:清晰的球粒结构、橄榄石和低钙辉石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以及极不均一的化学组成等。92块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中的橄榄石和低钙辉石显示出均一的化学组成,表明它们达到了一定的热力学平衡。这些普通球粒陨石受到的风化作用以W1和W2为主,所占比例高于90%,表明南极陨石受到的风化作用不强烈。有约40%的陨石样品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作用,并产生冲击脉或者冲击囊,它们是研究高压冲击矿物和冲击作用的理想样品。 相似文献
7.
8.
用仪器中子活化测定了从南极回收的GRV98003铁陨石和乌珠穆沁铁陨石Cr,Co,Ni,Cu,Ga,Ge,As,Sb,W,Re,Ir,Pt及Au的浓度。根据化学组成,重新对这两个未分群的铁陨石进行了分类工作,其中将GRV98003铁陨石划分为IAB群,乌珠穆沁铁陨石划分为与IAB群相关的单独铁陨石。GRV98003铁陨石的元素丰度模式、元素对相关性(如NiAu,CoAu,AsAu,WAu,CuAu,SbAu)等与NWA468铁陨石(IAB)相似,但前者具有明显的难熔亲铁元素(Re,Ir)和中等挥发性元素(Ga,Ge)的贫化。此外,本文还对南丹铁陨石(IIICD)和邕宁铁陨石(IA)的化学群重新进行了讨论,提出将前者划分为IAB复合群的主群,而将后者划分为与IAB复合群相关的单独铁陨石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球粒陨石母体的形成过程,可作为早期太阳星云化学演化的指示剂,它们包含原始球粒陨石中残存的前太阳颗粒,可提供太阳系外恒星演化的信息;原始球粒陨矿物-岩石学特征,可揭示早期太阳星云的凝聚和吸积作用过程;原始球粒陨石主要组分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为了解形成不同类型球粒陨石的初始物质和形成环境提供重要的依据;原始球粒陨石中富钙-铝包体和球粒的形成年龄,可作为早期太阳星云演化的时标;原始球粒陨石的氧化-还原作用特征,可推断不同类型球粒陨石母体在太阳星云内距日心距离等,并进一步探讨早期太阳星云的化学演化。 相似文献
10.
寒冻条件上热力作用对岩石破坏的模拟实验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岩石经过预加工处理后,使之处于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强热辐射变化的环境中,以调查寒冷条件中的岩石在强烈热辐射作用下的表现。实验表明,寒冷条件下较强的热源辐射可以产生快速的环境温度变化,并导致相应的岩石内部温度变化,这种变化幅度可以使矿物产生强烈的缩并导致岩石内部结构的破坏。岩石的组构决定着其风化的进程,这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岩石在水饱和与盐饱和的条件下,实验后的超声波传输速率与重量变化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东乌旗中铁陨石为1995年在内蒙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降落型中铁陨石,由金属—硫化物和硅酸盐相紧密混合而成。硅酸盐相由角砾部分(主要为角砾状橄榄石和辉长岩岩屑)和非角砾部分组成。岩相学特征、主量元素成分及REE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角砾状橄榄石、非角砾橄榄石和辉长质硅酸盐(辉长岩岩屑和除橄榄石外的非角砾部分)三者可能分别结晶自不同的岩浆源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Mg含量非常高的角砾状橄榄石可能来自一个分异小行星的橄榄岩质地幔,非角砾橄榄石和辉长质硅酸盐可能和HED陨石具有相同的母体Vesta小行星。冲击碰撞导致两个小行星的物质发生了混合。冲击作用产生的高温(约1200℃—1450℃)使得被撞击小行星表壳玄武质和辉长质岩石发生混合重熔,熔体结晶后形成中铁陨石的辉长质硅酸盐。该温度下非角砾橄榄石和角砾状橄榄石均未发生重熔。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角砾状橄榄石、非角砾橄榄石和辉长质硅酸盐三者之间的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12.
虚拟经济对区域经济学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催生了虚拟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已经从多方面向区域经济渗透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存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网络技术改变了"距离"的固有概念,虚拟经济摆脱了"区位"的严厉束缚,区域经济学原本依赖的空间基础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一些基本原理在新兴的虚拟经济中失去解释力,甚至受到强烈的冲击.基于现实的新情况,积极探讨区域经济的新形态和区域经济学的认识创新. 相似文献
13.
14.
15.
沉积硼酸盐矿床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 ,主要见于南、北美和我国青藏高原的盐湖中、美国和土耳其某些第三纪沉积盆地中 ,以及欧洲某些古代海相盐矿床中。为了研究其形成问题 ,从 70年代开始 ,我们利用青藏高原盐湖卤水和泉水进行了许多模拟实验工作。从 40~ 5 0个样品中获得了大量钠硼酸盐、纳钙硼酸盐、镁硼酸盐和含氯化镁的镁硼酸盐复盐。这对于阐明表生作用条件下硼酸盐矿床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证明 :1)与地热和火山活动有关的水体是硼酸盐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2 )硼酸盐矿床可形成于Na、K、Mg//Cl、SO4 ·H2 O和Na、K//Cl、SO4 、HCO3、CO3·H2 O不同水盐平衡体系的不同富硼水体中 (盐度 :1 2 7~ 41 4% ,B2 O3含量 :0 0 5~ 2 97% ) ;3 )硼酸盐矿床通常形成于稳定平衡条件下 ,而不是介稳平衡条件下 (蒸发过程中 ) ;4)低温条件有利于硼酸盐自水体中析出 ;5 )硼酸盐矿床的形成与水体的化学类型、pH值和硼含量有密切关系 ;6)我们实验中所获的硼酸盐反映了天然硼酸盐矿床形成的原始条件。不仅揭示了大陆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 ,也揭示了古代海相盐矿床硼酸盐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科学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损失,正确看待疫情之下旅游业的"危"与"机"及疫后修复,为稳定旅游行业信心、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有序复工、推动河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依据,基于PSR理论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疫情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疫情带来"流断"压力,消费市场急剧萎缩,旅游产业链暂时停摆,旅游企业损失较重,面临严峻考验;旅游业界积极响应,企业自救、行业互助、政府兜底成为应对疫情的破局之道;疫情压力作用于旅游消费和供给状态,在自组织与他组织耦合作用下实现系统响应优化;"后新冠"时期,旅游发展将回归健康本质,人们出游逐步慢热,旅游业恢复将是一个艰难复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造成极大的冲击。在应对疫情冲击的过程中,中国展现了强大的经济韧性,这为研究中小企业经济韧性重塑提供了契机。结构和能动性是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两种因素,但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结构因素的作用,对于不同经济主体在危机中的能动性则关注较少。通过对东莞市43家中小制造企业的访谈,重点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企业能动主体的响应与行动,运用能动性视角对较短时期内经济韧性的动态演化进行分析,并构建“结构-能动性”的分析框架以揭示影响经济韧性重塑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经济韧性并不是经济主体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其形成过程从冲击发生开始先后经历认知―适应―重塑3个阶段;重塑经济韧性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需要个体能动性和集体能动性得到发挥,也受到产业经济、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等结构因素的影响。基于揭示能动性因素在塑造短期经济韧性关键作用,总结出3个方面的理论启示:注重短期适应与长期变革的转换;强调能动性对结构因素的塑造;关注能动主体与外部联系的耦合。 相似文献
19.
集群产业优势对区域品牌形成的作用机理研究——以温州典型产业集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集群产业优势与区域品牌形成之间的作用机理,在回顾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推导出集群产业优势的构成维度;通过对温州集群品牌的深访研究,获得维度构成和测量指标,印证和修正理论模型,开发量表和设计问卷;并以温州典型产业集群为例,对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集群产业优势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证实集群产业优势的4个维度(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创新优势和营销优势)对区域品牌形成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