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飞机场特殊高边坡填筑施工放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大明 《北京测绘》2011,(1):70-72,62
填筑的高边坡不平行于飞机杨跑道纵轴线,由于有两个坡比,给施工放样样找点带来困难.建立空间平面方程,计算坡顶线的法向线坡比,编程计算施工放样,这种方法的效果是较明显的,工作简单、便捷、高效,放样数据计数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能够获取精确的实景三维模型,通过将工程结构物设计模型或特征点、线匹配至实景三维模型来实现设计结构物的施工测量虚拟放样。本文介绍了虚拟放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领域,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虚拟施工放样方法将大量复杂的野外测量作业转换为室内作业,可实现快速对施工结构物进行施工前的地形核查和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检核,提高结构物检测效率,降低测量人员在桥梁、高边坡等高空检测作业的安全风险,是传统结构物检核测量放样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各类施工放样中比较常见的放样技术是全站仪和RTK,但是单一的全站仪放样方法或RTK放样方法常常因为地形复杂的原因无法快速和精确地达到放样要求。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两类放样技术,结合某施工项目的实例介绍了RTK结合全站仪在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站仪的普及,极坐标法放样变得愈加简单。在放样过程中,利用误差传播定律对坐标放样精度进行分析,保证建筑物放样的精度,结合一定的操作手段及检核方法,使放样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放样大有关联,测量工程与测量仪器也在不断更新,促使施工放样工作越来越简化,精度越来越高。结合某高铁枢纽火车站施工放样项目,详细探讨基于BIM技术的测量机器人智能施工放样的方法。针对异形钢结构钢梁狭窄设站空间受限及钢结构工程施工速度快等问题,阐述了基于测量机器人设站方式及详细的放样方法与步骤,利用移动终端直接在BIM模型上选取放样点,并利用仪器自动追踪功能简化了放样流程。BIM模型与测量机器人的相结合,实现了点位的快速放样,极大的提高了放样效率。  相似文献   

6.
精密工程放样中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希福 《测绘工程》2009,18(4):74-77,80
放样的技术方法及点位调整是精密工程放样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在精密工程放样中的几种测量新技术及点位调整方法,并在分析影响放样精度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提高放样精度、确保放样质量的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民用建筑物主轴线的放样(定位)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几种实用的放样方法,经多次实践,认为这些方法非常有效。建筑物主轴线的放样方法,按放样依据点及现场地形条件,可分类为:依规划红线放样,依道路中线放样,依坐标放样和依原有建筑物放样等。现结合实例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异形建筑物传统施工放样过程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GPS RTK进行异性建筑物施工中的放样工作。以天津市文化中心商业项目为例,利用GPS RTK技术分别对建筑物的主轴线和异形次轴线进行了放样工作,并与全站仪在放样过程和数据精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实现了异型建筑物快速、高效的施工放样。实验结果表明,GPS RTK技术不仅在放样过程中操作简单,节约资金,而且放样精度满足工程要求,相对全站仪来说具有很大优势,有助于提高复杂异形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索夹放样为例,介绍该桥索夹位置计算和测量放样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分析影响悬索桥索夹放样精度的因素,并加以修正或消除,用以提高索夹放样精度。实践证明本桥索夹放样方法简单、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罗永贤 《东北测绘》2012,(10):219-220
在施工测量中,全站仪的功能完善、快捷,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就长距离直线定线放样中有障碍物存在的情况下,实施放样的方法进行探讨:已知直线的两端点,中间放样点未知,如何利用全站仪去定放样点的位置,进行快捷、有效的放样。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工程测量中,全站仪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全站仪在工程放样应用中要求测站点与待放样点必须通视,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点常常是不通视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站仪放样方法,详细论述了放样原理、精度以及可靠性,并依托大唐桂冠合山发电有限公司2×600 MW级机组上大压小工程主厂房桩基A标工程项目,论证了该方法放样结果的内符合与...  相似文献   

12.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始终,其测量的精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速度和工程的质量.从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放样方法的精度、工程特点对放样方法选择的要求等方面,对建筑工程定位放线中如何减小误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施工测量中提高放样精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睿  王劲松 《北京测绘》2013,(2):62-65,50
逐渐趋近法是路基边桩放样的主要方法,但试算次数不确定,为了实现加速收敛,采用了Au-toCAD仿真模拟实地路基边桩放样的过程,对各种情况的收敛速度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各种办法的优劣,并对逐渐趋近法放样路基边桩的步骤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标放样区被围墙遮挡,基准站架设点位于道路中央的情况下,无法使用传统的全站仪放样法和单连续运行参考站-实时动态(CORS-RTK)放样法的问题. 采用了千寻位置服务系统,利用网络CORS-RTK方法进行工程建设中基坑的放样,介绍网络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的原理及优点,对放样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放样精度. 结果表明通过RTK测得37个放样点平面坐标, X 方向中误差在20 mm之内的点占97 %, Y 方向中误差在20 mm之内的点占100 %,比较集中稳定;点位中误差小于20 mm的占95%,在20~40 mm占5%, CORS-RTK方法的测量点位中误差均满足国家《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T73-2010要求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小于70 mm的精度要求.千寻的CORS测量符合工程规范精度要求,对减少工程施工放样的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极坐标放样法在任意点设站测设曲线中线桩的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全站仪和可编程计算器的优点,可一次设站多次放样,该法具有测站选择灵活,测设速度快,放样点位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放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交通、房产、规划、拨地等测量工作中,由于施工控制网误差、放样误差、施工误差等综合影响,导致了放样、施工后地块的实际尺寸和设计数据的差异。文章分析了这些差异即误差的一般规律,讨论了依据设计数据所计算的实际地块面积精度的估算方法,以房产面积的测算和精度估算为例,说明研究结果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郑平元  杨武年 《测绘科学》2011,36(5):203-204
在工程施工放样阶段,一般根据现场附近的已知控制点,将建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然而,由于施工过程的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已知控制点往往找不到.本文提出了基于AutoCAD的图形处理技术,充分利用已有建筑物解析计算出假定控制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假定控制点与设计建筑物的关系进行放样的方法.并且探讨了此方法的放样精度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自动化及人工智能的普及,许多工厂作业线上的工作人员已被机器取代,而这些设备的安装,对点位精度要求非常高。本文通过精密放样测量在设备安装中的应用实例,对精密放样测量的方法及精度的控制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一些运用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邓明镜  冉东  杨忠轩  黄恒  李昌义 《测绘通报》2019,(3):145-147,162
随着各种异形建筑的不断出现,传统施工放样方法及检测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施工要求,因此需要引进新的施工放样及检测技术。本文结合重庆仙桃数据谷金融大楼项目,运用MS60的BIM放样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探究其在异形建筑施工放样及结果检测中的高效性、可靠性。在施工放样过程中,首先通过在BIM模型上选取放样点,利用MS60全站扫描仪自动搜索与追踪,简化施工放样流程;然后运用BIM模型与点云数据相结合的表面偏差分析对施工结果进行高精度分析,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在公路开挖放样中,CASSIO4800计算器的测量放样程序的应用,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圆曲线放样程序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