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拉脊山火山岩系地层,过去笼统称为“南山系”,后又划归震旦系,但都没有化石为依据,青海区测队在1/20万区测补课工作中,在拉脊山中段采到了寒武、奥陶纪地层化石,对拉脊山早古生代地层的存在给予肯定,且进行了相应划分。笔者在参加拉脊山地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以铁、铜、铬为主的区域成矿地质特征的课题工作中,有机会从构造因素、火山作用与古地理沉积环境等对地层又进一步进行工作,采集了化石。现对拉脊山寒武、奥陶纪地层及有关问题的认识提出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东部一多金属矿床的地质、构造及成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万林 《地质论评》1959,19(3):110-120
一、序言这个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山山脉东南丘陵地带中,在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之西北。本矿床于1954年由宋叔和、李铭德等工程师发现,他们确定本区火山岩系性质与白银厂火山岩系相近似的这一事实以后,决定在本区至白银厂间进行地质普查工作。随后前西北  相似文献   

3.
1974年我们对西北甘肃白银厂地区、青海红沟及拉脊山地区和陕西黑木林地区分布的主要火山岩(熔岩)岩石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这些资料包括矿物成分(斜长石牌号经过费氏台或碎屑油浸测定)、化学成分及岩石结构等。综合整理后对富钠火山岩岩石类型有了进一步认识。以上四地区的火山岩都是富含钠质的火山岩,青海拉脊山地区为富钠质的安山——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我国华南广大地区,主要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广泛地出露一套前泥盆紀浅变貭岩系,即所謂“龙山系”。解放前,除张席禔在粤西郁南連滩一带,徐瑞麟在粤中新兴、台山一带,以及李四光等在桂北一带采到一些笔石化石以外,在广大的“龙山系”分布地区內一直沒有找到过任何化石。解放后,随着我国地貭普查勘探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汪迎平  阎永奎  丁保良 《地层学杂志》2001,25(2):111-115,T002
浙东沿海中生代火山岩系十分发育 ,分布极广 ,在大片火山岩系覆盖的永嘉市枫林镇附近出露一套浅变质沉积地层 ,由于缺乏生物化石依据 ,其地层时代长期被定为上侏罗统诸几组 a段 (J3za)或茶湾组 (J3c) ,抑或下白垩统馆头组 (K1 g)等。“九·五”期间 ,笔者在这套浅变质地层中首次发现了极其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微古植物化石中的大多数属种见于我国浙西、赣东北、皖南、鲁东北等地区震旦纪地层中和俄罗斯陆台与西伯利亚陆台上里菲及文德系中。据此 ,这套产微古植物化石地层的时代应该属于震旦纪而不是中生代  相似文献   

6.
1954年冬及1955年夏作者因搜集论文资料,曾先后两次到白银厂矿田及其附近地区工作,为时共约两个月。归校后,写成研究生毕业论文,本文系论文中之部分内容。 一、火山岩特点 自白银厂沿变质岩老山向西北方向之一带断續分布了大量下部古生代的火山岩,根据迄今所得材料,知此种火山岩在白银厂发育最为完善,亦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正> 青海省南部及四川省西北部,沿通天河—金沙江两岸展布有一套浅至中变质碎屑岩及火山岩夹大理岩,厚度可达8193m。1959年科学院南水北调考察队命名为通天河群,由于未采到可靠的化石,时代归属上有早古生代、泥盆纪及石炭二叠纪等不同认识。青海省地质局区调队1970年把该地层归入下二叠统第四岩组,即火山岩夹碎屑岩组,下分三个岩段,即下部火山岩及碎屑岩段、中部碎屑岩段及上部火山岩段,三个岩段之间为整合接触。剖面上未采到化石,依据在四川省石渠县觉悟寺北西相当于下部火山岩及碎屑岩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查干敖包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发现本区出露的宝力高庙组层序齐全、植物化石丰富、划分标志明显,通过路线调查、剖面测量对其进行了重新划分,即据岩性组合、生物面貌等特征划分为4个岩性段,一段为河湖相灰色、灰绿色碎屑岩夹少量中性火山岩,在粉砂岩中采到了大量安格拉植物化石;二段为中偏碱性-酸性砖红色、紫色火山岩夹砂(砾)岩,其中粗面岩获得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97.0±1.2)Ma;三段为灰色、灰紫色安山质火山岩夹碎屑;四段以灰白色流纹质火山岩为特征,夹砂岩、泥灰岩等,在砂岩中采到了大量安格拉植物群化石。据植物化石鉴定结果、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其形成时代确定为晚石炭—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9.
提要:笔者在查干敖包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发现本区出露的宝力高庙组层序齐全、植物化石丰富、划分标志明显,通过路线调查、剖面测量对其进行了重新划分,即据岩性组合、生物面貌等特征划分为4个岩性段,一段为河湖相灰色、灰绿色碎屑岩夹少量中性火山岩,在粉砂岩中采到了大量安格拉植物化石;二段为中偏碱性-酸性砖红色、紫色火山岩夹砂(砾)岩,其中粗面岩获得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97.0±1.2) Ma;三段为灰色、灰紫色安山质火山岩夹碎屑;四段以灰白色流纹质火山岩为特征,夹砂岩、泥灰岩等,在砂岩中采到了大量安格拉植物群化石。据植物化石鉴定结果、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其形成时代确定为晚石炭—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10.
来函照登     
编辑部: 据8月19日《陕西地质报》载安东同志函指出,《西北地质》1984年第2期转载和引用的陕西省地矿局1983年科技进展综述中关于“在陶湾群庙湾组……碳酸盐岩层内采到牙形刺化石”的报道,查无此事。后经询问陕西地矿局情报室有关同志,证实所谓“采到牙形刺化石”系“补采了牙形刺化石样”之误。特此更正,并向读者深表道歉。  相似文献   

11.
<正> 托盘沟地区上三迭统主要分布于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托盘沟一带,是一套受轻微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及陆相碎屑沉积岩组成,有人认为属古生代,也有人认为属中生代。1963年,吉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队在天桥岭东南部马鹿沟黑色板岩中,曾采到Neocalami-tes、Pachypteris?等化石;后来又在复兴村南部一带采到Todites denticulata(Brongn.)Krasser、Taeniopteris cf.richthofeni(Schenk)Sze等化石,认为时代有属晚三迭世至早侏罗世的可能。1966年,第四地质队将该套地层命名托盘沟组,分上、下两段(下段为中性  相似文献   

12.
东准噶尔原塔黑尔巴斯套组下部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归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巴里坤煤矿北原划下泥盆统塔黑尔巴斯套组下部 ,发现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建造。其岩石组合为 :下部中基性火山岩 ,向上是火山碎屑岩夹中基性熔岩 ,再向上碎屑岩增多 ,仅见海百合茎生物化石。它被中志留世色克森巴依超单元侵入 ,上部被上志留—下泥盆统含化石的红柳沟组不整合覆盖。根据东准噶尔构造演化历史 ,在奥陶纪末全面隆升 ,缺失下志留统。该火山岩建造应是奥陶纪的产物。东邻区哈密头道沟 ,周济元等在相当于火山岩建造的上部层位的火山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中发现早奥陶世腕足化石 :Orthambonites sp.,O.rotundiformis,Pragonambonites sp.,新建了恰干布拉克组。经研究对比 ,东准所发现的这套中基性火山岩建造与新建的恰干布拉克组为同时、同一岛弧拉斑玄武岩构造环境的产物。依据岩石地层单位命名优先原则 ,研究区采用“恰干布拉克组”这一组名 ,时代定为早奥陶世  相似文献   

13.
新疆柯坪地区Sinacanthus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三十年代起,前人对柯坪地区志留系已做过大量工作,采集到不少化石.但是,对志留系的划分和对比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一直未能证实中——上志留统的存在,志留系与泥盆系间的界线与接触关系不明等.我们于1985年分别在音干山南、北坡调研,测制剖面时采到了大量化石,找到了中一上志留统在柯坪地区存在及其与扬子中——上志留统可对比的确切证据.  相似文献   

14.
北山地区各时代火山岩组合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北山地区各时代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及分布特征。指出大部层位的火山岩属正常钾钠类型、钙碱性的、中-酸性为主的连续分异组合,钠质的、拉斑系列的基性物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仅在元古界、中奥陶统、上志留统、下二叠统等层位发育,碱性系列较少,区内无碱性岩。在部分地区如白产堂、公婆泉、狼娃山等可出现钾质类型的中酸性岩。火山岩特征反映了北山多次“开”和“合”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5.
甘肃走廊南山朱龙关群的时代及其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肃走廊南山朱龙关群是一套以发育大量基性火山岩为特征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分布于托来山北坡刘口峡山至热水大坂一带以及朱龙关河北侧小柳沟和古浪峡等地。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区内地层的分布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沙龙地区和北过龙至金龙河地区出露的一套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石应划归来龙关群,并运用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测定了该地层中火山岩的成岩时代,首次较确切地给出了这套浅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朱龙关群的时空分布。同时根据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朱龙关群火山岩的成岩大地构造背景为陆内裂谷。  相似文献   

16.
甘肃白银厂矿田的描述性地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厂矿田产在北祁连下古生界优地槽岛弧带中,40年代以来,普遍流行的观点是,白银厂矿田属火山—沉积成因,与黑矿成矿模式可对比。通过详细研究前人取得的大量地质资料并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提出了白银厂矿田次火山热液成因的观点,建立了描述性地质模式,以图在白银地区进行矿床预测和勘察。白银厂矿田的含矿建造主要由细碧—角斑火山岩组成,其中产有发育良好的次火山岩。次火山岩主要由次石英角斑岩组成,其次有次角斑岩和次细碧岩。一定构造背景的块状酸性次火山岩是成矿有利地区,白银厂矿田的5个矿床均产在酸性次火山杂岩中。次火山岩具有多次侵入特点。卫星影象、重磁模式表明,成矿杂岩分布在具放射状线性构造的环形构造中心,具低密度低磁特点。因此,具上述特征的次火山岩分布区应该是今后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北山地区各时代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及分布特征。指出大部层位的火山岩属正常钾钠类型、钙碱性的、中—酸性为主的连续分异组合,钠质的、拉斑系列的基性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仅在元古界、中奥陶统、上志留统、下二叠统等层位发育,碱性系列较少,区内无碱性岩(σ>9.0)。在部分地区如白产堂、公婆泉、狼娃山等可出现钾质类型的中酸性岩。火山岩特征反映了北山多次“开”和“合”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8.
自从在南京龙潭乌桐系顶部泥质页岩中发现了胴甲鱼化石后,乌桐系的地质时代问题引起了古生物学家很大注意,并展开了讨论。去年6月笔者有机会到该地区进行一次采集,在同一層位中不但采到一些植物化石(有的保存很好),而且幸运地获得一塊较完好的胴甲鱼标本。  相似文献   

19.
达拉布特断裂带两侧地层由巨厚浅变质碎屑岩夹少量火山岩组成。因化石稀少,故泥盆、石炭系未能区分开。断裂带北缘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产有铬铁矿床,由于岩体围岩时代不清,影响了对该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形成条件、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为此,1983年我们对达拉布特断裂带两侧地层进行了短期的野外研究工作,并在断裂带两侧的地层中采到了十余处化石(图1,表1)。进一步确定了萨尔托海、达拉布特一带泥盆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青海白石崖铁矿为一中型铁矿床。其成因类型前人认为是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并把它作为都兰地区寻找同类型铁矿床的典型实例。经对前人资料的分析以及在勘探过程中的综合研究认为白石崖铁矿床的成因类型应为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和火山热液交代充填复合的火山岩型铁矿床。都兰地区三叠—侏罗系陆相火山—侵入岩系广泛分布,如果找矿方向有所突破,对今后在该区寻找和发现同类型的铁矿将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