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通讯》2007,(7):18-2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教育部在河北、山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8个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以下简称"万村培训行动").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有天灾,也有人祸。万村培训行动,让广大农民知道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多农村干部说,我们不能阻止天灾,但是可以控制人祸。很多地方,只要我们不去破坏,就可以避免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通讯》2009,(8):18-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工作方法,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和“全国县(市)、乡(镇)、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29日,在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山西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了要办的12件实事,其中第八件是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对采矿主体灭失和因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房屋损坏的201个村地质灾害进行集中治理,让4.8万户、17万农民住上新建和安全的房屋。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通讯》2009,(23):6-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在法制建设、完善机制和宣传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落实县、乡、村三级防灾责任制,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路子。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10,(24):40-40
<正>今年6月18日,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暴雨如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险情。在峡阳镇国土资源所所长虞祥友的果断指挥和指导下,洋安村和安科村2个受灾严重村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他战胜地质灾害的法宝是"早、巡、抢、撤、急"五字方针。  相似文献   

7.
更正     
本刊第21期刊发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地质灾害易发区中,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应为112.7万平方千米,中易发区面积应为377.0万平方千米。鄂西湘西中低山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面积应为8.91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土资源部决定于2010年4月~9月,开展全国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宣传培训活动。《通知》要求:高度重视,成立组织机构;结合实际,编制实施方案;认真准备,保证培训质量;注重沟通,加强督促指导;抓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联合媒体,做好宣传报道。《通知》同时附有"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宣传培训主题、目的、对象、内容、教材、师资、进度安排及组织机构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省嵊州市国土资源局以建设“法治国土”为目标,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稳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先后被评为全国县、乡镇、村干部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成绩突出单位、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集体;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先进集体;连续5年被评为绍兴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2008年-2010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 1.地质灾害危害情况 2002年全国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4.8万余起,其中重大地质灾害(死亡1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规模为大型,符合上述条件之一者即为重大地质灾害)333起,造成853人死亡、109人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对全市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近半数地质灾害是由村(居)民切坡建房引发的,特别是在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中因村(居)民切坡建房引发的所占比例更大,甚至达到90%。为此,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对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摸底排查、分类监测,采取多种模式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全面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当下,要深入落实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切实保障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绍兴市某山区边坡为例,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潜在危岩边坡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与稳定性评价,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通讯》2012,(21):21-31,1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为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制定本规划。规划对象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六种地质灾害类型,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的基准年为2010年,以2011~201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20年。《规划》全文内容共七个部分,即: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需求,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资金筹措和实施安排,环境影响与效益评估,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紧紧抓在手上不放松,多措并举,以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一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大力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和科学技术支撑体系,构建起“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防灾”的新格局,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通过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全省共避免3万多人伤亡;通过实施搬迁重建,有近20万群众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居;通过实施地灾工程治理和应急降险处置,使数十万居住在地灾危险区附近的群众受益。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涉县偏城镇寺峪村、庙峧村、圣寺驼村、龙洞村和固新镇东山村,五个村地处深山区,石厚土薄,海拔高,气温低,村民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儿童上学难,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尤其是到每年的汛期,雨量增大,极易形成山体滑坡,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消除地质灾害对村民的威胁,彻底改变五个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涉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国土资源局、扶贫办等单位,将寺峪村、庙峧村、圣寺驼村、龙洞村、东山村五个村的236户595人,安置到了原国营第五机械厂的旧厂区和原邯郸地区五零三建筑工程公司旧址,并采取"生活有人帮,生产有人扶,就业有人带"的措施,实现了搬迁村民搬得出来、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西省景德镇市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十个到位",做到"五个结合",建立健全了覆盖市、县、乡、村的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所管辖的乐平市、浮梁县、昌江区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十有县"。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11月3日)按照会议的安排,我们在召开雅安地质灾害防治"五条线"建设和邛崃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与"五到位"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以及对绵竹清平特大泥石流成功预警进行现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今天召开2010年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8.
100万份《地质灾害预防指南》彩色折页和20万册《地质灾害预防32问》小册子,5月18日晚起分两批空运四川灾区本刊讯(记者范宏喜)5月18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为了把国土资源部门的专业能力转化为全社会的自救力量,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单位,策划编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都能看懂的自救"法宝"——《地质灾  相似文献   

19.
永嘉县是浙东南沿海典型的以山地为主的丘陵县,年平均降雨量达1700毫米以上,属浙江省多雨型区域,东北部山区是全省暴雨中心.据调查,截至目前,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县域总面积的92.1%,共有地质灾害点352处,直接威胁1962户近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温州市地质灾害点数量最多的县.近年来,永嘉县按照“点面结合、动态管理、预防为主、科学防范”的要求,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守护生命工程抓实抓好.2010年,成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2012年,实现了基层国土资源所“五到位”;2013年,成为温州市唯一的高标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连续14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由200多名中央和省有关专家学、大专院校师生自愿联合组成的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宣讲团识。据统计,全省已集中宣,正活跃在我省农村各地,采取多种宣讲形式,向广大群众宣讲地质灾害防治知讲2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8000多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