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我省地震台网测定,1982年3月11日,在湖北省郧西县安家公社与陕西省晏马公社交界的五里河松树沟一带,发生了一次Ms4.4级地震。 地震后,郧阳地区地震办公室、“二汽”地震台、郧西县科委和水电局等组成联合考察组,中途与陕西地震局调查人员一同进入震中区,获得了详细的宏观资料。为进一步查明本次地震的宏观参数及其地震地质条件,湖北省地震局、郧阳地区地震办公室、郧西县科委等再次进行了调查,现将两次考察结果综合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2.
1604年泉州海外8级地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建历史地震资料,对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的震害分布特点及地震活动时、空、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震中区的地震地质、深部构造资料对发震构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7.0级地震,此次地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备受各界关注。基于遥感解译与震后现场调查,对芦山地震的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芦山地震的地质环境影响主要有:诱发较为广泛的崩塌等次生山地灾害,崩塌以小型为主,主要分布在双石—大川断裂带槽谷以及北西向几个深切峡谷段,如S210省道芦山—宝兴峡谷、芦山—双石峡谷、龙门—太平峡谷,其中震中区宝盛、太平镇崩塌密度最大;泥石流动静物源有不同程度增加,崩塌新增了泥石流沟的物源;斜坡上缓坡带也堆积有新的崩塌物源,使震后沟谷泥石流与坡面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增加;斜坡震裂现象较普遍,震动引起斜坡表层覆盖层不均匀沉降,宏观上表现为地面开裂、房屋开裂以及公路路基失效等;沙土液化加重灾害程度,震动引起发震断裂槽谷区砂土液化,使发震断裂带上地基失效,震害加重;厚覆盖层场地效应使地震下盘平坝区震害异常,下盘前陆盆地厚覆盖层地区地震波放大效应使芦山县龙门、清仁以及天全县老场、仁义平坝区及斜坡地带震害严重;芦山地震地质环境影响最大的区域是震中区太平—宝盛一带,其次是断裂带下盘5km—上盘5km的地带、宝兴县城区域及前陆盆地带。  相似文献   

4.
选用三峡遥测地震台网和湖北省数字测震台网共同记录到的发生在三峡地区的231次地震事件(2007年6月—2009年12月,MSL≥2.0),对两个台网所确定的地震震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三峡遥测地震台网资料得到的地震震级偏大:2.0≤MSL<2.5的地震,MSL比MLH大0.16级;2.5≤MSL<3.2地震,MSL比MLH大0.11级;MSL≥3.2地震,MSL与MHL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5.
从地质背景构造、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等方面对2014年秭归M4.7、M4.5地震与2017年秭归-巴东M4.3、M4.1地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2014年M4.7、M4.5地震从微构造上与仙女山断裂北段有关,2017年M4.3、M4.1地震震区最近断裂为周家山-牛口断裂。2)2014年M4.7、M4.5地震余震丰富,记录到的余震500余次,其中2级以上余震5次,最大余震M2.9(ML3.5),余震活动持续超过一个月;2017年M4.3、M4.1地震只记录到余震160多次,2级以上余震3次,最大余震M2.6(ML3.3),余震活动持续20 d左右。3)2014年M4.7、M4.5地震的最佳震源深度约为7 km,2017年M4.3、M4.1地震的震源深度为3~5 km。4)2014年M4.7、M4.5地震主震优势频率和拐角频率均不高,优势频率为1.5~8.0 Hz,拐角频率为3.0~8.0 Hz,这种频谱特征可能是水库诱发构造地震的特性之一;2017年M4.3、M4.1地震优势频率不高,拐角频率亦较低,有近似陷落或浅表滑坡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处理分析2016~2018年三峡流动重力测网资料,获得2016-03~2018-09共11幅差分和累积重力场变化图像,并结合2018-10-11发生在湖北秭归的4.5级和4.1级地震,分析震前重力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7年以来,震中区重力场变化经历了从先减小后增大到震前趋缓的过程。2)2 a累积重力场变化显示,新华-龙王冲和高桥断裂带两端重力场变化差异增大,可能与本次地震的孕育有关。3)只要测网网格距合理、数据处理得当,区域流动重力测网对4.0级小震前的重力场变化具有潜在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据长办三峡台网测定,1983年3月24日2点43分,在当阳玉泉寺附近发生了一次M_L为3.1级地震,当地部分人有感。地震后,由宜昌行署地震办公室、长办地震地质队、当阳县科委和省地震局派员进行了联合调查。  相似文献   

8.
3月 9日至 10日 ,三峡开发总公司组织召开了 2 0 0 3年三峡水库诱发地震趋势会商会。三峡开发总公司曹广晶副总经理、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朱世龙司长、省地震局姚运生副局长、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以及三峡总站与测震、形变、地下水网等项目组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各项目组的代表向大会汇报了 2 0 0 2年度的工作情况、2 0 0 3年的工作计划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李胜乐作了 2 0 0 3年度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趋势研究报告。曹广晶副总经理对三峡总站及各观测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同时对进一步提高三峡总站的快速反应能…  相似文献   

9.
弱地震活动背景地区流动重力变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有高精度流动重力测网观测资料,总结2016-10-20江苏射阳4.4级、2017-06-16湖北秭归4.3级、2017-07-15广西南丹4.0级、2018-02-09河南淅川4.3级等4次地震相关重力变化,探讨利用流动重力观测手段监测弱地震活动背景地区地震活动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汶川8.0级地震灾区民用建筑的震害现象,总结了汶川地震灾区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运用CUM-AIC方法处理泰安地震台水平摆观测资料,发现其2011年10月13日河南省范县和山东省鄄城交界发生的4.3级地震前存在异常信号,分析显示该方法能较好地提取潮汐形变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12.
2017-06-16 、06-18湖北省秭归县和巴东县先后发生M4.3、M4.1地震,武汉城市圈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台网先后获取这2个事件13组和11组强震动记录。对2次地震进行反应谱和傅里叶谱分析,获取峰值加速度和仪器烈度图,得到仪器烈度值最大为7.1度,与震中现场灾害评估烈度7度、大部分地区5度基本一致,充分体现了武汉城市圈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汶川震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km^2,受灾人口超过4600万,是唐山地震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时北至北京、南至广州、东至上海、西至曼谷,从震中到四面八方2000余千米范围内均可感受到地震波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对比向家坝库区蓄水前后地震活动特点,结合库尾段地震时序与库水位的变化关系及震中区地层岩性、构造特征等,认为发生在库尾段的地震属于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地震震中呈北西向密集条带状分布,虽然地表没有明显的控震构造,但不排除在2 km之下存在隐伏断层的可能。该区段位于马边-盐津断裂带的中段,水库蓄水前地震活动十分微弱,蓄水后发生不同于以往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5.
介绍水口库区地震地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特点,重点分析2008年3月6日古田4.8级地震序列以及震时福建地区应力场特征。分析认为:1) 2008年3月水口库区处于明显的应力积累区域;2)古田4.8级地震为构造型水库地震, NE向湾口断裂(F2)是可能的发震构造之一;3)水口水库前两次4级地震发震时间相隔近12年,表明水库水位的升降与发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区域构造应力的变化是导致水口库区地震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发生9.0级特大地震。据路透社报道,这次地震超过了1923年关东大地震,其能量相当于芮氏7.3级的阪神大地震的178倍,从而成为日本14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由于此次地震震级大、  相似文献   

17.
2014-03-27、30湖北秭归4.5、4.7级地震前,震中区附近发生过多次微小地震活动。双差精定位显示,这些小震集中分布在仙女山断裂北段西边次级小断裂附近(区域一)和北端端部(区域二)。结合近场地震波谱分析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认为,区域一的微小震主要为浅表塌陷事件,区域二的多数为构造地震事件。将区域二15次ML1.2以上事件震源机制解参数统计结果与该地区3次4级以上主震震源机制比较显示,两者的节面走向均为NNW和NE,力轴(P轴和T轴)的方位与倾角也基本一致,总体上均与区域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反映了两者受力方式具有一致性,但两者的破裂滑动方式有差异,可能与仙女山断裂受库水作用活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Ms6.2级地震(λE114.3°,φN41.1°),是继1989年大同-阳高Ms6.1地震后,发生在华北北部地区的又一次6级以上强震。距离震中区110km的内蒙古自治区宝昌地震台的SQ-70水平摆倾斜仪和地电阻率在震前均观测到明显的前兆异常。尽管在此次张北-尚义地震前,根据某些测项的异常变化,作出了一定的预报,但从整体来讲,并未作出准确的短临预报。因此,对宝昌地震台(λE114°15′,φN41°56′)的主要前兆测项,即SQ-70地倾斜和地电阻率在张北地…  相似文献   

19.
<正>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千米;8月9日7时27分52秒,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两起震级较高的地震,其形成原因是什么?是否有联系?8月上旬短时间内连续的两次地震,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人们在关注救援最新进展的同时不禁在问:为什么四川周边经常有地震?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没有关  相似文献   

20.
柯坪块体中强地震频发,为获得更多的震情判定依据,利用新疆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数字地震学波形资料,计算柯坪块体2010~2020年ML≥3.0地震的视应力值,讨论震源参数的标度关系,并分析柯坪块体5.0级及以上地震和伽师6.4级地震前后视应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视应力和震级呈正相关关系;柯坪块体5.0级及以上地震前,视应力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值异常;伽师6.4级地震发生在视应力高值过程中,且震前5个月在震中区出现视应力高值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