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3年入夏后,河南省出现了干旱、大风冰雹、低温连阴雨、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尤其是进入8月份后,全省大部地区出现15~22天的降水日数,特别是8月下旬黄淮之间出现的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部分农田被淹,严重地影响了夏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等大秋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
宋艳玲 《气象》2004,30(11):62-63
8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本月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有:两个台风登陆我国,浙江、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受灾严重;20多个省市区局部发生暴雨洪涝或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和吉林西部等地大部旱情缓解;江南东部、华南大部等地出现长时间高温天气;四川、宁夏等省区局地遭受冰雹或雷暴袭击。  相似文献   

3.
白彦芳 《青海气象》2007,(3):78-80,73
2007年夏季(6—8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6月上旬东部农业区部分地区出现的干旱,8月下旬全省首次出现入夏以来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洪涝、冰雹、雷击等气象灾害以及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4.
6-8月新疆地区气温偏低,8月上旬北疆出现大面积异常低温,南疆部分地区8月中旬出现异常低温.降水各地普遍偏多,7月显著偏多,局部地区异常偏多.夏季天气过程偏多,使得洪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在2006年雨季(7~8月)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干旱,导致了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业灾害.尤其是在常年降水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没有出现一场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该文通过对500 hPa环流场、副热带高压特征量等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山西2006年雨季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冷空气的活动偏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配合不到位、ENSO的形成及其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1995年夏季,毕节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洪、风、雹等气象灾害,持续时间之长,灾情之重,是近几十年来仅次于1954年的洪涝年。1995年5月31日至7月16日的一个多月中,全区以多雨寡照的天气为主,出现洪涝风雹等灾害。7月26日至8月11日以少雨伏旱天气为主。  相似文献   

7.
董林 《气象》2004,30(11):58-61
8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上中旬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四川东部、重庆等地旱情持续或发展,下旬上述大部地区旱情缓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江南、华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有8个热带气旋活动,其中有两个在我国华南沿海登陆。受登陆台风云娜、艾莉的影响,浙江、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暴雨洪涝或泥石流等灾害。  相似文献   

8.
史凤苓 《气象》1987,13(11):58-61
8月,北方雨季推迟,造成北方上半月严重的旱情;下半月,东北、华北东部、江淮地区、江汉平原以及陕西南部、四川东部等地降水偏多,济南、沧州出现月降水量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的最大值。月内,江南大部和华南降水偏少,上旬和下旬曾出现过高温伏旱天气。本月台风活动少。 天气概况 常年,我国北方的汛期主要在7、8月份,华北盛汛期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  相似文献   

9.
2003年汛期全省降水偏多,与常年同期比较,10个县气象站夏季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大值。气温起伏较大,局地冰雹灾害严重。6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出现高温少雨时段,但与常年同期相比,6—8月平均气温正常偏低。9月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大部地区显著偏多。8月下旬至9月  相似文献   

10.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4):I0001-I0001
2014年7—9月江西省气温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时数偏少。江西省出现了多次大范围的强对流性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局部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先后出现5轮高温天气过程,赣南高温日数创耪高;8月中旬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金瑜 《气象》1989,15(9):27-31
1988年夏季进入汛期以后,特别是从7月16日至8月20日这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佳木斯市和牡丹江市两个地区,连续出现少雨天气,而西部地区的齐齐哈尔市、绥化、松花江三个地区却降水过程频繁,大—暴雨不断出现,致使绥化、大庆等地出现严重内涝,嫩江流域大水,齐齐哈尔出现了1969年以来第二位洪峰。  相似文献   

12.
顾华 《气象》2005,31(11):89-93
8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月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辽宁、湖北、吉林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西北东北部及内蒙古、黑龙江、湖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黄淮、江淮、四川盆地及鄂、湘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阴雨寡照、低温天气.月内,台风麦莎和强热带风暴珊瑚在我国登陆,造成浙、苏、鲁、沪、闽等地损失严重;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  相似文献   

13.
信阳地处淮河中上游,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境内气候复杂,暴雨灾害频繁。在2003年汛期(6~8月),接连出现的强降水,引发了淮河流域自1991年以来的又一次大洪水。信阳境内绝大多数的大、中型水库超汛期限制水位,淮河水位猛涨,王家坝超保证水位,两次分洪,造成了严重的汛情。  相似文献   

14.
1988年后汛期(7—9月),影响我区的热带系统少,没有一个台风进入影响区,除8月后期雨水偏多外,其余均偏少,干旱严重;两次大范围的暴雨过程均系西风带系统影响下的锋面低涡产生的;8月26—31日的暴雨过程,降水集中,强度大,柳江、红水河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大洪峰,桂北桂中发生严重洪涝。 一、天气概况 7—9月雨量与常年相比:七月份大部偏少2—8成;8月除百色地区西南部,南宁地区东部,玉林地区南部偏少1—4成外,其它地区正常到偏多2—9成,其中桂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肖风劲  徐良炎 《气象》2006,32(4):78-83
2005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年内没有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干旱,旱情较常年轻;但华南南部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多年来少见的严重春旱,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等地发生夏秋连旱,江南西部、华南西部一度秋旱明显。汛期,暴雨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西江、闽江、淮河流域及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渭河、汉江流域秋季出现特大洪水。年内有8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台风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灾情重,台风灾害损失为1997年以来最严重。大风冰雹、龙卷风、雷击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害损失较严重,总体灾害较常年重,但比上年轻。另外,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和雪灾,年末山东等地出现严重雪灾。全国春季平均沙尘日数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  相似文献   

16.
1994年我省天气异常,讯期热带风暴接踵而来。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频繁发生。造成全省范围严重的洪涝灾害.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至8月初,还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各级气象部门恪尽职守,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准确及时做好预报,积极为领导当好参谋,  相似文献   

17.
丛英 《广西气象》2006,27(A03):38-39,49
秋风是黔南州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应用1960-2005年黔南州12个站的平均气温资料、秋风强度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黔南地区秋风的时空分布规律、年际变化以及统计特征。黔南州秋风是西北部重于东南部,且8月上旬~9月上旬,秋风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多,以9月上旬出现概率最大。46a中,1974和2002年秋风出现强度最重,2002年出现的秋风范围最广、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1981年夏末初秋我省气候异常,特别是8月14日至9月13日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出现长达一个月之久的连阴雨天气。由于暴雨频繁,降水过于集中,使关中、陕南尤其是西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本文对1981年陕西夏末初秋的天气气候特点及环流特征作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榆林枣树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枣树生态观测中,观察和分析发生枣锈病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方式方法,发现枣锈病的发生与温度、降水、湿度、栽植密度及间种作物等关系密切,关键因素是7、8月的降雨。连阴雨出现越早、雨量越多发病严重;相反,干旱少雨年份病轻,甚至无病。低洼、水浇地枣园,发病严重;山坡、山头枣林,通风透光,湿度小,发病较轻或不发病。  相似文献   

20.
1概况1995年是广东省强对流天气灾害较严重的一年,3月15日至8月13日,全省共有13个强对流日(未包括强降水),先后有57个站次出现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的影响遍及全省各地,尤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甚。据统计,1995年广东省受强对流天气袭击,共损坏房屋72200多间,倒塌2390多间,造成526人受伤,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8亿多元。2几次主主的强对流天气过程2.1首次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3月15日,由于受锋面低槽影响,本省北部的阳山、乳源、连山等地降了冰雹,五大的冰雹直径达到12毫米,这是本年度广东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