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收集整理茅山断裂带周边6口流体井水位数据、流体井参数资料、茅山断裂带基本资料和茅山断裂带周边地区中强震历史资料,计算分析各井水位同震响应、降雨荷载效应、气压系数等观测特征指标,并对各井水位观测特征开展机理分析。茅山断裂带周边6口流体井在同震响应、降雨荷载效应和气压系数三个方面有较大差异,分析认为对于不同观测井,震级与震中距不是影响同震响应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井孔所在位置的构造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成井工艺水平均对同震响应灵敏度有影响;井孔周边的降雨量、降雨强度、井孔周边的地形、观测含水层顶板埋深对观测井降雨荷载效应有影响;观测含水层岩性和顶板埋深对观测井气压系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车用太  鱼金子 《地震学报》2015,37(2):357-367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台网的现状,然后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与优化的建议: ① 调整布局,重点加强我国中西部地区(105°E以西)的监测; ② 扩大规模,观测井(泉)数要达到1000个左右; ③ 全面提高观测井质量,淘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观测井(泉),改造不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的观测井,新建一批完全符合规范的观测井; ④ 优化观测项目的组合,大力发展观测井(泉)水流量观测,强化以H2、 He、 CO2等为主测项的断层带土壤气观测,建立断层带土壤气观测网; ⑤ 优化现有的观测模式,开展平面上的台阵式观测与垂向的多层次立体化观测; ⑥ 完善与提升现有数字化观测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东淳  崔天日  金美兰 《地震地质》2003,25(Z1):121-127
火山热 (温 )泉的观测与研究 ,对掌握休眠火山的活动状态、评估其潜在喷发危险性及火山喷发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震局于 1985年开始对长白山天池火山热 (温 )泉进行勘查、观测与分析研究。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天池火山热 (温 )泉的温度和气体有较明显的变化 ,该区深部岩浆源目前可能处在不稳定时期 ;长白山火山热 (温 )泉水受较大断裂带的控制 ,与热 (温 )泉有关的断裂有EW向断裂带和近SN向断裂带  相似文献   

4.
赵家本 《地震研究》2004,27(1):30-36
对滇9井(邦纳掌温泉l号泉)所观测到的地下流体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近源区中强地震前(距该井40km范围内),该井地下流体中的水氡、水温、流量等有异常幅度大,异常时间同步性好的特征,而且异常至发震间隔时间短,对短临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车用太  何案华  冯恩国  马玉川 《地震》2017,37(1):134-147
对1998年张北MS6.2与2014年鲁甸MS6.5二个地下流体的典型震例, 进行前兆异常的重新筛选与异常特征的系统剖析, 分析了异常与地震三要素关系, 指出了异常特征与地震三要素关系的不确定性及以此实现地震预测的困难性。 从场的动态监测与源的过程追踪的地震预测的科学思路出发, 提出了中国地震地下流体台网的优化与升级的方向与方案, 其主要内容有: ① 通过对现有观测井(泉)进行筛选并增建一批新观测井(泉), 重建以强化场的动态监测为目标的全国地下流体基本台网, 该网以地下水物理化学(水位、 水温、 氡、 汞)观测为主, 井(泉)间距在西部地区为约200 km, 东部地区为约100 km, 首都圈地区为约50 km; ② 在天山带、 南北带、 郯庐地震带等地震潜在危险区, 新建5~6个地下流体局部观测网, 开展以捕捉M6.0以上地震的源兆与追踪其变化过程为目标的断层气体(含溶解气与土壤气)成网观测, 井(泉, 点)间距为约50 km左右, 进行突破地震短临预测的科学技术探索; ③ 在建设上述二个层次观测网时, 抓三项关键技术: 进一步完善与提升现有的数字化观测技术, 优化与规范观测井的内在质量, 发展气体、 离子、 流量等测项。  相似文献   

6.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介绍我国地震地下流体井(泉)的分布现状、观测井含水层特征及自流热水井的观测现状,并介绍观测项目及主要观测仪器等。上述调查与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台网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及今后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剖析新疆新04井(泉)水文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新04井(泉)流体测项长程趋势变化与区域地震活动性、气温等物理场的相关性。新04井(泉)流体测项长程趋势变化是由于区域应力场增强与浅层水渗入量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整理江苏流体井网对青海玛多7.4级地震同震响应水位资料、各流体井基本参数资料和井周边构造资料,分析同震响应特征和特征差异,探讨差异原因.资料显示,27口观测井中17口井水位出现同震响应;响应类型分振荡型和阶跃型两类.对于不同观测井,震级与震中距不是影响同震响应幅度的主要因素,井孔位置是否位于断裂带上或者断裂带附...  相似文献   

9.
《地震研究》2021,44(4)
脱气-集气装置是地震地下流体溶解气和逸出气浓度连续观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环节,装置的脱气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观测数据质量。根据我国地下流体观测井(泉)水位类型、水温、矿化度、流量等特征,新研制了5种脱气-集气装置,包括大流量低矿化度、小流量低矿化度、小流量高矿化度、真空脱气以及静水位井脱气-集气装置,并分别在甘肃成县台、四川姑咱海子泉、安徽庐江台、甘肃武山台、云南下关井和云南德宏芒邦井等多个台站进行了实验观测,结果表明新型脱气-集气装置基本解决了地下流体观测系统中老式脱气-集气装置易堵塞、脱气率低、脱气量不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京北地热田开发对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研究中发现有多种干扰,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开发的干扰较为普遍,地下热水开发的干扰较为严重,影响地下流体动态监测的效果,因此需要关注、调查与研究地下水开采对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问题。作者在研究京北地热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热水开采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热水开采对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与离开采井距离不等的观测井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测项上表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京北地热田区热水开采对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距离为5km,对位于导水断裂带附近的观测井动态影响最为明显;就测项而言,对水位与水温动态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逸出气(Rn,Hg)动态的影响,对土壤气(CO2)动态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CAVITY WELL     
  相似文献   

12.
王尤培  王晓闽 《地震地质》1997,19(3):90-287
根据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弹性理论,在井孔变径条件下,得出水井含水层系统对潮汐信号响应的偏微分方程,认为井径变化相当于改变了井水柱的有效高度,从而影响了水井含水层系统的固有振动周期。分析了井孔变径对潮汐信号响应的周期特征,认为当含水层水体很大(含水层水平面积比井孔面积大得多),且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也很大的条件下,井径变化对井水位固体潮响应幅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14.
Abstract. Type curves, and drawdown analysis curves of other sorts, have a well-established position in the ground-water profession. Although a plethora of solutions to well hydraulics problems exists, many of these arc not available in useful type curve formats. lpurthcr, if one wants to perform parameter estimation using many of these solutions, a computer-based form of the solution is needed. Those who have programmed analytical solutions know the difficulties that will be encountered in coding even the most innocuous-looking result. In this paper, a computer-based method of type curve generation is prcscnted based on Stehfest's method of inverting the Laplace transform solu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problems. The latter are usually easier to obtain than a complete closed-form solution. The method is very robust for a large class of well hydraulics problems. A companion diskette with FORTRAN source and executable example program is available from the author.  相似文献   

15.
我们建立了用于地球物理信号对比的一种人机联作的处理方法.对多种信号匹配的算法做了研究、改进和实现,把算法研究和人工测井对比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归纳,形成基于规则的信号处理,并设计了层次化分解处理结构,实现多种算法的混合运用和数据驱动的算法参数选择.由于结合了相关资料信息和解释人员判断,信号对比问题才能更为适定.人机联作的处理模式以用户的参与来克服一些智能化处理实现的困难.实测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data on irrigation-well registration forms as reported by well drillers can be used in hydrologic studies. Transmissivity maps were prepared for Hamilton County, Nebraska using only specific capacity values computed from yield and drawdown data, as reported on irrigation well-registration forms. On one map each control point was the mean of the transmissivity values calculated for all wells in a section. On a second map each control point was the mean of the means for four contiguous sections sharing a common corner. The second map was similar to that of a previously prepared map based on control point values computed from specific capacities of selected wells, test hole logs, and geologic interpreta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ported registration data for a given area have a norm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situations where individual data are unverified the data base can be treated as samples of a population where the mean of the means of several samples for adjacent areas is representative of actual fiel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三峡井网的布设与观测井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我国第 1个以监测水库诱发地震的地下水前兆为目标的三峡井网布设与观测井建设的科学思路及其实施结果。由于水库蓄水引发一定震级的诱发地震时 ,会引起含水层应力应变状态及与其相关的孔隙压力变化 ,并导致观测井水位的异常变化 ,为此利用震级 (MS)、孕震断层长度(L)与应力应变场变化范围 (R)的关系确定了井数与井间距 ;井位的选择 ,主要依据了地下水动态为映震灵敏条件的科学认识 ,选择了断裂带及其应力易集中的端点、拐点与交点等特殊构造部位 ;井深与井孔结构的确定 ,遵循了在有限投资的前提下 ,尽可能揭露封闭性好的承压含水层 (带 )和尽可能减少地表水文气象因素干扰的原则。按照上述思想与原理 ,在坝区和库首区各布设了 4口井 ,井深为10 0~ 2 0 0m ,均揭露出封闭性较好的承压含水层 (带 )。初步观测结果表明 ,三峡井网的布设与观测井的建设较为成功 ,为诱发地震前兆监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自流井水位响应能力与水柱高度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子广 《地震》1996,16(3):284-290
分析了万全等4口自流井水位阶变、固体潮幅度与水柱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含水层所受应力状态不变,水位观测条件相同时,水位阶变、固体潮幅度度与水柱高度有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推导出了计算含水层参数的有关公式,并用陇06井的潮汐观测数据计算出了岩石的孔隙度n、等效水体体积V、岩石体弹性模量E_(?)以及该井作为体应变仪的灵敏度η。水井和含水层系统参数的改变反映了地下岩石结构和应变状态的改变,研究这些参数的变化对地震预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化的地球物理测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地球物理测井可以直接服务于全球变化的方面有;地球物理测井矿物分析(粘土矿物分析计算,碳酸盐含量分析计算,反射光谱计算分析),地球物理测井岩性分析(粗细成分含量分析计算,平均粒度,层里一纹理类型,岩石孔隙度,渗透率)磁性地层测井分析(磁测试对比或计算后为全球变化问题间接斩有:同位素地层分析,旋回与层序地层划分,地层水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