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基于中国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探索创建由数据分析模型、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通讯等构成的挖掘处理系统。对海量前兆观测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获得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信息,并行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产出流程,形成常态化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产出流程,为推进智能化地震前兆监测、提升数字化地震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前兆台网管理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辖的5个台站,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遥测组网。该台网拥有一个台网中心、7个子台、28个主测项、11个辅助测项,日产出形变、电磁、流体科学的观测数据8万3千组。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种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也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台网设备的正常工作做保证。现将我们在管理数字化前兆台网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数字化前兆台站的第8…  相似文献   

3.
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综合开发应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数字化观测网络项目完成后,我国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观测网络体系,前兆信息的汇集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对前兆信息进行开发应用使其满足“资源共享”的发展需求是目前的工作重点。本文就前兆观测系统在应用开发中所面对的用户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前兆系统开发中的两种应用模式,并探讨了综合信息应用、前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时数据应用、海量数据挖掘应用等今后应该重点关注的前兆信息应用类型。同时,给出了进行前兆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模型以及在新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述铁岭地震台在前兆数字化观测过程中出现的微机通讯控制系统、公用设备、前兆仪器主机及传感器之间某一环节,由于雷击或电路自然故障,导致不能正常通信和数据不能正常采集,以及采集后的数据为非法前兆数据的故障判别,并给出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疆数字地震前兆台网的数据传输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斯高娃  陈勇 《内陆地震》2002,16(3):266-270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前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准确性 ,实现前兆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自动化 ,对新疆地震局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功能、数据采集原理、数据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数字化观测技术为地震前兆数据的采集、传输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CDBC技术、工作流程及数据传递方式;分析了研制数据卸出与转换程序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描述了程序的组织结构。通过实例说明了该程序在全国前兆台网中心卸载与转换地震前兆数字化的观测数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九五”期间,江苏省建立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数字化前兆观测台网。由于该台网实现了数字化,观测数据采样率高,信息量剧增,如何对这些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更好的为地震分析预报及科研服务,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江苏省地震局在“九五”期间组建了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用于汇集和管理各数字化台站的前兆观测数据。 此外,由于大量的模拟前兆观测项目仍然在运行,江苏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按数字化前兆观测的技术规范,对模拟观测数据的存储格式及文件名进行了规范,方便了数字化数据与模拟观测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对外服务。 1 概况 …  相似文献   

8.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个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与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安全、稳定、可靠的供电环境做保证。 1 前兆台网对供电的要求 随着“九五”项目和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地震观测技术逐步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从整个系统可靠工作这个角度,提出了供电系统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安全可靠的供电:需要解决防雷击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瞬间高电压冲击的问题。 (2)目前,地震数字…  相似文献   

9.
地震电磁辐射观测对短临预报非常有意义,讨论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观测系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给出了实际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数字化系统具有观测灵敏度高,便于观测信号的实时分析识别,便于应用算法提取短临预报的有用信息和便于观测台网间数据交流与处理等优点,基于对观测信号的时域,频域分析的比较,给出干扰信号与异常电磁辐射信号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中论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入库、报送和共享等具体工作,指出了当前数据报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保障前兆观测数据的连续、完整。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可信度较高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山东数字化水位观测开展了近3年时间,与模拟观测相比,具有数据传输快、数据量级大、人为误差少的优点,从而使地下水位的高频、短周期信息大量增加,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一致,因而可以代替现有的模拟观测;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保存在SQLserver数据库,可通过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与软件系统(EIS2000)方便地联接,随时采用相关的数学处理方法分析,跟踪动态的发展变化;日常分析应用表明,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仍可延用以往模拟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同时许多新方法(如潮汐分析、加卸载响应比法)也可在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地震前兆野外流动观测的测点分散在各地、数量众多的特点,采用基于无线宽带接入的McWiLL系统的组网技术,通过设备与无线接入系统的连接、宽带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前兆流动观测中心管理系统的前兆野外流动观测通信系统将来自这些采集点的大量数据实时可靠地传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远程仪器监测、数据传输等.  相似文献   

13.
《大理古佚书钞》收编的《三迤随笔》 《淮城夜语》 《叶榆稗史》等笔记作品中,分别记述了法端、光明、杨景浩等人,依据多种宏观异常现象,预测、预报和预防了779年、1111年、1341年的大理地震。宏观前兆现象较多的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和预防的,但需要加强宏观前兆机理的探索研究,揭示宏观前兆现象的物理本质,研发能够有效捕捉临震宏观前兆现象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震前兆监测仪器,精心设计地震前兆监测网格节点。通过网络,将连续监测到的各种信号,实时发送到地震监测中心,使用高速的计算机网络和云平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取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才有望对宏观前兆现象较多的地震,实现预测、预报和预防。   相似文献   

14.
介绍基于GPRS的APN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并应用于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系统可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是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传输的有效通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了应用软件“网上前兆数据动态时间变化无人值守警视系统”。该软件基于安徽省前兆数据传输网上的14个台站、各学科(117个测项)前兆数据格式等特点,随时间的递增自动循环完成检索、汇集、处理、初级分析、绘制和显示时间变化曲线、报告缺测缺记时效等任务。能快捷、可视化地监知各台站、各学科前兆数据的时间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福建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技术系统的观测仪器、观测类型、数据格式、数据库结构等说明其观测技术系统的特点,特别对数据格式及数据库结构进行了技术分解;并结合福建地震前兆台网的实际情况对台网的统一观测技术平台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地震前兆数据的传输与处理流程为基础,针对流程中多个传输处理环节的不同前兆报文,加以规范和分析。同时应用计算机技术和语言,实现对前兆数据的多层次纠错检查,并对此系统软件的研制背景、思路、功能特色及应用情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强地震前前兆观测资料的异常特征和各种前兆异常可信度的差异,考虑到单项观测数据和多项观测数据的相互联系,提出了用综合参数S描述多项前兆观测数据整体变化。结果表明,与单项前兆观测数据比较,综合参数S有变化平稳、震前异常反应明显等优点,可以作为地震预报实践中识别前兆异常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濮阳地震台断层土壤气采气率对气氡观测结果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流体观测在水资源过度开采的形势下,发展断层土壤气观测成为必然趋势.介绍了濮阳台土壤气氡观测的集气、导气装置,对濮阳台土壤气氡模拟观测及数字化观测结果进行分析.模拟观测与数字化观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采气率"这个概念来定量衡量断层土壤气氡观测系统的实用效果.模拟观测和数字化观测结果与"采气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观测结果表明,集气室体积过大,会造成"采气率"太低,使观测结果偏低,气氡观测结果不适合进行地震前兆观测.在实际工作中, 要通过实验确定采气率的大小,设计合理的集气、导气装置,提高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地震学报》2000,22(4):404-409
人工神经网络是用来模拟人脑智能特点和结构的一种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功能.把它引用到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中,可为前兆观测更好地服务于地震分析预报开辟出一条新路,也是对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的推广.本文分析了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性,给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地震前兆混沌时间序列的方法,并以江宁台和徐州台SQ 型地倾斜仪观测及溧阳台体应变观测的时间序列为例,对其作了预测和处理.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处理达到的精度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而该方法在今后的实际地震分析预报工作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