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北部东天山十里坡地区近年来新发现了与玄武岩有关的自然铜矿化这一新类型。自然铜的赋矿地层-马头滩组中的赋矿玄武岩锆石 LA-ICPMS 年龄为307±4Ma,对应于晚石炭世,显示该套赋矿地层属于上石炭统。从该区自然铜赋矿火山岩所限定的时间看,成矿背景应属于后碰撞环境。东天山十里坡地区自然铜矿化的构造背景、成矿系统和矿化类型与峨眉山玄武岩自然铜矿化和美国基威诺铜矿床均存在差异,自然铜矿化的成因可能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新疆谢米斯台地区首次发现自然铜矿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在新疆谢米斯台地区玄武岩中发现自然铜矿化,伴生自然银。同时在区内酸性次火山岩中发现黄铜矿、斑铜矿矿化。自然铜矿化主要发育于蚀变玄武岩及其中的晚期热液脉中,矿化与绿帘石化、碳酸盐化、葡萄石化、沸石化、硅化等关系密切。初步研究表明,区内自然铜、自然银矿化与火山热液作用有关,属于火山岩型;黄铜矿、斑铜矿矿化属于斑岩型。谢米斯台地区可能存在多种铜矿化类型,有望取得铜矿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的三种成矿流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峨眉山玄武岩铜矿化有3个原生矿化期次.第一期次表现为自然铜及少量硅孔雀石与石英、沸石、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榍石、铁阳起石等共生,产于玄武岩的气孔中;第二期次表现为自然铜与石英、方解石一起呈网脉状穿插于玄武岩中沥青的裂纹中,或自然铜与沸石一起穿插于含碳沉积岩中炭质的裂纹中,或自然铜与沥青、石英呈浸染状共生;第三期次表现为自然铜与石英一起呈细脉状穿插于石英绿帘石化玄武岩中,没有共生的有机质,有时有方解石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东天山十里坡、黑龙峰、长城山、东尖峰一带相继发现了与玄武岩有关的自然铜矿化这一新矿化类型(董连慧等,2003),并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崔彬等,2006;袁峰等,2006,2007).关于自然铜的成矿作用,一般认为与溢流玄武岩关系密切(朱炳泉,2003;White和Mck-enzie,1995),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形成机制、岩浆演化等对自然铜的成矿作用有重要的制约(Zhu等,2003;Puschner,2001).本文重点对东天山自然铜矿化区进行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苏海图火山岩属于纸房-琼河坝火山岩带,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二叠系火山岩。首次在新疆苏海图地区蚀变玄武岩中发现自然铜矿化,矿化与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孔雀石化、硅化等关系密切,显示热液成矿特点。电子探针研究初步表明,铜矿物组合为自然铜、赤铜矿和黑铜矿等,自然铜被赤铜矿、黑铜矿不同程度交代;已发现的铜矿物中,尚未发现自然铜与其它铜的硫化物之间存在接触关系,暗示自然铜为原生铜矿物,矿化与火山间歇期热液活动有关,属于火山岩型铜矿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苏海图含矿玄武岩不具有地幔柱玄武岩特征,自然铜矿化和地幔柱岩浆作用无关。同一岛弧带上的琼河坝地区以斑岩型、矽卡岩型铜矿为主,苏海图地区火山岩广泛分布,可能存在多种铜矿化类型,自然铜矿化是该地区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对寻找铜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天山自然铜矿化带玄武岩的起源、演化及成岩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新疆东天山地区与玄武岩有关的自然铜矿化带位于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内,自西向东有十里坡、黑龙峰、长城山、东尖峰等主要矿(化)点,自然铜矿化主要发育在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及凝灰岩夹层中。本文基于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东天山自然铜矿化带玄武岩是否与地幔柱有关、岩浆源区性质、岩浆演化、成岩构造背景等问题。研究显示,东天山自然铜矿化带玄武岩与地幔柱岩浆活动无直接关系,整个天山地区是否存在石炭-二叠纪地幔柱岩浆活动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玄武岩起源于亏损岩石圈地幔,是演化岩浆的产物; 演化的玄武质岩浆形成后,在岩浆房中或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也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 与玄武岩对应的地幔橄榄岩平衡原生岩浆演化的高镁岩浆的产物,可能为东天山地区与铜镍硫化物成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指示这些铜镍硫化物矿床可能与地幔柱岩浆活动也没有关系; 玄武岩形成于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阶段的伸展期,是在拉张应力体制下,由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新疆东天山地区首次发现自然铜矿化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东天山地区是重要的铜矿产地,已发现有斑岩型、岩浆熔离型、火山岩型和夕卡岩型等铜矿床。近两年新疆地质调查院又在该区发现了具有较大资源潜力的自然铜矿化带。东天山自然铜矿化带位于新疆东天山地区十里坡—长城山一带,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和哈密市管辖,北(直)距哈密市约 14 0km。目前该带内已发现的自然铜矿化主要集中分布于长城山和十里坡两个地区。长城山自然铜矿是 2 0 0 1年新疆地质调查院第一地质调查所在对 2 0 0 0年大调查项目喀拉塔格一带 1∶5万化探所圈出的铜异常进行查证时发现的,该矿化带东西断续长约 2 0余千米…  相似文献   

8.
新疆谢米斯台地区斑岩型铜矿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在新疆谢米斯台地区玄武岩中发现自然铜矿化后,在谢米斯台地区中-酸性次火山岩中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斑岩型铜矿化。原生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和斑铜矿。斑岩型铜矿化主要发育于蚀变的英安斑岩、流纹斑岩和安山玢岩中,矿化岩石中发育强烈的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局部发育泥化。区内斑岩型铜矿化的发现,表明新疆谢米斯台地区存在两种类型铜矿化,有望取得铜矿找矿新突破。矿化次火山岩及其下部的浅成侵入体可能是区内斑岩型铜矿床找矿评价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东天山自然铜矿化带矿石的有机质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袁峰  周涛发  张达玉  范裕  刘帅 《岩石学报》2008,24(12):2701-2712
新疆东天山地区与玄武岩有关的自然铜矿化带位于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内,自西向东有十里坡、黑龙峰、长城山、东尖峰等主要矿(化)点。本文基于有机质中氯仿沥青“A”及其组分(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及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烷、甾烷)的分析,研究自然铜矿化带矿石的有机质特征及其与自然铜成矿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铜矿化带矿石中的有机质来源于海相页岩; 有机质总量及氯仿沥青“A”含量较低,应不存在强烈的后期有机质叠加; 各主要矿(化)点的自然铜矿石中,氯仿沥青“A”含量及主要生物标志物特征值均具有变化范围小的特征,其有机质来源一致,并可能经历了相同的成矿作用过程,应无强烈的后期流体改造作用; 自然铜矿石中有机质的成熟度高,热液作用过程中有机质以热解为主,生物降解作用较弱,并指示了高盐度及还原环境,有机质对自然铜成矿的作用与滇黔地区玄武岩自然铜矿床相似,有机质对热液流体形成强还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有机质特征显示,自然铜的成矿以火山活动间歇期的同生火山热液成矿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峨眉山玄武岩组铜矿化与层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地球化学急变带控矿的分带性规律,在滇黔边界发现了新类型的铜矿化及工业矿体找矿线索。铜矿化一般赋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二者之间难于识别,铜矿物以自然铜和黑铜矿为主,赋存于特定的熔结凝灰岩、火山凝灰角砾岩层位,形成作用与有机质有关,很可能形成一种新的铜矿工业类型。基于野外调研和室内岩矿鉴定,按铜矿化的矿物组合及赋存特点,初步划分为:硅质沥青铜矿化;次生氧化、硫化物铜矿化;团块浸染状自然铜矿化;热液蚀变沸石化型黑铜矿化;凝灰角砾岩型黄铜矿化和碳质、硅化木铜矿化等6种铜矿化类型。这些矿化类型分别与相应的玄武岩组韵律层相对应,其中,沥青质铜矿化类型在区域上分布广泛,沥青广泛充填于熔结凝灰岩的气孔和含矿凝灰岩、碳泥质岩石破碎带中,自然铜、黑铜矿等矿物赋存于硅质沥青岩中,矿化层稳定,找矿标志明显,具有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意义和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滇黔交界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铜矿中除了发现大量沥青外,还在与沥青共生的石英中发现了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的有机包裹体,表明沥青直接来自石油。在钻孔柱状剖面图上,矿化蚀变具有自下而上依次为辉铜矿化、沥青化和自然铜矿化的分带性,且沥青和自然铜的分布位置大体一致,表明自然铜矿化与沥青关系密切。这些特征表明:本区曾发育过古油气藏,该古油气藏不仅为铜矿化提供了储集空间,而且导致了上为自然铜、下为辉铜矿的铜矿化空间分带,自然铜矿化与古石油的强还原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化蚀变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滇黔交界地区蛾眉山玄武岩铜矿化具层控特征,主要发育于上二叠统蛾眉山玄武岩组第四岩性段下部。矿化主岩为玄武岩流顶部的淬碎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岩流之间的含炭沉积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铜及其表生氧化产物黑铜矿、赤铜矿、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有沥青、炭质物、石英、沸石、方解石、绿帘石等,此外还有少量绿泥石、钠长石、铁阳起石、榍石、辉铜矿、硅孔雀石、铜蓝、褐铁矿等。以玄武岩为主岩的铜矿石典型矿物组合为自然铜 沥青 石英及不含沥青等有机质的自然铜 石英 绿帘石,以含炭沉积岩为主岩的铜矿石典型矿物组合为自然铜 炭质物 沸石 石英( 辉铜矿);原生铜矿化有2个期次:早期铜矿化发生于有机质流体贯人之前,晚期铜矿化发生于有机质流体贯人之后。该类铜矿化的同生火山热液特征不明显,以后生热液矿化为主。淬碎玄武质角砾岩不仅是有机流体的良好储层,也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就位空间,是铜矿化层控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机流体及含碳沉积岩中碳质为成矿物质以自然铜形式沉淀提供了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疆温泉县北达巴特斑岩铜钼矿的蚀变带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达巴特铜钼矿赋存于酸性次火山.浅成斑岩体中,其矿化作用呈上铜下钼的双层矿化结构模式。蚀变作用可划分为二期:早期蚀变作用发生在主成矿期之前,表现为黑云母化和钾长石化;晚期蚀变作用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硅化、绢云母化、水白云母化、伊利石化、萤石化、电气石化及绿帘石化等,其成因类型可确认为斑岩型铜钼矿.  相似文献   

14.
新疆觉罗塔格地区自然铜矿化玄武岩沿着阿齐库都克深大断裂北侧分布,前人对其成岩年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测得玄武岩条带中部的黑尖山玄武岩同岩浆期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06.2±4.0Ma;测得东部东尖峰玄武岩的同岩浆期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08.9±5.8Ma,确定了玄武岩是晚石炭世的岩浆作用,且归属于晚石炭世马头滩组.与觉罗塔格地区著名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岩成因对比表明,该晚石炭世玄武岩与之具有共同岩浆源区特征,它们都是觉罗塔格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石圈地幔深部受热熔融而形成岩浆作用.马头滩组玄武岩层是自然铜矿化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15.
滇-黔边境鲁甸沿河铜矿床矿化受二叠纪玄武岩最上部古火山口相角砾凝灰岩-气孔状熔岩和上覆宣威组碳泥质层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铜、氧化铜与辉铜矿。自然铜呈板片状、网脉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与阳起石化、沥青化、硅化和沸石化密切相关。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寻找沿河式铜矿应关注以下重要问题:①地球化学急变带所确定的岩石圈不连续界面控制了峨眉山玄武岩裂隙式喷发;②古火山口相从苦橄质到安山质高分异岩浆喷发;③火山口环境联系下的贫硫、贫酸根同生热液活动;④富有机质地层中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强还原性环境;⑤脆韧性断裂带的发育导致矿体的进一步富化。  相似文献   

16.
波罗的地盾前寒武纪火山来岩是主要的硫化物—黄铁矿成矿专属区,除了流化物成矿外,在火山岩中还有浸染状自然铜。在30年代中期的地质测量中,首先在科拉半岛发现在绿色凝灰岩伊曼德拉—瓦祖格组中有浸染状自然铜。进一步工作发现,铜局限在火山岩层,以间断和角度不整合面附近矿化显著。浸染铜矿毫无例外地分布于组中,以粗面玄武质红色凝灰岩和上覆第一和第二组,无斑隐晶质细粒玄武岩间的接触带最集中。强烈矿化带可沿凝灰岩走向追索45米,厚度从1.5m到0.4m。在厚度为5-20cm的强烈绿廉石化带中,含薄层粉沫状浸染状自然铜或含重达120…  相似文献   

17.
铜在自然界中多以氧化物和硫化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部分以单质或者合金状态产出。总结了自然铜矿化的类型、特点、形成条件以及成矿机理,阐述了找矿前景。自然铜的矿化类型主要有岩浆岩型、砂岩型等,部分与有机质共生或产在氧化带,产出环境为低温、弱碱性还原环境。玄武岩型自然铜矿化分布广、规模大,是形成工业矿床最有利的矿床类型;砂岩型自然铜矿床主要见于湖南麻阳一带,成矿前景优越,有可能找到更多更大的工业矿床(体)。  相似文献   

18.
舍索铜矿区属冈底斯金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矿产资源主要为铜,伴生有用组份有银、金、铅、锌、钼等,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该铜矿床是侵入体产生的热与含矿汽水溶液共同作用的结果,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是该区主要赋矿层位,铜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中,次为透辉石英角岩中,极少量赋存在碳酸盐岩类岩石中。主要找矿标志是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与大理岩,结晶灰岩接触带矽卡岩、与大理岩呈互层状产出的透闪透辉石英角岩分布区、表生氧化带内的孔雀石及铜兰的分布区、表生氧化带内铁帽分布区。矿化蚀变以矽卡岩化、角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为主,局部发育较强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黝帘石化、闪石化等。矿区共发现3条矿化群,共圈出7个矿体。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地质、岩相学、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分析,对祁雨沟2号和4号含金角砾岩筒中冰长石-方解石蚀变矿物组合特征进行了描述。含金角砾岩筒成矿作用分为两期:面状矿化和脉状矿化。面状矿化的蚀变主要有阳起石化、绿色黑云母化、绿泥石化、冰长石化、硅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少量的绢云母化。脉状矿化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和少量的碳酸盐化。通过对角砾岩筒的蚀变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认为冰长石-方解石蚀变与含金角砾岩金成矿作用是同期,从而确定祁雨沟含金角砾岩筒是一个典型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哈拉河银铜铅锌矿为内蒙古扎兰屯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床,斑岩体为钙碱性花岗闪长斑岩。围绕侵入岩体,围岩蚀变强烈。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关系的研究是斑岩矿床成矿过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围岩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以及蚀变类型与矿化体品位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哈拉河矿区内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分带比较明显,由深至浅依次为钾长石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区内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蚀变类型决定矿化类型和矿化强度,银矿化主要发育青磐岩化带内,铜铅锌矿化主要产在绢英岩化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