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砂泥岩互层油藏时移地震差异波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时移地震的差异波形特征为切入点,研究了时移地震资料波形特征与砂泥岩互层中油层纵波速度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与薄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不同,砂泥岩互层的差异波形是一个多峰复合波,且当泥岩夹层的厚度小于1/4主波长时发生屏蔽现象,即上部油层的纵波速度变化可以掩盖下部油层的纵波速度变化;模拟了楔状地层的时移地震响应,从其产生机理上揭示砂泥岩互层时移地震响应的复杂性,并通过渤海油田的时移地震资料验证了砂泥岩互层时移地震响应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特征与储层发育规律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通过地震和测井层序地层分析,可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识别出4个地震层序,层序界面均以区域性侵蚀面或河道冲刷面为边界。层序的发育特征反映了鄂尔多斯盆地在晚古生代经历了陆表海盆地的形成、发展、衰退和逐渐消亡的过程。储集层主要是石炭系的滨岸砂体、二叠系的河道砂体以及冲积扇砂体。在层序地层体制中,储层的纵向发育受基准面升降变化旋回的控制,而平面展布受古地貌的制约。通过地震与钻井的综合分析,具体预测出有利的储集砂体分布。  相似文献   

3.
将过井地震层析成像的级连算法应用到垦71区井间地震资料处理中,得到了高分辨率、精确的井间纵波速度结构。首先根据初至出射角,旋转合成得到清晰的纵波波场,再精确拾取初至到时。初始速度模型是参考测井资料的分层模型,第一级反演算法为分辨率较低但稳定的BPT反演算法,为第二级高分辨率反演算法——阻尼LSQR迭代反演算法提供模型。层析结果显示出清晰的泥、砂互层,与测井参数构造解释对比,高、低速带与砂/泥岩层基本吻合,最高能分辨1/4地震波波长的薄层。研究证明级连算法能很好地兼顾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大大提高了井间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的质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油田的勘探和检测。  相似文献   

4.
姚爽  阎建国  李雪峰  赵洲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33(5):486-490,461,46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南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风一段云质岩类储集层,是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的主力储层。风城组储集层基质孔隙、裂缝和孔洞三种类型储集空间共存,油气关系复杂。在井资料较少、储层较薄的情况下,利用常规地震反演预测储层岩性十分困难。利用波形分类地震相分析技术对风城组风一段的地震数据道进行对比分类,能很好地反应地震信号的横向变化,以此用于岩性油藏的预测。运用波形分类分析技术对该地区油藏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的岩性分布与地层取芯资料十分吻合,说明利用波形分类分析技术进行岩性油藏分布预测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亚琳  邹文勇  裴磊 《物探与化探》2008,32(2):159-162,167
合肥盆地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在地震剖面上以叠瓦冲断片的形式构成中生界盆地的基底,且部分地区反射特征不明确,利用地震资料难以追踪和描述其空间分布。在利用电法资料研究该区的过程中,应用拟地震处理﹑地质分层成像处理和三维成像处理等新的技术和方法,较好地提取了合肥盆地石炭—二叠系的电性层。以此为基础,在地震剖面上进行了煤系地层的追踪,初步掌握了石炭—二叠系的分布,为盆地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仲伟军  尚春  宁良  宋阳 《新疆地质》2006,24(1):55-58
夏40井区三维地震完钻的70多口探井中,二叠系的油气显示该区有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针对低幅度构造圈闭闭合度小,地震反射波特征有差异,加上地震资料解释存在相位差及闭合差的特点.复杂逆掩断褶带的常规地震资料偏移成像不归位,小断裂和低幅度圈闭难以识别,制约该区的勘探进程.通过综合研究,结合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叠前深度等建模偏移处理解释攻关,建立了目标区准确的深浅层速度模型.通过精细构造解释顺利完成夏72井油藏描述任务,取得了夏子街地区二叠系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正确地获得地震波传播速度资料,不仅能提高地震时间剖面的精度,而且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地层与构造的地质结构,并为区别与煤有关的岩层顺序提供依据.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由于岩性及岩石物理性质(如密度、孔隙度、矿物成分、胶结物、水及气体)不同,速度也就有差别。应用地震测井求取各地层的平均速度、层速度及用折射波法求取界面速度,然后利用这些实测的速度资料来确定地震波速度与地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松Ⅰ~松Ⅵ6条深反射地震剖面上依据震相特征并结合地质演化过程分析识别石炭—二叠系,分析其层位反射特征及同相轴特征,建立松辽盆地北部地区石炭—二叠系地震震相特征识别标志。主要震相特征为中—强反射能量,局部存在高值,整体同相轴连续—较连续,由南到北、由西向东规律变化。利用已有的钻遇石炭—二叠系的探井资料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得到研究区时间-深度转换关系。由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相位追踪对比后的反射时间分布,计算石炭—二叠纪地层顶界面与底界面在深反射地震时间剖面上的走时之差,通过时深转换得出研究区基底石炭—二叠纪地层厚度和分布。全区地层分布不很均匀,主要在中央隆起带以东地区及西部断陷区出现2个厚度高值区;地层整体由浅到深大致可分为上、中、下3层,且地震震相特征互不相同。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系分布对东北地区主力油层之下的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结合实钻探井资料,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SMZ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储层埋藏深、厚度薄砂体储层发育模式分为富砂、砂岩较发育、砂岩发育一般、贫砂和富泥5类,相应地将地震波形分成Ⅰ、Ⅱ、Ⅲ、Ⅳ和Ⅴ5类。通过该项技术,对这一地区清水河组深埋藏、薄储层砂体平面分布范围进行有效预测,为预探井的准确部署和控制储量的顺利提交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运用平衡剖面法、地震地层法、地层对比法、邻近厚度比值法及沉积速率比值法计算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剥蚀厚度,在残余地层厚度的基础上,恢复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原始地层厚度,进而对哈密坳陷二叠纪-三叠纪原型盆地进行恢复,探讨其沉积中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普遍发育火成岩,分布面积广且喷发规模巨大,但由于早期露头、钻井和航磁资料的有限性,盆地内部的大片区域都缺少露头和钻井资料,特别是塔中地区具有厚层沉积物覆盖,导致前人所做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圈定的玄武岩分布范围不是十分准确。但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油田在盆地内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火成岩的测井和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日益丰富,可以更好地反映玄武岩在地下分布情况。本文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特别是基于测井数据的新认识对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二叠纪玄武岩分布进行重新厘定,结果显示玄武岩在塔里木盆地中部分布的范围比前人圈定的范围更广泛,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玄武岩在整个塔里木盆地的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滇东北晚二叠世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生物化石标志等分析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沉积体系与其空间配置格局及演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研究区晚二叠世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煤层层位的空间叠置关系及其形成机制,初步分析了煤中硫的分布规律,讨论了研究区厚煤层(C5)在层序格架下的聚煤特征和位置。结合最新的勘探资料,预测出研究区中西部盐津—彝良一带蕴藏着资源潜力巨大的优质煤。建议今后在保持东部威信—镇雄一带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注意加大对预测靶区煤田的地质勘探投入。  相似文献   

13.
黄薇  王志国  董景海  周玥 《世界地质》2013,32(3):571-578
徐家围子勘探实践表明,沙河子组烃源岩的分布控制着烃类气藏的分布。通过比较各种勘探方法及在研究区的具体适用情况,以及在徐家围子断陷勘探程度和各种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以地震相法为主要预测方法。根据钻遇沙河子组地层的单井沉积相并结合井点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出4 类沙河子组潜在烃源岩的地震反射特征,并在全断陷对沙河子组的烃源岩品质进行整体评价。结合沙河子组地层厚度、有机碳指标、Ro 值、泥地比值和地震相特征等烃源岩品质评价的依据,将沙河子组烃源岩有利区划分为I 类区、II1 类区和II2 类区以及III 类区。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逐层超覆,后期受强烈冲断作用而抬升,并遭受强烈剥蚀。恢复其地层古厚度不仅能够重建该区埋藏演化史,也是油气资源定量评价的重要基础。然而,研究区勘探程度低,传统剥蚀厚度计算方法受限。针对实际地质条件与现有资料,文中利用地震地层趋势法和沉积层序分析法,在准确圈定剥蚀边界的基础上,根据邻层厚度比值法和参考层厚度变化率法,计算出下乌尔禾组三段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下乌尔禾组三段关键时期的沉积演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确定了扇三角洲前缘储集相带展布范围,为今后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贵州织金地区二叠系龙潭组煤层连片稳定分布、累计厚度大,为中高阶煤煤层气重点有利目标区;但主力煤层地震反射资料信噪比低、剖面成像效果差,制约了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工区内灰岩大面积裸露、目的层埋藏浅是导致该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最主要因素。实践表明:基于数字盒子波调查的模拟检波器多道组合接收技术具有较好的噪声压制效果,基于煤层反射最大信噪比的岩性-井深-药量匹配激发技术提高了地震激发效率,宽线观测、小道距数字检波道组合技术是改善二维地震成像的有效方法,小道距、小线距、高炮密度及高横纵比的三维地震观测技术显著提升了煤层资料品质。该技术系列适用于山地灰岩出露地区浅煤层地震采集。   相似文献   

16.
岩性地层油气藏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前陆盆地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中深层陆相砾岩油藏,选取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中-下二叠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观察、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在开展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解剖典型的扇三角洲砾岩油藏,分析层序地层格架内砾岩油藏的分布特征,揭示出研究区具有一扇多藏的油藏分布规律。勘探开发实践表明,研究区砾岩油藏主要发育于水进体系域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集体中,其次为高水位体系域中,以物性遮挡岩性油藏、物性封闭岩性油藏以及断裂-岩性复合油藏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金属矿地震勘探的物理模拟中,实验技术研究是得到可靠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通过控制环氧基混合材料混合比的实验,形成1 600~3 200m/s的速度差异,实现了对复杂岩性的模拟.在对山地模型的采集中,采用触点控制方式实现了高程测量和数据采集同步进行.采用页面模型模拟技术,实现了对复杂模型地震波总场信号的分解和归位.  相似文献   

18.
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是一项工程量庞大的野外作业,根据现阶段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实际需要及存在的问题,把质量管理的思想应用到野外采集中,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提高工作效率.结合目前勘探队和煤矿管理人员的需求,研制并开发了煤矿三维地震勘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工区管理,文件管理,炮点、检波点分布及覆盖次数定量计算,施工面积统计,方位角、炮检距计算,单炮记录定量分析、统计及交互评价等.系统在实际生产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要: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具有埋藏深、地震资料分辨率及信噪比不高、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为此,利用古地貌、古水流和古断裂等地质主控因素方法与多地震属性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思路,对研究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刻画了不同类型岩溶储层的分布规律。该方法既降低地震信息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又符合地质规律,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的勘探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油藏描述中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伟锋  金强 《沉积学报》1995,13(1):94-101
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是油藏描述技术中的基础工作。在油田勘探开发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的油藏所进行的沉积相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不同。勘探阶段以沉积学和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开展沉积盆地地震相、沉积相和构造岩相带分析;滚动勘探阶段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和钻井资料,进行沉积亚相、砂体做相与油乞富集关系研究,开发阶段以地质、测井、钻井和油田生产动静态资料为依据,研究油藏内不同开发小层的砂体大小、形态和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