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针对贵州省的黄金资源情况,较全面、具体、通俗地阐述了微细粒金矿提金的实用技术.鉴于微细粒金矿提金的关键问题是使矿石中的金转入溶液中,本文详述了不同化学溶金试剂溶解金的原理、物理化学条件、影响因素和优缺点.由于氰化法提金工艺技术成熟、简单,成本较低,本文对影响氰化溶金的因素和实际对策以及氰化提金的传统工艺(槽浸法:渗滤法和搅拌法)的装置、生产条件、技术指标等作了具体的实用性的介绍;同时对现代提金的新技术、新工艺——堆浸法和炭浆法作了较详细介绍;对于难选难浸矿石也指出了开发利用的途径;针对氰化法提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介绍了处理氰化废水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细粒金矿超显微金的AEM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振亚  万光权 《矿物学报》1993,13(4):309-312
利用高分辨率分析型透射电镜对微细粒金矿未氧化砂岩和局部褐铁矿化泥砂岩矿石进行了分析,成功地观察到了多颗粒度范围与5-600nm之间大小各异的超显微独立自然金矿物。并用X线能谱仪及电子衍射分析鉴别了载金物相,讨论了超微金的赋存特征及其聚复现象,与其他微分析术相比,分析电镜是目前研究超微金赋存状态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某微细粒金矿石提金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细粒金矿石是一种难处理的金矿石。为了充分利用这种金矿资源,本研究对某微细粒金矿石的提金工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最佳工艺流程,为建厂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含铜金矿提金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东会  王贵琴 《陕西地质》2003,21(2):102-106
铜金矿提金的二种工艺,即分步浸取和选择性浸金。文中详细介绍了每种工艺的基本方法、优缺点和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滇东南地区微细粒金矿成矿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滇、黔、桂"金三角"区微细粒型金矿地质特征及地质背景,立足于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以区域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金赋矿层位、容矿岩石、不整合构造、蚀变作用等作为基础,对金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迁移、富集条件展开了讨论,类比推理了古风化壳对岩石中的微量成矿元素的初始富集及在成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伟  赖来仁 《矿产与地质》2001,15(5):371-373
通过对某金矿石的提金对比试验,为选择生产工艺提供了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关于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以往有热卤水成矿说,渗流(滤)热液成矿说和改造作用成矿说;近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有学者提出了超压流体能成矿机制和议生油机制的新见解。 李思田等对扬子地台周缘及其邻近地区黑色细碎屑岩沉积岩系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成矿作用,引入了盆地整体分析的思路,提出超压流体能成矿机制,认为这类金矿床出现在活动古大陆边缘背景下形成的深水盆地,盆地可以看作是低温热化学反应器,在浊积岩系形成过程中,盆地不断沉降、压实,形成超压流体能,构成流体自驱动系统,不断运移成矿流体,以同…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组分分析、物相分析、粒度筛析、X射线面扫描分析、矿物分离分析并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较为快速、准确地查明该金精矿金的赋存状态.几种分析方法互为补充,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10.
对类似于贵州南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流体性质进行的研究,为其矿床成因、富集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借助于包裹体分析,可以研究成矿流体的形成温度、压力、成分,流体运移的pH、Eh值,从而分析出成矿物质活化、运移、富集的条件和形式,预测矿体展布,指导找矿。本...  相似文献   

11.
单娜琳 《地质与勘探》2003,39(Z1):40-42
文章结合微细粒金矿床的矿物组成及岩、矿石的电性参数分析了高龙金矿利用电法勘探圈定成矿靶区的可行性,根据已知矿体上的视电阻率、视极化率特征,总结出高龙金矿不同类型矿床的激发极化和电阻率异常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推断的异常基本得到证实.电法勘探的效果表明,在微细粒矿区采用物探方法圈定找矿靶区可以得到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微束分析对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粒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也是我国近年来重点研究的矿床类型之一。其中金主要为显微金和超显微金,不但肉眼难以见到,在光学显微镜下也很难发现,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矿床的评价、勘探和选冶工艺的确定。因此,弄清微细金的赋存状态是解决此类矿床选冶回收率的关键。目前研究微细金赋存状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子探针和电镜等微束分析新技术,本文运用电子探针、扫描质子探针(SPM)、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新技术对广西金牙微细粒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对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质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湘中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春 《湖南地质》1998,17(2):100-104
本文总结了湘中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成矿系列与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找矿标志,这无疑对今后的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要分析了广西微细粒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钻探技术难点,并扼要介绍了在20年的钻探历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对策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黔西南微细粒金矿的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南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其主要赋矿层位是二叠系—三叠系。容矿岩石为粘土岩、粉砂岩和不纯的碳酸盐岩。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半局限台地相与台地边缘浅滩相鲕粒灰岩的过渡带、孤立台地边缘和盆地相浊积岩。控矿构造为背斜轴部及其倾伏端等构造应力集中的地段、层间及层内断裂或岩溶不整合面,以及与背斜相伴生、共生的断裂构造。成矿热液是沉积、成岩期中封闭的同生水(热卤水)或石油水。沉积作用阶段,为初始矿源岩形成;成岩作用阶段,像汞、锑、砷、金等活泼或较活泼的元素在压实作用和温度升高条件下,随岩石的水体一起排出而形成流体;构造作用阶段,形成背斜、断裂等容矿空间,改变了压力平衡条件,促使成矿流体运移圈闭;表生风化剥蚀作用阶段,圈闭构造受到风化剥蚀而导致含矿流体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或其逸出地表,使矿质沉淀、聚集而成矿。  相似文献   

16.
细粒金,特别是显微、次显微金、包裹金是金矿选矿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即使冶炼性能较好的矿石,由于金颗粒细小、分散,需磨粒度细,选矿工艺复杂,经济效益也不明显.特别磨矿在-300目以上的矿石,国内还没有借鉴的先例.我国伴生金储量占43.9%,在伴、共生金中微细粒金占有一定的比例.对这部分金矿资源的工业回收利用,由于过去对矿物学的研究程度低以及技术、设备等原因,为有不少急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加强对微细粒金矿的选冶研究,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长江中下游小型金矿较多,特别是铁帽金埋藏  相似文献   

17.
刘世荣  孙振亚 《矿物学报》1995,15(3):276-280
本文利用EPMA和AEM对预先富集的碳质体中的微细粒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均以偏小的高成色金胶粒被非晶态的碳质体吸附、包裹乃至碳质与之形成碳壳。由研究结果认为:①碳质中金可能析出于胶体凝聚作用;②应该注意有机质以机械方式搬运金粒的可能性;③碳质包裹金粒及在金粒表面形成碳壳是碳质体与金紧密结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成矿过程中金沉淀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主要形成机理,认为在影响金沉淀的因素中,金与硫化物的共沉淀是导致金成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由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承担的《含砷硫化金矿微生物提金试验研究》经过一年的试验研究国满完成了任务。今年《月该成果通过了地矿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鉴定。该中心的预氧化一浸出试验结果证明,所选用的菌种对含砷硫化物金矿石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预氧化7天,脱砷率87~98%,金的渣汁氰化浸出率达85%以上,比直接氰化浸出提高了67~70%。菌种的培养、驯化条件试验表明,改良的培养基中细菌的繁殖速度较其它培养基快,对含砷金矿石的氧化效果好;驯化后的细菌可在r(As+3)为17g/L的溶液中生存,用于含砷13%的金精粉的预氧化,细菌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研究秦岭地区地质构造单元划分的基础上,重点对金的伴生元素组合形式与成矿机理作了概述,提出了金与多金属元素组合的认识,并提出对秦岭地区要进行综合找矿、综合利用金矿资源以及加强对低品位金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