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大比例尺资料编制小比例尺地质图是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常规数字化编图方法中存在重复工作量大、耗时长的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地学领域的运用,基于GIS平台的智能化地质编图技术应运而生。基于一款由专家知识及数据库驱动的地质调查综合智能编图系统"智绘地质iMapower"MapGIS版,建立了1:5万→1:25万基础地质图智能化编图流程,并在内蒙古北山地区1:25万填图空白区(甜水井幅)进行了编图实践,为其他地区地质图智能化缩编提供范例。实践表明,基于"智绘地质iMapower"的智能化编图方法,编图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过程规避了很多人为操作的失误,数据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地质图缩编过程中存在地质体合并效率低、处理环节繁杂、成果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了一套新的地质体智能化综合方法,依托地图综合方法、人工智能算法、地质专家知识等,采用同属性合并、空间聚合、自定义融合、地质体消除、地质体夸大等方法进行智能化处理。MapGIS版智绘地质软件中实现了地质体智能综合处理模块,采用自动或人机交互式并行工作模式,通过"一键式"操作可快速完成地质体综合任务。经实际数据测试,验证了地质图缩编中地质体智能综合方法的正确性,可节省80%以上的工作量,极大提高了编图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未来开启地质图件智能化编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积累了海量地质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基础地质数据适时更新编制小比例尺(1∶50万—1∶500万)地质图,及时、客观地反映最新地质调查成果,给地质编图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充分利用地质、制图、数据库等多元知识构建地质编图模型,支持计算机对岩石、地层、地质构造等地质实体及其复杂关系的智能识别,有效取代地质编图人员对地质要素综合、属性继承与更新、制图输出等的处理决策,通过图元与属性联动,最终形成图库一体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以编图知识提取、模型构建为重点,对智能地质编图技术进行了探索,并通过青海省东部1∶50万地质图智能编制实践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编图知识和构建的模型符合智能地质编图要求,智能地质编图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从中大比例尺到小比例尺地质图缩编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间数据和专家知识驱动的地质编图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图编制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编图环节繁琐,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地质图的编图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地质大数据环境下,提出基于地质知识驱动的地质编图技术,通过构建地质编图时空综合模型和地质代号智能识别模型,可以对多图幅的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构造等地质要素进行人机交互式、自动化、智能化地图元综合、断层简化、线形圆滑、图幅接边等。近年来,基于该技术在青海东部地区、河南洛阳、郑州地区及京津冀多地区开展的编图实践表明,该编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地质编图工作效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军事地质成果产品体系是军事地质工作展示应用业绩的重要平台,而军事遥感地质调查成果图件是军事遥感地质调查的核心成果,其编图方法尤为重要.为了满足特殊遥感地质调查需求及规范成果图件编图标准,提出了军事遥感地质编图方法,并对其精度要求、图形编辑方法以及制图工作技术流程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编图方法的规范,提高军事遥感地质图件的专业性与适用性,从而为战场建设、军事行动保障和非战争行动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技术编制中国中央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它以大陆板块活动论为指导,以全国1∶50万及1∶250万地质图数据库为基础,充分反映近年来地质调查和科研新成果,并按照前寒武纪地质特点进行综合设计和系统编制.编图工作流程包括设计编写、源数据准备、空间数据建立、数据套合和出版印刷五个阶段.通过多种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选择、连接与结合,实现了不同时间、不同比例尺地质数据的转换与拼接,达到了提高图件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地质体综合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其处理涉及内容多、业务逻辑复杂、重复工作量大,是影响编图工作推进的主要因素。为了能够实现地质体的高效综合,文章提出了一种以地质约束条件(专家知识)为核心、以制图综合为空间图形合并手段的新型地质体智能综合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围绕地质专家知识(如地质年代、地层名称等)规则映射开展的三种地质体综合方法(同属性合并、交互式选择合并、绘图合并)。使用北山地区地质图数据对地质体综合模块进行测试,经反复对比实验,证实了该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实现地质体空间图形的"一键式"合并,还可以自动完成地质知识的映射与赋值,综合结果符合地质规律。该方法为反映地质空间分布前提下对图件中地质体或其他面图元的精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自动化工具。  相似文献   

8.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是地质调查工作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实现了地质调查和野外填图数据的全流程获取,获取的数据具有大数据的特点;目前,地质信息化已经进入大数据应用的数据驱动时代,为了更好地分析、研究、应用地质大数据,对基于DGSS系统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工作流程与数据库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不同专题图件提取应用以及利用数据驱动技术缩编1:50万乌兰浩特幅地质图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DGSS系统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小比例尺地质图数据库更新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邱芹军  段雨希  田苗  吴麒瑞  马凯  陶留锋  谢忠 《地质论评》2024,70(2):2024020022-2024020022
地质图件及其附属资源(如描述文本)作为地质知识的重要存储媒介,蕴含着大量的地学知识及专家经验知识及隐式知识。快速精准地对多模态地质数据进行知识规范化定义、形式化表达、语义化关联和精准化推理是目前地学知识抽取及挖掘的前沿。当前,海量的地学数据中图件及附属描述信息知识分布零散,图件中的信息无法有效地与描述信息进行关联并提供知识服务。本文以多模态地质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多源数据驱动下的地质图知识表达模型,通过地质基础知识、规则知识及决策知识来表达图件中蕴含的显隐式地质知识,从语义、空间、属性三个维度表示地质对象间的关系;并基于领域知识针对地质图件及描述信息开展了地质实体及关系的精准抽取及存储研究,最后以江西省于都县银坑幅G50E011007图幅150000矿产地质调查矢量数据为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知识表达模型及知识抽取方法, 能够较好地解决地质知识建模中图文关联弱、知识挖掘不充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2018,45(2):封三-封三
正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地质图编制始于20世纪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依据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相继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全国性小比例尺地质图件。这些图件编制的专业理念和水平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指导地质宏观部署决策、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编制的区域地质图主要包括:1:50万、1:100万、1:150  相似文献   

11.
邢怀学  李亮  葛伟亚  田福金  余成 《地质论评》2019,65(4):1031-1037
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区内1999年地质大调查以来的水工环地质调查的最新成果,以环境地质问题分区作为普染色,运用GIS技术编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地质图,该图件能够反映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环境特征、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等内容。本文从编图的基本原则、编图范围、主要内容、图面表示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以环境地质问题分区作为环境地质图主要内容的编图方法,比以往采用环境地质背景分区的方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区内的环境地质问题,可以更好地为国土资源规划、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小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中的应用为基础,结合《亚洲中部及邻区系列地质图》的编制,详细阐述了应用ArcInfo、MapGis等GIS软件进行数字地质编图的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专业地质空间数据的编制做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各种要素制图综合、属性库制作、编码设计、现势资料的补充等.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源进行数据转换、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投影坐标系统.对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及数据源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海量地质图件蕴含着丰富的地学基础知识及专家经验知识。地质图主要表达了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所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地质知识(如地层单元、岩体、断裂等)。如何快速地从矢量地质图件中抽取地质知识并形成知识服务是目前地学知识图谱及知识服务研究的前沿。由于传统的地质图知识抽取主要依赖人工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本文聚焦于矢量地质图件知识表达与抽取研究,提出了一种地质图知识表达框架,提取地质图中所包含的地质实体及关系,将地质图信息以知识图谱的形式表达,并开展了基于地质矢量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应用。最后以江西省于都县银坑幅矢量数据集为例开展实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获取地质图中各个地质对象的信息,提高了地质图语义表达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地质学习人员对地质图的理解和认识,让计算机能够大规模获取地质图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发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将不同类型矿产、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地质环境背景区、不同规模性质的矿山企业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用图件形式予以形象直观的表示,是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西北地区矿山开发地质环境系列图件包括《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历史及现状图》、《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预测分区图》、《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分区图》、《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区图》。本文着重讨论《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分区图》的编图方法、表示内容及镶表形式,作为对大区域小比例尺图件编制方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数字地质编图的地质体处理过程中存在重复操作多、制图周期长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地质编图的工作效率.为提高工作效率,笔者提出以地质专家知识驱动的地质体制图综合方法,主要包括地质体合并(自动同属性合并、交互式合并)、消除微小地质体、地质体夸大、地质体圆滑等.该方法以地质专家总结的地质演化关系知识为主线,采用GI S组件、...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1.为了生产部门与科学研究机关及学校的需要编制比例尺1:200000及1:500000区域性综合水文地质图,不论根据实际测绘成果,或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上述图件的编制,均可采用本方法。2.编制上述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图,一般可按国际图幅,或根据需要和应用方便,按自然单元或行政区划规定图幅的范围。进行编图工作之前,必须具有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件与地貌图件(如果没有应同时予以编制),并应充分搜集资料(包括羣众打井资料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cGIS的月球数字地质填图:以月球北极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球数字地质填图是以中国探月工程获得的"嫦娥一号"(CE-1)CCD3C影像数据、干涉成像光谱仪(IIM)数据、激光高度计(LAM)数据,"嫦娥二号"(CE-2)CCD3C影像数据以及其他已有的月球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月表物质成分、构造要素、地质时代信息的研究,基于ArcGIS平台与Geodatabase数据模型,编制月球地质图并建立空间数据库。文中以月球北极地区为例,制定月球地质填图的标准、流程、方法和图示图例,编制1∶250万月球北极地区地质图(YQ-1),建立空间数据库,为开展月球地质综合研究、编制全月球地质图及未来开展其他天体的地质编图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乔秀夫  丁孝忠 《地质通报》2003,22(10):769-774
目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持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1∶50000与1∶250000比例尺的地质调查填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国土调查工作,相应的1∶50000与1∶250000地质图是其主要成果之一。在这些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更大区域(如一个构造单元或跨越构造单元)通过编制小比例尺地质图进行综合研究,将可能对一个区域的构造特征、重大地质问题进行深入解释并得出新的认识。20世纪40年代,已故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曾主持编制1∶1000000国际分幅地质图14幅,在编图过程中系统总结了中国的大地构造单元,出版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奠定了中国境…  相似文献   

19.
关中盆地城市群是一个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区。笔者以关中盆地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开展资料集成分析和综合研究工作,编制完成《关中盆地城市群环境地质图》。笔者阐述了关中盆地城市群环境地质图的编图思路和编图原则,详细介绍了环境地质图反映的主要内容以及主图、镶图的编制方法。本图的编制为关中盆地城市群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中国其他地区环境地质图件的编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资料收集、资料取舍、建立数据库、图件编制与校核,编制完成了大洋洲地区1∶50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图、成矿区划和找矿预测图等主要图件,多幅单矿种矿产图等次要图件,物探、化探、遥感信息等辅助图件,以及局部地区(州)或重要矿种的参考图件,是一次对大洋洲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的大集成。通过编图和建库初步熟悉了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概况,为查询、访问和提取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料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