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盘喜  郭峰  王振宁 《地质通报》2020,39(2-3):194-205
东昆仑祁漫塔格乌兰拜兴地区花岗岩体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SiO2含量为67.47%~73.63%,全碱(Na2O+K2O)含量为6.74%~7.89%,K2O/Na2O=0.59~1.30,A/CNK=0.91~1.08,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137.28×10-6,δEu值为0.37~0.89,平均为0.57,(La/Yb)N值为6.72~19.36,平均为10.75。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负Eu异常明显的右倾型;岩体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不相容元素U和Th,轻稀土元素和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Ba;岩石Rb/Sr值为0.45~1.17,平均为0.72,介于上地幔值和地壳值之间;Nb/Ta值为5.36~13.90,平均为10.93,比值总体低于地幔平均值,显示壳幔混合的特点。采用锆石U-Pb定年的方法,获得乌兰拜兴花岗闪长岩的206Pb/238U年龄为384.1±2.4Ma,代表该岩体的形成年龄。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岩体形成于中泥盆世晚期后碰撞陆内伸展阶段,并与铁多金属矿成矿密切相关,在矿产勘查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祁漫塔格地区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型、空间分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区花岗岩分布最广的是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华力西中期花岗岩岩石组合为钾长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属轻稀土富集型,铕亏损较小,LILE中的Cs、Rb、Ba、K等含量相对富集,而LILE中的Sr、HFSE中Nb、Ti和P相对亏损,形成于碰撞后或造山晚期;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岩石组合为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含量高于华力西中期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含量,铕亏损较为明显,微量元素以Sr、Ti和P更为亏损为特征,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到碰撞后花岗岩的过渡环境。  相似文献   

3.
八达岭花岗岩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八达岭花岗岩基是由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侵入体组成的,对八达岭花岗岩中的黄花城花岗斑岩、分水岭北西花岗岩和铁炉子二长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铁炉子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r (312×10-6)、低Yb(0.98×10-6)和高Sr/Yb值(318),属于埃达克型花岗岩,其侵位年龄137Ma;黄花城花岗斑岩具低Sr (193×10-6)、低Yb (1.43×10-6)的特征,属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其侵位年龄为133Ma;分水岭花岗岩Sr含量很低(10.2×10-6)、低Yb (0.98×10-6)、贫铝(Al2O3=13.66%),且REE图上具明显的负铕异常(Eu/Eu*=0.32),属于南岭型花岗岩,侵位年龄为128.5Ma.研究表明,137Ma的埃达克型花岗岩代表了中国东部高原存续的时间,133Ma的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指示高原可能开始垮塌了,而128Ma的南岭型花岗岩表明高原已经垮塌了.因此,八达岭花岗岩不同类型花岗岩的时代及其Sr、Yb特征可能反映了中国东部高原北部经历了从形成到垮塌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分别为236.0±2.3 Ma和229.9±2.0 Ma。二者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分别属于Ⅰ型和A型;二者稀土元素配分表现为富LREE、贫HREE以及中等Eu负异常的特征,微量元素具有Th、U、K、Zr、Hf相对富集和Nb、Ta、Ti、Sr、Ba相对亏损的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后碰撞转化阶段,与区域上的大规模幔源岩浆底侵及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有关,从形成花岗闪长斑岩到二长花岗斑岩过程中地壳具有由厚减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董亮琼  董国臣  黄慧  白洋 《中国地质》2016,(5):1737-1749
岩浆活动在板块构造机制中可以看作是大洋板块俯冲或者大陆板块碰撞等过程所伴随的深部作用响应,也是探索深部作用过程的"岩石探针"。土鲁音岩体位于东昆仑东部,紧邻昆中断裂南部区域。在详细野外调研基础上,主要对土鲁音花岗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土鲁音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其Si O2为68.49%~70.87%,全碱含量为5.94%~7.16%,K2O/Na2O比值为0.34~0.57,Mg#值中等(35.92~41.86),A/CNK值(1~1.07)均小于1.1,属弱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体稀土总量较低(118.91×10-6~143.97×10-6),(La/Yb)N为4.17~9.14,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分布的特征,弱负Eu异常,且显著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土鲁音花岗岩体侵位时代(245.1±3.3)Ma,和区域内下得波利、埃坑德勒斯特花岗岩体具有一致的成岩年龄,同属印支早期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壳源部分熔融成因,并有幔源物质及热流参与,结合区域已有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地质资料,笔者认为土鲁音岩体形成于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6.
五龙沟金矿位于东昆仑中段,是该区重要的造山型金矿。区内侵入岩非常发育,针对五龙沟金矿红旗沟矿段早志留世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年龄为438 Ma±2.8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硅(68.13%~71.14%)、富碱[w(Na_2O+K_2O)=7.81%~8.43%]、富钾(Na_2O/K_2O=0.70~0.75),贫Al_2O_3,Fe_2O_3,MnO和MgO等特征。稀土总量较高,轻、重稀土分馏及Eu负异常较明显;Rb,Th,K,Pb的相对富集,Sr,P,Ti强烈亏损,暗示其岩浆应起源于成熟度相对较高的中酸性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上的研究成果,认为该期岩浆活动很可能与早志留世东昆仑洋盆主体关闭和陆壳开始俯冲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北段甘南地区黑甘地1井钻遇的二云二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 从而揭示区域构造背景. 花岗岩的锆石呈半自形-自形, 振荡生长环带明显. 测年结果显示, 二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61 Ma, 为晚侏罗世早期岩浆事件的产物.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岩石具有高硅(SiO2 69.81%~74.3%)、富铝(Al2O3 13.5%~16.8%)、贫铁(Fe2O3 0.26%~0.6%) 等特征, 在化学成分上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和高场强元素Hf, 贫Nb、Ta、Ti等高场强元素; 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 亏损重稀土元素, 为I型花岗岩. 岩浆起源于新增生加厚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研究结果表明晚侏罗世早期二云二长花岗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闭合过程中的陆-陆碰撞环境有关, 其形成时代限定了蒙古-鄂霍次克洋在大兴安岭中北段甘南地区的闭合时代为晚侏罗世早期.  相似文献   

8.
希热芒崖花岗岩体由三次脉动侵位形成,主体岩性为斑状钾长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306.3 Ma,时代属晚石炭世.岩石化学具有高硅、低铝、富碱、高钾、低钠、贫钙、镁、铁的特点.A/CNK=1.04,属过铝系列;∑REE平均值444.29×10-6,∑Ce/∑Y平均值4.62,(La/Yb)N平均值3.75,δEu=0.03~0.22,为铕显著负异常.富集LILE和HFS如Rb,Th,Nb,Ta,U,Hf,Y及REE.Isr为0.79166,岩浆来源主要是地壳.利用主、微量元素特征进行构造环境判别为造山晚期,可能是晚石炭世板块消减俯冲导致地壳增厚并发生融熔形成的高钾钙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9.
东昆仑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石的研究十分薄弱,对东昆仑西段小尖山辉长岩体进行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分析,有助于丰富对东昆仑幔源岩浆活动及岩浆演化的整体认识。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指示该岩体侵位年龄为227.8±0.9 Ma。岩石具有较低的SiO_2(43.72%~50.92%,平均为47.07%)含量和较高的Mg~#(60~75)值,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岩石具有较高的V(68.0×10~(-6)~182×10~(-6))和Cr(60.0×10~(-6)~430×10~(-6))含量,较低的Sr(456×10~(-6)~600×10~(-6),平均526×10~(-6))含量和Rb/Sr比值(0.03~0.10,平均值0.06);稀土总量低,稀土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具有弱正Eu异常(ΣREE=13.6×10~(-6)~62.5×10~(-6),La/YbN=3.95~6.17,δEu=1.08~1.6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和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小尖山辉长岩岩浆源区应为俯冲板片脱水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认为小尖山辉长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为印支晚期伸展体制下幔源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杨锡铭  孙丰月  赵拓飞  刘金龙  彭勃 《地质通报》2018,37(10):1842-1852
东昆仑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石的研究较薄弱,缺乏对东昆仑幔源岩浆活动及岩浆演化的整体认识。对阿克楚克塞辉长岩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该岩石形成于晚三叠世早期(219.3±1.1Ma,MSWD=0.80);岩石SiO2含量为49.03%~57.26%,Mg#值为49~57,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εHf(t)=-1.81~3.25,锆石Hf模式年龄大于锆石结晶年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克楚克塞辉长岩岩浆源区应为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阿克楚克塞辉长岩形成于印支期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继承了早期板片俯冲改造的地幔源区特征。  相似文献   

11.
顺作花岗岩位于海南岛五指山地区白垩纪火山岩的东西两侧,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54.4±2.4Ma,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亚碱性岩系列,SiO2含量为69.88%~74.51%,平均72.99%,属酸性岩类。具有明显的Ba、Ta-Nb、P、Ti负异常和较明显的Rb、K、Pb、Nd正异常。初始锶比值为0.70947~0.717388,低于大陆岩石平均锶初始比值(0.719),属中等锶花岗岩。εNd(t)为-9.25~-5.14,T2DM值为1444~1777Ma,其可能是板岩、千枚岩、斜长片麻岩、麻粒岩、斜长透辉石岩等岩石或更深部同类岩石受地壳增厚而发生的深熔作用及NW—SE向挤压应力共同作用的产物,为S型花岗岩。侵位方式是同碰撞构造环境下的强力侵位,最可能的是热气球膨胀式的底侵。属于壳源重熔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东昆仑夏日哈木地区首次发现了早泥盆世二长花岗岩,对其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地质背景.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12.1±5.7)Ma(MSWD=0.95),形成于早泥盆世早期;岩石为过弱铝质亚碱性花岗岩,富SiO2(含量为71.41%~72.46%)、K2 O(含量为5.27%~6.16%),贫Fe2O3(含量为1.86%~2.05%)、P2O5(含量为0.08%~0.12%),富集轻稀土元素,具明显的负Eu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可以看出,岩石明显富集Rb、Th、Zr、Hf,强烈亏损Nb、Sr、P、Ti、Ba.夏日哈木地区二长花岗岩属于I型花岗岩,其源岩可能由幔源岩浆底侵加热下地壳岩石致其部分熔融而形成,处于由同碰撞向后碰撞转换的构造环境,说明东昆仑夏日哈木地区在早泥盆世早期已进入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祁漫塔格地区发现了一大批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金属矿床,已成为青海省乃至中国西部最重要和最有找矿潜力的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通过鸭子沟二长花岗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及与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鸭子沟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钾,富碱,贫铝、钙、镁,低铁的特点,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REE含量平均为181.24×10~(-6),δEu为0.07~0.11,平均为0.09,Eu强烈亏损;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呈稍右倾的"V"字形曲线,轻重稀土分馏作用不明显;岩体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K、活泼的不相容元素U和Th以及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和Ti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Ba和Sr。鸭子沟二长花岗岩属于A_2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背景下的后碰撞阶段,区内产出有斑岩型铜钼矿点和矽卡岩型铅锌矿点,应重视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体中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
祁漫塔格地区发现了一大批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金属矿床,已成为青海省乃至中国西部最重要和最有找矿潜力的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通过鸭子沟二长花岗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及与成矿的关系.结果 表明:鸭子沟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钾,富碱,贫铝、钙、镁,低铁的特点,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REE含量平均为181.24×10-6,δEu为0.07 ~0.11,平均为0.09,Eu强烈亏损;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呈稍右倾的“V”字形曲线,轻重稀土分馏作用不明显;岩体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K、活泼的不相容元素U和Th以及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和Ti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Ba和Sr.鸭子沟二长花岗岩属于A2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背景下的后碰撞阶段,区内产出有斑岩型铜钼矿点和矽卡岩型铅锌矿点,应重视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体中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马顺清  陈静 《中国地质》2012,39(5):1162-1171
鹿鸣钼矿床位于伊春—延寿多金属成矿带中南段,是近年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矿区内成矿主岩为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本文采用LA-ICP-MS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技术,测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95.4±1.4)Ma和(197.6±1.3) Ma,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花岗岩SiO2质量分数为70.74%~75.80%、K2O和Na2O质量分数分别为3.85%~7.02%和0.93%~2.95%,里特曼指数为0.9~3.1,分析显示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体;稀土总量(∑REE)偏低、有较强烈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LaN/YbN=7.76~26.47),Eu负异常明显(Eu/Eu*=0.34~0.62);微量元素富集Rb、Th、U、K,亏损Nb、Ta、Ti、Y和Yb等元素,这或者暗示其岩浆源区相对富水,或者反映岩浆源区可能遭受过俯冲带流体的交代作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早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北祁连山东段宁夏西吉盆地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U-Pb年龄进行研究,并与区域上中酸性岩体进行对比。西吉盆地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过铝质的特征,LREE/HREE=10.89~11.93,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分馏明显,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具有陆缘弧岩石的特点。岩石负Eu异常不明显,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_N/Yb_N=10.90~15.41)。在微量元素组成上,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Pb、La,亏损Sr、Ta、Nb、Ce、Ti元素,Pr、Nd、Sm、Dy弱富集,曲线形态具有造山花岗岩的特征,并具有负Nb异常,属正常大陆弧花岗岩。西吉盆地花岗岩成因类型为Ⅰ型,形成于陆缘弧环境,为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通过锆石U-Pb定年获得花岗岩结晶年龄为434.3±9.0Ma,为早志留世,属加里东期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西吉盆地花岗岩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南华山—屈吴山一线的花岗闪长岩体及甘肃老虎山闪长岩体同属北祁连岩浆弧带,是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与板块俯冲消减作用有关,间接证明了西吉盆地属于北祁连造山带。  相似文献   

17.
福建太姥山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带,是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野外和岩相学分析表明该地区花岗岩岩类分布广泛,岩性以钾长花岗岩为主。岩石中发育典型的显微文象结构,缺少暗色矿物。岩石具高硅、富碱、贫钙镁和高分异指数等特点,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并缓向右倾斜、重稀土较为平坦、呈明显铕负异常的海鸥型展布;多数花岗岩具有Rb、U、Th、La等元素强烈富集而Ba、Sr、P、Ti等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锆石LA-ICP-MS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太姥山地区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96.6±1.6Ma(MSWD=0.65),属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太姥山地区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范畴。其岩浆来源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结合多组地球化学图解、野外地质和区域背景及年代学判定该地区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在早、晚白垩世之交,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处于不断伸展之中,导致大量的构造-岩浆活动,太姥山地区A型花岗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浙东地区岩浆岩广泛分布,受区域构造控制较明显,总体沿北东向余姚-丽水断裂带分布。本文对东园花岗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东园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少量花岗岩组成,主岩体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5.6±0.7 Ma(MSWD=0.97,2σ),花岗岩为238.1±0.8 Ma(MSWD=1.3,2σ),均属中三叠世产物。二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钙碱性花岗岩,具高硅(62.94%~75.29%)、富碱(Na_2O+K_2O=8.17%~9.34%)且富钾(K_2O=4.54%~5.63%)的特征,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较强的Eu正异常(δEu=0.94~2.43),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P、Ti,而相对富集Th、Hf,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相对贫Ba。岩体属高(-中等)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于具弧属性的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于同碰撞向后碰撞阶段转变的大地构造环境,可能与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作用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东昆仑祁漫塔格伊涅克阿干花岗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伊涅克阿干花岗岩是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由二长花岗岩一钾长花岗岩分3次侵入组成的复式岩体。岩石呈灰白色,富含钾长石和钠一更长石,普遍含原生白云母,富含浅源捕虏体和残留体;A/CNK=0.99~1.34;ISr=0.71199,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435.7Ma,是早古生代柴达木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并在地幔热流注入参与作用下,地壳深部发生熔融作用形成花岗岩浆侵位形成的同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20.
对秦祁结合部位宝鸡地区香泉正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10±5Ma(MSWD=0.20,n=18),限定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香泉正长花岗岩具有高硅(SiO_2=69.63%~73.94%)、富钾(K_2O=4.24%~4.88%,K_2O/Na_2O=1.23~1.44)、富铁(TFe_2O_3=2.10%~3.70%,TFe_2O_3/MgO=3.88~6.84)、低镁(MgO=0.31%~0.94%)、低磷(P_2O_5=0.08%~0.21%)的特征,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香泉正长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318×10~(-6)~499×10~(-6)),表现出明显的负Eu异常(δ Eu=0.37~0.46),富集Rb、Th、Zr、Sm、Ga(10000×Ga/Al=2.59~2.93)等微量元素,贫Ba、Nb、Ta、Sr,整体表现出A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资料认为,香泉正长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环境,为低压环境下长英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