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江流域的大气水分循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在大范围地区内实现了水利化、绿化和其他一系列改造自然措施后,地区的气候将发生怎样的相应变化呢?尤其是降水量是否会有增加,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它需要通过对大气水分循环的研究才能获得解决。 过去,我国对大气水分循环的研究是做得很少的。在本文中,我们选择长江流域进行大气水分循环的研究。这是由于生产上的迫切需要:同时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已经建成了高空气象站网,使我们能够获得大量的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大气水汽输送和水分平衡等问题曾有过一些研究。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仅利用个别年分的资料或利用几个年分夏季的资料对长江流域部分地区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稻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转换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模拟施肥进步和灌溉模式的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施肥制度和水分管理模式显著地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转化过程和生产效益。单施N的产量效应为4.5 kg/kg,而NP或NPK配施养分总的产量效应分别为8.8 kg/kg和8.0 kg/kg;有机物料循环的增产率为56.8%,在有机物料循环的基础上配施NPK化肥最大的增产率可达到80.1%;化肥应用的进步可使水稻产量增长62.5%或通过施肥实现的水稻产量中由于化肥应用所占的贡献份额为38.4%,有机无机肥配合水稻产量增长80.1%,或通过施肥达到的产量中有机无机肥配合所占的份额为44.4%。本区双季稻年灌溉需水量为5838 m3/hm2,年变异C.V = 8.3%。晚稻灌溉占全年的71%,7~9月是灌溉需水高峰期,占全年灌溉量的68%。生产灌溉效率 (灌溉水量与产量之比):生物量3.67 kg/m3,精谷量1.48 kg/m3。常规管理田间水分分配为:蒸散占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它环境耗水 (维持) 占1/5。耕灌雨养管理翻耕整地和田间渗漏比例过高。不同灌溉处理试验表明:双季稻生产的灌溉,以早稻保持水层灌溉,晚稻按需配额灌溉的模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藏北高原地气之间的水分循环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利用GAME-Tibet期间所取得的高分辨率土壤温度、含水量以及降水量资料,对藏北高原地气之间的水分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唐古拉山以南平坦地表7-8月份地表蒸发的水汽量可达177.1mm,占同期降水量的73.2%;唐古拉山以北平坦地表7-8月份地表蒸发的水汽量可达73.3mm,占同期降水量的57.7%。地表土壤通过蒸发不但将大量的水分输送给其上的大气,而且将热量传给了其上的大气,从而抑制了土壤温度的升高。如果仅就唐古拉山南北地表蒸发而言,引起其较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降水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大气中水份循环规律的探讨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实际价值。这是因为在各种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水份循环在降水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着重指出,含水份的空气处於不停的运动中,大气中水份循环就不应与大气环流分开来单独考虑。由于在不同天气下能获得各高度上的各种气象因子(风、湿度、  相似文献   

6.
大气中水份循环规律的探讨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实际价值。这是因为在各种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水份循环在降水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着重指出,含水份的空气处於不停的运动中,大气中水份循环就不应与大气环流分开来单独考虑。由于在不同天气下能获得各高度上的各种气象因子(风、湿度、  相似文献   

7.
8.
土壤植被大气模式中水分和能量传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分析过去地-气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能量的传输过程在模型中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确定了分析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和能量传输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解决我国干旱地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和能量传输的一些思路,强调加强干旱地区观测资料积累,采用实测资料不断对不同分析计算进行验证,找出适用于西北干旱区的参数化方法,建立干旱区土壤-植物-大气模型。  相似文献   

9.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运行的界面过程研究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刘昌明 《地理学报》1997,52(4):366-373
本文从水文循环的微观角度出发,针对大田土壤-大气系统中的水分运行与转化,研究了SPAC各界面上水分与能量的交换过程,旨在通过各界面上水分运行与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探索各界面水分、能量通量的计算与人工调控的可能途径,为农业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SPAC水分循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嘉竹  刘贤赵 《中国沙漠》2008,28(4):787-794
氢氧稳定同位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的环境同位素,其在不同水体中组成特征的差异可以指示水分循环过程及植物用水机制等,从而成为广泛应用于水分循环研究中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循环中的应用原理及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SPAC水分循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以期为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SPAC水分循环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为研究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分配机制等关键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毫米,多年平均人海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7%。长江水资源量居我国首位,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长江流经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落差达5400米。因此,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共约2.7亿千瓦,  相似文献   

12.
莫兴国 《地理研究》1994,13(2):98-98
本文着重探讨土壤一植被一大气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用冠层蒸腾和地表蒸发有机分离的方法,确定冠层蒸腾和地表蒸发在总蒸散中的相对贡献。考虑土壤饱和一非饱和界面以及土壤温度梯度对系统水分迁移的响应,从摸型与试验两方面探求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水分能量传输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00,(11):33-33
来自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消息,长江流域内水污染日益严重。全流域污水排放量正以每年约3%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4.
根据长江流域农业的地位,论述长江流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艳君  姜彤  刘波 《地理学报》2010,65(9):1079-1088
采用经过参数率定的区域蒸散互补关系原理AA模型和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AM5/MPI-OM估算长江流域1961-2007 年的实际蒸发量,运用线性回归法和非参数Mann-Kendall 秩次相关检验法对2 种方法估算的实际蒸发量进行年、年代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与对比,揭示长江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年实际蒸发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2种方法估算的结果分别以-9.3 mm/10a 和-3.6 mm/10a 的速度下降,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实际蒸发量的下降幅度明显增大;在季节变化上,2 种方法估算的结果在春、秋季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在夏、冬季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差异上,流域各地区的变化趋势总体较一致,其中以中下游地区的变化趋势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复杂,动物资源丰富。根据长扛流域生态环境的区域分异及动物类群组合的不同,并按照分区原则,将该流域分为10个动物生态区,即:Ⅰ.长江源头高原动物生态区;Ⅱ.横断山地动物生态区;Ⅲ.秦巴山地动物生态区;Ⅳ.四川盆地动物生态区;Ⅴ.贵州高原动物生态区;Ⅵ.三峡、武陵山地动物生态区;Ⅶ.桐柏山、大别山动物生态区;Ⅷ.长江中下游平原动物生态区;Ⅸ.江南丘陵动物生态区;Ⅹ.南岭山地动物生态区。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核心水源区。通过测定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集的降水样品中δ17O与δ17O值,分析了祁连山东部乌鞘岭大气降水中δ17O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水汽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水稳定同位素17O存在夏高冬低的变化特征;17O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而不存在降水量效应,17O与水汽压在干季呈现正相关关系。研究区大气降水的氧同位素降水线方程为:δ′17O = 0.509δ′17O -0.16,低于氧同位素全球降水线斜率;过量δ17O表现出夏低冬高的特点;综合分析氧同位素大气降水方程线和过量δ17O变化,发现该区域大气降水主要受局地水循环和大陆气团控制。祁连山东部地区主要受到西风和东南季风携带水汽影响,东南季风携带水汽对于祁连山东部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夏季。研究可提高对祁连山区降水同位素演化的认知,为寒旱区同位素水文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述铁路在我国国内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分析长江流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探讨长江流域铁路建设形成网络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陈利顶  傅伯杰 《地理科学》2000,20(4):301-306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长江流域7省1市人例,从自然和经济的角度评价了长江流域各省市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评价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各省区人工资本积累能力、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资源支持能力总体上为持续上升趋势,但各省区增长的速度略有差异;而自然资源的支持能力为不断下降趋势,同时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环境资源支持能力各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